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摩教艺术的基本特征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三、摩教艺术的基本特征

摩教艺术属于一种宗教艺术。它具有一般艺术的特点,又与一般艺术有区别。概括起来,摩教艺术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与摩教仪式紧密相关

之所以称之为摩教艺术,就是因为它与摩教仪式或仪式活动紧密关联。它们要么是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么是在摩教仪式上表演或展示。如果没有这一关联性,那么这些艺术门类中的很多作品就只能称之为一般民间艺术作品。摩教语言艺术包括了摩经文学以及摩教仪式上唱述的其他文学或与摩教相关的文学,其中以摩经文学为主要成分。摩经文学作为摩教经典中的文学,始终与摩教仪式相伴随。因此,摩经的唱诵是摩教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摩经里其实很多作品与一般民间文学没有区别,但就因为它进入摩经后,已经成为摩经文学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属于摩教艺术而不是民间文学。摩教音乐中的诵经调,与摩经文学具有紧密相关性。摩教艺术的其他类别虽然不像摩经文学那样与摩教仪式紧紧伴随,但其表演无不与摩教仪式相关。摩教戏剧中的生育傩和丧傩“哑面”,或本身就是仪式的组成部分,或与仪式紧密联系,总之都离不开仪式。摩教艺术不仅与仪式紧密关联,而且高度符号化,不同表现形式都与特定信仰和宗教内涵结合,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

(二)承载摩教观念或教义,服从仪式目的

摩教观念大多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进行宣示,而是通过仪式和摩教艺术形象地表达出来。

比如对于死后亡灵的归宿,摩教构拟了一个类似于佛教极乐世界的“傍拜”、“傍仙”境界。这个境界,既有现实世界的影子,但又比现实世界美丽堂皇。这一观念,摩经中有诸多描述。而摩教美术也有更直观的表现:隔坛正中宫殿屋檐的造型象征着极乐世界亡灵居所的豪华气派;隔坛画八仙图表明极乐世界是仙人居处之地,亡灵到了那里就意味着成仙;隔坛画的花草、鸟兽展现了极乐世界里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

摩教特别强调孝老爱亲。关于孝老,摩教仪式中,有一个在丧葬仪式活动中举行的“砍嘎”仪式,以及与这个仪式相关的传说,都表现了这个思想。根据摩经相关内容,古时候老人死后,邻近的人们闻讯都要前来分食死者肉。后来,有一个名叫“颖”[viŋ4]的青年,一天在野外放牛,见母牛产崽很痛苦,联想到母亲生自己一定很痛苦。后来,母亲去世,他不忍心让人们吃母亲肉,就将母亲遗体装殓埋葬,用牛肉代替母亲肉招待乡邻。他的做法受到人们仿效,久而久之,形成了布依族丧葬仪式活动中的砍牛习俗。一些地区的摩教舞蹈与此观念也有关联。

关于爱亲,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夫妻、亲人之间的关爱。这在摩经文学中也有诸多表现。如《嘱咐经》和《温经》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

摩教艺术还有服从仪式的总体目的的特点。这无论在舞蹈、戏剧、美术中都有明显表现,在语言艺术摩经文学中也有表现。比如,贞丰《温经》由十三组既各自独立又有一定关联的抒情歌组成,开头一组是《呼唤歌》,之后,插入几组与情歌无关的内容,然后又回到与情歌有关的《兴情侣歌》、《逃婚歌》、《贬抑歌》和《分离歌》。如果排除其中与情歌无关的几组内容,那么《温经》中对情歌内容顺序的安排,完全是按照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自然程序作出的。青年男女从相互召唤到相思、热恋,往后的发展既可能是终成眷属,结局美满,也可能因各种因素难成眷属,走向分离,以悲剧告终。摩经没有把青年男女爱情的结果安排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而是安排成情侣最终分离,这种安排与殡亡仪式的总体目的有关:仪式的目的是将亡灵超度到极乐世界“傍拜”、“傍仙”,人与亡灵必须分离,情侣之间的分离其实是一种隐喻,摩教认为会对仪式产生巫术效果。

摩教艺术承载摩教信仰和观念,服从摩教仪式总体目的,因此,承载的观念不同,仪式总目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摩教艺术作品艺术特点和风格的差异。比如,贞丰、关岭、镇宁等地的转场舞因为表现对亡灵的送行,因此,节奏舒缓;而荔波、平塘等地的铜鼓刷把舞、粑棒舞等则具有驱逐邪魔和消除长夜寂寞的含义,因此,节奏明快。

(三)神圣性和神秘性

摩教艺术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某些乐器在人们的观念中被神化;第二是在摩教艺术表演过程中,一些特殊的表演方式、特殊禁忌和要求使其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第三是来自人们对摩教艺术的观念和认识。

第一方面可以铜鼓为例。铜鼓平时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老存放在家中楼上较高处,以防人和动物从铜鼓上面跨过。人们相信铜鼓有灵性,会跑到深潭中与龙打架,因此,一般都要用红布包住铜鼓。到举行仪式需要使用铜鼓时,要焚香祈祷将其请出。摩教仪式上,只有布摩在相应的时间和环节能敲击,一般人不能随意敲击。表演铜鼓刷把舞时,也只能由专门的鼓师敲击。

第二,对一些仪式活动的特殊要求和禁忌导致摩教艺术的神秘性。如殡亡仪式上唱诵到《殡亡经·亨闷》时,只能默念,不能出声。根据布摩的解释,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惨痛教训:以前这段是大声念出来,结果被年幼无知的孩子记住了。有一次,孩子们上山放牛,其中一个孩子躺在地上睡着了,其余小孩就模仿布摩做仪式,唱诵这段经文,结果那个睡着的孩子竟然死了。从那以后,布摩就把这段经文变为默念。这有神化经文魔力的意思,也使仪式和经文产生了神圣性和神秘性。

第三,人们对摩教仪式活动的认识也导致了摩教艺术的神圣性和神秘性。摩教艺术虽然有民间世俗艺术的成分,但民间认为摩教仪式是与鬼神打交道,因此,在摩教仪式上表演的艺术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随便表演。如果表演,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如果有需要,只能在布摩家或空旷的地方表演。布摩家供奉有教主报陆陀神位,布摩相信有报陆陀的保佑,不会出事,但一般人家就不敢去“冒险”。笔者开展摩经调查时,都是在布摩家里,而调查“哑面”傩戏时,因为没有碰到举行仪式的机会,所以,人们就在村民委员会办公地点的门前空旷处进行一次模拟表演。

(四)某些实物作品的不易保存性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纸竹工艺品类作品。由于这类作品是送给鬼灵的,仪式结束后都必须烧掉(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让死者收到),或堆放在坟头,任其自然朽烂,因此无法保存。布摩为了保存记忆,只得制作草图摹本,届时再临摹制作。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