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沿循江南 袭祖不变的屯堡汉族节日文化
所属图书:《雷山屯堡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1文章字数:11637字

十七 沿循江南 袭祖不变的屯堡汉族节日文化

雷山县域内的汉族,他们的节日仍沿循着江南汉族的节日,按时序有祭桥节、清明节、四月八、端午节、七月半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

(一)二月二祭桥节

二月二,吃红蛋。二月二祭桥节是雷山屯堡特有的节日,该节日又是怎样起源的呢?我们采访了丹江镇西门街85岁高龄的胡大波老人,胡老太是土生土长在西门街的老人,目前老人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胡奶回忆说:“在民国以前,缺医少药,老百姓的孩子生了病,土话说‘不乖了’,就去请师傅(即巫师)看,巫师看后就说主人家要去架木桥,说是修桥补路,积德行善,这样主家孩子就乖了。桥架好了以后,每年的二月二都要去敬,一直敬到孩子长大成人。”胡奶说,实际上苗家也有给孩子架桥这个习俗。在雷山苗族人占大多数,分散在各乡村,苗族人的巫师也多,所以城头人家请的巫师大多是乡下的,县城里汉族也有个别看鬼神的叫“先生”。苗族人家的孩子生病看巫师,巫师叫主人家架桥,一般都是在乡间小路该架桥的路段架桥,桥面都是由三根以上杉领木组成,不架独木桥,桥架好了就祭祀。此后,依地方习惯,每年二月或吃新节时作年度例祭。所以由此推断,二月二敬桥节是苗汉共享的节日祭典。

架桥的形式,起初是架在城内外或屯堡内外附近的路段,一般都是实用性的,后来架桥的人家多了就架到远离城镇或屯堡外的路段上了,再后架桥的人家增多,架桥的形式就有了改革性简化。现在我看到苗寨还有实用的桥,但到屯堡和城镇除了少数实用桥外,大多数都简化铺在小路段面上或铺在自家大门前的一段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由3—4根小木条组成的虚摆设的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城乡进行了美好家园建设,除了部分屯堡外,城镇的汉族人家已经没有必要架桥了,绝大部分汉族人家孩子生病都看医生,小部分人家还看巫师,但架桥的人家极少了。

二月二的桥虽然在城镇已经逐渐消失,但是雷山汉族人民的心中已经有自家永远的桥,形成了千百年来客家人的节日,甚至在丹江城内形成了苗汉孩子们共同吃红蛋的节日。

祭桥(供桥)的方式:有桥的主家于农历二月一日下午或晚上作准备,用约50厘米长的竹蔑加上红、白、绿纸编成桥花,一般是12根,再煮鸡蛋20个以上,蛋煮熟后用品红染色,称为红蛋。再蒸些糯米饭,煮些腊肉,血豆腐或炒菜。二月二早上主家用竹篮装上所有的供品和香纸到桥边后,先插桥花,一般是顺桥两头向两边各插3根,也可以桥头两边插横的。插完竹花摆上糯米饭、红蛋、供菜,倒上两杯酒然后烧香、纸敬供。主家也可以带大一点的孩子去敬桥,边敬边念“桥神菩萨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康长寿”等等。回家后把红蛋分给孩们,凡有邻家孩子来玩均分得红蛋,红蛋可用线袋装好给孩子们玩。中餐照常,不再有别的仪式。

(二)三月清明节

清明节现已为中国法定的祭祖节日。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中国汉民族清明祭祖扫墓已历史悠久。每当我们走在清明祭祖的路上,虽然面临山花盛开、百鸟争鸣、万木葱茏的景象,但埋在我们心灵深处对祖先、对亡故父母思念的心情依然沉重,走在天地之间的那种苍凉,“下有陈死人,沓沓即长暮”的那种阴阳两隔的断魂思绪,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清明节在我们的心中,是永恒的思念和凄凉。

据胡大波老人说,他们在民国时期和人民政权建立初期挂清扫墓,并没规定清明那天,前后一个月都可以,各家自定日子。挂清时主家必须杀白公鸡,都是先前准备好的,如果有外家客来,也必须带白公鸡来,没有白的,红公鸡也可以。主家准备的祭品除白公鸡以外,必备香、纸钱、蜡烛、挂清钱(清标),菜肴为腊肉、香肠、血豆腐,酒、米饭(糯米饭)、果品、糖等,另外鞭炮也是必备的。

挂清也称为扫墓、上坟,祭供前先将坟上柴、草割尽,打扫好供台,然后将祭品供上,将挂清钱(清标)用新砍的竹条捆好插在坟头中央。摆完供品后才烧香烧纸,主家子孙每人分别拿三炷香在坟前三叩首,然后上香烧纸。烧纸必须每次三张正面折烧,传说祖先亡灵在阴间才认识纸钱的正反,纸钱烧得越多,祖先亡灵在阴间收到的冥钱越多,他们除了自用还献给阎王、黑白无常、大小鬼头等,这些只能是阳间人想象而已,实是敬意。现代人还印制冥币、假钱来烧给亡灵,在人民政权建立前是没有的。

香纸烧过后,由主家用手分别掐供品少许置于地上,倒供酒少许,传说是给山神小鬼留的,表示祖宗亡灵们已受领了。然后主家与客人于坟前的拜台用供品餐。又说这是陪祖先亡灵共同就餐,有的主家老坟多的,由子孙分别去坟头插清标(又称插白)后邀亡灵们到家受供品,不一一在坟上用供餐了。用过供餐后,放鞭炮,回家。

关于清标,还有标识,主家清标腰扣的是红纸,外家客人(姑妈家)带来的清标腰扣绿纸。

大家吃过的供品,剩下的带回家,晚餐主家办一桌丰盛的宴席请亲朋好友或家族,清明节在悲欢中度过。

还有,给新逝老人头一二年上坟,不叫“挂清”,叫“挂善”,也有叫“打白虎”的,此叫法何意尚待考证,也许是坟葬山中左右靠青龙、白虎之意吧。第三年叫“招龙”,场面较大,有钱人家可杀猪、宰羊,大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贫穷人家买个猪头带供就行了。三年以上老坟挂清,大户人家也可连年杀猪、宰羊,此名为“挂热闹清”。

现在清明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了,每到清明节,城镇各机关学校都统一在清明这天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纪念英烈,大多数居民也在这天上坟祭祖。清明节是雷山各族人民共同的祭祖节。

(三)四月八

四月八属于雷山屯堡文化的一个小节日,起源尚待考证,民间的传说是牛的生日,据说县外的布依族也过此节。

四月八这天,牛不耕田土,养有牛的主家要蒸糯米饭喂牛,象征性地喂一坨就行了,表示对牛的犒劳。

糯米饭一般要染成红、绿、黑、黄、白五种颜色,红为品红,绿为品绿,黑、黄为植物染色,白为糯米本色,五色中黑、黄、白为主色。四月八的前一两天主家要到山上去采摘一种叫黑米饭叶的權木叶和叫黄扼子花的植物小花簇,将两种花、叶分别捣烂滤水,再分别把糯米浸泡于黑、黄色水中。本色糯米也单独泡。四月八的早上分别将泡过的糯米蒸熟,然后放在簸箕凉过,待白糯米饭还有余温时将少许品红和品绿分别用碗兑水,再分别将红、绿两色水泼洒于白糯米饭中拌均匀,最后再将蒸熟黑、黄色糯米饭和于红、绿、白三色的糯米饭中拌匀,这样,五彩斑斓的花米饭就做成了。

花米饭做成后,主家先捏一坨喂牛,然后给孩子和大人们分享。

五色花米饭喻义“五谷丰登”,祝愿本年在牛和人的勤劳耕作下获得丰收。

中餐根据家庭贫富或忙闲情况,可杀鸡办席也可吃便餐。一般不供香纸。

现在四月八吃花米饭除汉族屯堡外,城镇居民无论苗汉也同过节日,只不过免去了喂牛的礼仪,黑、黄两色市场有卖,红、绿两色因是化工品也少有人用。

雷山地区的四月八节起源,也许与气候有关。根据气候变化,每年农历四月初出现“倒春寒”,可能是祖先们为了让牛和耕作者避寒而休息几天吧,否则又何来“四月八,冷死老母鸭”之传说呢。

(四)端午节

端午节是汉族的大节,现已为中国法定节日。端为极致,午为中天。端午节是夏至节在农历的演变。

通常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兴起的。但端午节是屈原投江择以身殉国唤起民众意识的行为之举,非因屈原投江而产生,而是在此之前就已有之。与全国各地的节日细节不一样,本文只讲雷山屯堡过节情况。江南各省过端午节主要是包粽粑、祭江、划龙舟等。雷山屯堡过端午节主要是包粽粑、喝雄黄酒、办席祭祖、游百病、采草药煮水洗脚。节日还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为主节日,五月十五为附节日。

包粽粑有大的“枕头粽”和小的“三角粽”两种。包粽粑用叶为本县特有的竹科植物“粽粑叶”,而江南地区用芦苇叶,北方有用芦苇叶或其他植物叶的。雷山包粽粑用的是竹类阔叶,有竹的清香味道。

端午节这天,主家早上买来菖蒲、艾蒿挂于大门两侧,然后杀鸡、煮鱼,办各种炒菜为一席,中餐随便吃,晚餐丰盛。下午4时左右鸡、鸭、鱼、肉上桌敬供,烧香、纸、烛祭祖,然后主家和客人就餐。客人主要是当地苗族姻亲和朋友,此情为过去的事,现在城内居民大多无客人了,端午节已普及为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包粽粑是节日前一两天泡糯米准备的,有白糯米掺和瘦肉丁,掺和饭豆,掺和花生米的叫白粽、肉粽、豆粽,另有雷山特有的灰粽,灰粽是用米草(脱粒了的小米穗杆)或笋壳烧灰捏细过筛后与泡好滤干的糯米搅拌成灰黑色包成的灰粑,具有促进消化作用又滑溜可口。雷山地区捆粽粑用米草,没有米草的地区用线。

大门挂菖蒲、艾蒿辟邪,兼药用,将雄黄放入煮粽粑的水中搅匀,撒于房前屋后可防毒蛇,喝点雄黄酒去邪、治病,也让人联想到许仙给白娘子喝雄黄酒现身为蟒。

“游百病”是郊游去病的意思,古人知道饭后步行郊游身体健康,今人所谓“饭后百米走,活到九十九”,也是古人传承下来的。雷山城区的居民每年端午饭后都成群结队地郊游,到乡间小路边扯些野草、藤蔓草药之类,带回家煮水洗脚,有的还泡澡,除邪去病。如今市井街头出现草药泡脚、泡澡行业,应该是跟古人端午习俗学来的。

雷山端午前后都要涨洪水,民间叫端午水,端午水过后,阴湿的梅雨季节结束,人间迎来了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春夏艳阳天和秋天。所以,民间流传一句话:“生病不用鬼,要等端午水”。

(五)六月十九观音庙会节

这个节日,雷山七十岁以下的人都不知道,我们通过采访胡大波等部分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才得以整理出来的。人民政权建立前的民国时期,六月十九是敬观音菩萨,做庙会,基本上和北方的“赶庙会”差不多,这一天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妇女居多)把斋粑、果品、香、纸、烛等供品带到寺庙拜佛敬观音菩萨。烧香纸敬供完毕后老人们将斋粑散给孩子吃,有点像进新房撒高粱粑。在敬菩萨的过程中,庙里的和尚准备了丰盛的素食斋饭与大家一起进餐,从早到晚都在寺庙里过。同时,和尚和施主们还要诵经,唱行善歌,从下午唱到晚上。下面摘抄几首由胡大波老人回忆的行善歌,她说她的大姐胡大宣老人可以唱一天都唱不完,可惜五年前老人去世了,我们来采访晚了,这些歌再没人记得和流传了。

关于斋粑的制作,是将糯米饭蒸熟后放在像豆腐箱的木制小方格里,用木槌打压而成,称为斋粑,实际上是小方块糯米饭,可直接食用,也可晾干后油炸做点心。

雷山屯堡和县城的汉族祖先都是从江西、湖南和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他们把佛教文化传承到了雷山,延续了千百年,遗憾的是人民政权建立后当地政府将各地的庙宇全部拆除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能看到的寺庙遗址有老酒厂的观音阁,县政府、老宿舍背后山的武庙,老丹小原址的城隍庙,响楼(老场坝)位于风雨桥附近的玉皇阁,位于三中小坡上的尼姑庵,还有长丰堡的五显庙等。

另外,六月六过去叫“晒龙袍节”,就是将过冬后的被子、棉衣等衣物拿到外面晒。这个不算什么节日,算是一个习俗,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了。

(六)七月半节(中元节)

七月半又称鬼节,顾名思义就是给亡灵过节,有祭祖和纪念亡灵的意思。

雷山屯堡和县城的汉族于农历七月十三过七月半,别的地区,比如湖南就过七月十五。民国时期丹江城内过七月半还有讲究的,主家存放有一种祭器叫磬,早上起来,主家用小棒敲打磬三棒,晚上敲五棒,意思相当于寺庙里敲钟,通告神灵。另外还有叫九品的香炉,用于烧香。

七月半的菜肴主要是鸡、鸭和田鱼,肉可有可无。记得小时候每到七月半,父亲要带我们去开稻田捉鱼,那种情景很值得回忆,乡下人生活的乐趣,城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没有稻田养鱼的人家可到市场上去买。

七月半这天,屯堡人家是很忙的,早上开田捉鱼,中午随便吃点饭开始杀鸡杀鸭,然后还要用一到两个小时去写包。“包”就是阳间人写给阴间亡灵的信件,信封是包,信件是纸钱,又称冥币。除纸钱外,还有印制的冥币和纸做的金银财宝等。

民国时期的“包”是主家用人工造的白纸(又称风筝纸),手工做成的信封,相当于现在的中大信封,有文化的自家写,没有文化的请先生写,所以从做包到写包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的人家都到市场去买,免去了做包的时间,但写包仍然和过去一样。

关于包的内容,可参照下面的图片。

七月半的晚餐,一般人家都做得丰盛,鸡、鸭、鱼、肉,各种炒菜,端上供桌后,倒酒、斟饭,在香火(神龛)下端烧香、烧纸,叩头三拜,事毕后进晚餐。屯堡、城内的人家,一般都请友好的苗族朋友来作客,苗族朋友家吃新过年也请汉族朋友,体现了本地苗、汉人民的友好团结。

晚上九点左右,主家开始烧包,烧包前先烧大量的香,将大把的香插满门前的道路两旁,有孩子的人家还要烧“香瓜”,就是把香插在碗大的南瓜上,把香点燃,烧成一个火球,再用木棒插于“香瓜”哄孩子玩。门前的路香叫“露水香”,也叫拦路香,意思是拦住路鬼,一说是拦住亡灵,不要挂念家人。烧包的主要意思给亡灵寄钱,满足亡灵在阴曹地府的开销,保佑阳间家人的平安。烧包可以在门口,有条件的应在河边、水沟边。纸钱事先要浇上鸡血鸭血,鸡代表凤或大鸟,鸭代表航船,鱼代表龙,用鸡带信如凤鸟飞得快(现代人叫航空信),用鸭和鱼带信代表龙船,漂洋过海走得远。包烧完后要将灰扫起来倒进河沟里,表示邮件已装船起航。在烧包的同时,主家的孩子们还到河边放船灯,船灯有小船灯、荷花灯等等。河灯都是用纸做的,染上红、绿、黄等色,古时用小木板作漂浮物,现代用塑料泡沫。路香及河灯在明月的夜晚是很壮观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年代,给人们留下了阴阳两隔、悲欢离合、苍凉与哀思的印象。也许这就是七月半鬼节久远留传之含意吧。

过去七月半的夜晚,屯堡人家青年男女有放“七姑娘”的习俗,放七姑娘时要挑选本村一个父母早逝或家境悲惨的年青姑娘或媳妇,用布蒙眼坐在月下场地内,大家围着她坐,由两个力气大的男子用大簸箕使劲煽上一两个小时后,被煽的“七姑娘”开始变冷发抖而唱起山歌、孝歌来了,说来也怪,这些歌都带有七仙女有关内容的。然后在场的歌手要与她对唱,一唱就是一晚上,好几个歌手轮番唱都唱不赢七姑娘,此时的七姑娘已被仙女护体,像醉酒一样要人抱着来回走动,越到深夜越能唱,而事前她并不是一个能说会唱的人,这是我小时曾亲自看见的,这是留给人间的一个谜,谁也解不开。下半夜后,由歌师唱回阳歌将七姑娘还魂到阳间来。其中一首唱词是:

七姑娘醒后,再也记不得她前面所唱的歌。

(七)八月中秋节

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佳节。古往今来,名人贤士对中秋的吟诵堪为绝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久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已是家喻户晓。寒山众心诗句“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禅意佛心,令人神往。“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举杯邀月,把酒临风,亲人相聚,此乐何极!

雷山屯堡汉族人家古往今来对中秋节一往情深,民国时期再穷的人家也要过。这一天是全家一年四季的团圆节,除了丰盛的晚宴外,必备月饼,点心糖果等。月饼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同时也是晚上敬供月亮的重要礼品。记得小时候街上还没有月饼卖,老人们就用麦面或米面烙月饼,有的人家还蒸碗糕(发粑),晚饭过后,明月升空,搬一张桌子放在门前空地(或街头),摆上月饼和果品、花生、葵花之类,地上插上几炷香,敬月仪式过后,大人小孩将月饼果品之类分享,边吃边赏月,有兴致的大人们还饮酒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上人间,其乐无穷。

旧时过八月中秋,村子里还流传着小孩们晚上到田间地头“偷”瓜果、花生之类的习俗,将“偷”来的南瓜、花生煮来给伙伴们作消夜,说是一种吉利。现在逐步实现城镇化文明,这个习俗也就淡化了。现在中国已进入盛世年代,市场繁荣,物资丰富,各种月饼、糖果点心应有尽有,繁华的城镇和美丽的乡村,加上各族人民普天同庆,将中秋节日的庆典,发挥到了极致。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人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你深信明月之意,她会跟随你一辈子。

(八)九月重阳节

过去,人们都盼过九月重阳,那时候穷,糯米粑是最好的食物,九月重阳打粑粑,是现今老一辈人心目中的节日。现在国家又将九月重阳定为老年节,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过去,雷山屯堡人家过重阳节,只是打糯米粑哄孩子、孝敬老人而已,没有七月半中秋节那么隆重,晚餐买点肉或杀只鸡就随便过了,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在城镇过重阳打粑粑已经淡化,而节日的内容得到提升的是国家各级政府为体现对老年人的关心开展了各种节日活动,使重阳节得到了传承。

关于重阳节,毛泽东有诗曰:“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中国古代对数字的理解以九为大,而九为单数,在易经八卦中单为阳、阴为双,又称单为天、双为地,所以,九月九就是九九重阳,这就是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不以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为重阳呢?一是因为这几个月都有节日,二是九九数字最大,三是九月是秋收季节,打糯米粑还有庆丰收的意思。

(九)春节

春节是中国汉民族最大节日,又称“过大年”。现为国家法定节日,节日假期法定三天,实为七天,民间庆典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共十六天。由于是“法定”,所以春节现已成为中国各民族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节日之盛大已经普及全世界所有有华人的地方,甚至有的国家当地人民也同华人一起过年。

雷山屯堡人家以前把春节叫过年,过去也只叫过三十晚或过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跟电视上叫春节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冬月以后叫农闲,所以过年从腊月十八就开始忙活了,屯堡人家一直有腊月十八杀年猪腌烤“腊八肉”的习惯,所以现在老一辈人还把腊肉称叫“腌肉”的,腌肉就是将肉砍成5斤左右的条块,用盐和香料腌放三至五天后,再用柴火熏干。“腊肉”就是腊月间腌烤的肉,制作一样叫法不同而已。杀年猪后主家还把部分肉分割出来做香肠,用血做血豆腐,还有人家做豆豉、霉豆腐,可谓加工生产一条龙,大户人家还有杀两头猪的,这一段时间起至腊月二十九主家从农闲变成“农忙”了。腊月二十八前后,主家又忙于打糯米粑、做黄糕粑,即使不做“腊八”肉的都要杀年猪过年。

据胡大波老人讲述民国时期习俗,腊月十九为上九节,这一天要供茶、烧香纸接神,接神就是将祖宗神灵请到家准备过年。

腊月二十二叫扫尘日,主家要打扫清洁卫生,门前屋后都要打扫,屋内的蜘蛛网、灰尘要清除干净。

腊月二十三叫送灶神菩萨上天日,这天早上要备马料即放上少许米粒、少许茶叶搁灶台上,然后烧香纸。

腊月二十八,即使不逢赶场天,也要赶借场(赶年场),采购和交易过年所需物品。

腊月三十早上接灶神菩萨下凡间,用开水撩片青菜,倒杯茶上供,烧香纸。胡奶说人民政权建立前街上人家年年都要做的,人民政权建立后破除迷信后做的人家就少了。据说屯堡中有的人家还继承下来。但打扫卫生这一项,屯堡人家和城里汉族、苗家人家都必须要做的,这是辞旧迎新的内容之一,只不过日期不定是腊月二十二了。

腊月三十这天又叫除夕,年饭又叫“三十宴”,屯堡和城里汉族人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贴春联、门神,然后烧灶火,生炉子,整洁家里,准备过年,制造一个暖洋洋的节日氛围,讲究的人家还人人洗澡、洗衣服,中午饭提前随便吃,然后杀雄鸡,大办宴席,鸡、鸭、鱼肉、香肠、血豆腐应有尽有,有条件的人家还有山珍海味,年夜饭这一餐可以说是吃尽天下珍馐佳肴。

年夜饭做好后,下午四点钟起将整只煮熟的雄鸡置于供桌中央,放上各种菜肴,倒三杯酒,盛三碗饭,放三对筷子,供品备齐,然后点香、烧纸、敬神、祭祖。在烧纸过程中,主家大人小孩依次向祖宗牌位下跪叩首,事毕,鸣炮入席。从四点到天黑前,整个城镇乡村鸣炮不断,各族人民普天同庆。

吃完年饭后晚上叫除夕夜,过去叫“守三十夜”,在没有电视的年代,除夕夜合家老少围着炭火喝茶、吃糖果、点心,听老人讲故事,共同守夜到开财门才睡觉。80年代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春节晚会节目,各家以看节目为主了。没有春晚节目以前开财门放鞭炮时间是以半夜鸡叫头遍为准,春晚节目以后城镇统一为除夕十二点整燃放烟花爆竹,城市夜空万花齐放,炮声震天,加上万家灯火,真好一个星光灿烂的天上人间。

开财门的仪式是除夕之时主家将大门打开,点三炷香插于堂屋神龛香炉上,倒三杯井水煮的茶放于供桌,再插三炷香在大门口,倒三杯茶供门神,然后放鞭炮、冲礼花,意为辞旧迎新,开门接财,大吉大利。

初一是春节,主家大人要睡懒觉,孩子们早起穿上新衣服,吃早餐后到亲戚家拜年讨压岁钱。讨压岁钱的仪式是,主家老人端坐在椅子上,自家和外家的孩子跪在地上叩头讨钱。一般家族大、亲戚多家庭的孩子讨得的压岁钱多,反之得少。初一一般家庭都不再做饭菜,将三十宴剩下的(特意安排的)热来吃就行,初一主要是分了家的孩子们带着子女到父母家(爷爷奶奶家)过年,吃家族团圆饭,初二女婿一家到老丈人家拜年。初三起哥弟姐妹、亲戚朋友互相请客,一直到初五以后。

(十)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过后的收尾节日,顾名思义就是吃汤圆的节目,表示全家新年里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意思。元宵节雷山屯堡人家叫过十五,早上吃汤圆,晚宴与过年的差不多,但节日的晚上最热闹,城乡全部的龙灯、花灯都集中到十五的晚上,把春节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十五过去了,星移斗转,天地轮回,一年四季的节日又从头再来。

关于春节活动中的耍龙、跳花灯,总称为玩龙灯。龙灯,在中国的北方、南方品类成百上千种,华丽美观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堪称世界之最。现雷山的屯堡节日文化中只保留了耍龙和跳花灯两种。

雷山的龙灯主要以丹江镇城关的东、西、南门、原长坝街等几个街道为主,再加上长丰、红屯、羊常、治安、犀牛塘、楼梯坝、连城堡(有些年也来)等屯堡龙灯会,每年要出十条龙以上。编扎龙灯从初三开始,初八结束,初九出龙。编扎龙灯的材料主要用竹篾、木棒、布、风筝纸、线或细铁丝等。雷山的龙以前以大口龙为主,近十年以来引进了外地的蟒龙,形如一条巨大的蟒蛇,雷山方言叫梗龙。大蟒龙的龙身是用竹篾编的单个长箩(俗称猪崽萝),一条龙身用7个以上的竹箩,用一条强绳子穿连而成,竹箩又叫龙节,一条龙身有7节、9节、11节不等,最后一节编成鱼尾形状,叫龙尾巴。龙的制作程序,本文简单讲述一下,这个工艺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民间,永远传承。

龙头制作,先用一根2米长的木棒(相当锄头把大小)加上木条打成一个木架,高约1.5米左右,然后将大蔑条檄上编成主筐架,也叫骨架,骨架编好后再编龙筛、龙爪、龙眼、龙舌等,编好的龙头高约2米,然后糊上白纸,也可以糊双层纸,糊好待干后用红、黄、绿、紫等七彩颜色勾画龙头。用麻捆在龙口下颚做龙胡子。龙身的制作也是先用木棒加工高1.5米左右的木架,再编一个如猪崽箩的筐套上,需要多少节就编多少个,然后用龙衣(一匹长布)和长绳相连,再在龙衣上画出龙鳞,制作好的龙身与龙头连接,最后,一条五彩斑斓、栩栩如生、傲视苍穹的巨便龙展现在世人面前。

龙做成后,还要用竹篾编成一个比篮球约大一倍的龙宝,用红纸糊,现在龙宝改用钢丝条做成,蒙上红布,再用一根木棒安装供放宝的铁叉,用一根轴将宝穿起放在叉上牢固,一个鲜红转动的龙宝就做成了。龙宝就是传说中的龙珠,是龙的灵魂,耍龙的时候,龙随宝舞、千姿百态。

改革开放前,雷山耍龙用的照明灯火,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传统工艺,如今已经失传了近40年,如不写,恐后人忘记了。过去由于科技和经济落后,耍龙人就发明了一种叫“草鞋板”的照明用具,就是小竹条和白纸线编成长18厘米、宽3厘米左右形如草鞋的编制品,再用桐油煮透、滤干。用草鞋板分别插在龙头、龙灯和龙身各骨架框内,点火后整条龙在夜间五彩缤纷,甚是好看,加上各种花灯的组合,街头出现了如梦如幻的景象,令人们神往而追逐围观。现在是科技时代,各种小电瓶灯,光亮蜡烛替代了“草鞋板”,也省去了耍龙人大量的劳动制作时间,使龙灯更加美观了。草鞋板灯虽然不用了,但它曾经有过千百年的灯火辉煌,值得记忆。

春节玩龙灯离不开“花灯”,龙灯是哥,花灯是妹,他们是一对阴阳组合。花灯的种类有很多,每一年都是根据十二生肖来编制,如明年春节是羊年,龙灯就编制以羊为主题的各种灯具出来,过去还有“五羊开泰”、双羊打角的灯具等等,除主题灯外,牌灯(又叫牌方灯)是必不可少的,牌灯是一个龙灯会的牌名灯,如“东门龙灯会”等牌名,由两个人扛着走在龙灯队伍前面。此外还有插花牌灯、四方灯、六方灯、八方灯、荷花灯、瘪三娘推磨灯、猴子扒杆灯、小龙头灯、走马灯、大小鲤鱼灯等等。这些灯都属于花灯队之列,跳花灯是花灯队的主题,出于文化与人才资源等因素的考虑,跳花灯只有城关内的东门、西门、南门三个龙灯会各自组队,也可联组队。花灯队有花灯舞、花灯歌、歌舞相伴、热闹非常,这是民间汉文化流传最久的节目了,全国各地的汉族都在传承着这一民间奇葩艺术。

雷山玩龙灯,在黔东南特别是凯里地区是比较有名的,虽然雷山的汉族人数在全县16万的总人数比例只占不到两成,属本地的“少数民族”,但在中国龙的威名下,却显示出他的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东方的巨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雷山龙灯会传承着中国龙的威武,每拨龙灯的舞龙人都统一穿着中原地区的古装锣鼓戏服(又叫龙灯威武服),威武雄壮,每拨龙都配有专用的锣、鼓、钗,十多拨龙集中在一起,二三百个身穿威武服的汉子,像古代出征疆场的将士,威风凛凛。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正月十二日各龙灯都集会中在广场进行舞龙表演比赛和花灯舞比赛,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好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年代!

雷山耍龙的日程从古到今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初九出龙日由先生念吉祥语,然后到村头或城头的水井边进行拜井仪式,表示龙已从江河中来到人间。然后敲锣打鼓到大街小巷亮相,初十到十四的晚上,各龙灯分散到县城周边汉族村寨串家串户讨钱(过去还讨粑粑),有的龙灯队还接受预约凯里去耍龙,预约的单位或住户人家赠给送龙钱。龙灯串寨在70年代以前都是要预约的。程序是,正月十一、十二晚到城北的治安、老场坝、犀牛塘(包括原来的大菜园圃人家)和楼梯坝,正月十三、十四到城东城南的红屯堡、羊常堡、长丰堡。据老人们说50年代前预约接龙的屯堡人家还要各家出酒菜统一招待龙灯队吃夜宵,大户人家接龙还要给每拨龙灯多少钱(比如现在要给200—500元),然后嘘花,直到把龙头烧烂。

嘘花,又叫龙灯礼花,这是中国古代火药发明的一大杰作。雷山屯堡人家的嘘花是与耍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初九出龙以后,屯堡人家的耍龙爱好者们开始准备足花,“足”是满足的意思。足花是个技术活,做不好发生爆炸,又浪费药又危险,足花必须是有经验的人来做的,其做法是先在干燥的火药加入部分玻璃或铸铁的细颗粒抖匀,喷少量的高度酒,然后装进现砍的生楠竹筒内用木棒冲紧,再足上黄泥头冲紧,又在竹筒节头处开个小眼,放上引线,多次对比、试嘘,才能做出好花来。足花有用火药半斤或一斤的,看竹筒的大小而定,过去有足棕柱花和牛角花的,威力无比,响声吓人。足花是用竹筒足的,也可以叫“竹花”。竹花是当天足,当晚用,放久了就回潮不好用了。现在生活好了,每年县城内外竹花数量几千上万筒,从十四到十五晚上,特别是十五元宵节晚上,县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十多条龙在大街小巷来回进家串户讨钱,龙灯向主人家庆贺,每拔龙要进接龙人家,主人家先在堂屋的供桌上摆三杯茶、烧香、点烛,供桌上放几个杯子、一壶酒、水果、花生等,待龙进入堂屋转三圈后,龙头给主人家的祖宗牌拜三拜,祝贺主家新年顺顺利利、发财发富。之后,主家端酒给扛龙人喝,散发糖、水果等,还给每拔龙发红包。接着主人家用花嘘龙,全城一片灯花火海,再加上大户人家,企业商贾燃放鞭炮和冲天礼花,还有热血青年们集中上千筒竹花在十字街头接龙烧花,万人围观,一直闹到深夜十二点,最后所有的龙都被烧成骨架,人们在极大的过瘾与满足之中度过了狂欢之夜。屯堡人家的耍龙,将会传承到永远。正月十六早上耍龙人将残骨龙架扛到河边烧龙下海,下午用接龙人家赠送的钱杀猪庆贺,各龙灯会宴请屯堡,街坊人家和宾客,叫“吃龙汤”。年复一年,代代相传。

雷山屯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