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印象毕节
所属图书:《黔说·城记》 出版日期:2014-05-01文章字数:9958字

印象毕节

我第一次来毕节是一九七五年八月,当时毕节办了个业余文学作者培训班,我作为大方文化馆选派的代表,在这里认识了来自其他几个县的年轻朋友,有些朋友后来成了毕节的文化名人。那次到毕节培训期间,知道了毕节铁匠街、南关桥等小地名。但对整个毕节的感觉是街道狭小,房屋破旧,冷冷清清。我第二次到毕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分到毕节,为了等分配,住在南关桥旁的桥边饭店。我和省民院的两位同学住在一间屋,夜深人静时,南关桥边传来宏亮的叫卖声“炒-米-糖-开-水!”是一位瘦小精干的老人,推着一个铁架小车叫卖。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也去品尝了几次。滚烫的开水,冲在一个装有炒米的碗里,放点白糖,在饥饿时吃上一碗,别有味道。虽过去了三十多年,我回忆起当时冷清的毕节南关桥边老人荡气回肠的叫卖声,那纯朴的毕节又记忆犹新。

在毕节工作和生活后,我逐渐了解毕节,知道毕节建制早于贵州建省,据志书记载,毕节始于元代,迄今已有七百四十个春秋。其间,元代建驿,明代设卫,清代改县,一九九三年撤县设市,二〇一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毕节撤地建市,原毕节市更名为七星关区。毕节在洪武二十六年进入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成为黔西北军事、政治、文化的重镇,官府始修《万历年毕节邑志》,记述风土人情。康熙十八年至光绪五年均撰有《毕节县志》。毕节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时年撤栅为城,接着撤砖为石城,建成周长三千米,城墙高五米宽四米的城市核心区。古城构筑讲究,军事上易守难攻。明王朝为了实现控制水西、乌撤、芒部、永宁四大夷人部落势力的目的,将军防城池选建于龙盘山、虎踞山、灵峰山、文笔山的群山怀抱中,古城再佐以倒天河的一水中流,便形成了乌蒙山中美丽的居家福地。当时,古城是在除夕之夜竣工的,所以谓之“毕节”。从分封之地,到军事要地,毕节古城历经了秦、汉、蜀、晋、齐、梁、隋、唐、元、明、清的时光打磨,如今,又以毕节七星关区的定位,再显川、滇、黔三省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毕节是一九八八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二十多年来,随着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毕节古城越来越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老毕节城区旧貌(1948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妻儿租房居住在毕节白花山四号龙门。妻是毕节人,从小和娘家住在毕节宁家龙门,因此对毕节的龙门文化并不陌生。但我是大方人,对毕节的龙门文化颇感新奇。原来这龙门是毕节古城的一大特色,旧时毕节有东南西北和水东五道坚固城门,城内街道布置巧妙,大街南北建有象征掌管古城命运的“文庙”、“武庙”、“城隍庙”和“县衙”,中间穿插了若干深巷子、浅巷子,在各处巷子中,分布着若干富豪“龙门”,著名的有“刘家龙门”、“魏家龙门”、“高家龙门”、“宁家龙门”、“瓦家龙门”等,妻从小就在宁家龙门长大。当然,还有数百个普通的百姓龙门院落。毕节龙门不仅是一个民居建筑概念,更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概念。毕节古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富裕人家和普通居民的住宅逐渐有了区别,在木瓦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宅中,出现了一类展示富家经济实力,造型别致,功能齐全的“院落天井式民居”,这就是毕节民居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龙门”。修建龙门的目的,是要后人如龙子龙孙一样发达,“龙门”之名由此而设。旧时毕节古城的龙门造型特别,有三合院、四合院等,格调丰富多彩,宛如一颗颗镶嵌在城内大街小巷中璀璨的明珠。毕节古城有“三多”,龙门多,庙宇多,会馆多,“龙门”名列毕节古城“三多”之首。旧时的毕节龙门,一般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宅,房檐挂灯笼,供夜间照明。“龙门”是宜人居住的“世外桃园”,在人稠山多地窄,人员繁杂,噪声喧嚣的城市,“龙门”给人以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可惜,时代变迁,历史无情,一九五三年毕节古城的城墙、城楼、城门逐渐拆除,许多雅致的“龙门”早已遭到破坏,如今,搞城市建设,仅存断房残垣,完好的龙门已所剩无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居住的百花山四号龙门和妻从小生长的宁家龙门已不复存在。好在政府有关部门已经重视,二〇一〇年八月我参加了在毕节古道路“刘家龙门”召开的“毕节龙门文化研讨会”,有关领导和同志积极呼吁对“龙门”文化要加以保护和建设。

古色古香的欧家龙门

旧时毕节城的特色建筑,除“龙门”、“古庙”和“会馆”外,还有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旧址,尤其是红色遗址。毕节被称为“三省红都”,这些红色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毕节古城的红色遗址,最具影响力的是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坐落在我原居住的百花山四号龙门右上邻,位于百花山八号院内。早年是德国传教会福音堂,此建筑始于清同治年间,一九八二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建筑风格十分特别,是重檐歇山式青瓦屋面房,临街面阔七间房,占地二千二百平米。分上下两个院落,上院为礼拜堂及两栋带廊厢房,下院是中心建筑。进门是天井,地面铺青石板,院内厢房和长廊相连,长廊和门窗均雕刻花草纹饰,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这就是当年贺龙、肖克等红军领导人住过的地方。大门上挂有肖克将军的题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里面还珍藏着王震题写的“红军在黔西北”及廖汉生、王思茂的题字。一九三六年二月,贺龙、肖克、王震、任弼时等率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六军团在毕大黔开创革命根据地。一九三六年二月三日,红军一举拿下黔西北重镇——黔西,二月七日,在大定(今大方)县成立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为主席。二月十七日,临时革命政府迁到毕节,红色政权就落脚在这个福音堂。住进福音堂的有红二军团团长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红六军团团长肖克,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等红军将领。此时的毕节,成了川滇黔三省的红都,三个省的临时革命政府。当时的贺龙才四十余岁,他曾组织地方武装反富济贫,追随孙中山先生讨袁护国激战数省,毅然放弃蒋介石的军长委任,担任中共发动的“八一”南昌起义军总指挥,现在作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主席,在福音堂发布布告,宣告临时政府的任务是“发动、团结、组织全民族一切反日反卖国贼的力量,参加抗日反蒋的革命战争和反封建的土地革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等,紧接着成立了毕节抗日救国会、贵州抗日救国军、苗民自卫军、人民抗日大同盟等革命武装组织。一时间,沉睡了多年的毕节古城被唤醒了,毕节各族人民纷纷起来参加革命,毕节及周边县城集镇建立了游击队、土地委员会等抗日组织五十多个,青年人涌跃参加红军及各种革命组织,全毕节共有五千多人参加红军,壮大了红军队伍。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时八万余人,到达陕北时三万余人,由此可见,毕节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有多大。我有个同学的父亲叫周树芬,就是当年在毕节参加红军的,后来当了毕节行署的副专员。他经常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流传在毕节大街小巷的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天下工农来欢迎,指挥作战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这是毕节古城七百多年来的重大事件,也是贵州建省六百年中最重大的事件。

鸡鸣三省纪念碑

从百花山往下不远,毕节中山路十二号,是“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此地原为安息会会址,建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是木结构歇山顶青瓦屋面二合院,占地五百六十平米。一九三六年二月八日,红六军团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率军团属机关及十六师进驻毕节,政治部在此办公。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日,红二六军团撤离毕节,在七星关的战斗中,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不幸牺牲,后安葬在现在的毕节烈士陵园。

从“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往左走几百公尺,有一座旧建筑,原松山书院,现在的毕节二小。这个建于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的旧式建筑,就是当年的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旧址。现在毕节小横街四十一号,是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活动地址之一,也叫“陕西会馆”,这座旧式建筑而今已显沧桑斑驳,摇摇欲坠。民国二十二年冬,毕节人林青在这里创办了群众性的文化艺术组织“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在艺术研究社内还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和“读书会”。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新文化运动为宗旨,开展一系列反封建和抗日的文艺活动。草原社的人员,主要是当时的中小学进步教师、部分学生。在草原社的活动中,社员接受了党的教育和培养,了解了十月革命,知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一九三四年元月,林青、缪正元先后转为中共党员,并发展秦天真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林青任支部书记,领导各种进步团体和群众开展反封建及抗日救亡运动。后来,由于草原社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严密监视,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九三四年六月草原社主要骨干向贵阳、安顺方向转移,把毕节火种撒向了贵州高原更加广阔的地方。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林青到遵义向中央组织部部长罗迈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罗迈代表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省工委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五日,贵阳山城发生了震惊全省的七一九事件,省工委书记林青和省工委委员刘茂隆先后被捕,尽管如此,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六年中,毕节草原社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为抗日救亡的宣传和贵州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毕节五龙桥

在毕节古城往林口六十七公里处,有一块高高耸立的石碑,即中共中央鸡鸣三省纪念碑。一九三五年二月,中央红军从四川叙永渡河进入毕节,在这云贵川的交界处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进一步落实遵义会议精神,从实质上真正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九三五年二月初,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在此召开政治局常委分工会,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为中央主要负责人,决定毛泽东作为周恩来在军事上的帮助者,会上还讨论了中央红军的活动方案及渡江北上的计划,决定在敌人力量相当薄弱的川滇黔边区机动作战,寻机创建新的根据地。“鸡鸣三省”会议成功地完成了中央组织调整的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长征的胜利赢得了组织上的保证。

一九三六年二月红军长征经过毕节以西要塞七星关

在我原住的百花山四号前面不远处,即毕节和平路七十四号,还有一幢风格别致的建筑——贵州抗日救国军旧址。一九三六年二月,红二六军团到达毕节,为了更好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织抗日武装,红二六军团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两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请曾任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毕节爱国民主人士周素园先生担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毕节地下党支部书记邓止戈出任参谋长,红二六军团派李国斌、廖明、欧阳崇庭分别担任三个支队的政委,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分别担任支队长,司令部就设在和平路七十四号周素园先生的住宅内。从此,贵州抗日救国军这一支毕节地方人民武装演绎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到红军撤离毕节时,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集体改编为红六军团十六师五十二团长征北上。红军长征北上后,坚持根据地斗争的抗日救国军第一、第三支队,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唯一批准组建的省级党组织——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下,开展对蒋介石的武装斗争,历经艰险,屡建奇功。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时期,贵州省抗日救国军以八百将士编为独立团,加入新编九十九师,奔赴苏浙战场。后来,皖南事变爆发,抗日救国军的领导人阮俊臣、赵文海也在斗争中壮烈牺牲。关于抗日救国军的故事,在我和李东升合著的长篇小说《乌蒙磅礴》里讲得较多。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一支省级抗日武装力量,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贵州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毕节红色历史文化的原因,毕节的百花山被列为毕节新八景中的一景,叫“百花红迹”,其余的七个景点是南桥虹霓、那普洞天、天河乐园、五龙翡翠、陵园胜地、阳山松涛、北镇雄关。但人们记忆深刻,常怀念追寻的是老八景,这八大著名的风景名胜,即翠屏旭日、东壁朝霞、响水轰雷、龙潭夜月、丰乐秋成、双峰脱颖、南山雨霁、灵峰仙境。这些景致美妙神奇,足以显示毕节古城景物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古城气韵灵动,光影流离。闲暇时,我常与家人和朋友去一些景点游玩,因而印象颇深。

我最早见到的是响水轰雷,即响水滩瀑布。一九八二年八月大学毕业分到毕节时,常到那里游泳,还和两位同学在那里救过一个落水儿童。《毕节县志》记载,城西一点五公里处的倒天河瀑布,今名响水滩,古名响水河,水流湍急,瀑布高悬,洪涛澎湃,响声如雷,故记名“响水轰雷”。毕节旧时的响水滩河畔,青山连绵,古寺幽邃,游人如织。如今响水滩瀑布景点建设和纱帽山公园正融为一体,沿响水滩瀑布向上,即可见纱帽山公园的大门,大门的石柱上雕有我省著名书法家包俊宜和陈家林的题字。站在石柱旁,既可见纱帽山上的林深树茂,鸟鸣山涧,又可见响水滩银瀑飞泻,令人心旷神怡。

闲暇时,去过的还有古城西南的灵峰仙境,曾和友人到那里下围棋,并品尝灵峰寺庙里的玉兰花点豆腐,味道微苦,鲜美可口。那里山峰高耸,古木幽深,山泉流淌,鸟雀欢叫,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旧时灵峰寺院里,正中大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现在庙宇有所改变,由贵阳弘福寺出资建造了大雄宝殿,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但寺庙旁的古树和玉兰花依然挺立,见证着多年的人世浮沉,记载着多年的奇幻传说。毕节史志介绍,这两棵玉兰树的树龄长达五百余年,是该寺的创建者燃指和尚于明洪武年种植,每年春天,玉兰蓓蕾绽放,繁花似景,风姿绰绰,清香遍野,游人如织。灵峰寺内常年香火旺盛,自然厚赐的秀景,飘渺空灵的传奇,暮鼓晨钟的秘境,使灵峰仙境气韵独绝,灵动幽然。古树新花和深幽的群山透出神秘的美感。

毕节响水滩

其余的六个景点也各具特色,美妙无比。毕节的织金洞、九洞天、百里杜鹃、韭菜坪、草海已国外闻名。但毕节城的老八景却鲜为人知,其实毕节城老八景将自然风光、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的确为毕节的山水园林城市增添了光彩,使毕节古城更具魅力。

美丽毕节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毕节的历史名人除众所周知、声誉显赫的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明代兵部尚书李世杰、明代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外,毕节县历史上还有不少著名杰出人物。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一一一年)痒河群(今毕节境内)出了个土著教育家盛览,他曾向武帝派遣出使西南的特使司马相如讨教教育学,以发展毕节的文化教育事业。明正统四年(公元一四三九年)毕节本土教育家唐谏献宅基地修学庙,发展毕节教育,旧时毕节的教育在贵州省的确名气很大,仅明清两朝,贵州出了两百名进士,而第一名就是明正统四年的毕节人张谏。明代毕节卫的林蔡氏,文武双全,军政闲暇时还教子论文。近代的政治家林青,辛亥革命那年出生在毕节一个贫民家庭。我在前面讲过,他一九三四年在毕节创办了草原艺术社,同年在毕节建立了贵州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以文化的方式推动贵州省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后任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可惜牺牲时年仅24岁。清代毕节还出了个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彝族人,法学家余达父(一八七〇—一九三四年),是大屯土司庄园的主人,余达父幼读私塾,后授业于进士葛子惠门下,研习经史子集,诗词文赋,一九〇六年留学日本,专攻法律,一九一〇年学成归国。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时,达父被选为省立院议员,后经周素园先生介绍给省长袁祖铭,出任贵州大理分院刑庭庭长,在王家烈任省长时受聘为省政府名誉顾问。达父先生学问深湛,著作等身,著有《逐雅室汉集》十四卷、《且兰野史》四卷等。

清朝时,毕节还出了个农民领袖陶新春。咸丰年间,他和胞弟陶三春领导黔西北苗彝等兄弟民族举行反清的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古城毕节所出的历史人物中,名气最大的是周素园先生(一八七八—一九五八年),即我在前面讲到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周素园先生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寻救国兴邦之策,一九〇七年在贵州创办第一份日报《黔报》,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反对列强瓜分中国,揭露社会黑暗,推动政治改革。同年与张百麟、钟昌祚等发起建立贵州的自治学社,从事反清活动,参加领导贵州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周素园任大汉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滇军入黔后流亡在外,一九一六年在北京、贵州等地任多种职务,一九二五年回毕节后不再参与政治,闭门读书,遍读历史和中外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名著,认真研究马列主义,探索人生道路。一九三六年二月红二六军团到达毕节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先生虽已五十七岁,毅然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一九三六年三月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动员云南省主席龙云等参加抗日。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员,毛泽东称赞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近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一九四九年毕节解放时任毕节县和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一九五五年任贵州省副省长、贵州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等职。一九五八年周素园病逝时,贵州省委题了一副挽联:万里共长征,人民事业资匡助;一心服真理,马列宏谟有会道。充分概括了他光辉的一生。

新街上残存的马头墙

毕节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贵州有重大影响的还有秦天真、徐健生等。秦天真一九〇九年出生在毕节县一个农民家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贵阳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一九三四年和林青组建了中共贵州省第一个党支部,一九三五年一月,经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委,林青、邓止戈、秦天真三人成了首届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一九三五年贵阳“七一九”事件后,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博古亲笔写信介绍秦天真去延安,贵州解放时,中央政务院任命当时担任十八军民运部长的秦天真为贵阳市委书记兼市长,之后担任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和贵州省副省长等职,对贵州省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节鸭池区的徐健生一九一二年出生,一九九〇年我在鸭池区任区委副书记时,专门到他的出生地鸭池十八乡去了解过他的经历。徐健生早年和林青在毕节组建了草原艺术社,在毕节积极组织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红二六军团到毕节时,他组织毕节山城的民众为红军缝制了两万套军服。任过中共贵州工委交通特派员、延安解放日报社党支部书记、西北坡中央党校秘书长、贵州新华通迅总社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等职务,对贵州革命和建设也作出过重大贡献。

在纪念贵州建省六百周年时,回想起以上杰出人物,深感敬意,他们对贵州的历史贡献的确功不可没。

在毕节生活了几十年,对毕节的小吃也很有感情。毕节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有老百姓喜爱的长命菜——豆汤酸菜,有香风万里的臭豆腐干,有珠园玉润的毕节汤元,有大智若愚的王傻子烧鸡,有荡气回肠的炒米糖开水,有百吃不厌的脆哨面等等。旧时毕节有句古话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虽有点夸张,但说明毕节老百姓在生活中对豆汤酸菜的依赖。毕节的酸菜是乳酸,加上豆汤,佐以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有生津解渴、消食提神的功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地委办工作时,和贵州省顾委主任何仁仲老先生吃过几次饭,饭桌上他对毕节的豆汤酸菜作了高度评价,并从酸咸综合、增进食欲、价廉物美、便于保存等方面对豆汤酸菜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评价。王傻子烧鸡是一种味道特殊的烧鸡,肉酥皮脆,油润鲜美,冷热皆宜。一九八二年八月我第一次在毕节半边街(即威宁路)老客站对面吃到王傻子烧鸡,至今三十多年了,那种鲜美的口感还记忆犹新。创史人叫王维让,出生毕节,目不识丁,憨厚老实,性情粗犷,外号“王傻子”。九岁学艺,匠心独运,他制作的烧鸡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小有名气,得名“王傻子烧鸡”。解放初工艺达到炉火纯青,声名大振,已上《全国名特产品》,《贵州特产风味指南》等书。南关桥畔的毕节汤圆也很特别,糯软滑爽,甜润甘美,是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还有吃上一次就忘不了的康家脆臊面,这种面条也叫油浇燃面,汤面分开,吃法独特,面条细脆味浓,臊子脆香回甜,汤鲜不浑,而今已成贵州名小吃。此外,还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的米凉糕,名臭实香、酥嫩细腻、清爽适口、味道鲜美的臭豆腐干,麻辣可口的烙烤洋芋等,构成了毕节人独特的风味小吃。吃过它们的本地人外地人都恋恋不忘。至于前边我讲到的炒米糖开水,近几年已听不到南关桥畔那位老人的叫卖声,据说老人已经仙游了,但他那荡气回肠的叫卖声以及炒米糖开水的特殊味道已成了老毕节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毕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彩,有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坡,布依族的“六月六节”等。毕节的民族歌舞“乌蒙欢歌”享誉国内外,苗族“滚山珠”曾获全国山花奖,彝族的“铃铛舞”也享誉全国。古老的民族戏曲乐器,以彝族的撮泰吉、月琴,苗族的芦笙、二眼箫、四眼箫,布依族的牛角为代表,充分展示了毕节各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和结晶。

民族古籍文化也是毕节在全国的一个亮点。《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录》《迁徙歌》等七十多部三千多万字资料的出版发行,充实了中国民族古籍文化的宝库。

旧时毕节的节庆习俗也很有趣,除夕之日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垃圾脏水要倾倒出去,因为正月初一是忌讳倒垃圾和脏水出门的。除夕之夜全家老少团坐在一起,享受经过几天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旧时毕节人要先点上香火,用小盘子拣上几个菜,先供奉祖宗牌位,或祭祀灶神。祭祀时,一家之主要默默祷告,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少福禄顺利,祭祀之后才可以全家进食。正月初一一般都要贴春联和门神,以求驱邪避灾。春联在民间很受欢迎,每年春节毕节书法家在街上义写春联,许多老百姓冒着严寒排队要。初一到十五是要耍龙的,若有单位或个人要接龙,就备红钱给耍龙的伙计。十五元宵节,灯火辉煌,民间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要通宵不熄。至于端午节吃粽子、游百病,中秋节吃月饼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但阴历十月初一吃糍粑可称毕节的特色。毕节人认为十月初一是牛的生日,牛辛苦一年,要打糯米糍粑吃,当然老百姓自己也享受糯米糍粑的美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住百花山四号龙门时,电脑电视和网络游戏还不发达,玩的东西少。但毕节山城的小孩,玩的东西却很有趣,如打陀螺、滚铁环、丢窝儿、传电、放风筝等,这些游戏,既环保,又经济实惠,还增添了儿童之间的友谊,锻炼了身体,增长了智慧,其乐无穷。可惜,随着电脑电视、网络游戏的发展,旧时毕节人的这些娱乐日渐少了。

毕节是联合国专家认为不宜生存发展的喀斯特地区,过去这里老百姓为了生存,在高山上种粮,水土流失严重,越垦越穷,越生越穷,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一九八四年春节期间,胡耀邦总书记到毕节视察;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八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多次到毕节调研。一九八六年四月十日,我作为毕节地委办的工作人员,曾陪同胡锦涛同志考察毕节至双山区、百纳区的一些乡镇,了解生态建设情况。经长时间思考,一九八八年,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成立以来,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毕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毕节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毕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森林覆盖率由一九八八年的百分之十四点九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一点五,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一百八十四元上升到三千三百多元,贫困率从百分之五十七下降到百分之四点二五,教育、交通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毕节老城变大了,从二〇〇六年的十四平方公里扩展到二十五平方公里。毕节古城变靓丽了,街道宽阔,街容整洁,高楼林立,行道树、红灯笼井然有序,一个个曾经障眼的山丘,变成了花草飘香、树木覆盖的公园、广场,曾经污染的穿城河道,重现碧水蓝波、玉栏石桥。环境优美,有凤来仪。近几年,毕节城区的碧阳湖畔,常有成群的白鹭栖息过冬,在我省著名书法家戴明贤先生题字的碧阳湖石碑旁可见白鹭嬉戏,形成独特的风景。目前,毕节城通往贵阳等地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飞机场等都在陆续建成。三十多年前我所见的街道狭小、房屋破旧、冷冷清清的旧城痕迹已基本消失,崭新的毕节正在形成,得天独厚的各种条件,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居毕节面貌大变。

毕节的发展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二〇一二年十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毕节视察指导工作;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到毕节视察指导工作;二○一三年二月七日,即春节的前三天,温家宝总理亲自签批了国家发改委报送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并以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下发。规划将会使毕节城尽早建成川滇黔区域性经济中心,毕节的明天更美好。

黔说·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