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王阳明心学的“贵州刺激”
所属图书:《文化名人与贵阳》 出版日期:2014-07-01文章字数:3270字

王阳明心学的“贵州刺激”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在贵州开始建立他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在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他的“心学”有何意义?王阳明带给贵州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贵州又给王阳明带来了什么呢?他的“悟道”为什么会在贵州完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省文史馆馆长、省文联主席顾久。

顾久: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骄奢淫逸的时代,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很快,另一方面正德皇帝年幼,朝政被宦官刘瑾把持。整个京城的风气很差,很多知识分子也很堕落,趋炎附势。

面对刘瑾的贪污,仗义执言的人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流放,有这样一种威慑在里面,基本上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这个时候,王阳明出来说话,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只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处长,一个小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觉得一个士大夫的良知告诉他要这么去做!结果得罪了刘瑾。得罪了刘瑾就相当于得罪了皇帝,结果王阳明被廷杖四十大板,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王阳明,我们会想:好人没有好报!会问:良知到底给人带来什么好处?满朝饱读诗书的文武大臣们,他们的“良知”为什么这时候不能反应在“行”上?我想任何一个人处在这个位置上,一定会反问这两个问题。

龙冈山

说白了,道德是不能给个人带来好处和福气的。只有机会主义才能带来好处!

贵州这个地方很落后,老百姓也没什么文化,但王阳明到了后,当地的老百姓帮助他盖起了住处,并且帮助他建起了何陋轩、龙冈书院,帮助他种菜种粮食;当地方官员来为难他,又仗义执言,动手赶走官吏。他注意到,反而这些没有文化、没有受过教育的乡民能守住“良知”。而庙堂之上的大臣们有的“有知识无良知”,有的有“良知”却不能“行”,这恰好是个很大的反差。我以为,这个刺激会激发他“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所以他能尖锐地提出来,“良知”有多重要,还有“知行合一”有多重要。在这个环境里,才能让他来做一个清醒的对比:越是在社会上层的,越是容易被机会主义牵着鼻子走;越是底层的人,看似没有文化的人,他们距离自己的良知更近。他在庙堂之上看到了机会主义者,回到一个很底层的地方,他遇到了这样一批守住良知的乡民。于是,我认为他只有在这里提出他的学说,在官场上,他肯定不会提出这个尖锐的观点。

龙冈书院

我们今天的时代,要守住自己的良知也很难的。在今天,看看那些被评为道德模范的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保姆妈妈、阿里木、深圳救起小悦悦的捡垃圾的阿婆,等等。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良心!这良心就是“良知”。小悦悦事件中,那十八个路人,都没有良知吗?未必,但他们“知行”不能“合一”,“良知”不能贯彻到行为中去。

再回到王阳明当时在贵州的情景,为什么那些乡民能守住自己的“良知”?因为他们“知”了能“行”,他们能用行为来捍卫他们的“良知”。为什么满朝文武,读了圣贤书的大臣们做不到呢?因为他们的“良知”和他们依良知而行的行为,分离了!所以他明确提出来“致良知”。但怎么去守着它,贯彻它,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管住自己过高的欲望,就是“人欲”,而良知叫“天理”,“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这个意思!

顾久:“知行合一”,知是知善知恶,“知”是“良知”,“行”是守着良知的行为,良知本身自然是晓得善善恶恶的,善的就去做,恶的就不去做,这是“知行合一”。今天我们理解的“知行合一”有偏差,把它当作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了。但实际是它说的道德范畴的事,是道德修养论,他针对的也是当年那个道德败坏的情况。每个都有良知,你怎么找到你的良知,循着良知而行。

王阳明还有一个地方了不起,在此之前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需要读很多的书,遵循很多的原理,循序渐进,一天格一物,一步一步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变成圣人,所以很多读书人都陷进去了。其实,良心,不在于知识有多少。王阳明的革命性在什么地方,他从禅宗、陆九渊的心学得到的启示,他认为所有的良心不在哪一本书上,而是在自己心里,他认为人要能守着自己就能创造一个世界。这个观点在那个年代提出来,大家都哗然了,这相当于一种思想解放:真理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就是能反映这个世界,“我”有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一种外界的强大的束缚瞬间崩塌。按照朱熹的观点,只能一辈子跟在别人后边跑,而王阳明是“我”去寻找“我”的真理。可以说,王阳明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顾久:仁爱是天成,与生俱来的,良知也是这样的。把“心即理”看成是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物质的——天地之间,只有我醒过来,这个世界才存在,否则要是我不存在,那你怎么来证实这个世界呢?

当代哲学提出了个中介理论:人看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客观反应,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你的大脑组根据信号组织起来的东西,而不是眼睛的客观反应。换句话说,不是你的眼睛看到什么东西,而是过去你大脑里储存着的知识让你看见了什么。“心即理”是说这个世界是通过你心,这个中介才反应到你的大脑的。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有个“心”作为中介,才能认清这个世界。人就要调整自己的“心”,修炼好自己的“心”后,再去看世界,一定和原来所看的世界不一样,所以有人看到老虎会害怕,会逃命。但基督徒被扔进笼子里,会去亲吻老虎,然后老虎把他们吃了,为什么?每个人映照这个世界,“心”是不同的。我认为这才是他说的“心即理”,天地良心不就是这个吗?

“心即理”还包含一个隐约的概念,天地也好,人心也好,都在我的心里,都是同构的,没什么不一样。“理”就是“天理”,儒家所遵循的“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等等。他们总要给这个世界找一个心灵的秩序,“理”就是这个秩序。

成圣不一定要文化水平多高,一个普通的人只要能“致良知”,坚守着“良知”,也能成圣。

我觉得我们今天这样来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挺有意思的。

顾久:过去,我们简单地把所有的事物分成唯心和唯物两大块,并贴上价值的标签,说到唯物主义,前面一定加上“朴素的”,说到唯心主义,也一定要加上“主观的”。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等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区分过,相反,他们对人类思想的复杂性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在今天的社会中,良知、知行合一等仍能给人以启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物质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心失衡、道德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担忧。必须有一种力量来照管、托付我们的心灵,这不是要回到传统价值中去,而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活。在一个物质昌明的时代,相信科学没问题,但要看到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像三聚氰胺,科学不会告诉你该不该放,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不论时代如何变动,人以什么观念去生活,都是重要的,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顾久: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一是重建道德体系,二是解放人的思想。

我们是在一个价值体系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观照王阳明,并探究个人的价值体系。一个多元社会的价值体系整体,其核心指向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自尊和文明。人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厮守,在于内心的感受。王阳明是平民化的,他所做的一切有点像启蒙运动。我们生活中有道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不一定了解王阳明先生的言行,但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完全让他们本能地接受阳明思想。

其次,王阳明在独立思考上特别有价值。既然万物皆备于心,所以前人的成说不过是他们的“心”上的东西,今天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想,用自己的嘴巴来说,天地万物都是“我”在看、在想。这就有解放思想的意义。(记者兰岚)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王阳明先生燕服小像

修文阳明洞

文化名人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