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冷坪山下“两朝田”
所属图书:《贵州黄平古梯田》 出版日期:2016-04-01文章字数:字

五、冷坪山下“两朝田”

(注: 黄平县翁坪古梯田中“两朝田”)

(注: 黄平县翁坪古梯田中“两朝田”正面全景)

在黄平县翁坪乡小冷坪山下落坡寨的公路旁,有一块近500米长,南北走向、呈长条型的大丘田块。这块由多块小井田组成的25亩农田,是清朝和新中国两个时代修建的。南面面积较宽的部分大约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开始修造,北面稍微狭长的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补造的。这块似乎一眼看不到头的大田被称为“两朝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随农户人口分配的份额又划成十余块,并以田埂分隔开来,由杨通胜等人承包耕种。

站在这块大田旁,我们不得不为前人的造田干劲和毅力所折服。采访中,年近七旬的寨老杨通胜告诉我们,这丘在云贵高原上较为罕见的古梯田,其南部宽大面积部分是在清朝同治年间,由一名叫杨粱打的人率领其9个儿子,花了9年时间才修造完成的。当年尽管水稻产量不高,但每年都能收到120多挑(每挑50公斤左右),因此这丘田在当地也称为“李吧盖”(苗语,意为:百担田)。

(注: 黄平县翁坪古梯田中“两朝田”侧面全景)

(注: “两朝田”中部)

杨粱打是落坡寨里最早的住户。早年时,由于村寨附近石材丰富,土地肥沃,尤其是那红石材遍布满山满岭,是开山造田的最佳选料。杨梁打与老伴先后生育9个子女后,家里的生活开始窘迫起来,全家老少平常除了起早贪黑刀耕火种外,还要四处给当地的大户人家打雇维持生计。为了使孩子们以后丰衣足食,杨粱打就在寨子附近的斜坡上开始挖土造田,他们日出而作、挑灯夜战,吃的是稀饭野菜,喝的是山泉冷水,虽然生活清苦,劳动强度大,但杨家父子从来没有动摇过造田的决心。当年的农具十分简陋,没有钢钎、铁锤,他们父子就凭借一双双粗糙的大手和木棒把石头从山上或几里外的地方扛运或滚赶回来;没有足够的锄、耙,他们就编织泥巴轿、撮箕等原始农具,以愚公移山的钢铁意志奋力修建,在杨粱打60岁时,这丘耗费了他们父子10人三千多个日夜辛劳的大田终于修建完成。大田投入耕种后,杨粱打家的生活开始殷实起来,随后全家人又在寨脚和周边继续开山造田,到民国初期,全家已拥有了50多亩耕种梯田,杨家也由此成了翁坪一带远近闻名的大户。

(注: “两朝田”西部)

新中国成立后,杨家从落坡寨搬迁到岩英落业,20世纪70年代,翁坪乡政府于1972年至1975年期间,先后在翁秉屯、杨家村等地开造了大量的农田。其中还组织了100多人到落坡寨开山造田,并在“李吧盖”(百担田)北边加砌田埂,抬运来大量土石方填平,通过近两年的艰辛努力,使“百挑田”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北延伸,形成了总长近500米,平均宽约30余米的农田“巨无霸”。

(注: 多年来“两朝田”石坎没有一处出现过塌方)

还值得一提的是“百担田”田埂的修砌,杨家父子采用“夹垒法”砌成,田埂均为垂直垒砌,没有用石灰或黄泥沾连。尽管大田位于大山之下,经常被山洪冲刷和洗浸,但由于杨粱打父子能从大到小地将石块科学地垒砌成一体,多年来,“两朝田”没有一处出现过塌方,这在贵州梯田建造史上是罕见的。

(注: “两朝田”西部石坎)

(注: “两朝田”西面石坎(局部)。)

贵州黄平古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