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历史背景
所属图书:《苗族古歌——布歌》 出版日期:2016-09-01文章字数:字

历史背景

History background

在今日的黔东南及周边地区,自清代雍正(1723~1736)年间,“新辟苗疆六厅”,实行屯田。台拱厅设两个卫所,台拱卫领12个屯堡(今日的台江县)加之黄施卫领10堡,共住屯军1786户(李振纲、史继忠、范同寿:1998,第99页)。而卫所设置后,屯堡围绕卫所,星罗棋布,这些卫所和屯堡tunbao(从字面上译,diaobao碉堡“blockhouses”)就是移民新村,也就是汉人的村落(李振纲、史继忠、范同寿:1998,第33,85页)。后直至嘉庆六年(1801)黔东南已设立十卫共辖128屯堡,屯军共计9840余名(《贵州通史》编委会:2000,vol.3,第95页)。

紧随其后是屯田制度的建立(从字面上看,zhujuntian“驻军田”或junshinongye zhimindi军事农业殖民地,英译:“garrison fields”或“military-agricultural colonies”)曾被雍正皇帝所使用,尤其是在清乾隆元年(1736),目的是用于管控这一大面积的土地和人口(霍斯泰特勒·劳拉(Hostetler,Laura):2001,第121-25页)。该制度原本的目的是为了保卫边疆。

根据哈克·查尔斯(Hucker Charles)分析:

詹克斯·罗伯特(Jenks Robert)同样也给出了他的阐述:

从帝国制定的这一系统上看到,屯田系统还可以通过使军队负责自己的口粮减少对当地农民的负担(张君约:1939,vol.1,第1-2页)。接下来一系列建立的卫所、屯堡和屯田制度,朝廷委托正式编制的地名开始在贵州省出现。根据霍斯泰特勒(Hostetler)的考查,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这些信息的来源名录提供了最为丰富的针对非汉族群体在贵州的情况(霍斯泰特勒:2001,第130页)。

在屯田制度实施的初期,贵州的农业尚处在刀耕火种阶段。新移民来到黔东南的汉族士兵带来了中原地区长期积累起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如牛耕带来的新农具,包括耕种用的犁、耙、锄、锹、镰刀等,并开始在一定的范围内种植谷物和其他农作物。在乾隆五年(1740),贵州总督张广泗上书《黔省开垦田土,饲蚕纺绩,栽植树木》的奏折,当时的贵州最常见的水车是“简车”;之后逐步推广由官府雇江楚匠人制造的龙骨水车,并分给各地仿造。农耕尤其是灌溉技术从湖南和湖北引进。与此同时,新的养殖技术如桑蚕的养殖和纺织技术也得到日益发展(李振纲、史继忠、范同寿:1998,第101页;第107-108页;第123-124页)。

居住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深山之中,在文化、物资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封闭状态使其在社会发展中曾陷于停滞和发展缓慢,苗疆的开辟尤其是引进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土地得到开发利用,民族传统手工业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苗及其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苗族古歌——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