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民族地区奔小康,民族文化旅游搭桥梁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4672字

民族地区奔小康,民族文化旅游搭桥梁

一、神秘的古文化境地

毕节市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散居的贫困山区。“乌蒙磅礴走泥丸”,一代伟人的诗句,凸显毕节形象。全区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白、仡佬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0多万(含未定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26.7%。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物产资源丰富。毕节乃川滇黔锁钥,贵州高原屋脊,乌江、珠江发源地。殷周至元朝属牂牁、夜郎、罗施等国,明朝建制,曾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今为国务院批准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毕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凉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盛产核桃、天麻、辣椒,有“竹荪之乡”、“中国漆城”之誉。毕节是山的国度,山海苍莽,峡深流急,气势磅礴,风光壮丽。毕节也是名洞之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湖的长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流光溢彩,恢宏壮观。著名作家冯牧对织金洞“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的赞美,让多少人向往名洞之乡——毕节。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飘芳竞艳、灿若织锦。“高原明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浪绿波金,珍禽云集。“岩溶百科全书”——瑰丽奇伟的九洞天,洞外有洞,天外有天。中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洪家渡龙头电站,高峡出平湖,牵起串串明珠璀璨辉煌映乌江。毕节,山水神奇,人文荟萃,风情浓郁,黔西观音洞遗址,可乐遗址、奢香博物馆、彝族大屯土司庄园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贯六十万年,展示着古人类的遗踪、夜郎的神秘、水西的灿烂。勇开九驿的明初彝族女杰奢香,功勋卓著、名震天下。苗、彝等世族村寨,原始古朴、五彩的服饰,拙朴的舞蹈,独特的音乐,醇厚的风情,令人陶醉。桥如飞虹凌空,揽尽神奇乌蒙。贵毕高等级公路,百余公里百余座桥,堪称桥梁博物馆,首创吉尼斯纪录。一路驰骋,一路风光,一路豪情令人爽。

毕节,风景这边独好!

如何利用当地这些独特的资源、实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一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纲领。报告还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这对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极大的鼓舞。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穷落后,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新型产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常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保存了众多原始、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族风情,拥有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依托。民族文化旅游,以其特有的消费功能和生产功能,伴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创造就业机会最多和获得效益最大的产业。利用雄伟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能够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为当地各民族群众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为各民族传统的手工艺品、美味佳肴和农副土特产品开拓广阔的市场,让这些资源优势在发展民族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架起一座座桥梁。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因为经济市场的繁荣,会使人们思想观念、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从主要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精神的满足。旅游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的生活时尚,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等将会更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推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去年,通过向海内外宣传促销各方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旅游规划与旅游商品方面的合作,联合打造中国西南旅游圈。各方都将旅游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使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方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将西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打造西南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而形成西南地区旅游业的产业化,使其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随着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电站的建设,内昆铁路、贵毕高等级公路的通车,毕节市能源大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改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旅游大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改变,农民将有机会和可能进入旅游市场,仅此就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启动旅游大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因地制宜

如何开发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特殊性色彩的民族文化旅游,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

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方面和多个部门,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要强调按照规划早制定,体制早理顺,开发要依法,环境要优化,招商要加大的思路来进行。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实现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的多项有机统一。

2.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

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理论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这方面的文章我只偶尔在毕节日报读到过,如《发展我国旅游业六点建议》《抓好旅游和畜牧大区建设》《西南六省区市联手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文章,没有看见其他较为系统的理论性研究资料。这方面。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科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

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和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特别要在突出特色和实施精品战略上下功夫。资源的多样性为产品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而且资源的品质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品位。我们要根据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特品乃至绝品,突出其特色和深化其内涵,不断增加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将“文史”纳入民族地区旅游范围之内,以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使之更为丰富多彩,更具有可看性和吸引力。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自然风光当然是基础,但只有绚丽的自然之美,而无人文景观相辉映,便会显得单调、平板、经不起看。正如一个徒有其表而内在空虚的美人,终究会令人觉得浅薄乏味。纵观著名风景区,没有不依托于人文景观以提高其知名度者,泰山的玉皇顶、洞庭湖的君山、庐山的别墅建筑和名人故居、峨眉的金顶和寺庙等等,这些地方最有吸引力的往往是人文景观。不注重人文景观是我们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大弱点,一些可以很好地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的景区也不例外。我区的人文景观(或称文化旅游)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近代革命遗址和文物,如“中华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这些文物古迹是文化之宝又是旅游之宝,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至今鲜为人知。第二类是具有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古迹。如已为世人所知的“大方奢香墓”“彝族大屯土司庄园”、渐次明朗的夜郎谜底——“可乐遗址”等等。以上所列仅仅是众多人文景点中的一部分。这些人文景点都与自然景点近在咫尺,有的就在自然景点之内。它们都可以纳入旅游路线、丰富旅游的内容,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在此特别要提的是民族风情与旅游的结合问题。世居民族多数聚居或散居于有名的风景区附近,这些地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历史文化,是天然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这些方面逐渐引起了重视,开始被纳入民族文化旅游的范围,但还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扩展。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依托民族地区自然气候、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优势,创建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开发中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应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4.培育人才

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已由大众化静态观光向教育性、参与性、娱乐性与主题化转移。游客渴望科普教育,“富科普于旅游,变景区为课堂”。用这种集娱乐、审美、参与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科普教育,更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广大游客远不满足景观形态形象化的简单描述,更希望得到景观成因上、演变上、生态上、科技上、文化上的知识。这种“追根求源式”的消费模式,推动了在旅游活动中开展科普教育的进程,能让旅游者在欣赏生态景观的同时,获得富有科技文化内涵的讲解,就可以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增强旅游消费魅力。为此,必须加强人才培育。

5.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一定要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样重要。我市先后出版的《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奢香故里·大方卷》《溶洞王国·织金卷》《高原明珠·威宁卷》《水西鹃韵·黔西卷》《渴望春色·纳雍卷》《乌蒙灵峰·毕节卷》)恰好与地委、行署(现毕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大区”的构想不谋而合。从开发旅游业的角度看,这六卷丛书生动地描写了乌蒙山腹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读这六卷丛书,就是浏览山川名胜,接近古今贤达,聆听曾在这里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书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磅礴雄浑的乌蒙气势,无边无际的百里杜鹃、鬼斧神工的宇宙奇观织金洞,苍茫神秘的高原明珠草海,还可以结识民族团结的楷模——古代彝族女杰奢香夫人、不畏权贵的一代名臣丁宝桢、勤政爱民的兵部尚书李世杰,一睹当年红军“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豪情。因此,这几卷丛书可以作为开发旅游大区的导向、蓝图,更可作为把我市旅游资源推向市场的绝妙广告。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总之,我们应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制定更优惠灵活的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各种资金,强化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地理优势,不断深化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信心,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强与邻省区发展大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并逐步发展跨国旅游合作,加快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不断向前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搭桥铺路。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