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由遵义会议“90字决议”谈贯彻群众路线改进文风的思考
所属图书:《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征文集》 出版日期:2015-03-01文章字数:3149字

由遵义会议“90字决议”谈贯彻群众路线改进文风的思考

1935年初,我党在历史重要转折关头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中形成的四条决定只有90个字,具体内容如下:1.毛泽东同志为党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各支部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90个汉字竟然记录了我党我军的重大历史和重大转折,记载了生死存亡关头决定我党我军命运的重大决策,特别是重新捍卫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地位,真是惜墨如金。如果那时在决议中“穿靴戴帽”,恐怕敌人早就冲上来了。先辈们在炮火硝烟中会议开得那么简洁、文章写得那么干练、决议那么快速,可谓是我们的学习楷模。

“学风和文风都是党的作风,文风的好坏与党的事业的兴衰紧密相连”,遵义会议“90字决议”可以说为我们改进会风文风,甚至作风树立了标杆。当前,全党上下都在大力贯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以遵义会议改进文风精神为指引,不断推进我党作风建设,对于进一步密切群众、进一步赢得群众支持信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需杜绝的几种不良文风

一是为文而文。写文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指导工作、落实指示、宣传经验或成果,而是为了文章本身而写,写的过程中有意回避矛盾,大而化之,模棱两可,文章脱手前,还专门“筛子”摇一摇,确保留不下任何东西才放心。评论别人文章时,只说结构、语言,不说有无实质,有无实效。

二是拘于形式。讲究“无三不成文”,大内容小内容至少要分上个一二三个方面,否则就是“笑话”;讲究文章整齐,每个内容层次要相同,字数要相当,否则就“不平衡”等等,于是,为了形式,要么生搬硬套、无话找话,要么忍痛割爱、该说不说。

三是套话连篇。一提到问题,就是“教训十分深刻”;一提到成绩,就是“保持清醒头脑”;一提到进步,就是“归功于……”“得益于……”等等,但是教训是否真的有称得上“深刻”,成绩是否大到让人“头脑不清醒”,却没有深究;把进步四处“归功”本是认可大家的努力,但因为成为“习惯”,其动机让人怀疑,效果难让人感动。

四是逻辑混乱。学习中,一个新提法,几经理解和推理,就变成了老概念。落实中,一项新要求,几经融入和结合,就变成了老措施。汇报中,一些老做法、一些老成绩,几经引申和演绎,就成了新成绩、新效果,经不起推敲。

五是穿靴戴帽。上级理论上一有新突破,要求上一有新标准,首先进入下级的文章、文件是无可厚非的,但仅作为点缀,进入不深,就不太正确;下级向上、向外反映工作,就用上级的指导思想、各项要求来梳理是对的,但是只是老话新说,老事新纲,新瓶装旧药就显得让人无奈。

六是故弄玄虚。上级的规定原本已经很细,但还要下个“实施办法”;文章的意思已经明了,却再绕几个弯子,再说结论;常用的话能说清楚,却要弄上两个专业词汇,几个精彩字句;原本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却要引上个名人名句等等。

七是隔靴搔痒。讲问题,一定要加上“个别”“极少数”;讲实事,一定要说上“某”“有的”;搞批评,一定要说成“建议”“希望”;提要求,一定要留下“结合空间,发挥余地”。

八是批量生产。系列化,一个内容从上到下层层都发文,纵向成系列;一个问题各个部门均有要求,横向成体系;规模化,一次会议的文字材料排号至少两位数等等。

九是自说自话。毛主席讲过“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言下之意是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但现在存在一种写文专业属性太强、术语概念太多、研讨方向太偏的写作风格,只是自己看得懂、群众不知所云。

二、当前改变“文风”的几点思考

遵义会议“90字决议”文风精神,时至今日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们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改进作风的路上,可从以下进行思考实践:

(一)改文风要吸纳群众语言,让字行里间多一些“泥土味”

群众语言是文章的灵魂。书面语言一旦脱离群众语言,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感染力、生命力。由上面列举的种种不良现象也可以看出,当前不少文章“泥土味”不足,“八股味”却扑鼻而来。这些“老八股”往往以长短论英雄,严肃、呆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难以吸引群众、打动群众、说服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实践告诉我们,最鲜活、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群众语言,往往发源于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车间厂房、街头巷尾,可能零散无章、平实无奇,却是最真实、最发自内心的,最能直击心灵、唤醒灵魂。要根除文风中的“八股味”,就要扎根群众土壤,密切与群众联系。要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对心,将群众心里话、知心话、悄悄话,诉诸于笔端,让文章多一些基层群众的口语、谏语、怨语,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官话、套话、大话,使文章确实让人想读、耐读、乐读。

(二)改文风要凝聚群众智慧,让思想顿悟多一些“芬芳味”

当前,文风上的变味,是不少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个重要体现。有的领导干部在撰写讲话、文件、报告时,不深入基层调研,不摸准基层情况,不了解群众想法,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官僚味”“训斥味”满天飞,就像毫无生气的臭水沟,作者读来无味,群众听着厌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党情国情势情发生深刻变化,群众思想越来越多元化,领导干部要常到群众中去,多在基层“回炉淬火”,多向群众“拜师学艺”。高手在民间,基层是富矿。要想文章散发出思想哲理的芬芳味,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聆听群众心声、凝聚群众智慧。就要听真话、访实情,主动问计于人民,发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增强理论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那样的文章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推敲。

(三)改文风要接受群众批评,让行文走笔多一些“火辣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的干部认为讲大话、空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最保险,不会犯错误。”当前,形式主义、文过饰非成为文风上一种重要的病症。不少文章沉迷于歌功颂德、文过饰非,喜欢写群众的表扬声,不爱登群众的批评声,严重损害群众的信赖和期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声音是领导执政的风向标。故行文走笔要跟着群众意见走,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应成为文风的指南针。当下,媒体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基层群众的声音也可直通中南海,舆论监督成为了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媒体进一步开放,群众的批评声、反对声会越来越多,文风的“火辣味”也会越来越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常听群众批评、常听群众唠叨,将笔头对准基层群众最苦、最怨、最急、最盼的事情,通过文章来倾听群众的心声、感受群众的疾苦、接受群众的监督,让文风多一些呛人的“火辣味”才好。

(四)改文风要解决群众需求,让视觉立意多一些“人情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为何当下文章“情感”类词语扎堆出现,却难以打动群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缺乏对群众的真情实感。文章只是为写而写、为作而作,文对文、空对空,就难以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就容易陷入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思考的时间长,笔尖上就能滴出血和泪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些隐含着对人民群众深切情感和关怀的经典句子,激荡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实践证明,文章要想打动广大群众,就要符合实际情况、体现群众意愿、响应时代号召,把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需求、服务群众的利益作为文章视觉立意出发点,写出对群众的情感、对群众的责任、对群众的关怀,这样的文章群众才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