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话说醉美凯里
所属图书:《黔说·城记》 出版日期:2014-05-01文章字数:8914字

话说醉美凯里

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会贵阳东南一百七十公里处,有一座美丽的苗岭新都凯里市。这里是九黎部族迁徙的终结地与芦笙的传播地,也是历史沿革的苗都,这里有迷人的阿琛卡领,有非遗的百节之乡。让我们拉开视角,从古至今地去审视,就会对世界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原生态旅游黄金圣地——醉美凯里的“醉”和“美”增添无穷的趣味与赞美哩!

迁徙终结地与芦笙传播地

凯里的苗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及部分汉族都认同其始祖是蚩尤。蚩尤与黄帝、炎帝是远古同时期的三个部族首领,同为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只因涿鹿大战,蚩尤被华夏部族擒杀,九黎部族失败而由黄河南下长江中下游,并建立“三苗国”。后又被尧、舜、禹及历代朝廷派兵追杀,被迫沿长江逆向分批迁徙往大西南,逐渐形成了“千里苗疆”。最后一批迁徙到贵州凯里(清平)一带,《苗族古歌》唱词说是南北朝时的“牛年”六月十九日,是汉皇“昱”(苍梧王)执政。照此推算,应是元徽癸丑年即公元四七三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四十年。以苗族为主体的迁徙队伍到达清平时,选定形体似蚩尤的香炉山和老鸦山为依托,经议榔,由“五支奶”、“六支祖”分往一地去开发黔东南。有古歌词曰:“一支住琛整(清平),一支去千九(施秉),一支去西陇(黄平),一支去方尼(台江),一支去方西(榕江),一支去展雄(雷山)。”留住清平的苗族先民,首选易守难攻的老鸦山聚居为寨,并开辟芦笙堂吹笙跳月。后来,为传承苗族芦笙文化,丰富文娱生活,经寨老乌娜和乌妮及芦笙手杨果老商议,决定将从东方带来的一泼芦笙五支中的主笙留下,其余四支子笙分别送其他苗寨。故有歌词曰:“一支传丢马(马田),一支送尼各(舟溪甘囊香),一支传育各(下司铜鼓),一支送沙马(麻江龙山)”……使芦笙成了苗族人民以乐洗苦的精神寄托。舟溪苗寨得到芦笙后,选定神圣的青山脚枫香河下游的河沙坝为跳场,因为这里是神灵住的仙境,便称甘囊香笙堂。从此,苗族以吹笙跳月,展示喜庆劳动丰收,以欢乐代替悲欢离合和苦难日子,以欢乐追忆酸甜苦辣的历史。明朝正统年间,官府给甘囊香笙堂扣上了“聚众造反”的帽子,没收并烧毁了芦笙,砸烂了铜鼓、木鼓等,禁止吹笙跳月活动。苗族男女青年失去社交娱乐场所,难以婚嫁。虎场苗寨寨老吴乜灵十分焦虑,坚持与官府进行说理斗争,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和拥护,最后官府不得不应允恢复甘囊香吹笙跳月活动。吴乜灵派代表去老鸦山古笙堂借“芦笙种”。因笙堂已迁下万潮并传往他地,使者便去马田借笙回舟溪。为此,吴乜灵组织盛大接笙仪式,杀九十九头肥猪,煮九十九箩糯米饭招待客人,使甘囊香笙堂恢复了元气,成为黔东南最大的苗族芦笙会之一。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偏见和民族歧视,时常出现“政治干扰”。吴乜灵的第十五代世孙主持“虎场全寨人”于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正月十五日在甘囊香龙井边同立“永垂不朽”的石碑。碑阴刻楷书:“窃维吹笙跳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循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更为我苗族婚配佳期,其意义之大良有以也。我寨先人吴乜灵公建立笙堂于此,名曰甘囊香笙堂……每年正月十六日起二十一日止,各寨均得参加毫无限制。笙堂一切秩序,均由我寨维持,禁吹鼓笙。特此碑铭,永昭后世也。”此碑一九八五年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传说苗族在此吹笙跳月之初,因笙曲和舞姿不够统一,也没有斗牛活动,得罪了神仙,使庄稼长不好,连年欠收。风水先生将情况告诉了寨老和笙主。寨老和笙主便规定:只准吹“甘来”(正规芦笙词曲),严禁吹跳鼓笙和别的笙曲,同时增加了斗牛等项目。神仙高兴地笑道:“万民观斗牛,乐,乐,乐;神仙见民欢,笑,笑,笑;庄稼随风长,丰,丰,丰……”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间安康。而今的甘囊香芦笙堂,已成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声誉震中外。

凯里美丽的梯田

先在万潮老鸦山传承的古笙堂,传下大山林后,因遇上三年大旱,被认为是吹笙所致,不敢再举行芦笙会。大山林东面三公里处的马鞍石借笙去吹,结果风调雨顺,传承了芦笙文化。大山林寨老和笙主只好将芦笙随姑娘外嫁到其他苗寨。先后传至龙场、老君洞、老君寨、平初、翁项、湾水、格种等地。传至湾水后,其笙主为三兄弟,还有一个在旁海,一个在谷陇。经研究:湾水条件好,在正月间举行芦笙会;旁海因河沙坝冷,不好下水打鱼捞虾待客,便在七月举行芦笙会;谷陇因旱情等,平时粮食紧缺,决定秋收时的九月举行芦笙会。这样,芦笙节在凯里乃至黔东南各地苗寨“循序渐举”,在凯里市境内最盛行,仅较大芦笙节就有七十六个,占一百三十六个较大节日总数的一半以上,通常集会人众达三五万乃至十来万人。

奇异的历史沿革与苗都

位于贵州东部清水江上游、苗岭东北麓的凯里市的历史沿革,是一个奇异的戏剧性的变革,即由清平县至炉山县,由凯里县到凯里市,再由老凯里变大凯里的变迁过程。

古老“千里苗疆”中心清平,春秋时属南蛮牂牁国;战国属夜郎且兰国;秦汉属且兰县;隋时属广东宾化县;唐时属广东宾化和新兴二县;宋朝属四川邵庆府辖羁縻州;元代为麻峡县(麻江县南)和播州所辖;元、明时,凯里被分成东西两大版块:炉山、冠英、平良、五里桥、万潮、格河及拔茅、淑里一带为西部区,元属麻峡县,明置清平卫后属清平县;凯里、舟溪、开怀、挂丁、凯棠、旁海、翁项、湾水、龙场一带为东部区,明属安宁宣抚司(后改凯里安抚司),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入清平县。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七三九年一月二日),将镇远县臻洞长官司就近改隶清平县,该司所属臻洞司、桑郎等二十一寨实有熟田四百八十六亩,应征本邑秋粮,令清平县转移凯里县丞管理。直至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贵州全省调整疆界,采取“分别处理互拨华离犬牙、互拨华离、单拨华离、单拨犬牙、移远就近之单拨五种情况,以适应新的区划”的办法,当年七月,将麻哈县的六个鸡、翁坝营、岩坪子划归炉山县。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贵州省划拨四十八县的瓯脱、插花地段,将炉山县的隆昌堡、拔茅堡、淑里堡、沙坝划归麻江县;将麻江县的里禾、大营盘、甘超、黄金寨、上坪寨、虎场坡划归炉山县;将炉山县的干庄、戴之、岩头、岩脚划归黄平县;将黄平县的对江、沈家林、官庄坝、马田、平地、老马寨和平越县的白戛、新寨、白腊、尾(伟)勇划归炉山县。新中国成立后,凯里境域也有新变迁。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炉山、雷山、丹寨、麻江四县撤销,合并设立凯里县。一九六一年八月,炉山、雷山、麻江3县复置,炉山县仍用凯里县名,其境域除原炉山县全部行政区域外,还有原麻江县的下司区。一九六二年五月,原下司区的下司、隆堡、回龙、铜鼓、白午五个公社划回麻江县。青曼公社及大中、平中、石青、青山四个生产大队留凯里县。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日,省人民政府黔府(一九八三)九十八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凯里市的通知》,决定将麻江县白午公社翁义、清新两个生产大队划归凯里市。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决定:除省人民政府已明确的两个大队外,另增拨岩寨(红岩)大队,共三个生产大队归凯里市。至一九九○年,凯里市辖境东抵台江县,西连福泉县,南邻雷山、丹寨、麻江县,北界黄平县。凯里市东起三棵树镇南高村,西至炉山镇白腊村,南起舟溪镇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都兰村,幅员面积一千三百余平方公里。

凯里市现有七镇二乡和七个街道办事处及工业园区等行政建制,即炉山、万潮、龙场、湾水、旁海、三棵树、舟溪七镇,大风洞乡、凯棠乡两个乡及大十字、西门、城西、洗马河、湾溪、开怀、鸭塘七个街道办事处及工业园区。而今,这块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凯麻同城”即凯里中心城区和麻江城区大凯里的战役正打响。昔日只有零点三平方公里的凯里城,即将成为城区范围为七百九十二平方公里,总人口达一百二十万的中心城市。奇异的历史沿革与今日美丽大凯里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旅游胜地之一,是贵州东线旅游区中心,是贵州面向泛珠江经济合作的节点城市,也是以苗侗文化为特色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她将亭亭玉立地挺立在黔东南大地上。

主体民族与区域自治实践

凯里古为“苗族大本营”,今为苗岭新都。贵州省成立六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在凯里这块美丽的地方,经历过主体民族与区域自治实践的历程。从古今的历史数据透析主体民族人口的变迁。清朝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清平县有七千七百三十九人,其中“苗仲”五千六百三十三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三点零五;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有四千一百五十一户计一万三千一百一十四人,其中“苗夷”三千六百八十一户,占百分之八十八点六八。到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炉山县有一万九千一百五十五户计九万二千五百五十六人,其中“边胞”有一万四千一百四十五户计六万五千六百五十八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点八四和百分之七十点九四。“苗仲”、“苗夷”、“边胞”,都是旧时对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鄙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一日,炉山解放后,民族人口有了新变化。到一九五二年,全县人口十三万余人,其中苗族九万六千余人,占约百分之七十四。一九五七年,全县十五万余人,其中苗族十一万四千余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六。一九六二年,全县有十五万三千余人,其中苗族近十一万人,占总人口约百分之七十。到一九八〇年,全县有三十余万人,其中苗族近十九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一。一九九〇年,全市总人口二十八万余人,其中,苗族近二十四万人,占总人口约百分之六十三。到二〇〇八年,全市总人口四十六万余人,其中苗族近三十一万人,占总人口约百分之六十六。从以上九个不同时段的人口统计数对比,可知凯里是全国各城市苗族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市”、“中国苗族的中心”、“世界苗族之都”!

炉山(凯里)解放后,根据党中央一九四九年制定的必须坚持“慎重稳进”民族工作方针,由费孝通,杨辛正率领的中央民族访问团第三分团一行五十五人到达炉山县,带来大批药品、盐巴、针线、纪念章等赠送给各族人民。炉山各族人民将盛产于香炉山、老鸦山的明清闻名于世的“贡茶”即尤神富锌茶,又名云雾神茶和五倍子等地方名特产品回敬。中央民族访问团还于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凯里苗族地区举办农村卫生人员训练班五十七人,实习种牛痘,接种达一万余人。并与国家民委和省民委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帮助凯里区召开各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苗族干部顾怀安为区长的十三名政府委员组成凯里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为全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还成立了舟溪、悦平(开怀),化铅三个苗族自治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苗族当家作主更加体现出来。“文革”期间,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受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拨乱反正。

阿琛卡领的今昔亦迷人

人说凯里美:山美、水美、人更美。土生土长的我,对凯里的美自然了如指掌。今从一个侧面去审视:阿琛卡领的今昔亦迷人!

阿琛卡领,是苗族对凯里的尊称。阿琛即清水姑娘,卡领即凯里。这位“苗族姑娘”,出生何年月?按苗族民间传说和古歌唱法,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历史。按《凯里市志》说法:“春秋属南蛮牂牁国。战国属夜郎且兰国。秦汉属且兰县。唐属宾化、新兴二县。宋为麻峡县和播州所辖。”这些大概是指阿琛卡领的“母体”,而讲明她出生时间却是元朝“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置恭焦溪蛮夷军民长官司(舟溪镇境),上隶西南番总管府”。至今已七百二十九年(岁)。阿琛处在“白天太阳当衣裳,晚上野草当睡床,竹林岩洞度黑夜,野菜苦果充饥肠”的苦境,总是“山中石蛋”难长大,“瘦壳尕筋,面黄肌瘦,干柴棒棒,风吹就倒,用尺子一量,让人大吃一惊:几百岁才长有零点三平方公里大”!正如人们所叹:“千户人家凯老街,身穿一件烂衣衫;一条独街豺狗窜,阿琛百岁小嘎黛。”还有顺口溜说:“身骨烂干柴(形容城市面积太小),四肢不健全(只有一条长不到三百米的独街);鼻涕拉沙丑(街巷脏、乱、差突出),烂眉烂眼丸(指死眉塌眼无生机)!”“洗马河无马,野狗冲狼窜,牛场坝草深,杀人坳凄惨!”……这是历史的记录,是对苗女阿琛卡领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炉山(凯里)后,阿琛卡领获得了新生!她第一次放声高歌:“东方红哟太阳升,苗乡来了大救星;阳光雨露洒苗寨,苦难秧苗得新生”!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凯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苗族自治区,为“十八姑娘没衣袖,烂田坝边草遮羞;白天看着野狗窜,晚上猫洞度春秋”的阿琛卡领添置了多彩的花衣花裙,修通的炉(山)榕(江)公路与湘黔公路,给阿琛锻打了两条银项链,使她开始面世见阳光。从此有了笑声,歌声,欢乐声,融入了“百节之乡”的舞圈中。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三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并将首府定在凯里。阿琛卡领同各族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笙歌鼓舞中创造了人间奇迹。阿琛的脑海中,永远飘扬着鲜红的五星红旗,为她指引了前进的方向。阿琛卡领更加眉清目秀,脸色红润润,面目水灵灵,身材颀长,美胜天仙,比苗族古歌中美神仰阿瑟美上百倍、千倍!仅凭她身高体颀,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零点三平方公里上升至二十世纪末的三十三点一平方公里;到二十一世纪初,她又长大为六十七平方公里。若按比例计算,她的个头,她的颀长已分别是六十年前的一两百倍!那宽直的近百条大街小巷,已分别是她那灵巧的指头和健飞的脚趾,尤其是那今东起三棵树,西至下司的“蚩尤大街”长达三十二公里!新中国成立之前,她要走出山门,只有两条古道即元明时期修筑的湘黔驿道和清代修建的清(平)丹(江)驿道,要靠她那双光脚丫去丈量重安—清平—马场坪的三十公里驿道和由清平—凯里—丹江五十二公里的清丹“丁字形”驿道,要走过山那边,走向新世界,谈何容易?!历尽风霜,她终于发现,黎明后的路已伸向很远,昔日羊肠小道已变成了全国和省的公路干线,那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连接成“条条大道通北京”哩!今日的交通路线,不正像阿琛卡领苦心织绣的横直交错的织锦中那一道道红红绿绿的蚕丝线吗?湘黔铁路复线已从苗岭主峰香炉山、老鸦山的山腰间时隐时现地穿过。火车、汽车直到苗家寨!已修成和正在修建中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线路、水上航运等,已与世界“快车道”接轨。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贯彻执行国务院(二○一二)二号文件精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化和凯(里)台(江)一体化”建设“大凯里”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二〇一二的六十七平方公里。在城市路网建设中,二〇一二年开工建设城市主次干道两百公里,总投资达一百亿元以上,为大凯里城市总体框架构成夯实了基础。建成后,阿琛卡领将穿上银铃叮当的花衣花裙与各兄弟姐妹一道,捧起心爱的金芦笙,怀揣苗族飞歌、大歌、酒歌、游方歌,通过电气化复线的湘黔铁路,或沪昆高速铁路,乘上南来北往、东去西来的各次列车,任意去全国东西南北中游玩,那才真正的爽哩!火车坐烦了,可西去一百五十公里的贵阳机场乘飞机,或待凯里黄平机场竣工后,在家门口乘机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览观光。如嫌飞机不便观山水,又换时尚的“漂流”方式,从清水江“水路”漂行。乘游船“上至都匀,下至洪江;直经洞庭,流过长江;水上漂流,满目春光”!如今的阿琛卡领,在“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城建立市,旅游促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中,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适应了“千户苗寨”迎来送往所需,顺应了“巴拉河”热情好客风韵,以诚招天下客,以信誉满海内外,不仅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而且成为全省三十个经济强县(市)之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凯里城

阿琛卡领长大了,长成一位俏姑娘!

阿琛卡领长美了,美似一朵玫瑰花!

百节之乡

凯里城乡,有一年一度的大小民族节日近两百个,其中较大的节日集会一百三十六个,不到十平方公里有一个较大节日集会点,号称“百节之乡”,是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百节”普遍具有艺术性、寄托性、交际性、季节性等特点,归纳为开放型、祝福型、祭祀型、专一型、封闭型、借鉴型六大类,是目前贵州“非遗”项目中的“筋骨肉”和“精气神”。

开放型:民族团结象征的非遗。节日文化开放,是解除民族文化中的封锁、禁令、限制,准许族中其他支系和其他民族自由通行,共同参与,不受民族、领域、群体、人员限制,是“开放”的民族团结象征性文化。由蚩尤文化派生的芦笙文化,对苗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乃至国外民族实行“开放”。甘囊香、钉耙山、旁海、碧档嘎等地较大芦笙节,届时观众达五六万至十来万,小的集会也有一两万人。除吹笙跳月外,还有敲跳铜鼓、斗牛、赛马、赛球、拔河、爬山、对歌、游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二〇一一年,已连办十三届的“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延伸至郊区民间直办而变成“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使“甘囊香”这个神地、神人、神河的“文化特区”更加热闹非凡。全市每年“循序渐举”的芦笙会,主要集中在农历的正、二月间。有少量芦笙会和一些节日在农历三、七、九和十、冬、腊月间隙之间举行。故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苗族节日多,百节凯里殊”民谚。清代爱必达在《黔南识略·清平县》曰“收获即毕,男女聚会跳月,其性朴质,畏法少识”,是真实的写照。

祝福型:民族进步文明的非遗。文明文化泛指苗族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现代色彩的习俗、习惯、事物方面。主要有吃新节,也叫“吃卯”节等节日。六月吃新,重点有炉山镇洛棉片区、大风洞乡各村寨和旁海镇的翁项片区苗族过的“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吃卯”节,主要有三棵树、开怀、鸭塘、舟溪、九寨等乡镇(街道)逢明月卯日过的吃卯节;炉山、万潮、旁海、湾水、龙场、大风洞等乡镇绝大多数苗寨过农历七月十三日吃新节。节日活动,除打猎捞虾外,还举行芦笙会、斗牛、赛马、唱歌、爬山、球赛等文体活动。传说古时的巴拉河一带因遇旱魔和猪瘟,苗民只好上山打猎过节。南高、格细、各迎、乌大冲、养蒿等寨早上打猎回来,便早上“吃卯”;对门寨、寨瓦、龙井、小蒿枝坪及雷山县的龙塘、丹江等地苗寨回来晚,故晚上“吃卯”。

祭祀型:苗族寻根传承的非遗。祭祀型民俗活动,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是鼓藏节。苗族称“疆略”。“疆”是指一个基层单位或“一片地方”,也含“一届”之意。每十三年一届的“祭祖盛典”,既有祭祀祖宗,繁衍后代寻根文化内涵,又有祝贺丰收,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愿望;既有礼乐教化,弘扬民族文化的宣传,又有崇尚武功,反抗外敌的习武演练等文化内涵。《砍鼓树词》曰:“……姜央在天上,听我道端详;良辰节日到,追念我爹娘;讨你天上树,鼓树砍一双;凿造祭祖鼓,赐尝不赐尝……”《转鼓词》:“今日祭鼓到,祭供老祖宗;请鼓把身翻,回家享祭供,迎鼓的子孙,多得像鱼群;接鼓的女儿,如蚂蚁聚众……”《首鼓词》:“鼓来牛接,鼓去鸡送;送鼓回洞,祖魂升天;保牛成群,保谷丰登;儿孙得福,朋友安宁……”《洗鼓词》:“祭祖已三载,朝祖过三年;儿女为祭祖,费尽心和血;祖宗得大象,鸡鸭挑满肩;转回老家去,展欧堆涉边;好神跟你走,投胎转童年……”这些祭词直接解释了鼓藏节“祭”的缘由,通过“祭”鼓的起源,醒鼓、砍鼓树、凿鼓、换鼓、引鼓、杀牛祭鼓、淋花树、盖灵房、送鼓、洗鼓等一系列“吃鼓藏”过程,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后代多福安康,并经寻根问祖,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古镇夕照

专一型:苗族专一崇拜的非遗。泛指专业、专一的民间传统节日,专为某地某一类人员开办的。主要表现在爬坡节或姊妹节等传统节日上。市内香炉山、棋盘山、板溪、长岭岗等十多个苗族爬坡节,专一对青年人,尤其是未婚男女去“爬坡”,双方通过对歌、盘歌、相互认识、游方恋爱,反映爱情生活和爱情斗争及婚姻制度进化与发展历程。“黔阳第一山”香炉山爬坡节,来自四面八方包括国内外男女青年达八九万乃至十多万人,为专一型的黔东南最大爬坡节之一。

侗族民居

封闭型:民族压迫痕迹的非遗。“封闭型”是指某个节日集会受到区域性、群众性、民族性的限制,揭示了苗族曾因民族压迫被歧视而留下痕迹的文化现象。舟溪屯上正月游沟节,情郎二月木鼓节,南高二月姊妹节,大中四月八花饭节,舟溪五月卯日端午节,南高、腰乐、上脑、鱼寨等地腊月初七姑娘节,黄金、甘超等地七月头卯吃糟节,舟溪十月接亲节,凯棠、板溪、地午等地冬月十五后辰日转亲节等等,都是“封闭型”节日。清朝康熙年间南高兴起的姑娘节,只限于姑娘和刚出嫁不久的少妇同外寨对本寨小伙有心的姑娘及其母亲参加。相传南高苗女阿心九嫁到西江后,因思念故乡,总想趁节日回乡探亲。但两地同时过节,没机会回去。西江的曼里姑娘爱上南高寨的小伙,也没机会看望。南高寨寨老十分理解年轻人的心情,便倡导在腊月初七过“姑娘节”。后来,南高周边的腰乐、上脑、鱼寨等地也兴起了姑娘节。二月姊妹节,只限姑娘和少妇参与,互叙私情,共吃姊妹饭,有原始宗教神话和阶级压迫痕迹的文化色彩。

借鉴型:民族团结融合的非遗。主要指某一民族表现于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实践中受到另一个民族或更多民族共识和赞同并参与的文化活动。汉族的春节、元宵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等,在民族交往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中,少数民族也过起了汉节。凯里苗族,在明代以前都过十月苗年节。明弘治十七年(一五○四年),朝廷实行“所属土、苗族类渐蕃,混外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之汉姓”(《弘治实录》)。使“各地苗夷开始使用汉姓,尤其至清代雍正年间更为盛行”。清咸同年间苗族起义抗清长达十八年而失败后,苗族遭到大屠杀。据《贵州军事志》记载: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苗疆人户只剩十分之三,仅剩数万人”。致使苗汉等民族在融合中产生了新矛盾,表面“同化”,内心不“同化”,有的保留了“差距”。如地午、凯棠等地将十月苗年节推迟过冬月十五后辰日苗年节(也称转亲节)。炉山、万潮、龙场、湾水、旁海、大风洞等地杨姓苗族,因咸同“清平杨家军”起义而受官府严密控制,放弃了过十月苗年节,过“同化”腊月三十的“汉年节”,但将元宵节改为正月十四过。龙头河以东的挂丁、开怀、平乐、格冲、九寨等地苗寨被控相对少一些,仍然保持了十月苗年节。

黔说·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