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蒙古族长调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蒙古族长调

蒙古族长调名片

姓  名

年  龄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蒙古族长调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表达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它的传承是蒙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与草原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由狩猎民族转变为游牧民族,由落后走向进步,蒙古社会完成了从早期奴隶制向游牧封建制的飞跃,开始从事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古老的音乐形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牧民便创造了节奏绵延、音调高亢辽阔,反映牧民游牧生活,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几乎覆盖了蒙古民族生产、生活、风俗礼仪、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集中而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其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往往在不同的头韵上反复叠唱同一内容,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内容绝大多数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蒙古长调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宴歌、情歌等不同类型。

(注: “蒙古长调”专场音乐会)

长调演唱技巧独特而多样,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主要技巧有真声、假声(又名舒尔古拉胡)、头腔共鸣(又名柴若拉胡)等,且常用衬腔、拖腔、甩腔,腔多词少,具有华彩性特色,难度较大。唱法以真声为主,并使用一种叫诺古拉的特殊润腔方法,使悠扬的歌声更加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

长调根据作品的不同形态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小型长调,蒙古语称此类长调歌曲为“波斯日格·乌尔汀哆”,意为结构相对较小的长调歌曲。此类长调歌曲的曲体结构多由上下两句构成,每一句一般包括3到4个歌词,歌曲音域相对不宽,一般都在十度以内,歌词当中衬词甚少,演唱时所需专用技法不多,如《白灰马》《四岁的海流马》等。

第二种是中型长调,蒙古语称此类长调歌曲为“吉仁·乌尔汀哆”,意为普通的、常见的长调歌曲。一般由四个乐句或四个乐句以上构成,曲调结构中都要包含形成与“啊哈呵”或“呃呵咴”等衬词之上的悠长的拖腔。音域较宽,一般都在十度以上。演唱时需要运用“诺古拉”等多种歌唱技法,掌握起来相对具有一定难度。如《辽阔的草原》《矫健的雄鹰》《走势强劲的马》等。

第三种是大型长调,蒙古语称此类长调歌曲为“艾吉玛·乌尔汀哆”,意为富于旋律。诺古拉,蒙古语意曲折,是长调民歌所特有的一种装饰性演唱技巧,包括膛奈诺古拉(硬颗式)、颗如诺古拉(下颗式)、浩赖诺古拉(咽喉式)、策吉诺古拉(胸腔式)、哈木尔诺古拉(鼻腔式)等多种形式。其结构大于上述两类长调歌曲,一般都由六个或六个以上乐句构成,曲调都要包含两个以上的形成与各种衬词之上的拖腔,并在歌曲的开篇一般都有与衬词结合的小段引子,演唱者需要歌唱技法及专门的歌唱训练。音域宽广,都在十二度以上,甚至有的歌曲能够达到两个八度以上。如《阿拉坦宝格达山梁上》《青青的云雀》等。

第四种是复声长调“潮尔音哆”,由过去的单一声部变成了两个声部。其结构庞大完整,一般由引子、正歌、尾声三个部分构成,引子一般是形成于衬词之上形成的一个乐句的呼唤性曲调,由主唱者演唱。从正歌部分开始为多声性音乐,两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八度、五度、三度、六度等自然的和声音程。如《圣主成吉思汗》《旭日般升腾》等。

第五种是长短混合型长调,这一长短结合的歌曲形式在20世纪后半叶较为流行,《丰收》《赞歌》《走上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中就可以寻到踪迹,现代作品中如《四季》和《永恒》等作品亦是长短结合,通常前面是具有明确规整节奏的短调旋律,后部分为典型的长调旋律。

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蒙古族长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拉苏荣亦认为,作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是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拓展阅读

呼麦是蒙古地区流行的一种喉音演唱艺术,传说从阿尔泰山山脊起源的额布河诸流,在穿过一个环形岩石洞时,发出一种和谐而奇妙的声响。人们用喉部的震动模仿这种优美的声音,产生了呼麦。歌手用喉部作为发声器官,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其基本结构实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有“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几种形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