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花儿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花儿

姓  名

年  龄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注: 盛况空前的“花儿会”场面)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民歌的代表,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青海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部分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共同用汉语演唱的民歌,主要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其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岷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每当“花儿会”的时候,青年男女就会背上干粮,到附近的山中去以歌会友,有时独唱,有时对唱,一问一答,形式多样,自由随意,所以又叫作“漫花儿”。其音乐高亢、悠长、爽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歌词多反映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中间会使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音乐形象丰富多样,多为歌颂爱情和控诉封建社会现象,语言朴实、鲜明,比兴借喻优美,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

“花儿”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根据音乐旋律特征和歌词格律形式的不同,花儿被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洮岷花儿流行范围较小,仅限于甘肃的岷县、康乐县等部分县区。河湟花儿流行的地域和民族较为广泛,音乐曲令和歌词格律也比洮岷花儿丰富独特,现在所谓花儿基本上指的就是河湟花儿。

从艺术表达形式看,可分为抒情花儿和叙事花儿两种。其中抒情类花儿占大多数,这是因为花儿歌词短小,叙事受到局限。歌词往往对事物或心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表达,大多采用比喻、夸张、摹状、借代、示现等修辞手法。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的音高。

花儿曲调丰富,曲令近百种。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繁多。有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多为4/4或6/8拍,多用四度上行,曲式比较松散,节奏自由,唱起来多采用假声,高亢、悠长、速度较慢,音乐形象辽阔宽广,衬词使用频繁。短调使用较多,多为2/4或3/8拍,曲式比较严谨紧凑,旋律进行较为平缓,演唱时多用真声,节奏鲜明、情绪激昂,旋音程进行平稳,演唱时用真声,活泼明朗。

音乐多采用四句式、五句式和六句式。四句式为基本句式,五句式和六句式是在四句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单句单字结尾,双句双字结尾,采用交韵形式,从而使韵律抑扬顿挫,上下呼应,体现往复的音韵美。也有花儿也采用通韵形式,不分平仄,一韵到底。在结构多采用上下两句式,每个乐段一个句式,一个乐段只能演唱一首花儿的一半。因此在演唱的时候往往用一个完整的乐段唱完前半部分后,再重复一次一次。

青海花儿以四声(宫商徵羽)和五声(宫商角徵羽)为主,其中徵调为最常见。

一般调式中徵音往往是调式的中心音,商音则是对调式的最重要的支持音,宫音、羽音的使用仅次于徵音和商音,而角音比较少见,起一些辅助性的装饰润色作用。徵调式花儿代表作品有“白牡丹令”“水红花令”“尕马儿令”“绕三绕令”“直令”“河州令”等。花儿在演唱中因为音乐旋律和内容表达的需求,在实际演唱中大多要夹杂一些衬词和起音、落音。衬词有“尕马儿令”中就有“哎,好花儿呀”“呗吔,尕马儿拉回拉着来吔,哎哟,拉回了缓来啥肉儿”等。起音则是歌手在开始唱花儿时,先唱的“哎”“哎哟”之类的呼唤性词语。目的是为了调整音调,给听者一个提示。落音则是唱完后发出的辅助性呼应词,如“嗷沙”“哎嘿嘿”等。目的在于表示歌唱结束,期望与听者互动。

花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与其独特的地理生态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其音乐类型、歌词格律、曲式结构和思想内容都别具一格。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影响广泛,深入生活,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拓展阅读

花儿会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少数民族举办的传统歌会,因演唱“花儿歌”为主要内容而得名,每年农历4~6月间举行,会期五天。相传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以甘肃莲花山及青海五峰山的规模最大。“花儿会”期间,远近的百姓都登山对歌,多时人数可达上万,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拦歌、对歌、游山、敬酒、告别等。同时也是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场合,他们以歌为媒,向对方表白心迹。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