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汉族
所属图书:《民歌》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1869字

汉族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汉人大致在秦汉至两宋期间,才渐次进入贵州,融入各少数民族之中的。明以后,入黔的汉人最终成为贵州人口最多的族群。他们在这里与兄弟少数民族互融互补,其文化虽然在贵州尚未形成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强势文化,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民歌既有其他汉族地区汉族民歌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性,这一特性与贵州汉族结构多元,长期居住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区,与多民族混居有关。体现了多姿多彩和古朴、淳厚、奇崛、粗犷的特征。

贵州汉族民歌与汉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都与劳动、礼俗连在一起。主要有劳动歌、山歌、小调、礼俗歌等。其旋律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从最简单的三音歌到较复杂的七声调式都有,其中澂调式最多,其次为羽调式。各地方言的语调对音调的影响较明显,同样一首歌在不同的地方演唱会由于方言语调的不同而使音调有细微的差别。这里主要介绍『赶马调』和『小调』。

赶马调

贵州汉族的山歌一般有声调高昂、节奏自由、抒发感情直畅的特点。除了在僻静的山野外,在人多热闹的城镇,唱山歌的情景也能经常看到,特别是在公园、茶馆,一些上了一点年纪的人,喜欢以对唱山歌自娱自乐。

『赶马调』是贵州汉族山歌的代表性音调。它是过去赶马人为驱除疲劳、抒发感情而唱的。其旋律悠长、苍凉,随着马帮的流动,从过去唱到现在,长年回响在贵州高原蜿蜒连绵的山道上。《太阳出来照白岩》就是『赶马调』的代表作,音乐形象质朴真切,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贵州各地的汉族民歌中都可以发现与其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的曲调。

汉族的民歌基本是与劳动分不开的

赶马山歌通常为五度四声音列的澂调式,由sol、la、do、re四个音组成,几个音上下行迂回级进,组成一个上句、三个下句的曲体结构,歌词通常为七言四句,不用衬词衬字。曲调迂回相连,变化简练悠长,犹如贵州山区蜿蜒不断的山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发展空间。

在紫云、纳雍、六枝、大方等地,还有一种『赶句』式的山歌种类,颇具特色。也采用七言四句的格式,特点在于第三、四字中加入几个排比式同类词,演唱时每句短促铿锵,由慢而快,绵绵不断,风趣幽默。如《打野猫》

小调

在贵州,花灯歌舞是覆盖面和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节庆艺术,几乎所有汉族居住的农村、城镇都有流传。花灯歌舞演唱中有各种小调歌曲,在音乐方面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涵化力,深得群众的喜欢。这些小调,常常融入于花灯表演之中,成为花灯小调,现已经成为花灯演唱的主要曲调,有学者把贵州汉族民歌中的小调称之为『灯调』。由于汉族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其民歌小调(灯调),或多或少都受到其祖源地的影响,如江南、荆楚等地音乐风格的影响,同时也打上了贵州音乐特色的烙印,如《梅花》

这是贵州某地在跳花灯。表演的人和观众都沉浸在欢乐中。

汉族民歌的小调数量大,风格各异。但题材内容总体上是风俗性的、喜气性的,演唱的形式一般领、和交替。再一点就是大量使用各种衬词、衬句、衬段。使歌曲丰盈多姿,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这里,歌词的意思变得不很重要,而欢乐的氛围占了主导。

汉族的劳动号子和农事歌曲,也十分丰富。不同的体力劳动有着不同的号子如:《搬运号子》、《打夯号子》、《拉石歌》、《拉木号子》、《石工号子》、《船工号子》,以及流行于黔北、黔东各地农村的薅草歌和薅秧歌等。贵州汉族的薅秧歌,以遵义海龙坝最具代表性。该地的薅秧歌包括薅秧歌、薅秧号子和杂拌三类。旋律高低起伏,音域宽广,富于鼓动性;唱、打(鼓、锣)、逗、说相间进行,生动活泼,集实用性、娱乐性为一体。

其他如礼俗歌曲、法事歌曲等,总是在各类民俗活动中,按不同的特定场合由不同的相关人员演唱。儿童歌曲是小孩游戏、生活中所唱的念诵性歌谣。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