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彝山万里行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7875字

彝山万里行

根据黔西北彝族文化中毕摩(又叫“布摩”,全文同)文化现状,为学习和了解省内外彝族文化及彝族文化中的毕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为切实加强黔西北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建设;为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彝族文化的发展;为统一和规范彝族毕摩文字、内容、程序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毕摩文化建设;为研究彝族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方式,切实弘扬古老的彝族文化,由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彝学会会长禄文斌率领的,由现毕节市彝学会会长禄绍康、毕节市政法委政治部退休干部张秀春、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副局长禄兴贵、赫章县彝族世袭阿候毕摩109代传人王秀平,赫章县政法委彝学爱好者王斌等人组成的考察团,历时40余天先后分别到了云南、四川、贵州3省5个州,7个(地级)市,34个县(自治县)、市、区,7个行政村,3所大学,2所中学,5个博物馆,15个文展馆,10个民族广场,3个文化长廊,2个土司庄园进行考察参观,先后组织了32次有700余人参加的座谈会,在巍山举行了一次祭祖活动,行程共8000多公里(16000多华里)。

历时40多天的彝区考察,较好地了解到了全国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彝族文化的现状,收获很大。总体感觉,有喜有忧,忧喜参半,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喜大于忧;在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忧大于喜。

一、“喜”的方面

1.彝区政治稳定

彝族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信任各级党委政府。所到之处,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广大彝族人民群众都在聚精会神地搞建设、谋发展。各个地方都在组织各类歌舞比赛和各种球类比赛,还有的组织劳动竞赛等活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到处可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标语和红歌比赛等热烈场面,彝区都是一派欢乐、祥和的繁忙景象。这些足以说明彝族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的政治立场。

2.彝区经济发展迅猛

彝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到之处的彝族自治地方,哪怕人口仅有十多万、二十多万,可财政收入都超亿,甚至达到几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四五千元以上。特别是广大彝族人民群众的科技观念和商品意识都大大增强,漾濞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同胞仅凭核桃一样,户均收入就几万、几十万.据不完全统计,漾濞县的彝族同胞中,核桃收入2~30万元的就有60户。新平县的彝族同胞茶叶收入户均也是数万元,有相当的农户收入数十万。马边、美姑、金阳、景东、南华等县都有许多养殖专业大户和种植专业大户。石林、峨山、西昌、宁浪、元江、镇沅、寻甸、巍山、南涧等县(市)有相当一批餐饮、小商品经营店,特别是建水、石林、楚雄、峨边、马边、宣威、武定等县(市)还涌现了一批企业家、大老板。彝族居民的住房条件普遍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各地的市镇建设已基本成型,边疆地区的彝区城镇也立起了高楼;到处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工业化建设,工厂也进入了彝区安家,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田间地头都能看到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小凉山的大棚农业已进入农户。彝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同步形成。

3.彝区文化繁荣

多种文化融入彝区,义务教育有实质性的进展,汉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彝文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已被列入国学教育,普及到了中小学,双语教学在全州普遍开展。凉山州把彝文作为招考公务员的加分条件。多个彝族自治县都开展了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各地都在有序地挖掘打造本地彝族原生态的歌舞文化,以《烟合舞》《甘嫫阿妞》《跳菜》《打歌》《左脚舞》和《阿老表》《酒礼》等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唱遍大江南北,唱到了中央电视台,走出了国门。李环秀、李环福两姐弟在原生态青歌赛中获得金奖,牟定县的《左脚舞》连续几次进入星光大道都获奖。有许多县(市)将彝族原生态的歌舞引进学校,作为学校必跳、必唱的音乐学科(彝族文化进了校园)。元江、南涧、景东、峨山、双柏、楚雄、南华、牟定等县(市、区)将本地彝族原生态的歌舞整理制成光碟普及,彝族歌舞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公园内听到的都是当地原生态的音乐歌曲。牟定县除了政府组织文艺团体打造左脚舞之外,民间也自发组织了若干艺术团体传承左脚舞。牟定县有若干批艺术团体上了央视,参加国家级的歌舞比赛并拿到大奖。相当一些县、市为本地的民族文化建起了文化展览馆,把本地的历史文化收集整理进馆供后人阅览。双柏县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电影放映机、影片设馆供群众参观。彝族自治地方基本上都建起了文化广场,本地彝族特色文化在广场得到展现。南华县五街镇罗鲁村彝族企业家罗兆发,个人投资380万元,于2009年在本村修建占地面积为5.5亩的彝族民间文化博物馆,内设54间陈列室,收集文物数百件,展示彝族文化内涵和精神魅力。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如火如荼,亮点纷纷,硕果累累。特别让人吃惊的是,在彝族语言正处濒危状态,毕(布)摩文化消失已久的南涧,彝学会刻不容缓地用汉语同音字编纂了2500本彝语教材,提供给当地民族中学开设彝汉双语课程,这种对彝族文化的炽热的、赤诚的追求和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深受启迪,备受鼓舞,值得高度赞赏。

4.彝区民族团结和谐

从考察中感受到,彝族地区的干群关系融洽,民族关系和谐,彝族各支系之间、彝族与汉族之间、彝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稳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活动月的开展工作,组织召开会议宣传和表彰那些民族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并有针对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威宁、新平、盐源、禄劝、武定、石林、宁浪、峨边、马边等县(自治县)由于民族团结工作搞得好,曾获省政府和国务院授予的“民族团结先进县”的光荣称号。峨边彝族自治县积极推进彝族“德古”(意为德高望重,调解说服力强的人)的作用,充分尊重彝族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准确把握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和原因,依据法律和政策及时化解矛盾,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峨边彝族“德古”调解法》,维护了彝区的和谐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普洱市的新平县划拨数十亩土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有彝族头人参加杀鸡喝血酒结盟永远跟共产党走的地方,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民族团结纪念碑,并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县长期组织干部群众到这里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5.彝区干部在成长

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关心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特别重视彝族干部的培养,不论是自治地方还是其他地方,只要是有彝族的地方都配备得有彝族干部。据不完全统计,三个彝族自治州的四大班子中都有彝族领导干部,不是彝族自治的有关市州也配有彝族领导干部,如曲靖、普洱、丽江、大理、昭通、玉溪等,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还是党政一把手。自治县及其他县级的彝族干部就更多一些,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县级及县级干部更突出,县级四大班子里基本上都有彝族,甚至有的地方党政一把手都是彝族领导。云南省的自治地方的四大班子中,多数有两个班子的一把手是彝族干部,漾濞彝族自治县的四大班子的一把手都是彝族。所到自治地方四大班子都配有彝族干部,且80后的县(处)级干部已有了一定的数量,一大批彝族领导干部在各级党委的关心重视下正在茁壮成长。

6.抢救彝族古籍有动作

各地普遍对彝族古籍的抢救、保护、传承都较为重视,只要有彝族的地方,都对彝族古籍抢救工作有危机感,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自治地方的工作力度更大一些,收集整理出了大量的古籍。楚雄彝族自治州出资1450万元收集整理了106部毕(布)摩经书。凉山彝族自治州语委已收集彝文古籍414种5652卷,并翻译整理出版《彝族驱鬼经》《勒俄特依》等30多部。宁蒗彝族自治县调查摸清全县有经书4万多册,收集了百册,整理出了70多册毕(布)摩古籍经书。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从《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祭祀经·巍山南涧彝族口碑文献》中收录了23种口传毕摩,全书约60万字。楚雄市收集整理了口传毕摩经书一部,并编入了楚雄彝族自治州毕摩经典译注第二十卷。石林、美姑、峨山、罗平、寻甸、双柏等县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毕摩经文(古籍)。特别是南涧、巍山、宁蒗、景东等地,在毕摩没有书和文的情况下,直接找毕摩口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双柏县收集整理了120部查姆文献待出版。

7.毕(布)摩文化的传承有新举措

各地对毕(布)摩文化的保护传承都高度重视,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美姑县于1996年9月就率先成立了“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并多次成功地举办了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毕摩文化研讨会,举办了毕摩培训班,为毕摩发证,规范了毕摩的行为和程序。西昌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楚雄市等多个县、市也相继成立了毕摩协会,收集整理毕(布)摩经文,举办毕(布)摩培训,培养毕(布)摩接班人,为毕(布)摩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宁浪自治县举办毕摩文化传习班,建立毕摩信息库,组织毕摩培训,颁发毕摩证书,并投资500万元建立毕摩文化传承基地,争取毕(布)摩生活待遇的落实,激发了全县毕(布)摩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培养毕摩,保护和传承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这一点,群众是看准的。漾濞、巍山、南涧、景东、镇沅一带,大约在南诏国时期,由于文化征剿和文化同化的原因,毕(布)摩经文早就随着国家的建立而消失了,毕(布)摩文化传承全靠口传,一直延续到今天。

8.兄弟民族的好经验

本次考察特别学习和考察了纳西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应用。总体感觉是:这些民族的干部敢于面对,不回避,甚至理直气壮地来抓保护和传承利用等工作。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一种象形图画文字,约公元7世纪左右开始产生和使用,共1400多个单字,是由纳西族的东巴(神职人员)使用的经文。现今流传的经文有3万多册,其中1万多册流于国外,国内仅2万余册。政府对东巴文的抢救和保护利用高度重视,已成立了14个东巴文化传习机构,约有400多人参加学习。政府调动了80多名东巴文化骨干在东巴经文学校上课,每月补助每个学生300元生活费。每年政府都要拨专款用于黄山小学支付东巴文化学习班教师的工资和课本费。丽江市政府每年投资50万元给云南民族大学,作为开办东巴文班费,同时拨款1亿多重新修建了木府。在丽江地区有多所学校开设了东巴文化课程。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常重视藏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他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原则,抢抓机遇,顺势而动,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迪庆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路子。一是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领导(称为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二是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138卷,录音录像资料252盘。三是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命名工作,已有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保护名录项目19项,传承人50名;州级保护名录项目119项,传承人117名。四是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独克宗古城管理条例》,正在酝酿《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先后出版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集萃》《迪庆锅庄》《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本资料卷;已收集整理德钦弦子150余首,出版发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迪庆锅庄》自筛巴学勒专辑5集,确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12个,各种传承活动正有序开展。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始人是吞弥、桑布扎。他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以梵文50个基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造了30个辅音字母,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中造出4个元音字母。迪庆州政府投资3亿多元占地410亩建起了云南唯一的一所藏文(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员工224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平均年龄35岁;开设54个班,在校学生达2700人。到2012年7月止,共培养出了2362名学生。

本次考察彝族文化及毕(布)摩文化的保护、传承等内容,通过深入接触、交流、参观等,深深感到许多彝族古籍记载的事实是非常准确的,证明了彝族文化曾在历史上是高度统一的。彝族的支系较多,居住分散,长时期缺乏往来,其语言形成了东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北部方言、中部方言等多个方言区,虽然语言有差异,但习俗、信仰、崇拜等是一致的,特别是几个原始性的信仰和习俗非常一致。体现在:所有彝族不论支系,居住环境,经济条件,都实行父子联名制,没有姓氏;都有一样的祖宗崇拜和龙虎图腾;都是过十月年和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都是毕(布)摩掌握文化、传承文化并由毕摩祈福和祭祀;人死后必须请毕(布)摩来念经送灵和指路;经文(古彝文)百分之五六十相同,字形字义都一样;彝族发源地都是一个方向,与《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等书籍的记载相一致;使用的涡旋图案相一致;历史上徽号相同,鹤代表君,鹃代表臣,鹰代表师。

二、“忧”的方面

1.语言消失的速度快,面广

所到的34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彝区的彝语已经消失,有些拥有数万彝族人口的县,全县的彝人都不会讲彝话,就是聚居区的年轻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彝话。过去,我们说前三十年的彝人不会汉话,后三十年的彝人不会彝话,其实已经不是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概念了,而是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甚至是前十年和后十年的情况了。有几位讲汉语都有困难的领导干部对我们说,他们的下一代早就不会讲彝话了。语言的消失,难免会影响到对这个民族的感情,而对于习俗的坚持就值得打问号了。

2.从事毕(布)摩职业的人数少得惊人,面临绝迹

号称毕(布)摩之乡的美姑,毕摩(布)从1996年的万名,减少到现在的不到2000名,高水准的毕(布)摩不足20人。所走到的34个县(市)中,有毕(布)摩的仅占三分之二,就是有毕(布)摩的县(市)中,又有一半多的毕摩不到20人(四川凉山要好一些)。就是有几十上百毕摩的地方,毕摩的年龄大多都是六十岁以上,四五十岁的“年轻”毕摩很少,三十岁左右的(毕)摩更少。彝族群众很需要毕摩,可又找不到毕摩是当今彝族地区的现实。

3.能够识读古彝文的人很少,已经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

彝文主要体现在毕摩经文中,但现在毕摩经文大量减少,大理哀牢山一带的毕摩早在南诏时期就没有了文字,眼看千年的古彝文面临消失。而且能认识古彝文的人也越来越少,屈指可数。掌握和传承彝族文字的人是毕摩,可毕摩大量减少,且有四分之一彝区的毕摩没经书,许多毕摩不懂彝文,懂得古彝文的彝学专家们都处于40岁以上,古彝文传授又没有进入国学教育,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长此以往,不要三十年,认识古彝文的人就没有了。那时,大量的古籍(包括耗资千万元收集整理出来的古籍)就成为“古籍”只能放在博物馆展览了!这一来,彝族人传承万年的文字就会像玛雅文和满文一样消失。

4.对抢救彝族文化缺乏紧迫感

在万里彝山行中,我们走了12个州(市),近34个县(市、区),座谈会开了30多次,参加座谈的有700多人,党政在职的彝族领导干部参加座谈的很少,听到的也都是他们所谓完成了的一堆经济数据,听不到就彝族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做法,即使有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大都是唱歌跳舞方面的内容,根本就不涉及语言文字方面的事。虽然国家对抢救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了明确政策,但彝族的实权人物为了避免别人说长道短,而只是限于一般的口头上讲,或者做一些表面工作,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有的领导根本不热心,只是满足于一些形式的、表面的,也就是一些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突显政绩的东西,至于真正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彝族文化大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时候,有的领导就以时间很忙推脱或以经费紧张为由不予支持,机构的建设和人员的配备那就跟登天一样更不可能了。目前在抢救保护传承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方面,各地都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5.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没有纳入政府工作的范畴

从本次考察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出,对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都是各地彝学会在做,政府的态度不很积极。体现在党委和政府对彝族毕摩文化有戒备心,还把毕摩文化视为封建迷信,把彝族自己的先师—毕摩视为巫师,所以对毕摩文化不敢大胆地、理直气壮地去抢救、保护、传承和宣传,对这一古老而又神圣的文化的保护、传承一般不敢过多提及,如果有人提到,当权者们只是一般的应付和敷衍。在大西南的整个彝区,没有一个县有一套完整的抢救保护计划和方案,将这一古老的文化搁置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有一位县委书记说“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一说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官员们的思想。由于这些思想的支配和影响,各地彝学会在抢救、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工作上也就缺乏力度。

6.对历史重大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各行其是,五花八门。

族源问题,本来彝族通史已经下了定义,但在一些书籍和史料中仍有东来说、西来说记载,尤其是把一些彝族崇拜和徽号说成是自已的祖先,有的把彝族说成是葫芦的后代、虎的后代、鹰的后代、蛇的后代等等,闹成大笑话。

根据本次考察得到的经验,结合彝族文化的现实,我们认为有必要研究彝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对策。各级组织,各个学会,每个彝族干部和彝族知识界人士,务必切实提高对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濒临消亡、灭绝危险的认识,增强抢救、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团结,勠力同心,本着统一方案,各自使用,逐步靠拢的方案和原则,争取把四省区统一收集编撰的5000多个常用字纳入教学行列,按照术语统一方案,尽快让彝文字进入全国彝区中小学教育,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的熏陶,增强学生热爱彝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并大力兴办彝文毕摩学校,培养毕摩这一乡土人才,尽可能为彝区老百姓服务。

当前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面临着传承困难和濒临消失的危险,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濒临消失的速度也正加快。如果不转变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教育体制,不施行大众化教育,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任其自生自灭,那么,毕摩这一氏族文化将土崩瓦解。老祖宗留下的卷帙浩繁的珍贵文化遗产,只在博物馆内陈列摆设,发挥不出它的历史价值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没有实际意义。我们要吸取历史上有的民族文化消失的教训,在“救书、救人、救学科”的问题上,首先要做好救人的工作,潜心搜才,呈报民间彝族文化传承人,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出彝族民间艺术文化,使彝族文化及毕摩文化和旅游文化形成文化互动,积极建设彝族文化保护区,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传统工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和毕摩文化的传承人,对彝族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建立信息库,进行档案管理,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找准发展思路,高度重视各种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文化市场运行规律,转换经营机制,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彝族文化内涵,加快保护彝族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步伐,使大西南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