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趣味“东昌葫芦雕”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下》 出版日期:2017-05-01文章字数:字

趣味“东昌葫芦雕”

“东昌葫芦雕”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关于东昌葫芦雕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在当地也有不少传说。民间最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创的说法。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另一种说法则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路过堂邑镇,将葫芦种子送给当地老百姓种植,有心人将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现在葫芦上,当作陪嫁压箱底的物件。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将戏文人物、民间传说等内容雕刻其上,葫芦雕刻技艺便由此流传开来。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畔的东昌府是经济、文化的枢纽,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

东昌葫芦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果实下部圆大,上部有一粗短柄的叫“大葫芦”;形似两个球体,上小下大,中间有一个“蜂腰”的叫“亚腰葫芦”;其形圆扁者为“扁圆葫芦”;下部浑圆,上面有一根细长柄的叫“长柄葫芦”;首尾如一,其形呈不规则圆筒形的叫“瓠子”。

在雕刻技法上,当地艺人也极有新意。别的地方加工葫芦,都只是在葫芦表面上做文章,并不刻透,东昌葫芦雕刻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看艺人下刀雕刻,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艺术享受。以葫芦面为画纸,以特制刀具为画笔,技艺高超的艺人在创作时多是不打稿的,只是将葫芦细细凝神把玩,便能心中有数。先是用圆规在葫芦上、下或者腹部划出若干圆线用于固定刻画空间,而后用铁笔在葫芦上直接勾勒线条,但见手中的铁笔运用自如,一会儿细刻精画,一会儿率笔了了。用笔下刀时紧时慢,时疾时徐,线条、刻痕多稳健沉着,轻则如游丝,隐约含蓄,重则如高山坠石,触目心惊。或片,或刻,或镂,手法多变,运用自如,恰到好处,栩栩如生。

东昌葫芦

东昌葫芦雕刻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价值。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富贵、长寿、子孙繁盛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学术价值。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社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