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岩陈氏家族彝汉考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4970字

苗岩陈氏家族彝汉考

苗岩陈氏(以陈永阶为代表的)家族,源远流长,百世其昌。据祖宗灵筒和碑文记载,可以推断陈氏家族在苗岩定居已达三百年之久。此间,族人总与其他兄弟民族(过去苗岩及周边居住着苗族和汉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以礼待人,深受外族的尊重和好评。

苗岩陈氏家族本姓陈(没有二姓),与周边居住的其他陈氏,如余家沟陈家(余家沟的原住民)、火马陈家(汉族)、冷水陈家(汉变彝,与火马汉族陈家同宗同源)、三官寨陈家(侯吐尼益,赫迪补哎底。始姓范,后改陈,现已还宗为范姓)、岩脚寨岩背后陈家(嘎哪尼益)、凤凰山陈家,均无血缘关系。她是一个独立的家族整体。

苗岩陈氏家族,在一些民间风俗礼仪上既用汉俗,也用彝礼。如超度亡人时既用汉族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又用彝族宗教。但是多用彝族宗教。送葬时要丢买路钱,埋葬要用望山钱,清明节上坟要挂清飘。而在过节时,如除夕、春节、元宵节、七月半、十月初一彝族年、婚姻嫁娶等,无不使用彝族风规进行庆祝。外人对此总是迷惑不解。因此,有人怀疑其祖宗是汉父彝母,有的则认为是彝父汉母。为了证明这两种怀疑的正误,判断苗岩陈氏家族属于彝族还是属于汉族,笔者就此追根溯源,进行如下考证。

一、语言、服饰

在中国已定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彝族是一个独立的、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民族。几千年来,彝族人民一直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思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礼仪风规。而在苗岩陈氏家族中,无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在家的、外出的,没有一个不能说彝话的,也没有一个不懂彝礼的。在祖坟的碑文中,在祖宗的灵筒里,还用彝族文字记载着陈氏家族的历史和祖宗姓名。

在服饰方面,彝族服饰与其他民族完全不同。彝族服饰雕花绣朵,分门别类,有大襁滚,有“栏杆”,有装装。除了衣服、裤子以外,头上戴的头巾,脚上穿的鞋袜,同样绣着精致的花纹。衣服有长有短,各取所爱。另外,女的胸前还系着长围腰,耳朵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耳坠(据传说,耳坠既起装饰作用,又能抵御风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苗岩陈氏家族中的妇女还穿着上述服装,男的还穿长衫、带头帕。到了21世纪,部分老年人还穿着长衣服,带着头帕,系着长围腰。真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在历史上,汉族以脚小为美,汉族女生的脚从小都要被父母包得小小的,但是,自古以来,苗岩陈氏家族中,不论是嫁出去的还是娶进来的,都没有这样的现象。

二、姓氏

我们先说汉姓的来历。

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使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个氏族由一个老祖母带领其儿孙们生活在一起,这个生活群体就是一“姓”。《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声。”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性祖先的子孙。如云南永宁纳西族,现在仍有母系制的残余。那里温泉乡阿古瓦村的益稭亲族,是由当地六个氏族之一分衍出来的。“益稭”一词本来是一位女祖先的名字,因为从她开始建立了新亲族,所以,她的名字就逐渐成为该亲族的称呼,每个成员的名字前面都冠以“益稭”这个姓。《说文解字·女部》所收的姓有十几个,如姜、姬、嬴、姚、妫等。汉代王充在《论衡·诘術》中解释了这些姓的来源:“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则姓苡(后来写作“姒”)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跡,则姬(与“跡”同音)氏。”现代学者注意到姓与图腾的关系。黄文山先生说:“中国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如秦姓嬴,是瑞兽之名;周姓姬,是鳄鱼的意义;……夏姓姒,为妊娠的药草。”

姓有什么作用呢?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这里提到姓的两大作用:一是“崇恩爱,厚亲亲”“纪世别类”。姓不仅标明了一个氏族的血缘关系,还以之作为氏族间团结亲近的纽带。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团结对于氏族的生存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别婚姻”。人类开始是乱婚制,并且出现了群婚制。近亲繁殖的婚姻制度,导致了后代的退化。叔詹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产说:“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左传·昭公元年》)同姓不婚的另一意义是“合二姓之好”(《礼记·哀公问》孔子语)。即与外姓结婚,能结亲家,相友好。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殖,氏族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分出女儿氏族、孙女氏族等。此外,族外婚往往是两个氏族之间相互通婚,男子往往由此氏族出嫁到彼氏族。在向父系制过渡时,就逐渐由男子形成新的氏族。这些新的氏族逐渐有了自己的称号,这就是氏。可见,氏的产生是母系社会逐渐解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氏族逐渐分化的结果。

在古代,姓、氏本来是有区别的,但是到战国以后,姓与氏就混同了。到了汉代,就已经不能清楚地区分了。如《史记·项羽本纪》:“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说明姓氏之间无别了。

彝族的姓氏名称则不同。彝族自古就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人际交往中,都是用彝语交流思想,用彝文记录事情的。根据口传和众多的文献(如《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物史纪略》等)记载,彝族都是采用自己的彝名彝姓的。从彝族始祖希慕遮开始,不论是母系氏族社会还是父系氏族社会,彝族都用自己的彝名记录自己的谱牒及迁徙过程。彝族的姓名都是父子连名。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或者最后两个字为儿子名字的开头一个或者开头的两个字。彝族采用汉姓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才开始的,距今才600多年的历史。而苗岩陈氏家族采用汉姓就更晚了。大约是在清朝,也就是在九品官陈金凤的父亲陈文这一代才开始的(以灵筒为依据),距今也才300多年左右。以苗岩陈氏家族中长房家的灵房中所存的灵筒为依据,陈文的父亲和母亲还是彝名彝姓。

从彝族的父子连名制,可以看出没有固定不变的姓氏。

三、尼益

“尼益”是彝族社会中证明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古代彝族社会中,“尼益”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一样,有“尼益”的人,是有权贵、有势力、有地方、有吃穿的,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高尚的。没有“尼益”的人,是有“尼益”的人家的佣人、丫头、娃子、是长年、是跑腿,这样的人社会地位低下,听人使唤,在社会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是无出头之日的。而苗岩陈氏家族是有尼益的。其尼益全称是“旨吐尼益,陇舍赫吐底”(“陇舍赫吐”是始祖姓名)。 [1]

“尼益”还是彝族社会中盘问家族的一个重要标志。汉族盘问家族时,只要是同姓,字辈排行相同,就认为是一家人。甚至只要是同姓,字辈排行不同也认成同一家族。同姓者不得通婚。而彝族盘问家族的方式却不同。尽管是汉姓相同,字辈相同,但是只要尼益不同,就不同宗,就不是同一家族,是属于姻亲关系,可以通婚。反之,即使汉姓不同,但是只要是尼益相同的,都是同一家族,属于血缘关系,不得通婚。也就是说,彝族盘问家族,只讲尼益而不论姓氏 [2] 。所以在苗岩陈氏家族中,夫妻双方都是姓陈的很多,其他家族亦如此,其道理就是尼益不同。

四、具体通婚状况

由于受到古代彝族社会中尼益等级制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前,苗岩陈氏家族中的男女青年都不与和自己不是同一等级(即没有尼益的)的其他彝族家族通婚,更不与外族通婚。不管路程有多远,他们总是要找到与自己同民族同等级的对象,并通过媒人提亲。所以他们的通婚地域除了本县本区和本县邻区以外,还与大方县的长石、八堡、中箐以及金沙县的清池、马路等区乡的彝族通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大学生陈永科、陈永超与汉族通婚。

五、苗岩陈氏家族的祖籍与彝族发祥地

据《西南彝志》和原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余宏模的《彝族历史论丛》所载,彝族最早活动于金沙江两岸,后迁徙云南。从希慕遮开始,传了三十一代后,到笃慕俄这一代,因洪水泛滥,淹没了山川田地和人家。其他的人都死了,只有笃慕俄漂浮到罗尼博(云南大理)山顶。他站在山顶,极目四望,洪水茫茫,感到无比孤独。几天后,洪水才渐渐消退。为了繁衍人,天上的三天君之女嗤俄武吐、尼俄咪补和能俄咪娻被派到罗尼博大山,与笃慕俄对歌成亲。其后分别生下慕雅且、慕雅考、慕雅热、慕雅俄、慕克克、慕戚戚六个儿子,(后称彝族“六祖”)。为了发展,他们不断向四处扩张,不断向外迁徙。文献还记载了云南是彝族的发祥地,川、滇、黔、桂四省区的彝族都是从云南迁出的。而苗岩陈氏家族中陈金凤之墓碑所载:“陈公乃先君第四子也,祖籍滇南,始祖随王(奢崇明之祖德赫辉)入川,暂邑干水田,复徙踩山坪,定居苗岩……。”碑文与文献记载稳合,陈氏祖籍与彝族发祥地吻合,毫无异议。

六、苗岩陈氏家族所属支系

苗岩陈氏家族属“六祖”中谁的后裔?首先,由于彝族有“”(读音译为“各菜铺车几”)的传统礼俗,即家支祖灵一旦满了九代,就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俗称“转嘎”。活动一结束,就把这九代祖宗灵筒送到岩洞里存放,不再放于灵房中。因此,在灵房里所存的灵筒中无法查出世系流传的记录。其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老谱书就已经遗失。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也没有人敢料理重写谱书一事,再加上高龄老人相继辞世,有关陈氏家族中陈金凤之父——陈文之前的世系没有传下来,致使今人不知所故。

陈金凤墓碑中有“旷志云,名乌蒙”的记载,《西南彝志》第六卷第337—338页载:“恒的二幼子,相距不远……君的二幼子,共谋掌权事……幼子鲁乌蒙,住毕索妥体。鲁家子三房,长子鲁伊洛,住客米罢雅,……次子鲁娄洛,住省郭法纪,幼子鲁乌蒙,为君到维惹。毕摩勒纳舍,杀牛送行……村里人听说,鲁乌蒙要远行,为此一献牛。”

碑文中的“乌蒙”是地名还是人名?如果是人名,那又是不是《西南彝志》中所说的“鲁乌蒙”呢?

为了考证历史,找出相关证据,给族人一个答复,笔者根据陈金凤墓碑碑文为线索,用了三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

毛泽东主席《七律·长征》中有“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样的诗句。乌蒙是山名,包括今昭通、威宁、赫章、毕节等大片区域,俗称乌蒙山区。而乌蒙山之山名又是怎么得来的呢?《寰宇通志》乌蒙府条:“古为斗敌甸(今云南昭通),乌蒙乃其酋长之祖名,历代相承皆有其地。”《蜀中广记》载:“乌蒙军民府,唐时乌蛮仲牟由(笃慕俄)之裔曰阿统者,始迁于此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元初归附,至元间置乌蒙乌撒等处宣慰司。”这就告诉我们,“乌蒙”是一位古代彝族首领——酋长,乌蒙山之山名正是用这位首领之名字来命名的,这也是对祖先的缅怀,有着历史纪念意义。又有《黔西州续志》载:“东川()、芒部()、罗甸(),原注东川长房,芒部二房,罗甸幺房,概姓瓞实(德实);乌撒()、瓞普(),原注宣威长房,五术幺房,概姓瓞普;昭通()、且兰()、更()亨(),原注昭通长房,且兰幺房,概姓更亨。”这里讲的五术就是乌撒。昭通,彝语称乌蒙,昭通是地名,而乌蒙是人名、家支名,也说明它是由人名或家支名变为地名的,它是乌蒙家的管辖区域。且兰又称扯勒,是奢氏之祖。这个记载说明乌蒙(穆雅卧之第十八世孙德赫龙之子)家和且兰(穆雅卧之第十八世孙德赫辉的后裔)家是亲支,同是彝族六祖之一穆雅卧的后裔。文献内容与碑文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可得知,陈氏家族为乌蒙之后裔,也就是彝族六祖之一穆雅卧的后裔。

总之,无论是从语言、服饰、礼俗等的流传,还是从灵筒上记载的祖宗姓名、墓碑上记载的迁徙过程及尼益、通婚状况来看,陈氏家族都与彝族的风俗和历史传统是完全相同的。家族支系考证更能说明苗岩陈氏家族彝父汉母和汉父彝母的说法是错误的。苗岩陈氏家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彝族。至于有部分丧葬礼俗与汉民族相同,那是始祖在迁徙过程中,在与汉民族接触、交往和和睦相处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扩大自己的势力而采取的以退为进的计策 [3] 。这不但表现出彝族学汉文、习汉礼的痕迹,更重要的还是反映了苗岩陈氏始祖在迁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4]


[1] “旨吐尼益,陇舍赫吐地”:意思是苗岩陈氏家族是从云南“旨吐”这个地方分支出来的“陇舍赫吐”的后裔。

[2] 关于彝族“尼益”与姓氏的解释,祥见于《毕节地区民族研究》第二集中陈宗玉《浅谈彝族同姓通婚》中。

[3] 关于陈氏始祖在迁徙过程中与汉民族接触、交往中为发展自己而学汉文、习汉礼的具体时间是在明朝末期,即“奢安反明”之后。

[4] 关于迁徙情况,详见陈宗玉《苗岩陈氏家族迁徙考》。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