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四渡赤水文化”研究综述
所属图书:《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征文集》 出版日期:2015-03-01文章字数:8781字

“四渡赤水文化”研究综述

1935年1至5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变被动为主动,最后终于实现北渡长江的战略计划。在进行四渡赤水战役过程中,中央红军纠正“左”倾军事错误,执行正确的路线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所到之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反革命。在街道和市镇,用呼口号、讲演、粘贴和散发各种文告、宣传品、书写标语,以及用诗词、民谣、戏剧、歌曲、漫画等文化艺术形式传播革命道理,达到了极好的效果。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留下丰富的文化史料,在部分土墙房壁、木板房壁,甚至连岩壁上都留有他们用毛笔、石灰浆、土红、木炭条书写的标语,老百姓视为珍宝,精心保护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纷纷公开出版老红军回忆录、红军日记、红军长征档案资料以及当代政要和名士的诗词书画等,四渡赤水战役所在的黔、川、滇、渝各省、市及其地、州、市、县、区积极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和纪念碑,民间唱红军歌曲、演出红军花灯代代相传。目前四渡赤水战役主战场的习水县已经提炼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开拓奋进”的四渡赤水精神,并积极开展体验四渡赤水精神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发体验四渡赤水精神旅游项目,全面推进四渡赤水战役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工厂、进军营、进村庄、进社区”六进活动。可以说,在黔、川、滇、渝各省、市广大地区已经形成了非常厚重的四渡赤水战役文化。

“四渡赤水文化”载体很多,内涵很丰富,立足军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各个方面,不仅包容了丰富的军事文化思想,更体现了一种灵活机动的全方位的文化作风、知难而进的文化理念和乐观向上的文化情怀。其“文化涵蕴”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许多重要启示,特别是在指导现代化战争和促进老区发展经济方面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给予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很多启示。

四渡赤水战役留下的丰富的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传承,今天,搞好这方面研究,很有意义。

四渡赤水战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由被动转向主动的经典战例,成为毛泽东平身“得意之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姜廷玉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以高超的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亲自指挥3万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与40万国民党军队围堵追击中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四渡赤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于能够给予人们出奇制胜的启示,其指导意义大,可读性强,吸引力大,读者范围不限,可各取所需。当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川、滇、黔毗邻地区所追求的正义事业,所执行的正确路线和严明纪律等在群众中产生的良好影响,主要是通过新鲜活泼的文化艺术宣传活动实现的,党的光辉形象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的,正是这样,才使伟大的正确的革命很快赢得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红军传留的文化艺术资料,也是重要的党史资料。我们今天研究四渡赤水战役文化,就是研究四渡赤水这段党史,就是要弘扬红军四渡赤水精神。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学习借鉴红军在四渡赤水中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工作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这里,仅仅从文化艺术方面为例作分析,就能说明“四渡赤水文化”命题成立的充分必要性。

一、全方位展开的四渡赤水文化艺术

有许多学界人士认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是长征的缩影。该题材的文艺作品越来越丰富,有的独立成体,有的包含于长征为题的作品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干部培训和民族意志的锻造提供了最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

四渡赤水题材的文艺作品从体裁上看,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中全方位展开的。文学作品又包括了诗歌(含诗、词、歌谣)、散文(含日记、报告文学、通讯、史传文学,下同)、小说和戏剧各种体裁。从创作时间上看,1935年至今的80年间,没有停止过。从图书种类看,国家出版的长征图书基本都含有四渡赤水内容,超过1000种(不计重印翻印),其中文献史料类占15%以上,口述长征类(回忆录、传记)占35%,史著及研究类占5%,纪实作品类占32%,文艺作品类占5%,图片画册类占3%,重访长征路的游记类占3%,其他占2%。这些四渡赤水内容的作品集中突出的主题都是“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或者说就是“四渡赤水专题”。这个统计中,回忆录、传记、游记大量属于散文,纪实作品有部分实为小说,统归文学范畴。这个统计说明,四渡赤水题材的图书中文艺作品占大多数。

长征题材的文学创作可大体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长征到新中国成立;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到现在。第一阶段的创作主要见于诗歌、散文。它们分别见之于民间口碑、马背上的哼唱以及国际会议的发言。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与其他题材的作品一起,构成了当代文学的开篇。第三阶段,进入“新时期”,到8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拍击文化界,一些人以“西化”为时髦,鼓吹五四以后“救亡压倒启蒙”,进而以“告别革命”和“新启蒙”内外招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叙述和歌颂红军长征的创作继续获得了发展;而且,回忆录的撰写在这一阶段有更大的丰收。

四渡赤水题材的文艺作品,在长征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一阶段,首先,红军大量的宣传品,如歌谣唤起了四渡赤水战役所在县市群众的觉醒;然后觉醒了的人民群众创作了大量怀念和歌唱红军的民歌民谣,对保护和支持革命行动、壮大革命队伍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十二月唱红军》《十唱红军》《十思念》《唱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青年参军歌》《盼红军》等等,发自人民内心深处的歌唱,表达了对红军赞美、怀念的深情,期望长征红军胜利归来,重建人民当家作主的家园,是真正的好诗。这些民间作品表现出了“真诗在民间”的特征。记录四渡赤水的文艺作品最早的是被称为长征文化瑰宝的红军《长征日记》,其中记录四渡赤水的一系列内容,涉及红军部队政治、训练、作战情况和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既填补了党史军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弥补了若干历史问题上的资料不足,并能够对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旁证。陈云1935年8月在上海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有关四渡赤水的最早散文,1942年军委总政治部和宣传部部编辑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亲历者最初的记叙《谢觉哉文集》等,这些书的作者和编者都大量着墨四渡赤水情况,成为重要的党史军史文献资料。毛主席在四渡赤水期间写作的《娄山关》(1935年2月)以及涉及四渡赤水的《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到1935年)、《长征》(1935年10月)等诗词,是长征题材文学的巅峰之作。这些作品,都以真实、生动、亲切见长,文风朴实,骨子里充实,涌动着不折的正气。毛泽东写四渡赤水的诗词在长征文学中发挥了主旋律作用,“以深厚广阔的现实为根基的革命浪漫主义抒情,个人性和人民性的有机融合,现代性和民族性的融会贯通,古为今用的经验,为其后的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式。它们的巨大影响,不仅见于那些成功的长征文艺作品,更见于在这之后的几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丁玲、周立波、赵树理、柳青、梁斌、姚雪垠等人的小说,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诗歌,以及《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革命现代戏”,都接受了它们美学光芒的照耀和渗透”。

第二阶段,短篇小说集《飞兵赤水》(陈国光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和收集在大型丛刊《星火燎原》中散文(红军将士回忆长征的文章)、出现在报刊上的“革命回忆录”等使四渡赤水的影响倍增。如:《跟随毛主席长征》(陈昌奉)、《巧渡金沙江》(肖应棠)、《遵义会议的光芒》(张南生)、《夺取天险娄山关》(耿飙)、《向赤水前进》(谭政)、《毛主席送朱总是令上前线》(许长庚)、《激战土城青杠坡》(邓寅章)、《鲁班战斗片断》(邓寅章)、《一渡赤水》(吕黎平)、《回师遵义》(杨成武)、《娄山关前后》(彭雪枫)、《遵义大捷》(邓寅章)、《四渡赤水》(杨成武)、《南渡乌江》(肖华)、《长征中的红九军团》(何长工)、《长征过贵州的日日夜夜》(肖锋)、《从遵义到大渡河》(张爱萍)、《四渡赤水架浮桥》(王耀南)等等,诗歌有肖华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以及李志明的《长征诗选》中四渡赤水部分,戏剧有陈其通的《万水千山》。1960年5月27日晚,毛泽东在上海接见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时,曾深情地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这对上述文章给予了肯定,也确定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地位。与第一阶段紧密相连,这类作品继续弘扬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正面表现和歌唱红军将士艰苦奋斗、视死如归、努力开创历史新局面的革命精神。这些作品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娓娓叙谈中流淌着亲切的情感,生动的情节和细节自然呈现,常常像流动即至的电流,令人有灵魂的悸动。而且因为是胜利者的回忆,险恶、苦难常常微不足道而少有咀嚼,其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多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平静和豪迈。张器友学者说:“现在看来,这个阶段长征文学作品的声音整体上依然不够宏大,但是显得单纯、明朗、积极、向上,叩合着那个时代的人民情绪,滋润了几代人的心灵。”

第三阶段,继第二阶段之后,回忆录的撰写和出版在这一阶段有更大的丰收,《回顾长征》(人民出版社)、《伟大的长征》(陕西人民出版社)、《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等比较系统地收集了红军将士回顾长征的优秀之作,其中,刘伯承、杨尚昆、耿飚、宋任穷、张爱萍、杨成武、杨得志、王平、肖华、李聚奎、黄克诚、萧劲光、王耀南、李维汉等一批四渡赤水战役亲历者的作品中都回顾了四渡赤水战役的情况。还有接受改造后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工农红军的机智无畏以及国民党的颟顸腐朽。另外,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历史研究资深专家费侃如的《张闻天与遵义会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史事日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涉及四渡赤水战役的内容较多较细。写四渡赤水战役的专著方面,作家谭志勇的《四渡赤水》(人民出版社),遵义会议50周年回忆录专辑《伟大的转折》(贵州人民出版社),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四渡赤水战役亲历记》(中央文献出版社)等,这类纪实性作品对四渡赤水战役的发掘比以往的作品更为全面系统和深刻,史学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突出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特征。比较而言,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石永言的《战争绝唱》对四渡赤水题材创作有更多的文学内涵。充分显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领导长征红军战胜敌人、战胜艰难险阻的非凡能力。着力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刘伯承、聂荣臻以及韩洞庭、金雨来、樱桃、杜铁匠等红军指战员形象,由此显示出具体生动的长征精神(即四渡赤水精神)。同时,又把蒋介石、王家烈、杨森等敌方人物也写得有血有肉,从另一方面反衬了由长征所体现的人民力量不可摧毁,不可战胜。电影《四渡赤水》、电视剧《遵义会议》等把长征精神集中展现为四渡赤水精神,所以,才有人说“四渡赤水是长征的缩影”。黄先荣的散文集《红飘带之旅》则在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的价值挖掘、开发策划方面浓墨重彩,显示了四渡赤水文化的多样化和求异创新的可能性,并强调了发挥其教育作用的实践性。还有,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党史、军史、文史和宣传文化部门收集整理和编写出版了琳琅满目的群众回忆录、书画册、影集等,史料价值较高,可读性也较强。

(一)标语

红军标语口号有非常重要的目标导向功能作用。中央红军用诗的语言,宣传政策,极具现代诗的气息,而且,其中有许多标语是以民歌、民谣、顺口溜、快板词等诗歌体裁出现的。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用书写标语的形式宣传革命,比散发传单更具公开性和固定性,发挥了很大的鼓动作用。四渡赤水战役中国民党军也写标语,但比红军标语的鼓动作用差得太远。红军在石头上、崖壁上、墙壁上、墓碑上、门板上到处都写。长征时,前敌委员会要求每人每天写三条标语,其意义在《红星报》第五期上做了明确,“把我们的一切标语口号深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斗争”“每一个口号抵得红军一个军”。

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书写的标语是最早问世的四渡赤水战役文化类型。从内容上分,有宣传北上抗日的,有宣传中国共产党与红军的,有宣传打倒国民党的,有宣传实行土地革命的,有宣传瓦解敌军的。从体裁上分,以口号和文告为主,兼用民谣、童谣、歌谣、顺口溜、快板词、漫画等类型。从语法和修辞上分:第一是口语化。这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标语上写的,是民众最关心的,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一些人和事,而且,一看就懂,一读就心领神会,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里话。如川滇黔交界地带把穷人说成“干人”,红军就用这种说法宣传,很得广大穷苦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第二是常常采用对比的手法。用这修辞手法比出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红军与白军,官僚、绅粮(财主)与工人、农民等在政治上的本质区别,经济上、生活上的天壤之别,以此启发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白军士兵。第三是出现简化字,甚至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字。如“国民党”的“党”字加反犬旁,读成“国民狗党”。第四是反复宣传。红军所到之处都结合各地实际反复择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主张,宣传红军的做法。第五是署名用代号。这是保密的需要。

红军标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语言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当年四渡赤水战役覆盖的广大地区沿用写标语这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至今还很盛行。

(二)诗歌

1.诗词

红军在最艰苦的行军、打仗中坚持学习文化。诗词创作是红军长征中学习和宣传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真是“战斗学习,文艺花开”。

四渡赤水红军诗词作品包括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共中央领导人和红军将士创作的诗、词、联等作品,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有的仅被收录在一些典籍和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中,有的至今散见于民间,笔者收集到毛泽东5首、朱德1首、张爱萍3首、伍修权1首、邓飞1首、赖大超3首、赵镕3首、张闻天等联句一组、刘鹏编词一组,还有佚名红军诗词若干。

2.歌谣

歌谣是民间文学体裁之一,又是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的总称。歌谣同歌曲的不同之处是,歌谣以押韵为主,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简短押韵的,很少有很长的歌谣。红军歌谣指红军宣传队创作的宣传品和老百姓创作歌颂红军及其革命行动的作品,表现形式上有民谣、童谣、歌谣、顺口溜、快板词等,数量上不可应统尽统,不计其数。四渡赤水歌谣,是红军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汲取了四渡赤水战役所在地乡土文化精华,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为基础,把宣传革命的道理同展示风土人情有机结合,达到了“宣传革命,鼓舞斗志”“军民同乐,鱼水相依”“艰难行军,苦中有乐”“英勇无畏,战胜强敌”等境界。

(三)散文

1.红军日记

写在长征当时的红军日记对四渡赤水战役做了最直接的记录,而且,在中共党史日记中比较集中的内容是关于长征的,其中,部分红军长征日记从多方面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情况。萧锋、林伟、陈伯钧、伍云甫、赖传珠、彭绍辉、童小鹏、赵镕等开国将领的日记非常珍贵,甚至被人们称赞说“精确到了每天、每时”。

2.红军回忆录

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回忆文章,最早载于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其次,由毛泽东亲自发起、亲历长征的红军将士们集体编撰的《红军长征记》,其中有多篇回忆四渡赤水战役文章,也是最早全面再现四渡赤水战役的珍贵资料。

后来出版的关于红一方面军的一系列回忆录数以千万字记,都涉及四渡赤水战役。

3.《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大32开本,上、下两册,共693千字。全书十一章,录入经筛选核实的100位原国民党将领回忆追堵红军长征的文章,涉及四渡赤水战役的文章共3章,选载了原国民党嫡系和湘、黔、川、滇、桂各系军阀共30余位将领回忆追堵红军四渡赤水的文章。这些作品从反面衬托了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和深奥。

四渡赤水文学方面,各地出版的四渡赤水文学作品还有报告文学作品、小说(故事)、戏剧等等很多。

(四)音乐

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期间很重视发挥音乐特别是革命斗争歌曲的作用。除了各部队广泛采用当地民歌民谣曲调编写演唱许多歌谣外,红军宣传部还创作了一些高质量的战歌词曲,有的至今仍在传唱。这些革命歌曲,相当完整地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历程。

这些作品,歌词生动朴实,大都采用民歌、古曲或其他中外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朗朗上口,非常易于流传。其中,还有紧密结合某一战斗和军事行动的战歌,如《再占遵义歌》《渡金沙江胜利歌》等等。特别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产生在红军时期的我军的标志性歌曲之一,体现了我军宗旨、使命、纪律、道德和战斗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华创作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中表现毛泽东主席用兵如神,表现了红军战士用双脚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钢铁意志,因而久唱不衰。

(五)书法绘画作品

代表作有红军漫画、壁画、连环画等,在贵阳、遵义、仁怀、禄劝等地都留下珍贵遗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了一些连环画小人书,四渡赤水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六)雕塑

代表作有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雕塑、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雕塑、赤水市红军烈士陵园雕塑、古蔺县四渡赤水纪念馆雕塑、仁怀市烈士陵园雕塑、扎西会议会址雕塑、金沙县红军烈士陵园雕塑等等。这些雕塑作品除了再现四渡赤水出奇兵主题外,还较好反映了军民鱼水关系史。

(七)论述与研究

四渡赤水论述很多,有众多当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作出的研究和论断,其中,权威和经典的论述与研究有:毛泽东谈四渡赤水、周恩来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朱德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陈云谈四渡赤水、彭德怀谈四渡赤水、刘伯承谈四渡赤水、聂荣臻谈四渡赤水、邓颖超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杨尚昆谈四渡赤水、邓小平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胡耀邦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伍修权谈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李维汉谈四渡赤水等等。

四渡赤水文化的载体还有很多,如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纪念街等,都数量较多。各县市区学校、机关、企业、部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研究和清明扫墓活动,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四渡赤水题材的文艺作品丰富多彩,在长征文化中发挥了主旋律作用,四渡赤水研究硕果累累。众多革命家、作家、艺术家、诗人皆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作了不少精品。这些成果启发和预示了长征文化多样性和求异创新的可能性,多角度地展示了长征精神中最有代表性的四渡赤水精神,已成为史诗,完全应该成为一个独立命题。

二、四渡赤水文化的历史定位

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中说:“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是最后胜利的前进曲。”长征已经过去80年了,人类对长征精神已经继承和发展了,活学活用于生产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是先通过学习长征历史文化再付诸实践的。

纵观红军长征,是由一系列经典的战役战斗组成的,而四渡赤水战役是其中最经典的战事。有许多学界人士认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是长征的缩影。古今中外没有那一次战役像四渡赤水战役这样留下了这么多的文化。四渡赤水战役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有其具体的特征,即:是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是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时对毛泽东的评价:“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而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是最直接的定位。(姜廷玉《四渡赤水——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聂荣臻元帅也说:“陈毅同志对我说过,毛主席说四渡赤水是他一身中的‘得意之笔’。我也深感毛泽东同志在军事指挥艺术上运用之妙,他确实才思过人,值得我们很好学习。”(聂荣臻《四渡赤水和遵义会议后的余波》)目前,四渡赤水已经被公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毛泽东运动战思想的神来之笔。并且,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战役的理论和方法也作为毛泽东的一种重要兵法,被列为当今最顶尖的军事院校美国西点军校的重要一课。中国最高级别的军事院校国防大学把四渡赤水战役主战场作为体验教学基地。

四渡赤水战役作为伟人毛泽东所经历的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历史事件既广为传播,又有广博系统的文化载体,特别是这一题材的文艺作品越来越丰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干部培训和民族意志的锻造提供了最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该历史文化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命名“四渡赤水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由四渡赤水历史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四渡赤水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就是灵活机动,变被动为主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但是,截至现在,虽然已有四渡赤水标语、诗词、小说、故事、回忆录、电影、电视、歌曲、绘画、雕塑以及四渡赤水精神等许多命题,均产生了良好影响,可还没有“四渡赤水文化”的说法和独立命题。今天,笔者虔诚而大胆地提出“四渡赤水文化”这一命题,以期一石激起千层浪。四渡赤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四渡赤水精神正在通过四渡赤水文化对人类产生良好的重大影响,将来随着对四渡赤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四渡赤水精神的积极作用永无止境。

总之,四渡赤水文化丰富而系统,是永远值得学习借鉴的。

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