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土家族
所属图书:《民歌》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3253字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我国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而贵州的土家族则主要分布于黔东北部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有人说他们是巴人后裔,有人说他们源于唐中叶的乌蛮,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但根据近来的研究,参考土家族史诗的记载,我们大致可知,土家族是五胡与武陵山区的原住民百越民族融合后形成的,以五胡中的羌氐为主导,掺杂阿尔泰、百越文化元素的混血民族。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分为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乡的土家族操南部方言外,其余土家族均操北部方言。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苗语,目前只有酉水流域永顺、龙山、来凤等县的部分土家人会说土家话。

生活在山里的土家人,与汉族交往密切,如今在服装上大都汉化,但是爱唱山歌的传统并没有变。田间地头,他们总是以山歌为伴。图为黑水民间艺人唱“喊山调”。

贵州北部的土家族,深受中原文化及巴蜀文化的影响,能歌善舞,老少喜欢唱歌。民歌有山歌、哭嫁歌、劳动歌、盘歌等,其摆手歌俗称『舍巴歌』,是土家族的创世史诗,篇幅浩繁,气势恢宏。这里我们选取土家族的山歌 [1] 、打闹歌、乌江号子和别具一格的哭嫁歌来欣赏。

山歌

土家族居住的地区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山多地少,土家人大多数劳动都在山野进行。有时为了排解孤寂,提振精神,哼哼小调,唱唱山歌,是常有的事。山歌随口就唱,民间山歌特别多。

土家山歌分『山野歌』和『田园歌』,旋律宽广、悠长。土家人性格爽朗,唱山歌总想别人听见,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他们在唱的时候,很讲韵味,喜欢把长音拖够,总觉得长音越拖越舒服,按土家人的话说『才过瘾』。因此,他们唱山歌时,把山歌的强弱、缓急及音调变化表现得非常到位。唱『田园歌』的时候,土家人同样注意旋律上强弱、缓急及音调变化。如果是一人在田里铧田,他们唱『铧田歌』,低一声,高一声,唱一阵,停一阵,那感觉叫人永生难忘。

土家族传统山歌的曲调,可以配唱多种唱词,可以为多位不同特点的歌手演唱,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中流传,我国戏曲、曲艺音乐的程式性在山歌中同样体现出来了。土家族山歌多是五字句、七字句,后才有散句,每类歌都有固定的曲调。《看妹抬头不抬头》是一首土家族小伙子试探姑娘的山歌。

打闹歌

土家族还有一种特别的歌种——打闹歌,又名『薅草锣鼓』。这种特殊的歌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屈指可数,它是土家族在劳动——薅草时唱的一种独特的乐种。它不是劳动的人唱,而是一帮歌师唱。唱时歌师打着锣鼓,为劳动的人提神助兴,唱歌催工,『打闹』的歌师们在薅草队伍的前面,他们时而高声朗诵,时而吟唱情歌,逗得劳作者哈哈大笑,不知不觉忘记了劳动的辛苦,在欢快气氛中把活路做完。

唱『打闹歌』时用的鼓,大都是土家人自制的牛皮鼓,有单面鼓和双面鼓两种。单面鼓音色沉闷,双面鼓音色明亮。

『打闹歌』演唱内容繁多,古今故事、四时农活、岁时节气、生活琐事,即兴演唱,无所不及,目的不光是歌唱,是用热烈的气氛配合劳动,这种欢快的田间歌唱形式深受劳作者的喜爱。其实,歌师们并没有多少文化,说古唱今,全凭记忆,他们的『名堂』很多,常常有意无意地用调笑来逗劳动的人哈哈大笑,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旧时农村薅打闹草的人家多为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请的人多达三四十人,分两批唱打闹歌。每当这时,两拨歌师就要大展身手,各显其能。少不了唱“盘歌”。盘歌的形式是一问一答。内容有唱古人的,有唱农事活的,也有唱生活常识的。应有尽有。

土家『打闹歌』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开闹』(亦叫『引子』,歌头),这与花灯中『唐二』的韵白词是一样的形式,全都是一些耍嘴皮子的滑稽话。歌师们一下田就说开了。如:

锣鼓紧接着打响,歌师们边打边唱,顿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开始了。

乌江号子

乌江流经贵州的地方,多为土家族的聚居区,因此许多乌江船工号子也是在土家族民歌的基础上衍生而成。『乌江船工号子』按不同的水情,分有开船号子、上滩号子、平水号子,等等。常见的是一领众和的二声部,也有许多加了副领唱的三声部的号子。『乌江船工号子』是一种以节奏性固定低音为衬托声部,与旋律性领唱声部形成对比的多声形态,当由甲、乙二人轮流领唱时,还可能出现模仿式和低音衬托式相结合的三个声部的多声织体。它虽然没有黄河船夫曲和川江号子那么宏伟宽广,但它粗犷激越,在乌江的深谷里回响,很具特色。

乌江边上的寨子,是船工们的家。想起家,想起家中的孩子和女人,他们就会吼起号子,忘却劳动中的辛苦和危险。

船工在人迹罕至的悬崖、陡坎边跋涉,内心十分孤独、压抑,常常通过号子发泄出来。

哭嫁歌

哭嫁,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习俗。在土家地区世代相传,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土家族婚礼很隆重,姑娘出嫁的前几天有很多事要做。在婚前的三天,要请本寨的一位有福分的、双老健在的大嫂来给姑娘『开脸』,意味着开脸之后就不是小孩子了,要去当家自立了。开脸是很痛苦的事,要先在姑娘的额上抹上香灰或草灰,然后用麻线在抹上香灰或草灰的额头及脸上不停地弹扯汗毛。姑娘被扯了汗毛的脸,白里透红,非常喜庆。

开了脸以后,还要把姑娘的头发绾成『盘龙髻』,髻心扎红头绳,插上银簪等,之后,包上新丝帕。到了时辰,就开声唱『哭嫁歌』。唱的时间一般在天亮前鸡叫的时候。『哭嫁』歌一开始唱,就滔滔不绝。姑娘从母亲怀自己说起,一一哭数母亲养育子女的辛苦;而此时的母亲想到平时在身边的姑娘要离开自己,再也不能时时关照她了,也哭泣起来。顿时,姑娘尖亮的嗓子与母亲浑厚的嗓门混在一起,形成有高音有低音的缠绵的歌声,从屋里飘到寨上,飘到山里。邻居、寨上的乡亲听到那么动听又那么让人悲怆的哭唱声,就知道这家人要嫁女了,会过来来看姑娘。姑娘也会唱得越来越动情。

哭嫁歌中最精彩的就是『打勾声』,『打勾声』就是哭的抽泣声。哭嫁歌虽然是哭,但说到底是在唱,只是在唱的时候,要把内心的感情唱出来。在唱到上气不接下气时,就会出现『嗯嗯』的声调。这时候,姑娘如果会运用技法处理好这种抽泣声,这就是『打勾声』。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据说,以前土家族姑娘出嫁一般要请裁缝来家带姑娘做嫁妆,这个裁缝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教姑娘唱『哭嫁』歌。出嫁时『哭嫁』歌唱得好,就说明姑娘聪明能干。有的上了年纪的土家族妇女,还能从『打勾声』中看出姑娘的性格,认为『勾声』打得尖的,聪明伶俐;打得圆的,处世有方;打得厚的,憨厚老实;等等。以此来评说哭得好和哭得差。『尖』和『圆』者就是哭得好,为人处世好,精明能干。『厚』者则是为人厚道,寡言少语,实实在在的贤妻良母性格。

哭嫁,是土家族一个古老习俗,是大喜中带泪的歌,场面非常感人。

『哭嫁』歌的内容有哭爹妈、哭哥嫂及弟妹等诸多亲人的,是土家人表现骨肉亲情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是土家人对子女传统教育的载体。表明女儿即将独立生活,要承担起孝敬公婆、服侍丈夫以及生儿育女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贤妻良母。『哭嫁』歌是土家族音乐文化中一朵灿烂的花朵。


[1] 土家族竹枝山歌质朴清新,别具一格,唐代顾况、刘禹锡、白居易等及其以后的一些诗人所作“竹枝词”,颇受这类竹枝山歌的影响。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