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概述
所属图书:《贵州黄平古梯田》 出版日期:2016-04-01文章字数:1631字

概述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邻施秉,东南接台江,南与凯里接壤,西连黔南州的瓮安、福泉,北接遵义市的余庆。县城离州府凯里54公里,距贵阳197公里,辖8镇3乡,142个行政村。县境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57公里,面积1667.8平方公里。

(注: 亮寨古梯田)

黄平县地处黔中中山地貌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多呈北东走向。地形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武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余系,中部为河谷坝子和丘陵地带。境内海拔高度在519~1367米。黄平县境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注: 黄飘翁开古梯田)

黄平县境内的古梯田分布较广,主要位于重兴、翁坪、谷陇、重安、黄飘5个乡镇。其中东南部的重兴、谷陇一带尤为集中。

主要修建于明清时期的黄平古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体现了石山区坡耕地治理的特色,是少数民族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数百年来,这些建在崇山峻岭间的梯田,水系发达,自我运行,经久不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聪慧的各族儿女。

梯田多修筑在石山坡地上,以工程浩大的石砌田坎为主,也有修筑在坡梁上的土坎梯田。丘块或大或小,上下丘块之间或远或近,多取决于地形、地势及地质特性所决定的工程条件。梯田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鱼鳞状”排列,兼有“腰带田”的柔顺美和石坎梯田的建筑美,外观上显得气势雄浑、磅礴大气,体现了悠久的水土保持历史和高超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注: 亮寨古梯田)

(注: 黄平县面积大于500亩的古梯田群分布图)

(注: 石坎高度为2米左右的黄飘古梯田)

黄平全县保存完好的古石坎梯田约有14万余亩。至今,这些古石坎梯田在黄平县粮食生产中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黔东南州志》《黄平县志》记载:黄平县各民族历代从事农耕,自汉、唐以来,均以开荒造田为主,至宋已造就今黄平之田园,以种田、植棉为经济基础。元代初年,人多流失、荒芜甚多;史书多载“垦复荒地”,鼓励农耕。明代洪武年间,朝廷曾三次派遣大军三十万征服侗民。苗侗民族因战争屠杀,迁徙外地,逃往里谷州及雷公山中部山区,田园多荒芜。永乐年间召还或引民耕种,垦复荒田,并奖励开新荒,给开荒者三年不纳粮优待。鼓励无地或少地人民开垦新荒,由子孙承业,报经县立册作证,其制沿至明末。清代康熙二年,省复令民垦田。

康熙四年(1665年)和康熙五年(1666年),连续示民新垦,济民新垦资助。至乾隆末年,由民众共有或个人捐赠的神田、学田、会田、祠田、船田等收益不交田赋,例作共产,雇民耕种。

综合以上记载可以推断,黄平县的梯田最早形成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左右;深山区的梯田大规模建设应该起于历史上人口高峰的明末清初,至乾隆时期已成规模,距今有300~600多年的历史;后期陆陆续续进行了梯田的修补和扩大,但所占比例并不多。

黄平古梯田作为少数民族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体现了石山区坡耕地治理特色。

(注: 高度达到9米的包脚里古梯田石坎)

(注: 省州县专家考察重兴古梯田)

古梯田沉淀厚重的生态理念和建管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组织开展好古梯田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对有效保护古代梯田的物质文化遗产、搞好现代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6月,黄平古梯田调查工作组利用无人机对6处典型古梯田群实施了航空测量。本次无人机航空测量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分辨率达到0.16米,部分区域达到0.12米。

(注: 大山中的谷陇古梯田)

(注: 调查组开展现场复核工作)

2013年9至12月,黄平古梯田调查工作组以遥感影像处理的初步结果为基础,对6个典型古梯田群区域进行了全面复核,现场收集相关照片资料,并按照调查方案要求,对田块的田坎类型,田块面积,田坎高度、长度和宽度等信息进行测量、采集和核实。

(注: 调查组在现场工作)

(注: 石坎高度超过9米的重兴古梯田)

贵州黄平古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