搜索
  登录

目录

越人后裔
所属图书:《鼓楼侗歌: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越人后裔

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当前学术界对于侗族是古越人后裔之说比较认同。

早在商代,“越”即作为族称。据相关文献记载,越族群支系复杂、称谓繁多,包括大越、干越、于越、骆越、滇越、东越、西越、南越、内越、外越等,春秋战国时期即在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活动。

学术界从语言、文化、居住、发式、饮食、信仰等方面研究,认为侗族系百越族群中骆越支系后裔。

侗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记载有一首《越人歌》:

民族学者根据民族语言比较的方法,将现存越人文献史料与侗族语言对比研究,发现侗语与《越人歌》等文献史料表达方式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因此,认为《越人歌》是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

当前侗族社会还保存着很多与古文献记载相似的古越人文化特征,如椎髻、铜鼓、鸡卜等文化元素。这些文化现象是古越人文化的遗存。

居住多呈“干栏”特征。侗寨大多由干栏式吊脚楼组成,这是古越人创造的独特居住方式,即使过去几千年,侗族社会还是在“干栏”式吊脚楼中生活,这是对古越人居住习俗的坚守,也是对古越文化的发展。

古越人像

侗族妇女椎髻与文献中记载的古越人发式基本一致。侗族社会男子剃发、剪发,女子留长发挽发髻有着久远的历史,老人去世也要沿袭这一传统,这与《淮南子》、《史记》、《汉书》等记载的古越人发式基本一致。

此外,侗族饮食习惯中的喜欢吃异物,传统信仰中的凿牙、鸡卜及相信鬼神等,都是古越文化的孑遗。

越人后裔

鼓楼侗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