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摩教舞蹈的种类及其表演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三、摩教舞蹈的种类及其表演

舞蹈研究专家对布依族舞蹈进行了分类,其中有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的宗教舞蹈等。虽然没有用摩教这个称谓,但这些类别的舞蹈其实都属于摩教舞蹈。

从各地流行的摩教舞蹈看,主要舞蹈种类有“回旋舞”、“铙钹舞”、“转场舞”、“香花舞”、“刷把舞”(或“铜鼓刷把舞”)、“花鼓舞”、“散花舞”、“砍牛舞”、“还愿舞”、“铜鼓舞”等等。

有些布依族地区吸收了汉族民间道教,这些舞蹈有的就是在道教仪式活动中表演的。但即使在这些地区,传统摩教与吸收来的道教仍并行不悖。道教仪式中的舞蹈在汉族民间相同的仪式中并不一定存在,因而可以断定,这些舞蹈是由传统摩教积淀下来的。

在黔南一带布依族中,举行“殡亡”仪式时要挂一种“灵堂画”(俗称“古案”)。各地和各村的画面不尽相同,但多为九层,而且均有若干舞蹈画面。只是表现舞蹈场面的层数不同罢了。反映的舞蹈有“粑棒舞”、“狩猎舞”、“织布舞”、“斗牛舞”、“猴子捞月”、“舂碓舞”、“铜鼓舞”、“做饭舞”、“香花舞”等等,大多与宗教仪式中的舞蹈相吻合。

灵堂画中有九层天,反映了布依族先民的宇宙观念。布依族先民认为,天有九重(层),或者十二层,每一重都有不同景象。九重天或十二重天的信仰具有悠久历史。流传于黔南、黔中的古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十二层天十二层海的不同情景。因而,灵堂画中的舞蹈,无疑是古代布依族宗教民俗活动中舞蹈表演的记录。

从目前情况看,摩教舞蹈较有特色的有“铜鼓刷把舞”、“粑棒舞”、“舂碓舞”、“铙钹舞”、“转场舞”等等。

“铜鼓刷把舞”也称“刷把舞”,布依语称“敬酒碧”或“得碧舞”。因以铜鼓伴奏,故也称“铜鼓刷把舞”。分大刷把舞和小刷把舞两种,称谓不同是以道具的不同而区分的。大刷把舞道具为长花竹竿,约2米长;小刷把舞道具则是刷锅用的短刷把,长约1尺左右。

两种刷把舞的表演场合不尽相同,舞蹈动作也不同。大刷把舞主要于农历的四月八、七月十五、春节等宗教色彩较浓的节日来临之际,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表演,具有祈福的性质。其基本动作,包括准备动作共为6个动作,17拍。青年男女手执竹竿,在铜鼓的伴奏下起舞,并随着鼓点的变化,表演出不同的舞蹈动作。情绪热烈而欢快,表现对生活的信心。

小刷把舞是在丧礼仪式活动中表演的。一般说法是为排遣夜间的寂寞而形成。民国年间的《荔波县志稿》从此说,并对其表现情况作了简要记述。

从《荔波县志稿》中记载可以看出,除小刷舞把外,大刷把舞也有于丧礼中表演的。同时把铜鼓刷把舞或粑槽舞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1986年秋,笔者因撰写硕士论文开展田野调查到荔波,正巧赶上朝阳区一个布依寨中的丧葬仪式活动,亲眼目睹了一场铜鼓刷把舞表演。

那天晚上8点过,在县民委工作人员陪同下,我们乘坐一辆北京吉普,朝村寨开去。还未到寨子,老远就听见了有节奏的铜鼓声一阵阵传来。快走进寨子,又听见与铜鼓声节奏非常协调的“嘁嘁嚓嚓”声,随着我们步伐的行进,声音越来越清晰。工作人员告诉我:铜鼓刷把舞表演已经开始了。

丧家院子约80平方米。院子四周,搭起高高的木架,挂上几盏大马灯。院子周围和丧家大门口站满围观的村民和亲戚朋友。院子中央,男女各8人(人数要求偶数),分站两行,相向而立,手上各拿着两把一尺多长的竹刷把,变换着各种动作互相敲击着。节奏简洁明快。

黔南一带布依族刷把舞中的刷把有大刷把与小刷把之分。《荔波县志稿》记载的和我见到过的刷把舞是小刷把舞。

“大刷把舞”一般由6~8人以上,各手持一根2米长的竹竿表演,以皮鼓、铜鼓、铙钹、锁呐、大锣伴奏。小刷把舞手持两根25厘米左右的竹竿表演,舞者为偶数。此舞流行于荔波、独山、平塘、三都(周覃)等布依族地区,最初在丧葬仪式中较热闹的“砍牛”场面中表演,现在每逢节日等娱乐活动也表演。拉芒、狮山、墨寨、峰洞、打羊等乡镇,最初用于丧葬仪式中,后来每逢年节、婚丧嫁娶、祭社等活动男女老少就跳起响篙舞娱乐消遣。舞蹈由男女二人对舞,人数不限,均为偶数。伴奏乐器有铜鼓、皮鼓、竹竿。

小刷把舞多采用坐式,基本动作2个,共11拍,不停地反复表演,生动有趣。

除了刷把舞,在丧葬仪式上表演的舞蹈还有响篙舞、粑棒舞、铙钹舞、转场舞等。

铜鼓刷把舞、粑棒舞、响篙舞节奏感都很强,置身现场,会感到一种热烈的氛围,每个人都会为之亢奋。

之所以丧葬仪式要跳这些节奏感强的舞蹈,与丧葬仪式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关联。

首先,跳舞可以消除长夜守灵的寂寞。布依族办丧事,一般都要办几天几夜。这期间,家族中人、邻里和前来吊唁的亲友,晚上都聚集在丧家,与丧家人一起守灵。为了排遣寂寞和悲凉,于是人们跳舞、唱歌,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

其次,跳舞还有信仰的因素。

布依族有一个流行十分广泛的传说:古时候,老人死了不葬,周围的人听说哪家有老人去世,就前来分食其肉。后来有一个后生(后生名字各地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德尹,有的叫迪地,有的称董永),亲眼目睹了母牛生崽的痛苦模样,联想到母亲生自己一定很痛苦,当母亲去世时,不忍心让人们吃母亲肉,就用木板制作成棺材,装殓母亲下葬,并砍牛代替死者肉,让人们吃,从此兴起了亲人死后砍牛的习俗和埋葬死者的习俗。荔波一带布依族在解释铜鼓刷把舞来历、平塘一带布依族在解释粑棒舞来历的时候,就把它与这个传说联系起来。荔波的说法是,迪地用木板制作棺材装殓和埋葬死者后,人们认同了他所说的道理以及他的做法,于是就兴起了老人死后敲铜鼓、锯木板、钉棺材、敲击棍棒送老人上天的规矩。敲击木板和棍棒后来演变成了敲击竹竿、刷把,逐渐形成了铜鼓刷把舞。平塘一带的说法则是,董永母亲死后,为了不让人们来分食母肉,制作木箱装殓,晚上偷偷埋了。众人上门吃肉时,董永告知大家:将买牛肉代替母亲的肉分给大家吃。众人不依从,举木棒打董永,董永则举木棒还击,打败了众人。众人于是同意用牛肉代替。但董永无钱买牛肉,众人愤怒要杀董永。董永又提议:比试粑棒技艺,如输了甘愿让众人杀了吃肉。结果董永又赢了。大家于是同意第二年再来要牛肉吃。董永到傅员外家卖身当长工,得一百两毛银。第二年董永买牛来,众人敲锣打鼓前来分食牛肉。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派仙女下凡帮董永还清当长工的一百两毛银,得以赎身。七仙女嫁给了董永。结婚那天,董永和仙女立下规矩:以后老人去世,不能分食,用牛或马代替,并击铜鼓、敲粑棒、比试粑棒技艺来超度老人。从此以后,兴起了丧葬仪式活动中跳粑棒舞的习俗。

有研究者把这个习俗看成布依族古代曾流行食人之风的反映。其实,除了传说本身,找不到有力证据来支撑这一说法。布依族是一个十分强调孝的民族,同时又有利用故事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传统。因此,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无非是用这种比较极端的例子来强调一种孝的观念而已。但如前述,这类节奏明快、富有震撼力的舞蹈,主要是为了驱逐邪魔鬼怪。

《荔波县志稿》的记载中还反映出,粑棒舞除以铜鼓伴奏外,还击粑槽伴奏。

摩经中的“殡亡经”提到击粑槽的地方有若干处,可见古代布依族丧礼击粑槽一定是比较流行的习俗,而且与舞蹈有关。从汉文献对布依族丧葬活动中“以杵击臼而歌”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但这种习俗目前在多数地区已经消失,只在部分地区得到传承。在一些地区,粑棒舞演变成了只单纯打粑粑给亡灵及守夜的亲友宵夜的习俗,而没有舞蹈了。可以推知,古时摩教舞蹈种类更多。

在罗甸、惠水等地,至今仍流行粑棒舞。罗甸的粑棒舞有两种形式,均在丧礼上表演。

一种是仪式的表演。在举行“祭粑槽和鸭”仪式时,粑槽放在大门口,内放一只鸭。一布摩带领孝媳,先按逆时针方向转三圈,又按顺时针方向转三圈。转时每人手执一木棒,边转边杵,使槽内鸭子叫唤。粑槽是水池的象征,舞蹈表现的是捕捉鸭子用以祭奠亡灵的情景。

第二种粑棒舞是晚上“闹丧”时表演的。表演者四人。每人手执一根粑棒,面对面站着。先连击粑槽数下,举起。又用棒的顶端连续互击数下,如此不断反复,并适当变换花样。

惠水一带的“粑棒舞”与“舂碓舞”动作大致相同。

响篙舞主要流行于独山一带覃氏家族和莫氏家族中。覃氏家族在丧葬仪式活动期间表演,莫氏家族则是在婚礼活动期间表演。据说最先流行于覃氏家族。古时,覃氏家族相信黑猫是邪恶的化身,老人去世停在堂屋里,必须时刻守着,不能让黑猫从堂屋的房梁上走过,否则死者会立起,灵魂不能升天,还会惊吓活人,很不吉利。因此,丧家都会准备很多竹篙,人们互相敲打舞蹈,既能驱邪,又能为守灵人壮胆,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对响篙舞来源的说法,充分反映了这类节奏感强的舞蹈的主要功能。

“舂碓舞”主要流行于罗甸,青年男女于吃新节前后表演,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含义。舞蹈时两个男青年双手各执一根木棒或扁担的一端置放地下象征碓,女舞者人手一只小圆簸箕,先用簸箕往双杠中倾斜表示倒谷。然后男舞者开始将双杠在地上敲一下,又互相击一下,女舞者就在双杠分合间隙中跳来跳去,表示舂碓。

铙钹舞布依语称“娄哇笑”。据有关学者介绍,“娄哇笑”可能为“铙钹”这个乐器音译过来的称谓或是以“铙钹”打击时发出的声音命名的。主要流行于罗甸、六枝、镇宁和望谟县的部分地区。流传在罗甸县逢亭镇一带的铙钹舞,一般在丧葬的“砍牛”仪式中表演,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娱神舞蹈。布依族老人去世时,丧家在“超度”那天,要举行砍牛祭祖和“点主”仪式。在举行“砍牛”仪式时,要燃放鞭炮、敲击铜鼓同时跳铙钹舞来烘托气氛。在举行“点主”仪式时,由布摩念《开路经》,当念到“上粮”时,要举行“偷猪”仪式,参加仪式的表演者在脸上画花猫,同时跳铙钹舞。祭奠完毕后就出殡,伴随着送葬队伍,四个或八个手持铙钹的舞者打击铙钹,随后吹奏海螺、唢呐,敲击锣鼓,围绕着棺材边走边舞,直至墓地。表演者均为男性。铙钹舞以铜鼓伴奏。砍牛仪式上,人们猛击铜鼓,燃放鞭炮,跳起铙钹舞。铙钹舞以胯部和肩部的动作为多,一边双手撞击铙钹一边两脚左右交叉。动作粗犷、气魄宏大,表现出舞者的激昂情绪和勇猛气概。铜鼓的鼓点和铙钹撞击的节奏,从缓慢、稳沉的单击逐渐转为热烈、明快的重击,表现的是与恶魔激战的情景。

在丧葬活动中表演的舞蹈还有黔中、黔南一带的转场舞、香花舞、绕坛舞(也称“回旋舞”)等。与铜鼓刷把舞不同的是,这些舞蹈结合仪式表演,或者就是仪式的组成部分。其内涵,有的表现为亡灵送行的场景,有的则为驱邪。同一种名称的舞蹈,各地表演的动作有一定区别。如长顺、贵定盘江一带的转场舞,舞者每人手拿一对系着大红绸的大铜钹跳着舞着,铙钹有力相击发出洪亮的声音,节奏强烈。舞者时而低头俯下身躯,时而昂首向后转身。整个过程由十二个动作构成,基本舞步是走一步打一钹,再根据动作的变化,用双钹表演出许多花样。舞蹈的气势雄壮,气氛热烈。

香花舞流传于惠水县宁旺、岗度、甲烈、本底、关山乡,长顺县的摆所、营盘乡和紫云县、盘县、荔波县、龙里县等布依族地区,在丧葬仪式中表演,一般由六人表演,也可多人,用铜鼓、皮鼓伴奏,手持燃香及纸花,舞蹈大约在子时开始,始终按逆时针方向绕圈舞蹈,表达对已故老人的悼念、祝福。

布依族龙舞

此外还有黔西傩舞——“扎门扎南”。“扎门扎南”是布依语音译,意为“造天造地”,流行于黔西县五里布依族苗族乡,在庄严的许愿还愿仪式祭神仪式上表演。作品表现的是一个远古神话:混沌远古,世间只有清浊两气,清在上,浊在下,创世神将清浊两气撑开分离,清气上升成天,浊气下沉成地。天宽无际,地阔平坦。我们的祖神是太阳的儿子,雷公的儿子,云雾的儿子,随着天地的一场风暴和洪水来到大地。祖先神们赶神牛,用大犁(犁由人扮演)将平坦大地犁出山脉河谷,继而开辟田地,战胜恶兽邪鬼,开始种稻栽麻,开创人类生活。作品通过再现祖先神艰苦创业的事迹颂扬祖先的丰功伟业,纪念祖先开拓奠基之恩。表演时人数不定,一般为30人左右,均为男性。男演员戴的面具用杉树制成,绘有黑白红绿线条;面具有牛神、各路人神与兽神。演员基本裸身,胸、背及肩臂绘有粗犷神秘图案,以原始粗犷的舞蹈,配以简单的呼吼、吟唱和说白进行表演,时而风趣,时而庄重,总体风格是古朴、凝重、庄严。

上述摩教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逐渐脱离仪式环境,成为民俗舞蹈或娱乐性的世俗舞蹈。比如响篙舞在独山一带莫氏家族中,就是在婚礼上表演的,刷把舞、粑槽舞等也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性舞蹈,于节日或其他活动期间表演。

布依族中有一类舞蹈,既不完全是表现宗教信仰,又包含一定的求吉祥含义,属于一种既有一定信仰因素又有很浓的民俗特征的舞蹈。由于它具有信仰因素,而这些信仰与摩教信仰一致,因此属于摩教艺术的范畴。这类舞蹈有龙舞和狮舞。

龙舞是一种既传承了古百越文化传统,具有本民族鲜明特征,又受一定汉文化影响的舞蹈形式。

布依族狮舞

先秦汉文献就对古越人断发文身多有记载。对此习俗,自古以来也有多种解释,如美饰说、尊荣说、巫术说、图腾说等。东汉末期应劭认为,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这可以归入“图腾说”。“像龙子”,是说古越人把龙看做图腾动物,因此在身上刻画花纹图案,把自己装扮成图腾动物龙的形状,让龙知道自己是同类子孙而不去伤害。布依族是越人后裔,古代曾有文身习俗。至20世纪80年代,在罗甸、册亨等地仍发现有部分老人有文身。在摩经中,也有龙图腾的记载和反映。《安王与祖王》中,龙是安王的舅舅一族。龙,布依语发音为“独厄”[tue2ŋɯe6],与蛇的发音[tue2ŋɯe2]仅声调不同,在布依族看来,都属于一类动物,只是形体大小有区别而已。在《安王与祖王》中,安王的母亲其实是鱼,为什么把龙看成舅舅一族呢?这只能说明,在布依族先民看来,鱼、蛇、龙这些水生动物都是同类。这与汉文献所谓“越为蛇种”的说法吻合。

由此可见,布依族龙舞有本民族文化传统因素。但布依族龙舞中龙的形象,似乎与汉族中龙的形象有相似之处,不排除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

按照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中的说法,汉族龙的形象是在蛇的基础上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等要素,反映了各部落的大融合。

布依族龙舞有布龙舞和草龙舞两种形式。布龙是用竹捆扎成框架,再用布包裹形成龙形,再在龙身上画上相应的图案。这种制作方法、龙的形象以及舞龙方式就体现了汉文化影响的痕迹。草龙则将布换成稻草。主要流行于册亨、贞丰等地。从所用材料看,应当比布龙更早,也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舞龙多在农历正月举行,由舞龙队到各村寨作巡回演出,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其表演有民族特色。贞丰一带,舞龙时寨老舞龙头向上跃起一步,然后才按乐曲节奏追逐两个绣球翻滚。舞完一圈,又向上跃举龙头一步,龙身又再次翻滚舞动,妙趣横生。

狮舞既可在春节期间表演,农闲时或婚丧期间也可表演。狮舞中的狮子有太狮和少狮之分。太狮即两人合舞的大狮子,少狮即一个人舞的小狮子。一人带面具,打扮成武士,手持彩球,引逗“狮子”作种种技术表演。表演文狮时,要尽力体现其温顺性格,通常有舔毛、搔痒、打滚、抖身理毛等活动;表演武狮时,则要尽力体现兽王勇猛的性格特点,有跳跃、跌打、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狮舞表演常伴以武术对打,以壮“军威”。武术有“长凳术”、“头帕术”和“飞石术”等等,既是娱乐,更是体育和军事训练。在册亨、安龙一带,有表演高台舞狮的习俗。高台用八仙桌叠成六到八层,表演者逐层往上边爬边表演,然后再从上往下表演。一些动作具有杂技性质,让人感到刺激和惊险。由于高台表演有一定危险性,表演前要先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表演者平安,同时也祈求神灵保佑一方百姓安康、幸福。

在望谟一带,流行一种布依族民间舞蹈,俗称“耍麒麟”或“舞麒麟”,布依语为“xuac jizlanz”,一般在庆典、祭祀、礼仪等活动中表演。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舞麒麟时,逗麒麟的人为“罗汉”,其面具是弥勒佛笑脸与人的怪像的综合。可以看出,“舞麒麟”具有独创性,同时也明显受到汉文化、佛教文化影响,是一种外来文化与当地布依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在“舞麒麟”过程中,所有舞者均具有灵活的步法、手法和身法技巧,讲究连贯、熟练和协调,同时要求有跌扑、翻滚、跳跃等多种高难度动作。在乐器演奏配合下,气势磅礴,气氛热烈。

舞麒麟

“舞麒麟”的主要目的是祈求平安、福寿、招财进宝、人丁兴旺等。“舞麒麟”具有浓重的信仰内涵,活动多进村入户、在三种场合演出。首先是“新年开财门”,唱词如:“我是天上财北星、文术星、武术星,摇摇摆摆下天庭,云游海角,落到此地开财门……四季财门我打开,麒麟滚进来,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进你全家平安福!”其次是“新居逢新年开财门”,唱词如:“新房好,好新房,新房瑞气满庭芳,绣阁棱楼,人人称赞鲁班先师巧,建立此地常年四季好风光……送福满新门,恭喜恭喜,丁财两旺,四季平安!”另外是“麒麟送儿孙”,唱词为:“麒麟灯,麒麟灯,麒麟元宝送儿孙……观音常保佑,众姓喜心来,恭喜恭喜四季平安!”舞麒麟队要到每个主人家的每个房间舞麒麟,以驱邪送福等;接受麒麟祝福的人家要给麒麟送红包,并燃放鞭炮表示感谢。第三是共享麒麟头——集体性聚会、聚餐祈祷并相互祝福,以求全村寨人福寿康宁、发财致富和人丁兴旺等等。

册亨县威旁乡一带布依族中流行的舞蹈勒呜,汉语称“转场舞”。但与其他地区丧葬仪式上的转场舞性质不同,册亨的勒呜是一种世俗舞蹈,由于多在春节期间表演,含有驱邪、求吉祥的意味,因此既具有民俗舞蹈的性质,也属于宗教信仰特征很浓的摩教舞蹈。

转场舞属于布依族原生态舞蹈,起源于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相传清朝初年,村里有一王姓寨主,常常依仗权势欺压百姓,逢年过节村民必须向他交纳粮、钱等物,村内妇女背小孩不能用红背带,老年人吸烟不能用长烟斗,不管老少经过他的门前一律不能穿拖鞋,到外婆家拜年必须先拜他,春节期间男女老少初一初二不能出门,也不能在大年初一初二到外婆家去拜年,其所定下的规矩一律不得抗拒,否则格杀勿论。终于,渴望尊严、渴望幸福、渴望自由的大寨人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欺压、剥削和约束。就在这年大年三十,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寨主家门前,把房屋团团围住,人人手里举着火把,把火把投到他家房上。瞬间,一阵熊熊烈火把寨主家连人带物烧个精光。大家一起手牵着手,高呼“呜呼”,围着熊熊燃烧的烈火高兴地跳起舞来。这就是转场舞的起源。“勒呜”的意思是:欢快地舞。其表演形式为:以击钹镲、敲锣鼓为节奏,男女青年手拉着手,人数不限,在村寨的集中点的晒坝里,时而围圈狂舞,时而纵横翩跹,时而穿针走线,时而蹲着奔腾……舞姿奔放自如、潇洒大方。舞蹈象征着布依人民驱逐邪恶,丰收在望,幸福吉祥。

在舞蹈开始前,要举行“祭师”仪式。仪式时间为每年正月十三清晨。届时,几位德高望重的寨老与祭师一道,先在祭桌上把半斤多的方形肉(俗称“刀头”)、熟鸡一只、粑粑、豆腐、糖食果品、酒等摆好,再由寨中一个固定的祭师手持五炷点燃了的香,先祭拜土地、山神、庙神,再祭拜转场舞的舞台。祭拜时念咒语:“天有刀、地有刀,师傅来保佑。上有猴子翻天应,下有保佑狮子滚绣球。转场舞起来,寨邻跳起来,平安幸福送到家,五谷丰登乐开怀。”念毕,几位鼓手齐敲鼓,鼓声一响,本寨、邻寨、远方村寨的村民闻声而至,大伙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手拉手,开始跳舞。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跳布依转场舞的情景最为壮观,令人震撼。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