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一)雷山县治沿革
所属图书:《雷山屯堡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1文章字数:字

(一)雷山县治沿革

雷山县因境内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而得名,故称雷山。

雷山自古是西南夷的一部分。春秋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与且兰两国称雄一隅。今天的雷山,就在这两雄之间边地。

战国时,大夜郎国在西南崛起,其版图几乎包括今贵州全境和四川、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雷公山地区自然也在其版图之内。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雷山地区属象郡且兰县边地。

汉承秦制,郡、县只作调整。今雷山地面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则划属毋敛县境内。

但行政区辖地只是个人文概念,并非一定要有人居住。那时,雷公山下莽莽林原,野兽出没,百里无人烟。苗族先民从都柳江流域进入居住和开发,你来我往,把巴拉河上游带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以雷山县城地名而言,据苗族祭雷神辞记载,龙头山左侧羊排河口,称为南散,是林木荫蔽河口。长丰村一带,称为掌嘎,是生长白茅和小狼藉草的地段。县城中心区大坝,称为掌夐,是生长葛麻、苎麻的大坝。犀牛塘(现文体广场),称为掌隔,是生长荷麻草的河湾。响楼称为养窝阳,是生长椿树的山湾。排滴坡,称为养告嘎,是座断尾坡。陶尧河口,称为巴拉河口,是源于苗岭主峰巴拉峰的河流,并用此得名。巴拉、排连、排喇,是苗语土语音调汉译近音,汉语为黄羊山,是古代有黄羊生活的缘故。

有佚名歌词云:

三国时,雷山地区在蜀汉治下,是郡治设在今贵州黄平县旧州的牂牁郡管辖的边地。今雷山苗族称旧州为王掌,意即帝王将相居住大坝,即缘于此行政隶属。

魏灭蜀、吴,三国归晋。西晋建兴元年(313年),牂柯郡太守谢恕增置晋乐县(今贵阳市),从毋敛析置丹南县,分改并置新宁县,于是牂柯郡领且兰、万寿、毋敛、晋乐、绥宁、丹南六县。此后刘宋初,沿袭晋土,牂柯领县如故。这是在李雄据蜀、独牂柯为晋守的形势下,谢恕见牛皮大箐山高林密,丹江南部河谷田园可产粮食自给,且毋敛县地面太大,出于军事上拒蜀保境为晋的需要从毋敛析置丹南县。丹南,即丹江之南部的简称。丹江,即现巴拉河上游,又名欧哈河。欧哈河是一条发源于雷公山主峰巴拉峰南侧冷竹山,西流折北,流入清水江的淡水河。因沿岸原始森林茂密,朽木倒塞河源,水呈丹色,故称丹江。在莲花以东主干流,称欧哈,是太阳走向的太阳河。热季丰水,可拉纤行舟,进出清水江和今雷山县城之间。丹南辖地毋敛县北部,至清水江以南,县治今雷山县城北部响楼。

南北朝时,南朝齐沿袭丹南县,属宁州南牂柯郡。

隋朝,雷山划入牂牁郡宾化县境内。

唐朝,雷山属罗恭县,县治今雷山县城响楼,隶属应州,实行羁縻制度。罗恭是洛公的谐音。罗恭亦洛公,因主体居民为苗族先民洛公氏族而得名。

五代迄宋,雷山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

从元代起,大至沿今丹寨县北,西、西南县界,连接雷山县、榕江县西南边界,至从江县加勉往北,沿榕江县边界至黎平尚重以西,到剑河县南加,三穗县瓦寨、台烈,镇远县金堡以南,台江县施洞,施秉县双井,台江县台盘至凯里市南皋,到雷山县边界,沿雷山县边界到丰塘接丹寨县边界,以崇山峻岭为界围成的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大片区城,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称为“化外苗区”。到明代永乐年间,除丹寨县城北至兴仁,南至三都县境公路沿线往西以外,“化外苗区”界线亦与元代相同,直至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用武力开辟苗疆,设置“新疆六厅”止。虽说此间中央政权曾三次到达“化外苗区”,但势力弱,时间短暂,实行的大多是羁縻制度。

元中叶后,雷山隶属湖广行省播州宣慰司。雷山设治小姑单张,治所今望丰村地域,是为黄平府下辖的长官司。姑即姑桶,指今公统;单张即丹江苗语方音。因丹江有大丹江、右丹江和左丹江之分,大丹江即今丹江镇地域,左丹江即今榕江县平阳阳乡丹江村(通称小丹江),右丹江即以望丰为中心的乌叠河流域。右丹江为与大丹江有别,故称小姑单张。

南朝齐宁州南牂柯郡丹南县区位图(引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初,沿袭土司制度,设卫、所、屯、堡,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其势力一度达到雷山地面。

明中叶,以雷公山地区为中心、方圆两千公里的苗族群众,因不堪土司与流官(即朝廷派驻的地方官吏)的统治而屡屡起义。忙于扑灭中原地区农民起义的明朝廷无力顾及,只得退至清水江一线以北,设“防苗办事官”,封锁山头渡口,防止苗民外出活动。

清初,在扫清明末反清力量之后,清政府进入牛皮大箐地区设治,仅派驻少量官员。康熙十二年(1673年),黔南苗族起义,清政府只好暂时放弃并撤退官员。

从明中叶到清雍正“改土归流”,包括今雷山县范围在内的“化外苗区”,出现了320余年没有建治的自理时期。

没有皇帝,没有官吏。社会治理以“自然地方”为单位,自主自立。在雷山地域内形成诸多“自然地方”,每个“自然地方”辖若干村寨,有自己的“方老”“理老”和“鼓主”,每个村寨有自己的“寨老”“理老”和“榔主”。每个房族亦有自己的族老。每个地方在共同遵循苗族贾理习惯法的基础上,还制有自己的地方民约、村寨民约。

唐朝黔中道应州罗恭县区位图(引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延派军占领贵州,设贵州巡抚。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政府平定吴三桂“三藩之乱”,贵州的局势才算基本稳定下来,可以着于来进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统治、实行流官统治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向雍正皇帝递《改土归流疏》奏本中,提出“苗患大于土司”,并建议朝廷相机“改土归流”。该奏本陈述土司制度的危害,建议废除土司世袭制;设置府、厅、县,派遣行政官员执政;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税赋等。

雍正批准了鄂尔泰的建议。改土归流很快就在云南、贵州、湘西和广西西部全面展开。但黔东南“化外苗区”是自主自立社会,实行“鼓社制”“寨老、理老制”“议榔、合榔制”三种政治制度,实现社会管理的职能。镇远知府张照深知这是一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政治制度,主张用议榔的方式在“化外苗区”要求苗民接受,但试行推进效果缓慢。黎平知府张广泗则力主武力快速推行,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批准。在对各地土司采取政治攻势前,朝廷对黔东南“苗疆”施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雍正六年五月初二日(1728年6月9日),张广泗率清军从都匀突袭八寨(今丹寨),焚毁苗寨数十个,九月设八寨厅。之后,进军丹江,烧杀半年,于雍正七年十二月十八日(1730年1月25日)设丹江厅理苗府。雍正八年(1730年),进军清江(今剑河)苗寨,烧杀五个多月,设清江厅。是年奔袭古州,剿杀一年零七个月,焚毁苗侗村寨四百五十余座,设古州厅(今榕江)。雍正十年(1732年),张广泗进剿台拱(今台江)。清军设台拱厅。加上都江厅(今三都都江),称“新疆六厅”,取得了武力开辟“化外苗区”的胜利。

丹江厅,加冠理苗府,称丹江厅理苗府,隶属都匀府。辖地“东至台拱厅交密寨90华里,西至麻哈州腾铺寨75华里,南至八寨厅也都寨130华里,北至台拱厅台盘寨105华里,东南至古州厅林培寨155华里,西南至八寨厅翻瓮寨135华里,东北至台拱厅大台雄寨100华里,西北至清平县凯里汛75华里”。

丹江厅理苗府,初始高于其他厅一格,设通判1员,加理苗同知衔,为厅之主官。下置幕僚有红笔师爷,司例行文书核稿后可代主官签署。另置黑笔师爷,负责拟写文稿。下置门房师爷1员。以下置吏(人事)、户(户籍)、礼(教育)、兵(军事)、刑(审判)、工(管理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六户,分管六类公文拟稿和送核、发出。再下设差役3班,轮流当差,负责发梆(击鼓)、看守犯人、传讯和提捕。每班年五六十人。班设拨头1名,管理全班;卯首数名,分管各类事务。

丹江理苗府颁发的执行照

乾隆二(1737年秋),王吕由都匀经麻哈赴丹江厅上任通判。行至望抚堡,因涨秋水不能过河,在望抚堡停逗留三天。当时乌叠河即汉语右丹江,狭义亦指乌叠大寨,即望抚堡地方。当他在堡中台地放眼东北望去,梯田稻谷金黄,一派丰收景象。他有感于丹江地名有三处而难于区分,便将右丹江改称望丰。此后,即将望抚堡大屯称为望丰堡(老堡),小屯称为抚远堡(新堡)。

雍正七年(1729年)初,丹江厅理苗府临时建于今县城西坡老府城坡顶,但缺水。

雍正八年(1730年)为便于防守,丹江厅理苗府于野邑,以都匀府通判加理苗同知衔理其事。同时设丹江营参将署,由古州镇辖,驻大丹江,率绿营兵1200名驻守。于大丹江设左军守备署,于鸡讲设右军守备署。配备营参将1员、守备2员、千总4员、把总8员、外委9员,分驻大丹江、鸡讲(今西江营上)、小丹江(今望丰)三地。

雍正九年(1731年),于野邑建土城。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建石城,周围625丈,高1丈4尺,有门4,东称布德,南称宣威,西称抚远,北称向化。该城后于咸丰五年(1855年)为杨大六农民军所毁。同治十一年(1872年),迁至黄茅岭(今响楼)。光绪二年(1876年)再迁驻肇泰堡(今雷山县城旧城区)新厅城。

雍正十年(1732年),厅之下置丹江和凯里两卫。

丹江卫设丹江营参将署和丹江卫千总衙门。卫以下设堡。

雍正十二年三月(1734年4月),云贵广西总督尹继善疏请,将丹江等厅苗寨界址划清,于旧有头目中择其善良老成者,按寨大小酌定乡约、牌甲,令其管约稽查。

至乾隆三年三月(1738年4月),丹江卫设十三堡,分别为:连城堡、震威堡(今堡子堡)、南屏堡、治安堡、肇泰堡(今县城关)、长丰堡、永定堡(今羊常堡和红屯堡)、望丰堡(今望丰堡)、抚远堡(今望丰新堡)、绥宁堡(今台江白扎)、德键堡(今北建堡)、培墉堡(今营上)、千箱堡(今凯里舟溪场坝)。驻屯军910户。堡置百户、总旗,分管操练及行政事务。军政文书传递,则设七辅负责。

七铺隶丹江通判管辖:丹江在城铺、黄茅岭铺、乌叠铺、鸡讲铺、控稗铺、牌养铺(又称牌养屯,今属台江)、竹留铺(今属丹寨)。每铺驻兵4名。

是年,丹江厅之打格寨改隶台拱。

凯里卫于雍正十年(1732年)设都司1名、千总1名、把总2名、外委1名,驻绿营兵251名。其中:分防凯里卫城107名;驻凯里汛把总1名、守兵17名;驻炉山汛外委1名、守兵27名。同时安置屯军900余户,系世袭制。

乾隆元年四月(1736年5月),凯里卫调整卫属屯军为12堡。其中:怀远堡(今旁海大堡)50户,乐土堡(今平乐堡)80户,悦来堡(今开怀悦来堡,分为大屯和小屯两处驻屯军)120户,乐郊堡(今平寨堡)94户,惠泽堡(今挂丁惠泽堡)46户,济川堡(今挂丁场坝)60户,永宁堡(今地午堡)80户,威远堡(今挂丁大营和小营。大营为绿营,驻满族兵;小营为勇营,驻汉族兵) [1] 100户,乐登堡(今龙场堡)60户,怀恩堡(今平乐怀恩堡)70户,乐安堡(今湾水乐安堡)70户,临江堡(今旁海小堡)126户,共956户。

凯里营置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员280名。

雍正元年(1723年),复设凯里营。雍正七年(1730年)十二月初八日,裁凯里营,设凯里汛,驻兵减至100名,属丹江营管辖。乾隆二年(1737年)复设凯里营(驻地营盘坡),增设把总1名,增兵500名,实驻兵600名。

乾隆三年(1738年),以“卫”“土司”统制地方屯堡,管束苗寨,以“营”统率绿营兵为汛防。丹江卫设置鸡讲、黄茅岭、乌叠三个土司。鸡讲司驻培墉堡,建有土城和衙门,置守备、千总、把总各1员,兵190名,管40寨;土司千总黄灿一(世袭)。黄茅岭司驻黄茅岭(今响楼排敌坡),建有土城和衙门,置守备1员、千总2员、外委4员、兵400名,管57寨;土司千总刘怀德(世袭)。乌叠司驻望抚堡,建有土城和衙门,置有千总、把总、外委各1员,兵80名,管70寨;土司千总余凯(世袭)。是年,丹江厅绥宁堡辖寨打革坝拔归台拱厅辖。凯里卫设凯里土司、翁荡(今翁凼)土司、洛榜土司。

乾隆三年(1738年),将千箱堡就近拨归凯里卫,丹江卫实辖12堡,屯军减至830户。凯里卫屯军增至13堡,屯军增至1036户。丹江营之松林汛,系借凯里卫排落安设。凯里营之排烊汛,乃借丹江之排烊安设。

乾隆四年(1739年),经略张广泗重修凯里城(石城),令丹江通判王吕督办,周长765丈,高1丈,设东、南、西、北四门。

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日(1741年1月19日),清廷议准添置丹江、凯里卫千总统领屯军,并建衙署于野邑。丹江卫实置千总4员、把总8员、外委9员。时称左卫。卫千总下设百户3员,总旗12员、小旗、哨长数十名。

乾隆七年(1742年),裁凯里营兵员100名。

乾隆十年八月(1745年9月),鉴于丹江无驿道,经兵部议准,建11塘房,司投递军书之责。

嘉庆六年(1801年),绿营兵经过多次裁并增减后,丹江营又设左右二营,隶镇远镇辖。左营辖黄茅岭、鼎罐、控稗3汛。右营辖鸡讲、乌叠、松林台3汛。

贵州巡抚标属贵东兵备道,辖屯军,丹江卫驻千总1名。凯里驻千总1名。

嘉庆七年(1802年),丹江营驻绿营兵参将1员、守备2员、千总4员、把总4员、外委4员、额外外委4员,兵790名。

光绪十八年(1892年),改丹江厅理苗府为理民府,设丹江(左)卫、凯里(右)卫。丹江卫驻卫千总1名,百户3名,总旗12名,小旗、哨长数十名,由总旗统领分屯各堡。

改土归流和设官建置,汉人和其他民族人士的进入,粮食和蔬菜多样品种的引入,籼稻的推广,对于原本既无土司又无官府统治,粮食品种以糯稻、小米为主的苗疆民众而言,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清政府设立“新疆六厅”,对苗族地区统治得到加强的同时,统治者把当地苗族排斥在学堂和官场的外面,对人民的盘剥也达到了残酷的地步。这就把苗族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并继而引起强烈反抗。

在清代黔东南以苗族为主体的“雍乾起义”和“咸同起义”的火炬都熄灭在雷公山上。

“新疆六厅”设立之初,苗疆民众不堪进驻官兵的苛虐、欺凌与盘剥,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春,爆发了以包利、红银为首的黔东南苗民大起义,活动遍及台拱、丹江、清江、八寨、古州、清平、麻哈、黄平、施秉、平越、镇远、邛水、青溪等13个厅县,参加起义人数迭数十万。清廷急调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六省官兵协同黔军3万余人合力残酷镇压。至1736年8月,清军先后攻破义军各个据点,起义遂告失败。

据湘军统领李椅《南征日记》十月二十七日载:“新疆内地附逆背叛者,共一千二百二十寨内,倡谋党恶,素称玩顽悍者,共八百三十六寨,悉经剿毁、痛加歼除。其余三百八十八寨,多系寨小丁弱,致被迫胁,姑免焚毁其巢,仍令将该寨所有附逆凶徒拿献赎罪。统计临阵斩杀割有首级、耳记呈献验实者,共一万七千六百七十余名。临阵生擒并顺苗擒献赎罪者,二万一千二百二十余名口。审系妄称名号或伪署官职首恶要犯,应解省质审结案者,共四百余名口。实系拒敌官兵,烧劫村寨,法无可贷,即在军营枭示者,共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余名。所获逆苗家口,审有稍可矜疑者,释放安插。审明实系逆犯家属,例应充赏为奴者,共一万三千六百余名口。临阵斩杀,枪炮中毙未及割耳取首级,围寨焚烧,投崖自尽以及饿毙山林者,不下数万。又因久匿深箐冻馁所迫,回寨之后染疫病毙者,亦不止万人。收获炮位、鸟枪共四万六千五百余门,长矛、刀、弩、盔、甲等项共一十四万八千余件。得获米谷牛马牲畜无算也。 [2]

起义军使用的武器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包利、红银依靠民众的力量和以自己及全家人的牺牲撼动了朝廷,迫使乾隆皇帝下诏“永免苗民赋税,苗人诉讼一宜按照苗例”;禁止官兵进入苗寨苛扰;不准擅派民夫;不准贩卖苗人子女等:使雷公山苗区得到了百年的稳定和发展。

包利、红银起义又称雍乾起义,其组织者包利、枉利是亲兄弟,是丹江交歪(今永乐镇乔歪村)人;往保、往汪(汪保扬,系往保之女)、往洞(生羊,与往保之弟)是丹江控拜人;香第香、久保力是丹江陶尧人;红银是清江鸡摆尾(今剑河县摆伟乡摆伟村)人。

“开辟”苗疆与镇压雍乾起义后重建之初,苗民与汉民之间文化风俗迥异,语言不通,苗民的抵抗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一方面新建“新疆六厅”并在战略要地设置营汛弁兵、屯军,采取“土流并治”的政策,一方面在丹江厅境内安置大量屯军,安屯设堡,用重兵控制苗疆。

同时,清廷考虑到利大于弊,采取一种意义上的“以苗治苗”——设土司,任用苗土司政权治理苗民。封赏一批追随清军参与征苗、立有军功的当地汉人、苗人通事为土千总、土把总、土外委、土舍等。他们熟悉苗语和苗情,利用他们治理苗民,可以达到“以苗治苗”的效果。但是,土司世袭任职,后人不知珍惜,积久成弊。有的利用汉苗之间的语言、文化隔阂,瞒上下,使下情不能上达,成为巴拉河流域三年自然灾害、以《五公经》为教经,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五盘教、白莲教、青莲教、斋教成为“咸同苗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咸同起义的组织者是张秀眉、杨大六和李洪基等。张秀眉的军师李鹤宾是四川汉族人。

引发起义的缘由是咸丰三年(1853年)起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地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盘剥,以及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咸丰五年三月十五日(1855年4月30日)在台拱掌麻旎誓师起事。开始起义时义军针对屯军的口号是:顽抗屯军不留!同年九月十三日(9月28日)杨大六分兵八路猛攻,至次日凌晨寅时丹江厅城遂破。通判严锡珍、参将乌尔滚珠、守备计维富、卫千总周开广等均被义军杀死于城中。清兵被歼400余人,逃往凯里者仅十余人。凯里营、岩门司等众多营屯亦被摧毁。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1872年4月29日)乌鸦坡(今凯里市鸭塘镇高泉村至舟溪镇里禾一带)决战,义军失利。同年四月十一日(1872年5月17日)张秀眉、杨大六在雷公山乌东坡与清军激战被俘。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六日(1874年1月23日)李洪基在控拜因叛徒出卖被民团擒杀。

由于义军针对屯军的口号是:顽抗屯军不留!义军中有太平天国翼王先遣将李文彩,也有许多汉民和苗民义军并肩作战。在屯军中,平时注重民族关系,和苗民关系融洽的人,以及苗民起义后不愿意为清廷卖命镇压人民的原屯军,也被苗民保护而免遭乱诛滥杀,得以生存与延续后人。

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日,苗族起义军攻克凯里,凯里卫覆灭。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凯里卫,恢复凯里营,设都司1名、千总1名、把总2名、外委1名,驻兵254名。其中:分驻清平汛把总、外委各1名,守兵97名;驻排养汛把总1名,守兵67名;驻炉山汛外委1名,寸兵27名。同时重新屯军,恢复平乐(乐土)、平寨(乐郊)、舟溪(千箱)等堡,增设中华堡、上堡、下堡、桥头堡、中所堡、后所堡、上五堡、下五堡、平良堡、山江堡、长孟堡、拔茅堡、余家寨堡、淑里堡、高山堡、山涧堡和落仲堡等17堡及龙场(乐登)、地午(永宁)、螃蟹(临江)等屯,恢复和增设堡、屯计25处,屯军计2000余户。

同治十一年(1872年)六月,设丹江厅于培墉堡。次年11月16日夜,皆阁杨定国、咱刀徐廷祯、乌洛场李必茂袭杀通判屠翰。

乡亲送张秀眉参加白莲教军

此后,丹江迁至黄茅岭。初选建新厅于羊常堡前正中大田。为融通和召集苗民建厅城,招募掌批白绍寡、报德李往九出任通事,是清廷入主丹江,非屯军苗族当地知名人士为官伊始。白绍寡负责召集民工修衙门,起初选址立九间木柱在羊常寨脚正中大田。羊常屯军暗中较劲,雇请羊排数十青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将其推倒。白绍寡建言说是雷公所为,故将衙门移至肇泰堡西坡脚。李往九则负责召集民工修砖石城墙,得汉名李包包。1876年新建厅城初具规模,城墙周长397.25丈,均厚5.5尺,高2.6丈,门4:东称紫气、南称蒸风、西称万成、北称承恩。丹江厅府迁驻办公。

是年,建丹阳书院和鸡窗书院。

光绪九年(1883年),废鸡窗书院,设义学1所。

光绪十六年(1890年),丹江通判李成因护送水运巨木54根去北京建太和殿。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1900年11月15日),西江平寨苗族青年陆里学高等率众攻打凯里城,杀死凯里营都司管肇玉,外委张文成等。

1958年4月通汽车时的雷山县城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905年12月16日),贵州巡抚林绍年札饬拨定丹江所辖之凯里卫13堡——乐安堡、乐登堡、临江堡、永宁堡、怀远堡、济川堡、惠泽堡、威远堡、乐郊堡、乐土堡、怀恩堡、悦来堡、千箱堡等处——拔归清平县。丹江厅辖地为丹江卫地域。将卫裁撒。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丹阳书院,设丹江初等小学堂。同年,设排羊(今属台江县)初等小学堂和鸡讲初等小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丹江厅城设高初等两级小学堂,佘雨民首任堂长。

宣统三年(1911年),丹江厅邮寄代办所设立,办理信函、包裹、汇兑业务。

民国元年(1912年),丹江厅袭承清制,仍称丹江厅,主官袭称通判。

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十二日,丹江厅改称丹江县,设知事公署,由知事理政。是年,开始实行屯田“缴价”。1915年,对缴不起价的屯田,实行“标卖”。由此,屯田制度消灭,屯军变成农民,土司和屯军虽自然消失,但很多军屯地名仍沿用至今,形成了雷山屯堡村寨介于汉文化和苗族文化之间的特色屯堡文化群体。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知事称县长,隶黔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贵州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独山)。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第二行政督察区(驻独山)。民国三十年(1941年)裁丹江县,以丹江河龙头山段顺羊排河而上转白岩、高岩经猫鼻岭至干南桥止,河之东并入台拱(改称台江),河之西并入八寨(改称丹寨),由台江、丹寨分治。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四月,贵州省政府以“雷公山山大箐深,易滋盗匪,邻县均邻封穹远,鞭长莫及,不便治理”,议准以原丹江县辖地略加调整,取雷公山之名去掉中间公字称雷山,设置雷山设治局,改隶第一行政督察区(驻镇远)。原属丹江县南区辖地孔庆镇归丹寨,北分区辖地绥宁镇、排羊乡、台洛乡归台江,小丹江归榕江,不再收回。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升设治局为县,区域仍旧。

当今的雷山县城

1950年9月26日,人民解放军62军186师进军雷山,围剿国民党陆军94军121师(基本部队为贵州省保安第10团),建立雷山县人民政府。

1954年7月,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8月,改称雷山苗族自治县,仍隶镇远专区。1956年7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后,自治县改称雷山县.1958年12月29日撤销雷山县,合并炉山、麻江、丹寨三县建立凯里县。1958年4月炉榕公路竣工通车。196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雷山县建置,并将原丹寨县辖之永乐人民公社划入归雷山县,遂形成现在的行政区域。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雷山县辖丹江镇、西江镇、郎德镇、永乐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方祥乡、达地水族乡。2013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大塘乡和桃江乡合并建大塘镇,雷山即为八乡镇建制。

2015年全县主要民族人口统计表表

(注: 乡镇总人口汉族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彝族壮族瑶族土家族 丹江镇 36817 3770 31352 900 194 107 73 31 146 80 西江镇 27390 1825 25271 88 32 16 103 5 18 5 永乐镇 27084 3223 19887 1571 1827 61 14 29 402 37 郎德镇 10529 71 10414 21 5 7 1 1 2 0 大塘镇 25679 1343 24095 109 54 20 3 15 28 3 望丰乡 16109 834 14210 996 21 20 2 1 7 3 达地乡 11311 1501 4618 99 4502 18 32 4 531 0 方祥乡 6085 46 6019 7 3 1 1 2 0 1 合计 l6 1 0 04 12613 135866 3791 6638 250 229 88 1134 129)


[1] 《凯里市志》载威远堡为今台江排羊。但排羊属丹江卫辖区,不设堡。卫辖堡不跨地域设置。威远堡邻居震威堡,故推威远堡为今大营和小营,犹如悦来堡分大屯和小屯,震威堡分大堡和小堡。

[2] 见《续黔南丛书第七辑上册·南征日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601~602页。

雷山屯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