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绿色的高级饮料
所属图书:《莎朗舞心声:羌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绿色的高级饮料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与他们所处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作物栽培、产量高低等有着密切联系,俗话说:靠山吃山,临水饮水。漆树坪羌族的饮食习俗深受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绝大多数习惯已与当地其他民族基本一样。但是,他们也保持了一些本民族的饮食习惯。

咂酒

《贵州通志》对咂酒的解释是:“所谓咂酒者,醪储大瓮,随时以小瓮取醪,热水渥之,削小竹作管,插瓮中俯吸之,故谓之咂酒。”

喝咂酒如今是羌族最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今天羌寨的人们也喝白酒、啤酒以及各种饮料,咂酒则主要在逢年过节时饮用。喝咂酒这一习俗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彝族、苗族中都有存在,但是以羌族体现得最为突出。

咂酒酿造原料主要选用本地出产的高粱、玉米、大米、糯米等,因此,咂酒也被称为绿色的高级饮料。制作时把洗净的粮食装入蒸笼中蒸熟,再用簸箕搬到堂屋,用竹耙拨平。等酒料晾温后,撒上酒曲和匀后封于土制坛子中,六七天后即可起封饮用。

咂酒

咂酒是粮食酒,酒含于粮食酒料之中,需加水稀释后方可饮用。喝咂酒不能只顾喝,而要边喝边加开水,目的是用开水将谷物颗粒内的酒精成分充分浸出。倒进去的水浮在上面,经过浸泡后的酒沉到坛底,吸管(多用竹竿、麦秆等做成)直插坛底。咂酒是逐渐从酒坛内酒糟的上部往底部喝,味美香醇、富含营养,比白酒温和,微酸,有解渴止饥、除乏驱寒、去暑消食的功能。

共饮咂酒

按照羌族的民间习惯,喝咂酒时有较为严格的规矩和仪式,例如家族或家庭中咂酒起封,必须长辈先饮,然后按辈分高低依次饮用,平辈者可同时饮用。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喝咂酒之前,还要以歌唱或朗诵的方式作祝酒词。如果咂酒是用于招待远方来客的,要请客人先喝,客人在喝咂酒之前也要表达感谢之意,否则失礼,会得罪主人家。由此可见,咂酒也能充分体现出羌族的饮食文化。

咂酒是集体饮酒形式,大家在一起同饮咂酒意味着感情上亲密无间。这种饮酒方式是人类原始饮酒方式的遗存——咂饮。在羌族民间古诗《日主耶》中,记述有羌族人酿造咂酒的过程,从中可知,羌族的先民至少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咂酒。

咂酒已成为羌族各种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物,是一种具有礼仪规范的载体,其礼仪性功能远远超过了饮用功能。羌族人每次饮咂酒都有开坛仪式,都要敬神,这种古代祭祀仪式的遗存使得咂酒成为一种连接人与神的中介物。羌族人以酒敬神,认为神人共饮,酒里就会含有神的力量,人喝完以后就会感到身心愉悦。之所以咂酒由老人先喝,就是因为羌族人认为老人能通神,是离神最近的人,他们能消除神力中的压力,然后再由年轻人喝,吸收神力。羌族人称小孩为鬼娃,认为小孩还未成人,介于人鬼之间,阳气不足,不能直接喝敬过神的咂酒,只有等大人吸收了绝大部分神力后,小孩才能接受余下的神力。

咂酒体现了羌族人民团结互助、坦诚善良的人生观。它所体现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于:大家聚在一起,围着酒坛喝咂酒,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满足。通过这样的饮酒仪式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促进友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得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关系得以融洽。据了解,以前羌族各部落、家族、村寨之间发生冲突时,有过错的一方必须背上一坛咂酒到对方家去承认错误,届时双方围坛饮酒,边喝边剖析自己的过错,摒弃前嫌,最后达成共识。矛盾通过酒这种媒介而得以解决,因而羌族人中有“烟散气、酒结情”之说。

远眺羌寨

莎朗舞心声: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