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试析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利用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7815字

试析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应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习俗、道德、法律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产生的,如使用生活器具、机械和仪器的方法,同时也包括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更多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存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文化价值资源。评价人们的价值取向,就要看人们占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寡和优劣程度。所谓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表达了不同地域之间和民族之间的不同的具体特性。人们在特定的地域环境里,必然产生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生产生活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给人们带来了特色文化。“十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文化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概括起来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间工艺、文化空间、民族风俗、民俗节日、传统体育竞技、语言文字、民族服饰等。毕节市处于乌蒙山和大娄山之间,在这26846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等八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来到这块神奇的土地,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而且还创造了光彩夺目、绚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为丰富中华西南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展示,得到世人的关注和赞扬,这些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关注。

一、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概况

在毕节市内的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等八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存在大量的口头文学,这些口头文学包括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戏剧等。如彝族的英雄人物《支嘎阿鲁传说》、智慧人物《哪里传说》、苗族的英雄人物《蚩尤传说》、反映战争与迁徙的《战争与迁徙传说》、反映爱情故事的《睹丝和睹丝满奏》、回族的《锁住神马保草海》、布依族的《造天造地的传说》等。同时洪水神话和射日月神话在各民族都有流传。在音乐舞蹈方面,各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古歌、史歌、山歌、情歌、婚丧嫁娶歌、礼仪歌等。彝族的曲谷、阿索,苗族的飞歌、多声部情歌,布依族的双头歌、三滴水、排歌、结巴歌等都很有特色。舞蹈方面,彝族有酒礼舞、铃铛舞,苗族有芦笙舞、笙鼓舞,布依族有花棒舞、抛绣球舞等,都令人赏心悦目。戏剧方面尤其以彝族的撮泰吉出名。另外,在毕节市还存在两个文化空间:一是以黔西化屋基为主的新仁乡苗族文化空间,二是威宁石门坎乡苗族文化空间。医药方面,在各民族中要以彝医、苗医、布依医药比较出名。原毕节地区医药局曾做过统计,20世纪在本区内收集到不少的药方,其中苗族提供的有309个,彝族提供的有26个,布依族提供的有3个。毕节市苗族医药较为普及,特别突出的是大方六寨苗族,他们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走街串巷卖药。民间工艺方面,有彝族擀毡制作工艺,苗族银饰铜饰制作工艺,彝族苗族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苗族蜡染挑花刺绣工艺等。在民族节日方面,彝族有火把节、赛马节,苗族有跳花节、苗族年、端午节,白族有敬祖节、三月三,回族有古尔邦节、姑太节,布依族有三月三歌节、六月六歌节、蚂螂节,仡佬族有吃新节等。各个民族在自己的节日里都将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习俗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毕节市八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丧娶嫁习俗,或杀牛,或宰羊,倾重的方向不同,这是由人们所处环境决定的。体育竞技方向,彝族有摔跤、赛马,苗族有射弩、爬花杆,布依族有掷绣球、踢毽等。除此之外,各民族都有棍术、拳术、刀术,只是表演的套路不一样。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毕节市八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彝族、苗族、布依族语言保持得比较完整。虽然彝族文字历史悠久,苗族和布依族文字20世纪才始创,但文字记录民族语言得到了保证,这对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状况

说具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毕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数辈人的创造而沉积下来的,每一代人都为自己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做出过贡献。毕节市要使各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毕节的精神动力,成为本民族的精神家园,唤起各民族的觉醒,团结广大人民跟紧时代的步伐,就需要增强各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凝聚力来源于什么地方?来自各少数民族传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毕节市世居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弘扬的情况怎么样,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自20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表了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和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应了联合国的号召,规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10日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还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国各地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弘扬的热潮。毕节市也不例外,由文化部门、文物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派员深入穷乡僻壤,走村串寨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排查,进行逐项登记,把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重大项目,用文字材料和音像资料上报省和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为止,列为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彝族原生态戏剧撮泰吉,纳雍县苗族芦笙技巧舞滚山珠,赫章县的彝族铃铛舞和火把节。列为省级的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的洒礼舞、擀毡制作工艺,赫章县苗族的大迁徙舞,彝族的彝族年、唢呐调,七星关区三官彝族祭祀,黔西化屋基文化空间,纳雍张维苗族服饰工艺、水东苗族划筷祭祖、昆寨苗族服饰工艺,织金县海马冲苗族的射弩等等。

目前,毕节市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处于摸底排查阶段,发掘整理与保护弘扬工作还没有有序地开始,虽说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但这些只是毕节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再说,被列为保护名录的,是被人们长期扶持、被外界所熟知的那一小部分,因为毕节历来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外界很少知道毕节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更有甚者还不知贵州省有一个地方叫毕节。虽然中央近几十年来重视毕节建设,并尽力打造毕节模式,但外人知之甚少。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宣传力度不够,区情社情民情不被外人了解,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遇上这种情况。

发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还要有强大的财力作支撑,还需有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完成,特别是本地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处于原生态与现代化的交汇处,不理解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用现代化的理念加以注释,免不了有些张冠李戴之嫌;或用现代化的理念去考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会产生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少数民族落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经得住历史的风吹雨打,延续至今,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生存,不能不说它生命力之强,它生存到现在的合理性。发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看待它,让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发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毕节市在发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十分艰巨,还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努力发扬光大。

三、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情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毕节市很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这主要体现在党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方针。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毕节市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十分艰苦,经济社会十分落后,党政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毕节市各级党政部门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充分满足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需要,发展民族企业、民族商店、民贸公司、民族饭店等,给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对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一定的作用。

时间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毕节市世居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了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队伍中来,积极利用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为构建地方和谐、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毕节试验区的知名度。毕节市的国家级、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都是本地的文化精品。不管是彝族的撮泰吉、火把节,还是苗族的滚山珠、大迁徙舞,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们的历史厚重感。体现彝族、苗族先民对人类历史和大自然的认识,是研究人类发展史中不可多得的活材料。撮泰吉是彝族的原始祭祀剧,它反映了猿到人的转变过程。火把节是纪念彝族先民战胜自然灾害、消灭蝗虫举行的节日。滚山珠和大迁途舞是纪念苗族祖先从黄河北岸战败后南迁的芦笙舞。可以说,这些民族文化记录的都是少数民族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件。举行这些文化活动的目的,一是追思祖先的英雄事迹,二是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再教育。人们都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就会失去了本民族的特性,这就意味民族的消亡。另外,民族文化是对外宣传的最好工具,由于它有地方性和民族性,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亲临一次终生难忘。在这方面,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宣传毕节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几年来,特别是彝族的铃铛舞和苗族的技巧芦笙舞滚山珠在对外宣传上发挥了强劲的优势,取得预期的效果。毕节市为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都在积极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为宣传毕节起到应有的效果。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恢复了少数民族应有的历史地位。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落后就是物质贫乏,少数民族物质贫乏,就是落后,往往忽视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忽视了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物质文化落后是暂时的,非物质文化却是深厚的。基于人们的普遍认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很难被主流社会接受。这主要是人们过去始终坚持主流社会先进的唯一标准,不能很好地善待少数民族文化造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封建迷信思想中解放出来。人们不难想象,在一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低的民族中,依然存在封建迷信的东西,这确实有些荒唐。在人们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同时,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真正走上正轨,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才能得到世人的真正认同。毕节市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就有八个,其他少数民族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工作调动,从军或以家属身份迁来毕节的。八个世居少数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中,不断发现了他们的迁徙历程和社会的发育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毕节市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很不一致,有的地方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有的地方正处于封建制的成熟阶段,处在偏僻闭塞的地方还处于封建领主之下。这种多文化的现象,使毕节市的各民族文化发展呈复杂多样性。毕节市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中,不断修复了各民族的历史,还原了各民族的历史面貌。

(3)提升旅游品牌,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奢香夫人》二十八集电视剧在央视的播出,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旅游品牌,要靠文化品牌来拉动。文化品牌打出来了,旅游就抢到了优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抢到了先机。现代旅游要靠自然景观,人类文化遗产和便捷的交通来支撑,特别是人类文化遗产,在旅游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泰山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历史遗迹,再雄伟再壮观也只属于自然景观,人类文化就谈不上了,要靠它来拉动旅游发展,从而推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很不现实。泰山之所以成为名山,就是它留下了历代皇亲贵族、诗人骚客的遗迹,就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山,使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往朝圣。通过当代人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威宁的百草坪、板底,赫章的韭菜坪,大方的八堡、牛场,黔西的化屋基,织金的青山羊场,纳雍的神仙坡等不仅成为当地人的节日活动场所,还成了外地旅游者和官员学者们考察民风民情的理想之地,给当地旅游业、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社会的进步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四、毕节市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地方要发展,在政治宽松的环境下,必须打好两张牌。一是发展经济,一是繁荣文化,这是人类发展史的普遍规律。毕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逐渐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精神生活还是显得十分落后,这对于塑造新时代公民十分不利。这主要体现在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动力源泉。发掘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少数民族精神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发掘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除了经费和人才队伍以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它是少数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认识,然而这种认识不仅可以传承下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下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可以注入新的内容。根据非物质文化的特性和特征,非物质文化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传承性,并有具体的地域特色和传承的方式和传承人。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指的是,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弱势文化就越来越缺乏生存空间,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人们难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更有甚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落后的东西必然将被淘汰。这种认识,完全否认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事实和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奔腾的河流源于涓涓细水,这种只见流而不认源是十分有害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发掘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就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对其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第二,组织措施难到位。这主要源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而造成的。国家虽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实施细则和地方条例却跟不上,根据毕节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实际情况,且贵州有少数民族文化千岛之称,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利用,没有长期有效的组织措施,是难以办到的。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千姿百态,这与他们所处环境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没有高海拔就没有威宁的土豆和荞酥,没有雨热同季就没有威宁的黄梨和苹果,环境造就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人类文化。要发掘和利用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靠文化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单打独斗是难以做到的,其中还要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等单位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这一系统工程,得到长期有效运行。另外,要根据各地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开放方案,形成一定的制度,才能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走上正常的轨道。

第三,文化遗产精品难出台。由于受地域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外界缺少交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被外界了解,即使有小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走上了舞台,还是被外人以猎奇的方式来加以评判,真正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外人知之甚少,这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出名的原因之一。其次,人们的言谈举止、生产生活都受到一定地域的影响。如音乐,少数民族歌声多为粗犷高亢,这是少数民族住在大山中和平原上人烟稀少的地方条件使然。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纯属原生态,它真实、自然、纯朴,汇集了少数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受都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影响,试想一下,安顺的地戏和威宁的撮泰吉若产生在上海等大都市,是难以令人想象和信服的。若有,那就是故弄玄虚,因为这些地方没有那样的文化土壤环境,产生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文化怪胎。所以,理解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要站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才能很好地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的实质特征,少数民族文化精品才会走出民族地区,与主流社会进行交流。

五、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利用对策

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利用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捷径可走,要靠脚踏实地去探索。做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利用工作,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创造出来的,所以尊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事实,面对少数民族的客观历史事实。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东西,不能张冠李戴或牵强附会地加在少数民族的身上,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由于不真实,就会造成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上给人们种种猜测和误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前提。

(2)坚持唯物论的原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同程度都存在一些唯心主义的色彩,其愿望是良好的,但偏离现实是不可否认的,在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时,要坚持唯物论,摈弃唯心主义成分,确保其健康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再说,唯物主义理论是我们立党建国的基础理论,离开了唯物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便成了空中楼阁,更谈不上很好地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3)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见《中共中央关于保护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就是说,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对毕节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利用的根本出发点。要用科学的、发展的态度对待有计划对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使它能健康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利用,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子,没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世界万事万物都在时时发生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是这样。在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时,最根本一条,就是要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用少数民族传统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样,建设强大的国家才有希望,为人类历史进步作出贡献才有希望。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