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古老的“油锅”制
所属图书:《长鼓舞盘王: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古老的“油锅”制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远在上古时期,《山海经·大荒东经》就记载:“有困民国,……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越绝书》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通江南陵,越摇所凿”,“宿甲者,吴宿兵候外越也,……其东大冢,摇王冢也”。《世本》载:“徭民,东越王徭,勾践之后,其后以徭为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楚威王兴兵,……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乎秦,汉高祖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隋唐时期,“莫徭”之族称频见于史籍,唐姚思廉《梁书·张缵传》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长沙孙无忌等著《隋书·地理志》三十一卷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宋史·蛮夷列传》载:“蛮徭者,居山谷间,……不事徭役,谓之徭人。”

由于“荔波古为荒服地”,“苗蛮六种,聚族而居”。瑶山地处黔桂的荔波、从江、榕江、三都及南丹、环江等两省县交界的月亮山麓,远离县城,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商旅不通,是氏族社会的“世外桃源”。

瑶族实行严格的部落内婚,不与外族相往来,长期的锁关自守,形成强烈的内向性和外抗性,使传统的观念越发根深蒂固。历代土司及反动政府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更增强了这种狭隘的民族意识。《荔波县志》就记述说:“瑶族……其团结力之强及守秘密坚信约,为现在人类中所仅见,一经然诺,决不食言,族中秘密,虽妇孺亦不泄露于外。”

历代土司,统治阶级对瑶族的武力征剿,迫使瑶族“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瑶山正是“土少石头多,滴水贵如油”的极贫山区。

传统的生产方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畬田不足,弓求野肉”,“春种一大片,秋收才一箩”。粮食产量极低,群众生活极端困难。

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个体家庭每遇灾害和不幸,只有依靠群体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才能渡过难关。于是,承担组织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的,古老的氏族“油锅”(家族)组织便长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时至今日,仍为广大瑶族群众所竭力拥戴,显示出古老的“油锅”组织的顽强生命力。

荔波瑶山的“油锅”组织主要具有如下职能:

有事互相商量,大事人人到场,互相间全力支持和帮助。

神判

“油锅”,瑶语称为“玻卜”,意思是“爷崽”,意为“同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人”。这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建立的特殊社会组织,是一个父系家庭组成的血缘集团,所有的成员是同出于一个父系祖先的亲属,彼此间都有血缘关系,聚族而居,互相照应。

最初的“油锅”,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是“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后来,由于内部的发展,又分成许多小“油锅”。同一“油锅”的人,都是爷崽、兄弟,因此相互间都有彼此帮助的义务,特别是婚丧大事,必须“油锅”成员商量,人人到场。如遇天灾人祸,同一“油锅”的成员,都应全力予以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血亲复仇”时更是同仇敌忾。这种“有饭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事大家帮,有难大家担”的“油锅”组织在维系瑶族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个“油锅”都有自己的名称。“油锅”的名称,与男性始祖的名称有关,而这些名字又大都是些日用的物品。

每个“油锅”都有自己的头人。“头人”瑶族称为“朵播”,意为“大哥”。头人是“油锅”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外是当然的“油锅”代表,凡“油锅”内事务,要先找头人商量,如是婚丧大事,就先就近找本“油锅”头人商量,然后再找总“油锅”头人汇报,以便几个“油锅”统一行动。“油锅”头人多为全体族民公认的自然领袖,他必须知识面广、社会阅历多、生产经验丰富、精通本族历史,特别是通“巫”,能择吉选日子。

同一“油锅”成员同住一地。如因生产关系,搬离原“油锅”寨,则可申请参加迁入地“油锅”,但需办理“入锅”手续。即备办薄酒,请迁入地的“油锅”成员吃一餐,取得新“油锅”成员资格。

每个“油锅”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同一“油锅”的人共同祭祀。届时,全体男性成员,无论老幼,毫无例外地必须参加。

每个“油锅”组织有自己的领地。同一“油锅”的人可以在领地内自由开垦、自由放牧、砍柴割草,其他人则不得擅自入内动土。

每个“油锅”都有公共墓地。同一“油锅”成员死后要葬在一起。民国初年之前,瑶山实行岩洞葬,将棺柩置于高山岩洞中,“藏固深秘,人莫知其处”。同一“油锅”的人,死后同置一洞。现改行土葬,但仍传承着同一“油锅”成员同埋一处的旧俗。

同一“油锅”的成员严禁通婚。因为同一“油锅”的成员都是爷崽、兄弟,所以,氏族内反对血缘婚姻的原则被严格遵循着。同时,同一“油锅”的成员间亦不能通婚,而只能在“油锅”之外,相同支系的瑶族之内通婚。

“油锅”成员有互相继承财产的权利。遗产由儿子继承,若无子则由他的亲兄弟分享,若无同胞兄弟,则全“油锅”成员平均分享。寡妇再嫁,必须把财产留在“油锅”内,若是个人财产,在取得亡夫“油锅”成员的同意后,可带走一部分,但必须保证主要的生活资料仍然保留在“油锅”内。

“油锅”有定期的会议制度。每年春耕前,由“油锅”头人召集全体“油锅”成员共同祭祀“油锅神”,祈祷保佑人寿年丰,六畜兴旺,鼓动大家努力生产,不误农时,适时播种耕种,抓紧时令季节,不可懈怠偷懒,不可好吃懒做。每个成员都得出席会议,并可充分发表对“油锅”内事务的各种意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这种在宗教形式下的“油锅”民主议事、技术传授、规范个人行为、整合“油锅”组织的定期会议制度具有极为浓厚的氏族社会色彩。

大山深处是瑶家

长鼓舞盘王: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