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劳动歌
所属图书:《民歌》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3513字

劳动歌

劳动歌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劳动者的关于生存、生产、劳动技能传承的思维与感情的歌唱与宣泄。劳动歌与生命俱来,与生活俱来,生生世世,如长流不息的江河,如离离不灭的原上草,它是对生活与希望的倾诉,是对劳动创造世界的讴歌,是记录人类发展历史的辉煌篇章。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劳动歌。历朝历代的劳动歌多不胜举,这些劳动歌的不绝传唱,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贵州民歌中,劳动歌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如果说爱情歌谣是血肉的话,劳动歌就是这血肉紧相依附的骨骼。

贵州民歌的劳动歌有两种情况,一是伴随各种劳动过程,为劳动鼓劲加油的歌,如“号子”“薅草歌”“薅秧歌”等。二是反映各种农事劳动过程的歌。

农事劳动歌

贵州是高原山区,经济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农忙时人们耕地插秧,割谷打场,农闲时妇女绣花染布,传统的劳动生产涉及种田、搬运、打夯、拉木、行船等。劳动歌就是在这些劳作中产生,很多直接反映生产劳动的内容,有的也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的。如

劳动者歌其事,贵州民歌中的劳动歌,大都与劳动内容相关联。

侗家的这首种田歌,除了农事经验的总结外,主要是表达身为赤贫农户的种田人对艰辛农耕生活的叹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正月打田,二月担肥,三月犁耙,四月栽秧,八月割谷、九月种麦;薅草施肥看田水,养猪饲牛翻晒场,纺花织布纳鞋底,顶星戴月劳无止,日晒雨淋终年忙。更令人悲叹的是,倘遇风雨不调的年景,一年辛苦下来,竟无裹腹之食。这首歌,也是对世道不公、贫富严重不均的社会现实的控诉。类似的山歌还有很多,下面这首《打瓦歌》反映打瓦工做瓦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的生活。

这首打瓦歌是首悲切泣诉的歌谣,它极为真实细微而准确地讲述了打瓦工艰辛苦困的生活。有此生活经历的人,听了这歌,多会忍不住潸然泪下。过去盖房的砖瓦,多是人力手工制成。做瓦的原料,是非常黏的黏土,又叫『白泥』,一般的泥土不行。做瓦首先要取瓦土,将所取之黏土细心去除坷垃杂质,在大坑内不断踩踏(有条件的地方用牛踩),致瓦泥细、绒、密,提高黏度。此时踩泥人就像大象误入沼泽,腿被胶泥牢牢『咬住』,欲拔脚而不能,要出坑须费尽移山心力,踩完一坑,已至浑身力竭。尔后须将踩后的黏泥打成方墩;待泥墩值五六成干后,以特制的弓弦从方墩上切割出薄片,将土片附固于特制的瓦桶上,通过旋转制成筒瓦,再经一道程序,将筒瓦分成瓦片(四块)码砌成垛备用。以下的,便是歌中所说的入窑、搬柴、点火、守火、续柴、退火、盖窑、出窑等一道道辛苦的工序。打瓦工最怕最痛苦的,莫过于烧窑的火候把握不稳,一旦出了问题,满窑砖瓦尽皆报废,辛辛苦苦数十日的血汗化作飞灰。打瓦工的苦情乃至悲惨身世,在这首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劳动歌中,除了一部分直接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外,还有一部分是歌颂英雄的和讲述历史和爱情故事的。有深刻的思想性。

历史上,贵州交通极其不方便,骡驮马载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有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马帮』,过去曾被叫做『脚力』。马帮的赶马哥们,在艰难寂寞的山路上,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度过他们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白天和夜晚。为消除疲劳,热闹解闷,他们时常引吭而歌,于是产生了赶马歌。

民歌在流传中会经过集体的加工。

这首《赶马歌》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场景:天色将暮,落日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林隙,斑斑驳驳地洒在静静的林间小道上。忽然间,空谷铃响,一队人马,风尘仆仆出现在山道上。这是一个马帮,所赶的,是一个较大的马群,有马,有骡。马腿儿有花,马蹄儿溜黑。

辛苦劳动没有影响他们的乐观。劳动之余,喝喝小酒,哼哼山歌是他们最惬意的事。

这一首仡佬族的《赶马歌》有着很好的音韵节奏,韵律合辙,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如女子首句,以『人』字起韵,人辰辙,末字依次为人、疼、走、门,是很规范的韵律;又如男子第二句,起音『叉』,发花辙,末字依次为叉、沙、马、家,韵也押得好。其歌词内容也很耐人寻味,赶马哥唱的,是他的心曲,也是一个身心疲惫的旅途中人对暗恋情人和『家』的依恋之情。

鼓劲劳动歌

在配合劳动的歌中,黔北凤冈、务川、思南等地的『打闹歌』特别有趣,在前面已经介绍,这里我们欣赏最具壮丽色彩的劳动号子。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在崇山峻岭之中劈石穿山,绵延两千多里,以流急、滩多、谷狭、崖深而闻名于世,古来猿猱难攀,素有『天险』之称。就是在这样艰险的江岸上,船工纤夫们用自己的血、汗,用自己的赤脚,在险峻的山壁上踩出了纤道,用浸透了血汗的纤绳将山区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联系起来。如流行于思南一带的船工号子:

这首号子,除了『各照各,扯滩了』、『妈妈呀,我手抱石头脚蹬沙,来!齐来合』两句外,包括笔者省略了的后面长串的『哦』『嗬』『嗨』『唉』等歌号,全部是在挣扎之中喊出来的叹词。这号喊一年又一年震颤着乌江,一年又一年回响在大娄山麓,一代又一代震颤着后世人的心灵。而下面两首号子又有自己的风格。

如果说上面的《上滩号子》表现了船工们生活工作的艰辛,以及他们在这百般的困苦面前团结一心、协力合作,以坚韧的意志品格战胜困难的话,那么,这《船工号子》,却以少见的风趣、幽默、乐观的精神,表现了船工们乐观旷达、勇毅豪放的性格。这首歌不长,但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最后两句,其想象的丰富、夸张的合理、比喻的生动,真是神来之笔。而《撬石号子》非常有趣,用一句日常的话说,非常好玩。歌是撬石的号子,全歌却不著一『石』字,但一群人撬石开山的生龙活虎的画面历历如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奋力撬石之人。号子中,『山王』、姑娘、花轿、细娃、海椒、『老巴巴』等一系列生活化的形象,与撬石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有韵,有味,有鲜明的节奏,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它非常有效地聚合了众人高度合力的撬石劳动的能量。最后一句『收活路了啊』特别有意思,他告诉做活路的人们,收工的时间快到了,胜利在望,大家快集聚起所有的力量,对这顽固的大石头来个『致命的一击』。

号子的节奏极整齐,如果不是这样,船工的劲就不会使在一起,特别实在危险地段,必须准确无误。

号子的节奏极整齐,如果不是这样,船工的劲就不会使在一起,特别实在危险地段,必须准确无误。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