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摩教音乐的演唱(奏)特点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三、摩教音乐的演唱(奏)特点

摩教音乐虽然在某些演唱(奏)方式上与世俗音乐有相同点,但作为一种宗教音乐,布依族摩教音乐的演唱(演奏)表现出了与世俗音乐不同的特点。

首先,摩教音乐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仪式的重要元素。换言之,摩教音乐是唱(奏)给神鬼听的。因此,摩教音乐表演场所严格限定在宗教仪式场合,人们相信,离开这一特定场合,将会给人带来灾难。贞丰一带布摩在丧葬仪式中作到“亨闷”这一内容时,四个布摩肩扛马刀站立棺旁,默诵经文。这段经文只能默诵,否则被认为会危及生者。相传,古时诵读这段经文本来是要出声的,一次,有一个小孩在旁边听布摩诵经时记住了,与伙伴上山放牛时,叫伙伴假装死者,这个小孩则模仿布摩诵这段经文,结果假装死者的小孩竟真的死去了。有了这一惨痛教训,后来布摩在诵这段经时只好改为默诵了。这不排除布摩故意将经文和仪式神化的因素,但是,摩教音乐在布依族文化符号体系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含义(所指),受到整个文化语境的规定,随意挪动其演唱场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假若把只能在祭祀鬼神的场合中演唱(奏)的曲调拿到结婚、新居落成或者其他喜庆场合演唱(奏),人们相信将带来厄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其次,在一些音乐的演唱形式方面,虽然与世俗民歌演唱方式相同或相近,比如民歌的对唱形式就是这样,但世俗民歌对唱双方抒发的是自己的真感情,而摩教中的对唱则是一种与己无关的“表演”。由于对唱是仪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唱的内容也被处理以便与仪式目的契合。比如,在贞丰一带,仪式上的情歌对唱实际上就是布摩分别扮演亡灵与其情人,表演情人送亡灵登仙的情景。

再次,从目的看,摩教音乐具有娱神和娱人两重功能。娱神当然也包含了“娱鬼”。丧葬仪式上无论是布摩的吟诵还是亲友唱孝歌以及子女的哭丧,都是抒发对死者的留恋、惋惜等感情的,同时也是对亡灵进行安慰的。另一方面,丧葬仪式上的音乐也是为丧家营造一种欢闹的氛围,以宣泄丧家因失去亲人给心灵带来的悲伤情感,消除死者亲人的孤寂感。贞丰摩经中的“温”(歌)最初在丧葬仪式上演唱的功能主要是娱人和娱“鬼”,同时在死者亲友十分悲伤的情况下创造一种热闹乐观的气氛,遣散死者亲属心中的阴云,消除长夜守灵的寂寞。荔波一带布依族在丧葬仪式活动期间敲击节奏感很强的铜鼓、刷把为舞蹈伴奏,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