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三)大塘的汉族
所属图书:《雷山屯堡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1文章字数:字

(三)大塘的汉族

大塘镇位于雷山县南部,东与永乐镇、方祥乡接壤,北临丹江镇,西靠望丰乡,南临丹寨县。距县城12公里,州府58公里,炉榕公路、丹雷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230.3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8%。

在大塘,苗族占绝大多数,而汉族却成了“少数民族”。其实,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管多数少数,不同民族在展示自己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周边民族的文化中去。苗族如此,汉族亦如此。

2015年数据显示,大塘镇汉族居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有新联村、龙河村、桃江村等。全镇大致分布如下:

新联村:杨姓49户106人,韦姓19户39人,裴姓4户18人,陈姓34户93人,朱姓10户26人,何姓2户7人,龙姓12户31人,黄姓22户50人;龙河村:张姓81户222人,杨姓18户51人,胡姓3户8人;桃江村:黄姓16户34人,刘姓18户40人,尹姓9户17人,陈姓3户4人;桥港村:徐姓4户14人,岑姓2户9人;掌批村:王姓6户14人,姚姓6户14人;小河村:蒙姓3户6人;干脑村:杨姓5户18人;南脑村:张姓4户9人,杨姓3户6人,梁姓2户6人;新桥村:龙姓6户14人;年显村:杨姓2户5人。

这里的汉族和苗族一样有着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如龙河村的张姓,据说清朝后期从江西迁移到湖南新晃县,到民国时期再迁到现居住地;桃江村的黄姓,民国时期就从江西迁入此地了;新联杨姓,虽户口上都为汉族,但从宗族上分为两族,一族是从湖南直迁到大塘桥头山后再移新联翁元的汉族,而另一族原为天柱县的侗族,大约也在民国时期迁到大塘干脑村,后再迁到现居住地。

大塘汉族龙氏宗族溯源雷公山龙门客龙氏。龙门客栈创立于1820年前,延续至1855年张秀眉起义爆发之时。起义爆发前龙氏家族放弃客栈到都匀谋生。咸同苗民起义结束,社会安定之后,其祖上又携子嗣从都匀返回丹江县大塘一带居住。现在居住相对较集中的地方是大塘新桥,又发展有十多户人家了。唐千武有幸看到《龙氏家谱》,现摘抄录其中,可让读者对龙氏家族能有更多了解。

“龙母邬老太君生一子四女,子名大智,女名招娣、二妹、三妹、幺妹,女婿:鲁洪海、王必贵、刘大儒、罗文德。邬老太君葬于贵州雷山乌东龙家老屋基对面山岗。[碑文记载:大清道光四年季春月上浣日吉旦。即1824年清明节立的碑。]

大智生三子五女,长子朝珠、次子朝珍、三子朝兴,邬老太碑文记载:孙女葵英当时未出嫁、只记孙女婿任洪贵、杨再发、孟成德、陈大富。大智葬何处不详。

侄子:大本、大谟、大润。

寄子:张正富,具体管理乌赖坝造纸厂的人。

朝珠娶王氏,生一子名得琏(又名湘云),朝珠后被派到大塘大河沟管理山林田地。

朝珍娶谭氏,生一子名得瑚(又名湘贵),朝珍留守乌东管理山林田地。

朝兴娶胡氏,(贵州贵定沿山人)生一子名得玉(又名湘岳)。朝兴后被派到雷山大塘咱刀寨阳管理山林田地。卒后葬于贵州雷山大塘卡埋包包田中央。

得琏(湘云)娶黄氏(丹寨长青堡人),生三子,长子登海,小名大卯;次子登亮,小名小卯;三子登发,小名桥发。得琏卒后,黄氏改嫁到都匀杜把总家。杜把总故后,黄氏于1885年返回雷山大塘咱刀清理山林田地。黄氏卒后葬于贵州雷山大塘胡家田。

得瑚(湘贵)娶胡氏,(丹寨排调杨乌人)生一子,名登街,得瑚卒后葬于贵州丹寨阳勇阳甲(因当兵卒于丹寨阳勇阳甲),胡氏改嫁到贵州都匀陈金榜家,卒后葬于都匀。

得玉(湘岳)娶甘氏(雷山年显人),生一子,名登贵,得玉卒后葬于贵州黎平水井坎上(因当兵卒于黎平),甘氏卒后葬在雷山大塘寨阳。

登海、登亮当兵卒于外地,葬于何处不详。登发死于特殊病(GANLOIBING),葬于贵州雷山大塘节年田。登海、登亮、登发均无后人。黄氏所生三子亡后,无子继承家产,收贵州榕江寨蒿龙绍云为继子。

登街娶余氏(雷山大塘人),生一子三女:子名光清,女名,腊妹,冬妹,孝妹、登街卒后葬于雷山大塘卡埋包包田坎脚下。登街卒后黄氏继子龙绍云上门娶登街遗孀余氏为妻,后生龙世清、龙世贤。

登贵娶张氏(贵州都匀人),生三子二女:长子光富,次子光明,三子光先(又名炳清),女名大妹、老逗。登贵卒后葬大塘胡家田,张氏卒后也葬胡家田。

1885年登贵到乌东清收祖田,得到当时住在干力的好友,今长丰陆姓之祖陆福堂襄助,丢下暗示标记确认,收回祖田120挑。

光清娶杨氏(丹江乌开人),生一子二女:子名泽洲,女名岩妹、老翠。

光富娶曾氏(丹江白建堡人),生一子:子名泽相。

光明娶吴氏(丹江白建堡人),只生一女:名民英。

光先,又名炳清,娶田氏(丹江南屏堡人),生一子三女:子名泽邦(排行三),女名老玉、珍珠、毛妹。田氏卒后,续弦杨氏(贵州剑河县杨也人),生二子:泽先、泽忠。光先卒后葬于大塘同寿美人地,田氏卒后葬寨阳坡头,杨氏卒后葬于大塘胡家田。

龙母邬老太率龙氏家族来到贵州雷公山半山腰扎根,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后由于社会战乱,家谱遗失,目前只知道文以前的字辈。1991年12月经泽相、泽邦、泽先、泽忠及文洲、文林商议决定,龙氏此家谱编修编排字派。整个字派系统共编三十辈,穿凿附会辈分顺序:

太大朝得登,光泽文胜华;建立本宗国,再继江西仁;毅志承鸿宇,永世耀祖先。

龙氏家谱阐述了这样的主题:能积善积德之祖宗,其子孙后裔必然会生生不息、永嗣其昌。如龙氏祖先,在苗疆的牛皮大箐,现称为雷公山的半山腰中,推动贸易发展,鼓励苗乡民众叩石垦壤、开拓田地,建造龙门客栈,兴办造纸厂,推动苗乡侗寨贸易繁荣和文化发展。龙氏家族在苗疆的历史上可说得上是光辉灿烂的,而其后裔也是兴旺发达。

《龙氏家谱》中所记的龙文勇、龙文军、龙文华、龙文斌、龙文俊、龙胜祥等人,受过大学高等教育,且事业有成。如龙文斌大学毕节后,现于凯里开办公司,经营汽车销售业务,事业蒸蒸日上。其为人处事、交友交易,学得龙氏家传,颇有邬太之风。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人口较多的“大姓”,还是只有几户的“小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本族最开始是从一个叫“朱氏巷”的地方来的。这可能与朱元璋的“移民垦荒戍边”政策和所谓的“二衙门”有一定关系。这或多或少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祖籍在江西的说法。

在中国,少数民族接触和学习汉文化,应该说是很自然的,苗族小伙子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在大街小巷穿梭;一位时尚的少女在广场中飘逸而过,而飘过你耳边的,是拨动心弦的西江苗话……在大塘,苗族和汉族人口的分布特点,也自然形成苗汉文化相得益彰的景象。汉族同胞穿苗装、说苗话、唱苗歌已是平常事,一起欢庆苗年,一起喜度春节,而通婚,就是这两种文化同根共长、相互滋润的黏合剂。在龙河村,笔者走访了27岁的汉族青年小张,小伙子长得黝黑,爱笑,三年前娶了本县郎德镇的一位苗族姑娘,我问他结婚后苗族文化对他有什么影响时,他爽朗地回答:“我很喜欢妻子在陪客时唱的酒歌,结婚前我都不知道她的歌声那么动听,因为那时我们在浙江务工,我不太懂苗话,更不要说苗歌了;现在我去看望岳父岳母时,酒桌上舅妈们的歌声让我不知不觉也融到那氛围里去了,现在我也学会了几首。我的一位堂姐到相邻的苗寨,这几年来,她的生活习惯、穿着打扮都与地地道道的苗族妇女没什么区别了。”

如果你站在排里坳的山梁上,望着层层叠叠的山峦,这就是苗岭,而山腰和山脚,零星地却又自然地闲躺着几个村庄,有苗寨,有汉寨,山的那边,还有侗寨!烟雾缭绕中,村村寨寨与大自然勾勒出一幅恬静、和谐的美丽画卷。

历史上,苗族与汉族这两个兄弟有冲突,更有相濡以沫。人民政权建立后,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下,苗汉民族和谐相处,互助互利,交流融合。

雷山屯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