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川北薅草锣鼓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川北薅草锣鼓

姓  名

年  龄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每年农历五、六月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川北山区人民就会集结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排开劳动,并选出两个有知识、有威望的老者或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一人为“歌郎”,负责敲锣,一人为“联手”,负责击鼓,有节奏地边敲边打边歌唱,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就是“川北薅草锣鼓”。

川北薅草锣鼓由来已久,据传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当时的村民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一种劳动山歌。《唐诗纪事》中就记载:“欧阳炯与可朋为友,是岁,酷暑中,欧阳命同僚纳凉于净众寺,依林亭列樽俎。众方欢,适寺之外皆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击腰鼓以适倦。可朋遂作耘田鼓诗以赞欧阳。”宋代苏轼在《景楼记》也提到:“吾州之俗……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为众所敬畏者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掌漏,进退坐作,唯二人之听鼓之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明代《三才会图》一书中记载:“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千年流传中,薅草锣鼓和川北人民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也印证山区人民的聪明智慧。

薅草锣鼓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等部分。早晨该出工的时候,锣声响,锣手走在前,其余人跟在后,在山间小道上逐渐连成一线,俗称“牵线子”。到达场地后,大家都顺着地边站好,被称为“扎盖子”。歌郎在锣鼓齐鸣中高腔演唱开场,俗称“起歌头”。接下来,歌郎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讲或者拜天地和人,俗称“安五方”。在劳动过程中,歌郎随着劳动进度不断地变换演唱节奏和歌唱内容,说唱内容被称为“说正文”。而田间休息时歌郎鼓舞大家,缓解疲劳所演唱的轻松、逗趣的当地山歌俗称“耍歌子”。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敲锣打鼓者始终跟随薅草队伍行进,说一段,打一通,唱一节,劳作者不断地以吼声应和,人心振奋,这也是薅草锣鼓最有魅力的地方。具体到程式和唱段,上午的程式是请神、筑城、安兵马、插旗、安锁、请歌师、扬歌、刹号子。吃中饭以后的程式是午扬歌、刹号子、拆五门、开锁、拆旗、放兵马、送神、送歌师。

川北薅草锣鼓的唱词内容多样,有成书的唱本,也有民间口头流传的固定格式文字,内容除了来自历史典故,大部分都是描绘男女爱情以及托物比兴的。代表作品有《五更怨》《十二月交情》《月儿落西下》等。音乐结构上,薅草锣鼓中锣鼓节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几种。曲调和唱词分为七字谱、十字谱,此外还有五字谱等多种曲调。川北薅草锣鼓的音域不太宽,一般在八度以内,很少超过八度,唱腔为高腔,多为单声部,五声微调式居多,并依次强调商音、羽音、宫音。唱腔丰富,曲牌多变化,一套联曲体的腔调,一般都有十几个曲牌,最多的甚至有二三十个曲牌。

其主要伴奏乐器为锣和鼓,一般用川剧大锣和川剧锣鼓中的小鼓。大锣用来号召,小鼓用于协调劳动节奏。这种配合形式一张一弛,随着劳动强度的变化,乐曲节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节奏。在薅草锣鼓中衬词也极为重要,这里的陈词多是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如“嘛、哆、吃、嘿、咳哟、依哟喂、睛哦伙”等。这些衬词穿插在字里行间,使文意更加顺畅,唱词链接更紧密,使音乐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

薅草锣鼓凝聚了历代川北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歌曲音乐富于变化,民族风格浓郁,地方特色突出,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因此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拓展阅读

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戏曲曲艺之一,深受四川人民的喜爱。大概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分为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灯调等五种声腔,最有名的技巧是变脸,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几种方法。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等。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有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锣鼓曲牌有三百支之多。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