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作为一种宗教体系的摩教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二、作为一种宗教体系的摩教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参与《布依族文学史》资料搜集和撰写工作,再加上后来写硕士论文(以布依族摩经文学为题)的需要,笔者到贵州和云南部分布依族聚居县开展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布依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具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比如,对宗教职业者,有的地区称为“布摩”,有的称为“报摩”,有的称为“掌摩”等,称谓中都含有一个“摩”[mo1]。通称则均为“布摩”。各地布摩都拜报陆陀(或译为“布洛陀”、“鲍尔陀”、“鲍龙陀”等)为教主。各地布摩举行的仪式大同小异,布摩在仪式上吟诵的经书——“诗摩”[sɯ1mo1]大同小异。这些都充分证明,摩教作为一种宗教体系,是可以成立的。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布依族的信仰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原始宗教或自然宗教了,而是一种从自然宗教向人为宗教发展而又没有完全发展成为成熟的人为宗教的准人为宗教形态。笔者将布依族这种信仰称为摩教。

摩教的称谓,就来源于布依族称这种宗教的从业者为“布摩”、“报摩”、“掌摩”等,宗教职业者在宗教仪式上诵的经被称为“古摩”,而摩教经典,则被称为“诗摩”(意即“摩经”)。

在布摩[pu4mo1]这一称谓中,“布”意为“人”,因此“布摩”意思是“从事摩教仪式活动、在摩教仪式活动中诵经的人”。布摩也称“报摩”[pau5mo1]、“掌摩”[tsa:ŋ4mo1]等等。“报”[pau5]的意思是成年男性,这一称谓强调的是从事该职业者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掌”则是“匠人”、“工匠”之意,强调的是这类人从事的职业与一般的活计不同,需进行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

由于主持宗教仪式的宗教职业者被称为布摩,因此,布依族的民族宗教也就有了“摩教”的称谓。

但是,布依族中的多神崇拜与摩教并非不同的信仰,而是同一种信仰体系中的不同有机构成要素。

从现象上来看,布依族传统宗教的确表现为多神或多鬼信仰崇拜,比如,有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等,具有鲜明的自然宗教的特征。但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布依族传统宗教信仰已具备较为明显的人为因素,并且在整个民族范围内均有分布,并有着很大的共同性。摩教实际上是创教者报陆陀在布依族传统自然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将自然宗教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宗教体系的结果。由于它在布依族中具有十分广泛的一致性,因此,笔者认为它是布依族的民族宗教,是一种由多神教向一神教演变过程中初步具备了一神教雏形的宗教形态,属于一种准人为宗教。主要依据如下:

首先,摩教已具备较专门的宗教职业者布摩,并开始形成最高神祇。摩教就是因为宗教职业者的称谓(布摩、报摩、掌摩)而得名。而布摩,无论居住何地,属何教派,均尊奉报陆陀(或译为“鲍尔陀”、“包龙陀”、“报勒陀”等)为开山祖师。各地布摩在解释各地各教派经典及仪式的差异时均说:“xibnyih Bauslegdoz,gogt mizhoz byaail hoz.”这是布依文,意思是:报陆陀有十二个弟子,所以经文(或仪式)要么开头相同,要么结尾相同,差异不会太大。罗甸一带布依族布摩中,关于报陆陀和摩经有这样一个传说:报陆陀创教时经书很多,他自己精于卜算,料事如神。后来,七仙女下凡与凡人结婚生子后又回到天上。仙女与凡人生的儿子长大后,欲知母亲为何人,请报陆陀告诉他。报陆陀对他说:你七月初七在某处水边等候,将有七个女人在那里洗澡,其中某位就是你母亲。这天,仙女之子遵嘱来到水边,按照报陆陀指点认出了母亲,并随母上了天。仙女认为报陆陀泄露了天机,欲惩罚,嘱其子带一壶“酒”去“答谢”报陆陀。以聪明、善卜算著称的报陆陀糊涂一时,一下子打开了壶。谁知壶中装的不是酒,竟然是火。火苗一下子窜出,烧掉了他不少经书。由于经书烧掉不少,所以报陆陀的后代弟子都不及报陆陀会卜算了。这个故事有神话色彩,它说明了布依族对报陆陀与摩经来历神圣性的崇信。

在布依族民间传说和信仰中,报陆陀是一位男性神,而从神格看,他属于智慧神或创造神。这个形象的出现无疑是父权制确立后的产物,其原型可能是一位杰出的父系氏族或部落首领。在摩教信仰中,报陆陀不仅被尊为教主,而且被赋予了更加非凡的才能。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办不到的事,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洞察宇宙万物的一切,是一位非凡的预言家,并能解决任何难题。摩经中常有这样的句子:当人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就“pai1ham5pau5lɯk8to2,pai1ham5mo1lɯk8ka:p7”(“去问报陆陀,去请教摩陆呷”)。而经报陆陀、摩陆呷指点,人们按照其办法去解决后,就能获得好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布依族的报陆陀实际上是[pau5ro4to6]的音变或误读,此说有一定道理。所谓[pau5ro4to6],直译为汉语,就是“遍知一切之男人”。[pau5ro4to6]用汉语音译,就是“报若陀”,不仅与报陆陀读音相近,而且与人们观念中报陆陀的特点一致。可能是在传承过程中发生音变的结果。在布摩师傅家,都设有报陆陀的神位,过年过节或外出举行仪式活动之前和之后,都要祭祀。可以推想,假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条件能正常发育和发展,报陆陀发展的逻辑结果必然是一位至上神,从而使摩教发展为一神教,或由一位至上神主宰,同时有着诸多不同等级功能神的民族宗教类型。

其次,摩教有较系统的经典——摩经,布依语称“诗摩”[θɯ1mo1]。原始宗教不是说没有经典,但一般说来,原始宗教的经典不是过于粗陋就是不成系统。布依族的摩经则不同,其经典不仅卷帙浩繁,而且有系统,从大的方面分,有《殡亡经》和一般杂经《邦经》两大系统。《殡亡经》是用于丧葬仪式活动超度亡灵的经典,《邦经》则是除此之外的用于驱邪祈福禳灾的经典。其中《殡亡经》卷册数量较多,也更具系统性。

其三,已形成比较固定和规范的宗教礼仪。例如,超度亡灵的“殡亡”仪式活动,就需经过“请师”、“祭棺”、“开丧”、“转场”(或“转嘎”、“砍牛”)、“送仙”、“嘱咐”等几个程序,每个大的程序又往往包含若干小的程序,如“转场”仪式就包含“叫场”、“转场”、“砍牛”三个小的程序。祈福、驱邪、禳灾等比较小型的仪式,也是比较规范化的。布摩认为,必须遵循代代沿袭的仪式程序、规范和禁忌,否则就达不到仪式所欲达到的目的。

其四,摩教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教义。根据摩经、仪式和摩教相关传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摩教认为宇宙分四界:天界、花界、人世间和游魂界(或“游魂世界”、“地狱”)。天界也称“傍拜”、“傍仙”,是神、仙与亡灵居住的境界,人死后,通过“殡亡”仪式,亡灵即可进入极乐世界“傍拜”[paŋ2pat8]、“傍仙”[paŋ2θian1]。花界是人的灵魂之种子存放之地,由花婆(神)管理着,人世间夫妇结合,需祈求花婆赐予人的灵魂之种,才能生育。游魂界是非正常死者的魂灵受煎熬或漂游无所依归的境界。在望谟等地,游魂界类似于民间道教和佛教的地狱,摩经中吸收了民间道教和佛教的因素,构拟了一个与民间道教和佛教中十殿阎罗类似又有着根本区别的境界。 [1] 但在很多地方,则没有如十殿阎罗那样很明确的管理之神。摩教相信,非正常死亡者灵魂堕入游魂界受苦受难,不能跟祖先亡灵居住在一起,孤独无依,就会向阳世亲人求救,或者找活人做替身,使在阳世的亲人不得安宁,所以要举行“赎魂”或招魂仪式,将其灵魂救出,再超度到祖先亡灵居住的极乐世界“傍拜”、“傍仙”,这样才能保证阳世间人们的安宁。

(2)摩教认为摩教、摩经等很多文化事象都是报陆陀创设的。

(3)摩教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神灵鬼怪的存在。由于相信万物有灵,因此摩教主张敬畏自然万物,以免遭到报复,给自己带来灾祸;摩教相信神灵在冥冥中能对人的吉凶祸福发生作用。人是否健康长寿,庄稼能否丰收,六畜是否兴旺,家境好还是不好,都与神、鬼是否护佑或作祟相关,或者由命运决定。

摩教相信,虽然人的肉眼看不见灵魂、神灵鬼怪,但是人与神灵鬼怪可以交流,神灵通过作祟于人、畜,表达其喜怒哀乐或对人畜的态度,传达对阳世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人则通过语言和行为进行相应的反馈和交流。一般交流人人可以实行,如平时对神的祈祷、对鬼怪的诅咒和恐吓,对方都能接收到信息,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一般人也可以通过占卜(如立筷子等)知道是何鬼怪作祟,并采取泼水饭等措施解决,但如果遇到大的问题,必须通过布摩或巫举行仪式与神沟通,以更加有力的方式解决。

不同的疾病分别由不同的鬼魅作祟所致,需举行相应的仪式予以祓除,病才会痊愈。即使用药物治疗,也需举行这些宗教仪式,“神药两解”方能奏效。

(4)摩教认为,虽然人死了灵魂可以通过超度仪式升入“傍拜”、“傍仙”,但这仅限于那些善良和德行高尚者。摩经中说,在阳世与冥界的交界处,有一“峤龙”[ʨau2luaŋ2](直译为“铜桥”)。在世时善良、德行高尚者的亡灵踏上桥时越走越宽,而做过偷窃等恶行的人踏上去时则越走越窄,最后桥面窄如刀口,不能过去,只能在冥途中作漂游浪荡的野鬼,得不到人们的供奉,只能靠作祟于人讨口。

(5)摩教认为,“傍拜”、“傍仙”是极乐世界,那里有“王代”、“王绍”、“安王”等众多神灵,还有祖先神和众多“拜”、“仙”,亡灵进入“拜”、“仙”界后自己也成了“拜”、“仙”,可以成为管理者和上层社会成员,但也要耕田种地、纺纱织布、娱乐社交。但在那里可以长生不老,荣耀无比,其乐融融。

此外,摩教还形成了一套戒律。这些戒律表现在饮食、仪式中的行为规范等等。

可以看出,摩教已具备了一神教的雏形,同时,原始的多神崇拜特点也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报陆陀虽有被尊为至上神的趋向,但众多的神祇仍处于游离和分散状态,未被真正纳入一个严密的神灵体系之中。


[1] 望谟布依族《嘱咐经》中,亡灵进入极乐世界需经过的“关口”之一是“十二重门”,每一重门都有神把守,其中第一至第十道门的守门神来源于汉族民间佛教、道教的“十殿阎罗”,但名称有所改变,依次为:第一重门秦广王显罗[ɕan2lo6](也有的本子误为“泰山王”)、第二重门初江王湘金[ɕaŋ1tɕim1]、第三重门宋帝王燕金[jin4ʨin1]、第四重门五官王方伐[faŋ3fa2]、第五重门阎罗王赵将[tsau5ʨaŋ5]、第六重门卞城王胡姓[fu2θiŋ5]、第七重门泰山王山威[ɕa:n1vɯə1]、第八重门平政王马高[ma4kau1]、第九重门都市王汉法[xa:n4fa2]、第重十门转轮王彭应[pen2ʔjiŋ5]、第十一重门三系王巔夏[tian1ɕa5]、第十二重门色秀王[sat7ɕeu6wɯəŋ2]。佛教十殿阎罗依次为:第一殿秦广王蒋、第二殿楚江王厉、第三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吕、第五殿阎罗王(天子)包、第六殿卞城王毕、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市王黄、第九殿平等王陆、第十殿转轮王薛。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