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初探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5081字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初探

“歪梳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自称Hmongb,他称“歪梳苗”、“偏苗”或“蒙莎”(西部苗文:Hmongb Shuab),是亚鲁王的嫡传支系之一,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操苗族西部方言第二土语。歪梳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织金、黔西、纳雍、大方、六枝、水城、盘州、普定、关岭、兴义、兴仁、晴隆,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云南省的红河等地。苗族最早使用的乐器是芦笙,苗族芦笙历史,源远流长。芦笙自古以来深受苗族人民喜爱,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一、关于苗族芦笙的记载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鼓瑟吹笙”的诗句出现。《说文解字》注:“古者女娲作簧。”《礼明堂位》《世本》等书中也说:“女娲作笙簧。”《风俗通》亦记载:“伏羲作瑟,女娲作簧。”史书典籍关于苗族芦笙只言片语的记载不少。

《诗经》记载:“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载:“鼓瑟鼓琴,笙罄音同。”

唐代杜佑著《通典》“乐器·匏七”记载:“于荆、梁之南尚仍古制:南蛮笙,则是匏,其声甚劣。”

唐代樊绰著《蛮书》记载:“蛮人少年弟子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新唐书·南诏传》记载:“西南蛮吹瓢笙,笙四管,酒到客前,以笙推盏劝釂。”

宋代朱辅著《溪蛮丛笑》记载:“蛮所吹葫芦笙,亦匏瓠余意,但列管六。”

宋代《大定县志》记载:“参差六竹管,长声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

《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记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

明代田汝成著《炎缴纪闻》记载:“苗人古三苗之裔……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淫词谑浪,谓之跳月。”

《黔南识图》记载:“择平壤为月场,男女皆艳服,吹芦笙,踏歌跳舞。”

《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花苗跳月时,男吹芦笙,女振响铃,谓之打(摇)马郎。”

《滇黔土司婚礼记》记载:“元夕,立标于野,大会男女,男吹芦笙于前,女振金铎于后盘旋跳舞,各有行列。”

《黔书》卷四记载:“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以受簧,是为匏笙,女娲氏之笙也。”

清代贝青乔《苗俗记》记载:“黔书谓苗俗不娴音律,而笙之制六管,比栉羽,独合于古。”

清代《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大定、遵义之花苗,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男吹芦笙,女振响铃,旋跃歌舞。”

清代《毕节县志》记载:“苗人春间择平地为花厂,遇辰日或午日,男女无近远,皆易鲜衣,饰装而来。女围聚于一处,中竖一杆,插冬青叶,男吹芦笙周围旋绕,婆娑歌舞。”

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峒溪迁志》中记载:“执芦笙……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睞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芦笙是苗族最早使用的乐器,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正如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

二、歪梳苗芦笙乐曲

芦笙,是苗家祭祀活动或跳花节等节庆中用以表悲伤或欢快情感的主要传统乐器。歪梳苗称芦笙为“ghenx”,跳芦笙舞称之为“tlat ghenx”,芦笙师称之为“zid ghenx、gud ghenx”或者“zid ghenx zid ndrual”,祭祀芦笙称之为“ghenx duas”或者“ghenx dlangb nyox”。苗族芦笙有词也有曲,吹奏出来的芦笙乐曲婉转动听,耐人寻味。

2015年7月,笔者深入贵州省纳雍县水东乡过扎苗寨调查,发现歪梳苗的芦笙曲有祭祀芦笙曲、跳花芦笙曲、休闲芦笙曲、婚俗芦笙曲等,其中祭祀芦笙曲曲目较多,有《ghab sob ghenx》《ghenx duas》《ghenx daol nol dlangb》《ghenx uat nol dlangb》《ghenx sheud draod》《ghenx haik daid》《ghenx njis qangd》《ghenx njis ghab chuad》《ghenx zhaot dlangb》《ghenx dlangb nyox》《ghenx dlangb nyox zhaot dlangb》等等。可见芦笙乐曲在丧场中极为重要,用悲戚凄楚的芦笙曲调向死者“诉说”丧祭的全过程。祭祀用笙必用鼓,笙与鼓二者缺一不可。跳祭祀芦笙舞蹈时,吹奏者边吹奏,边参照腿脚动作和击鼓动作,让鼓声节奏与芦笙曲调协调一致。曲谱内容一般都有成型的唱词,能借助语言谐音直接表达,用芦笙曲给死者“讲明白”,表达了活人对死者虔诚孝祭之意。腿脚动作和击鼓动作具有特有的原始舞蹈特点,其动作鲜明,节奏和谐。每跳过一曲,或唱丧歌或酒令,其歌词内容大都是叙述人世之情。

现将笔者收集到的过扎苗族芦笙师杨兴志吹奏的《打牛还愿芦笙曲》(苗语称:Ghenx dlangb nyox zhaot dlangb)录于下:

如此哀婉的芦笙曲调,表达生者对逝者诚挚的敬意,苗家故人回到那遥远的东方去守护美丽的家园吧!

三、苗族芦笙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欢的民族乐器之一,它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作为普通乐器所具有的吹奏功能,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芦笙文化。芦笙文化渗透在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等领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民族性格、文化面貌、心理素质及伦理道德,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1.苗族芦笙文化的内涵

首先,芦笙文化是一种祭祀文化。在苗族聚居的地区,按传统习俗,每凡苗家老人过世都要举行隆重的丧事祭典。人们进行丧葬祭祀时离不开芦笙和皮鼓,夜以继日地吹笙击鼓是苗族丧葬习俗主要内容。芦笙在丧葬仪式中被使用,表明芦笙已经从一种普通乐器上升为一种法器、神器。它所奏出的声音当作丧乐,已经被赋予了沟通阴阳两界的神秘文化内涵。在丧葬仪式中,人们通过吹奏芦笙祭祀曲、跳芦笙祭祀舞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与尊重,同时也表示对亲友和乡亲们的安慰和问候。如下面这首《送灵芦笙曲》,苗语称ghenx zhaot dlangb,就生动地表达了芦笙作为沟通阴阳两界的桥梁。

其次,芦笙文化是一种乐舞文化。苗族人民在吹奏芦笙时有一套独特的芦笙舞曲和舞步。如清代《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大定、遵义之花苗,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男吹芦笙,女振响铃,旋跃歌舞。”檀萃《说蛮》载花苗:“孟春合男女跳月,择平壤为月场,皆更服饰,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迥翔宛转,终日不倦,暮则牟所私归,比浇乃散。”这些描述的跳花芦笙舞一直保留至今,有《跳花芦笙曲》为证,其词如下:

最后,芦笙文化是一种婚恋文化。唐代樊绰著《蛮书》记载:“蛮人少年弟子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陆次云《洞溪纤志》曰:“苗人习昏礼,曰跳月,跳月者,乃春月跳舞求偶也。”芦笙不仅是苗族人民的主要娱乐工具,同时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纽带,它是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必不可少的媒介。现在苗族地区仍普遍流行跳花坡、踩月亮。跳花节期间,苗族青年男女都着盛装汇集到芦笙场上,男青年在欣赏芦笙踩堂舞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心仪的姑娘,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女方会给男方一个信物,相约晚上行歌伴妹踩月亮,时机成熟就男方请媒提亲,商定婚姻事宜。

2.苗族芦笙文化的特点

(1)历史性。在苗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芦笙和苗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历史上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苗族长期迁徙,这导致苗族文化领域悲的成份大于喜的成份,也正是这样,苗族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芦笙曲调之中,苗族把整个感情都融入芦笙里。不论历史故事传说,还是古代部落间战争,芦笙总是以它独特的功能来表现、歌颂、祭奠祖先或家园的兴衰。例如,花山节就是以芦笙为道具来纪念苗族英雄“Yangx loul”的,苗族丧葬仪式中芦笙则是悼念亡灵的道具。苗族芦笙激起人们对英雄及逝者功绩的怀念,在各地苗族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把各地苗族的心连在一起,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2)艺术性。芦笙是一种乐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记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可见芦笙的音乐舞蹈的成形是较早的,并得到广泛运用。正因为有了芦笙,苗族才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自己的音乐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为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活的依据。

(3)群体性。苗族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历史的产物,是苗族人民自娱自乐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芦笙文化,芦笙则为苗族发展自己的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在苗族民间芦笙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芦笙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对于苗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苗族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苗族芦笙文化在苗族人民心中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的、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是一种没有神的力量的图腾,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苗族人民之间感情沟通的工具,在苗族文化领域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从芦笙的产生传承到今天,芦笙逐渐成为苗族文化的代名词,可以说苗族芦笙文化是一部口传心授诗歌体的苗族社会“百科全书”,涉及苗族历史、宗教、哲学、文化和风俗礼仪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广泛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