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所属图书:《《草木春秋》考释》 出版日期:2015-02-01文章字数:字

第三节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1.头面部穴位

(1)五经面部。

五经面部:面眼青色肝病,赤者心病,黄者脾病,白者肺病,黑者肾病。

凡小儿病症须识别症候,察定五经颜色,照面部堂部穴位,依法治之,无不应验。

(2)攒竹(天门)。

[穴位]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攒竹”一法,又名“开天门法”。医者用两手大拇指,自小儿眉心交替处往上直推30~50次(图33)。春、秋季蘸水,秋、冬季蘸葱姜水和真麻油,由小儿眉心交互往上直推。

图33 推攒竹

[临床应用]推攒竹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合用。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揉百会并用。推攒竹法,治外感、内伤均宜。

(3)坎宫。

[穴位]坎宫在两眉上,自眉头起沿眉间梢成一横线。

[手法]推坎宫的医者用两手大拇指,自小儿眉心分过两旁,即自眉心梢做分推30~50次(图34)。

图34 推坎宫

[临床应用]推坎宫法治外感、内伤均宜,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目赤疼痛,多和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亦可推痛点刺放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4)太阳。

[穴位]居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位于眉后凹陷处。

[手法]以两手托住患儿头部,再以两手中指或两大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并做回环揉之,向前揉运为补,向耳后揉运为泻,揉运30~50次(图35)。分推太阴穴、太阳穴法:于开天门后,从眉心分推至两眉外梢。

图35 揉太阳

[临床应用]推、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痛,用于外感发热。表实头痛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该法对头晕、头痛有开窍醒神的作用。

(5)山根。

[穴位]又名“山风”“二门”。山根位于两眉中间鼻梁骨、两目内眦之中。

[手法]此穴不能推,专以拇指指甲掐之,掐3~5次(图36)。

图36 掐山根

[临床应用]山根有醒目,开窍定神的作用。惊风、昏迷、抽搐时,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此穴除定惊止抽外,还可供诊断之用。如见此穴位色青,为惊为痛;色蓝,为喘为咳;色蓝中显红纹,系内热泄泻;色赤乌并呈一团,为赤白痢;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6)人中。

[穴位]在口鼻之间水沟,在准头下。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属督脉。

[手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掐人中,掐3~5次(图37)。

图37 掐人中

[临床应用]掐人中能醒神开窍,主要用于急救。不省人事、窒息、惊厥或抽搐时,掐之有效,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对昏厥、急惊风、唇动等有定惊安神,通关开窍的作用。

(7)迎香。

[穴位]鼻为肺窍,穴居两侧。

[手法]用食、中两指按揉迎香称作“揉迎香”,又名“黄蜂入洞”(图38)。《幼科推拿秘书》言:“黄蜂入洞,此寒重取汗之奇法也。洞在小儿两鼻孔,我将食、中二指头,一对黄蜂也。其法屈我大指,伸我食、中二指入小儿两鼻孔揉之,如黄蜂入洞之状。”

图38 揉迎香(又名“黄蜂入洞”)

[临床应用]鼻为肺窍,穴居两侧位,揉之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非重寒证慎用或不用。

(8)牙关。

[穴位]又称“颊车”,在两牙腮近耳处,即下颌角方,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属阳明胃经。

[手法]拇指按或中指揉,名“按牙关”或“揉牙关”,按揉20~30次(图39)。

图39 揉牙关

[临床应用]按、揉牙关有通经开窍,醒神的作用。牙关紧闭,以按牙关为主;口眼斜,则以揉牙关为主。

(9)百会。

[穴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界处,属督脉。

[手法]拇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按以30~50次、揉以100~200次为宜(图40)。

图40 按百会

[临床应用]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之能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治疗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有诀曰:“百会由来在顶心,此中一穴管通身,扑前仰后斜痫……腹痛难禁还泻血,亦将灸法此中寻。”

(10)风池。

[穴位]位于颞颥后发际陷处,平风府穴。

[手法]用拿法5~10次,称“拿风池”。

[临床应用]拿风池主发汗,祛风寒,尤对发汗效果显著,可立见汗出。若再配合推天柱、揉二扇门等,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多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或项背强痛、目眩等症。风池、脑户、玉枕、风府,主目痛不能视;风池、迎香、水沟,主口僻不能言。

(11)天柱骨。

[穴位]天柱,即颈骨也。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至大椎,称作“推天柱”,推100~500次(图41)。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图41 推天柱骨

[临床应用]推、刮天柱骨能降逆止呕,祛风寒,主治呕吐、恶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痛等症。治疗恶心呕吐多与推横纹、板门,揉中脘合用,但推拿次数应增多才行。外感发热、颈项强痛与拿风池、掐二扇门同用。若用刮法,则以姜汁或凉水自上向下刮,直至局部皮下有轻度瘀血。

2.胸腹部穴位

(1)乳旁。

[穴位]在乳头外旁开2分处,属胃经。

[手法]患儿仰卧,医者用两手食、中、无名指和小指置于两胸胁部,以双手拇指指腹在乳旁穴上拿或揉,称作“揉乳旁”,揉20~50次(图42)。

图42 揉乳旁

[临床应用]揉乳旁能止呕。揉乳旁和乳根均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临床上多以两穴合用,以治疗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症。

(2)乳根。

[穴位]在两乳头下2分处。

[手法]中指指端揉,称作“揉乳根”,揉20~50次。

[临床应用]揉乳根能宽胸理气,治疗喘咳、胸闷。

(3)天突。

[穴位]在胸骨上窝凹陷中。

[手法]医者用左手按患者头部,用右手中指腹按或揉天突穴,称作“按天突”或“揉天突”(图43)。

图43 揉天突

[临床应用]按、揉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的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常用于治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痰塞以及呼吸不畅等症。

(4)膻中。

[穴位]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正中处,为气之会穴。

[手法]用中指指端揉膻中称作“揉膻中”(图44),用两手拇指自穴中心处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作“分推膻中”(图45),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作“推膻中”,或推或揉50~100次。

[临床应用]胸背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胸闷、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治疗呕吐、嗳气时,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推阴阳等合用;治疗痰喘时,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痰吐不利时,常与揉天突、按揉丰隆合用。

图44 揉膻中

图45 分推膻中

(5)胁肋。

[穴位]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手法]用两手掌从两腋胁下前后搓摩,称作“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搓摩50~100次(图46)。

图46 搓摩胁肋

[临床应用]搓摩胁肋,性开而降,能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对小儿由于食积、痰壅、气逆所导致的胸闷、腹胀等有效。对肝脾肿大患儿可用此穴,但治疗时间比较长。中气不足,肾不纳气的病人宜慎用。

(6)中脘。

[穴位]在脐上4寸,于胸骨体下缘到肚脐神阙穴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用指端或掌根在中脘按揉,称作“揉中脘”(图47);用掌心或四指摩,称作“摩中脘”;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推至中脘,称作“推中脘”,又称作“推胃脘”(图48)。推揉100~300次,摩5分钟。

图47 揉中脘

图48 推中脘

[临床应用]左右揉中脘则积滞食闷即刻消化,由喉往下推至胃脘可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须蘸葱姜药汤。凡揉摩中脘,都能起到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常配揉足三里、清脾经,用以治疗呕吐、腹胀、腹痛、泄泻等症。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以自上而下推胃脘为宜。

(7)腹阴阳。

[穴位]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手法]以双手4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斜下方分推,称作“分推腹阴阳”(图49);用掌心摩满腹上,称作“摩腹”。

图49 分推腹阴阳

[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摩腹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治疗肠鸣、腹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常配合揉足三里、捏脊等。

(8)肚脐。

[穴位]肚脐即神阙。

[手法]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作“揉脐”(图50);用指摩或掌摩,称作“摩脐”;用拇指和食、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作“揉脐”。用掌心按脐并小腹,或往上、或往下、或往左、或往右按而摩之,或数十次,或数百次。

图50 揉脐

[临床应用]揉脐、摩脐均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运之治肚胀气响;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此治泻痢之良法也;若伤寒后骨节痛,专擦七节骨至龟尾。摩脐或揉脐对腹胀、腹泻、腹痛、吐泻、食积均有很好疗效。

(9)天枢。

[穴位]在脐旁开2寸处。

[手法]用食、中两指指端在脐旁2寸处揉,称作“揉天枢”,揉50~100次(图51)。

图51 揉天枢

[临床治验]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治急、慢性胃肠炎,以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腹胀、便秘等时,常同揉脐并用。

(10)丹田。

[穴位]在脐下2~3寸之间。

[手法]用揉法和摩法,分称作“揉丹田”和“摩丹田”,揉50~100次,摩5分钟(图52)。

图52 揉丹田

[临床应用]揉丹田与摩丹田都能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治疗形寒体弱、先天不足的小儿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治疗尿潴留时,常与推箕门、清小肠等合用。以掌心由胸口直摩之,可治食积气滞。

(11)肚角。

[穴位]又名“石门”,在脐下2寸处。

[手法]用拇、食、中3指做拿法,称作“拿肚角”(图53);用中指指端按,或用手掌心按,称作“按肚角”。往上推止泄,往下推反为助泻。此穴刺激性强,一般拿3~5次,时间不可太长。

图53 拿肚角

[临床应用]按、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各种腹痛均可使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

3.腰背部穴位

(1)肩井。

[穴位]在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对称用力提拿肩筋,称作“拿肩井”(图54);如果用指端按,则称作“按肩井”。

图54 拿肩井

[临床应用]按、拿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有诀云:“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临床上治疗结束后,常以此作为总收法。亦可治疗感冒、上肢风湿疼痛。

(2)肺俞。

[穴位]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太阳膀胱经。

[手法]按、揉肺俞,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两指指端揉,称作“揉肺俞”(图55);用两拇指自肩胛骨内缘分别从上向下推动,称作“分推肺俞”或“分推肩胛骨”。揉为50~100次,推为100~300次。

图55 揉肺俞

[临床应用]揉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左旋推属补,右旋推属泻,但补、泻须分四六数用之。治风寒,久咳愈,按、揉肺俞时加蘸淡盐水少许。

(3)脾俞。

[穴位]在第11胸椎棘突(第11~12胸椎棘突之间)下旁开1.5寸处。

[手法]用拇指指端在脾俞揉,称作“揉脾俞”。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所致呕吐、腹泻、疳积、饮食欠佳、黄疸、水肿等症。多配合推脾经,拿、揉足三里等。

(4)肾俞。

[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手法]在肾俞处用揉法,称作“揉肾俞”,以50~100次为宜。

[临床应用]揉肾俞有滋阴壮阳,补益肾元的作用。常用以治疗肾虚泄泻或阴虚便秘、下肢瘫痪等症。多与揉二人上马、补脾经或推足三里等合用。

(5)脊柱。

[穴位]从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指、中指指腹从上而下直推,称作“推脊”(图56);用捏法自下而上,则称作“捏脊”(图57)。推脊以100~300次为宜;捏脊为3~5次,并运用“捏三提一法”。捏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以使肌肉放松。

图56 推脊

图57 捏脊

[临床应用]脊柱穴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自下而上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的主要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清热退烧的作用。揉脊可以治疗小儿疳积;治疗伤寒骨节疼痛,用大拇指或食、中、无名指从脊柱穴往下旋推至龟尾。

(6)七节骨。

[穴位]由命门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两指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做直推,分别称作“推上七节”(图58)和“推下七节”,以推100~300次为宜。

图58 推上七节

[临床应用]推上七节温阳止泻,治疗虚寒腹泻、久痢;配合揉百会、揉丹田,可治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治疗肠热便秘、热痢。如为虚寒腹泻、久痢,则不宜使用。水泻,可从龟尾向上推擦50~100次,立止。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推擦至龟尾,以去肠中热毒,翌日方自下而上推擦。

(7)龟尾。

[穴位]为尾椎骨端,即督脉经的长强穴。

[手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揉,称作“揉龟尾”,以100~300次为宜(图59)。

图59 揉龟尾

[临床应用]揉龟尾能通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有止泻通便的作用。常用以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掐龟尾并揉脐,治小儿水泻、乌痧、腹胀、脐风、月家盘肠等症。

4.上肢部穴位

(1)五经。

心、肝、脾、肺、肾合为“五经”。《小儿推拿广意》中云:“五经者,五指也……二三节即六腑。”

大指端脾,二节胃;食指端肝,三节大肠;大肠经在食指外边,联络于虎口,直到食指侧巅;中指端心,三节小肠;无名指端肺,三节包络;肾在小指正面。

小儿外感发烧,常用推五经的方法治疗,尤其是婴幼儿效果较好。其手法是将患儿5指并拢,医者手拇指放于患儿掌背,另外4指并拢向指端做推法,称作“推五经”。

①脾经。

[穴位]手大拇指端脾,二节胃。

[手法]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之手,问时以拇、食两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以右手拇指尖推向板门穴,为补脾经;若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板门推向拇指尖,为泻脾经(图60~图62)。推100~200次。

图60 分推脾经

图61 屈指直推脾经

图62 清脾经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睥胃,补气血。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疳积等,尤其是脾胃虚者,应多用补法。清法是清脾经(图62),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小儿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唇白血虚,饮食不消,脘腹胀满,以补脾土为主。

②肝经。

[穴位]在食指末端。

[手法]由食指根推向指尖,称为“平肝”,即“清肝经”(图63)。肝经只宜清不宜补,如肝虚可补肾水,因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推肝木,侧推之直入虎口(又称作“推天门入虎口”),能和气生血;由根向指梢推之,名“平肝”。

图63 清肝经

[临床应用]清肝经能平肝泻水,息风镇惊,治疗惊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③心经。

[穴位]即中指尖、中指端心,三节小肠。

[手法]旋推为补,称作“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作“清心经”(图64)。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作“推心经”。

图64 清心经

[临床应用]推心经治疗心火旺盛引起的高热昏迷,气血不足,心烦不安。一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出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出汗乃止。推心经,向上推至中指尽处小横纹,行气通窍;向下掐之能发汗;从中指尖推到横门穴,止小儿吐;将小儿中指甲轻轻掐之,止小儿泻。

④肺经。

[穴位]无名指端肺,三节包络。

[手法]旋推为补,称作“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作“清肺经”(图65)。补肺经与清肺经统称“推肺经”。向上推为“清”,向下推为“补”。

图65 清肺经

[临床应用]推肺经能疏风解表,化痰止咳,治疗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虚汗。鼻流清涕,以推肺经为主,肺金推之可止咳化痰,性主温和。

⑤肾经。

[穴位]在小指正面。

[手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作“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作“清肾经”(图66)。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图66 清肾经

[临床应用]向里推补肾经,向外推能利小便,治肾炎;清肾经,推之退脏腑之热,清小便之赤,如小便短又宜补之。小便黄赤可清之,治宜清肾经,自肾指尖推往根下为清也。一掐肾经,二掐小横纹,退六腑,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滞、腹胀、气急、昏迷;粪燥者,退凉用之。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治疗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虚汗喘息。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⑥大肠经。

[穴位]在食指桡侧缘,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又称作“指三关”“小三关”。

[手法]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作“补大肠”(图67);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为“清”,称作“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图67 补大肠

[临床应用]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治疗虚寒腹泻、脱肛;清大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治疗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下痢等症。掐大肠,倒推入虎口,止水泻痢疾,肚腹胀用之。红痢补肾经,白痢多推三关。大肠侧推至虎口,止泻止痢断根源。向外正推泄肝火,向里推补大肠。

⑦小肠经。

[穴位]位于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手法]由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作“补小肠”(图68);由指根直推至指尖为“清”,称作“清小肠”。补小肠、清小肠统称“推小肠”。

图68 补小肠

[临床应用]使用清法能清利下焦湿热,治疗小便短赤不利、水泻等。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配合清天河水,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若属下焦虚寒、多尿、遗尿,则宜用补小肠。本穴治小儿泄泻最有效,不但能利小便,同时尚能分清降浊。

(2)肾顶。

[穴位]在小指顶端。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称作“揉肾顶”(图69),以揉100~500次为宜。

图69 揉肾顶

[临床应用]揉肾顶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有一定疗效,用以治疗自汗、大汗。

(3)肾纹。

[穴位]在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称作“揉肾纹”(图70),揉100~500次。

图70 揉肾纹

[临床应用]本穴用于治疗眼结合膜充血、眼前房出血,以及患儿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屡效;目赤、鹅口疮之热毒内陷,也多以揉肾纹治疗。

(4)四横纹。

[穴位]在手掌面从食指至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以拇指掐揉,称作“掐四横纹”(图71);4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作“推四横纹”。掐3~5次,推100~300次。

图71 掐四横纹

[临床应用]掐四横纹可退热除烦,推四横纹可调中行气,活血消胀满。多用于治疗腹胀、消化不良、气血不和、疳积,但须配补脾经,与揉中脘合用。推四横纹,和上下之气血,人体瘦弱、好乳不思、手足常掣、头偏左右、肠胃湿热、眼目翻白者用之;用大指往来推四横纹,能和上下之气,气喘腹痛者可用;四横纹掐之退脏腑之热,止肚痛,治口眼斜。

(5)小横纹。

[穴位]在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患儿小横纹上,左右旋转运之,揉运100~300次。

[临床应用]推掐小横纹能退热、消肿。通常治疗烦躁、口疮、唇裂、腹胀及脾胃热结等症;推小横纹治疗呼吸气粗也有一定疗效;本穴用于治口唇开裂及肚胀效果最好,如因脾虚作胀者,兼补脾土效果更好。

(6)掌小横纹。

[穴位]在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手法]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称作“揉掌小横纹”(图72),揉100~500次。

图72 揉掌小横纹

[临床应用]临床上揉掌小横纹,有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治喘咳、口舌生疮、百日咳、肺炎等;揉掌小横纹对治疗肺部湿性啰音有一定疗效;肝区疼痛,揉之亦有效果。

(7)胃经。

[穴位]在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处。

[手法]旋推为“补”,称作“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作“清胃经”(图73)。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推100~500次。

图73 清胃经

[临床应用]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多与清脾经、推天柱骨、推横纹等合用;治疗脾胃湿热、胃气不和、呕恶嗳气、胃肠实热、脘腹胀满、发热烦躁、便秘纳呆,多与清大肠、通六腑等合用。补胃经能健脾和胃,助运化,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腹胀等。

(8)板门。

[穴位]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拇指指端揉,称作“揉板门”或“运板门”(图74);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作“板门推向横纹”(图75);由腕横纹推向指根,称作“横纹推向板门”。推或揉100~300次。

图74 揉板门

图75 板门推向横纹

[临床应用]揉板门,除气促气急、气喘气痛,呕吐用之;板门推向横纹,主止吐;横纹推向板门,主止泻。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治疗食积、腹胀、呕吐、腹泻、气喘等症。

(9)内劳宫。

[穴位]在手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

[手法]以中指指端揉,称作“揉内劳宫”(揉内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可轻动)(图76);自小指根揉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称作“运内劳宫”,又叫做“水底捞明月”;以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又称作“丹凤摇尾”。揉100~200次,运10~30次。

图76 揉内劳宫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可清热除烦,治心经有热所致口舌生疮、烦渴、齿龈糜烂。揉小天心与运内劳宫合用,可清虚热,对心、肾两经虚热者最为适宜。

(10)内八卦。

[穴位]在手掌心内劳宫四周,即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乾西北,艮东北,巽东南,坤西南。

[手法]内八卦(图77)用运法(图78),从左至右顺时针方向为顺运,由乾开始经坎、艮、震、巽、离、坤、兑为一运;逆运从相反方向,由兑运至乾。顺运、逆运均运100~300次。

图77 内八卦

(注: 1.乾 2.坎 3.艮 4.震 5.巽 6.离 7.坤 8.兑)

图78 运内八卦

[临床应用]运内八卦,除胸肚臌胀闷、呕逆气喘、饮食不进。自乾经坎、艮至震,或自巽经离、坤至兑,掐运7次,有镇静安神作用;自离经坤、兑至乾,掐运7次,有止咳作用;自坤经兑、乾至坎,掐运7次,有清热作用;自坎经艮、震至巽,掐运7次,有止泻作用;自巽经震,艮至坎,掐运7次,有止呕作用;自艮经震,巽至离,掐运7次,有发汗作用。此外,单揉艮有健脾消食作用。从坎到艮左旋推,治热,亦止吐;从艮到坎右旋推,治凉,亦止泻。掌中各穴,男、女皆推左手。胸闷胀满、呕吐、泄泻、咳嗽、痰喘、心烦内热宜顺运,饮食不振、恶心宜逆运。

(11)小天心。

[穴位]在手掌尽处,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称作“揉小天心”;拇指指甲掐,称作“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关节揉,也称作“揉小天心”(图79)。揉100~300次,掐5~20次。

图79 揉小天心

[临床应用]心经有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用揉法,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用掐或揉小天心。斜视病人,右斜视者则向左掐、揉,左斜视者则向右掐、揉。天吊惊风,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揉小天心。眼翻上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掌心下掐即平;眼翻下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总筋上掐即平。

(12)运水入土。

[穴位]在手掌面自小指根至拇指根,沿手掌边缘里的一条弧形曲线。

[手法]从小指根沿手掌缘,经小天心推运至拇指根,称作“运水入土”(图80),推运100~300次。

图80 运水入土

[临床应用]运水入土补脾土虚弱,健脾助运,润燥通便。用于治脾胃虚弱、完谷不化、腹泻、疳积等。

(13)运土入水。

[穴位]在手掌面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至小指根。

[手法]从拇指根沿手掌外缘,经小天心推至小指根,称作“运土入水”(图81),推运100~300次。

图81 运土入水

[临床应用]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治疗新病实证,因湿热内蕴所致少腹疼痛、小便赤涩、痢疾等。

(14)总筋。

[穴位]在掌后腕横纹中点,在大横纹下,指之脉络皆总于此。

[手法]按揉总筋统称“揉总筋”;如用拇指指甲掐,称作“掐总筋”(图82)。揉100~200次,掐10~20次。

图82 掐总筋

[临床应用]揉总筋有清心热,散结,止痉,调理气机的作用,用以治疗惊风抽掣、潮热、牙痛、口舌生疮等实热证,多与清天河水、清心经合用。治惊风多用掐法。诸惊风,总筋可治。掐总筋,去三焦六腑五心潮热病。

(15)大横纹。

[穴位]为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名“阳池”,近小指端名“阴池”。

[手法]用两手拇指指腹从掌后横纹总筋处向两旁分推,称作“分推大横纹”(图83),又叫“分阴阳”;从两旁阳池、阴池向总筋合推,称作“合阴阳”。推30~50次。

图83 分推大横纹

[临床应用]分阴阳有助于平衡阴阳功能,可调和气血,治疗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乳食停滞、腹泻、呕吐等。实热证分推阴池时宜重,虚寒证分推阳池时也宜重力分推。合阴阳能行痰散结,治疗喘咳、胸闷等症。分推大横纹配合揉肾纹、清天河水,有增强行痰散结的作用。

(16)十宣(十王)。

[穴位]在双手十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

[手法]用拇指指甲逐一掐之,称作“掐十宣”(图84),掐3~5次。

图84 掐十宣

[临床应用]掐十宣多用于急救,有清热,醒脑,开窍的作用。多与掐老龙、掐人中、掐小天心等合用。五指甲尖为“十王穴”,十王穴掐之能通热。惊风、高热、昏厥常用此穴。

(17)老龙。

[穴位]老中指甲后1分处。

[手法]用拇指指甲掐,称作“掐老龙”(图85),掐3~5次。

图85 掐老龙

[临床应用]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若小儿急惊暴死,拿精灵、威灵两穴不醒,急用此穴掐之,不知疼痛难治。心火实热、虚脱气闭常用此穴治疗。

(18)端正。

[穴位]在中指指甲根两侧赤白内处,桡侧名“左端正”,尺侧名“右端正”。

[手法]以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掐(图86),掐5~10次。

图86 掐左、右端正

[临床应用]揉右端正降逆止呕,治疗恶心呕吐;揉左端正,治疗水泻、痢疾。眼左视,掐右端正穴;右视,掐左端正穴。

(19)五指节。

[穴位]在手背第5指第1关节处。

[手法]以拇指指甲逐节掐之,称作“掐五指节”(图87),各掐3~5次;以拇指、食指揉搓,称作“揉五指节”,揉搓30~50次。

图87 掐五指节

[临床应用]五指节,掐之祛风化痰,苏醒人事,疏通关膈闭塞。四肢乱舞,掐五指节,以清心经为主。掐五指节后,以揉法继之,治口眼斜、咳嗽风痰。止惊风、吐涎、胸闷、痰喘,多与清肝经、掐老龙合用,能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20)二扇门。

[穴位]在手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手法]以食指、中指指端揉,称作“揉二扇门”(图88),揉100~500次;以双手拇指指端掐,称作“掐二扇门”,掐5~10次。

图88 揉二扇门

[临床应用]揉、掐二扇门有发汗透表,退热平喘作用,治疗惊风、抽搐、身热无汗。风寒无汗时,揉时稍用力。配合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治疗平素体虚外感。二扇门为发汗效(要)穴,如高烧无汗,操作1~2分钟,即可立见汗出;如操作时稍长3~4分钟,多致大汗淋漓。如患儿体虚,用本穴时必须先固表而后用发汗法,固表以补脾肾、揉肾顶为主,各穴1~2分钟。揉本穴时宜稍用力,速度宜快。揉二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21)上马。

[穴位]又叫“二马”“二人上马”,在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称作“揉上马”(图89),揉100~300次;以拇指指甲掐,称作“掐上马”,掐3~5次。以揉法为多。

图89 揉上马

[临床应用]揉上马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补肾滋阴要法,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淋漓等。对体质虚弱,肺部感染有干性啰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啰音配揉掌小横纹,多揉有一定疗效。揉、掐上马,补肾水用之,并治眼视物不清。

(22)外劳宫。

[穴位]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称作“揉外劳宫”(图90),揉100~300次;用拇指指端掐,称作“掐外劳宫”,掐3~5次。

图90 揉外劳宫

[临床应用]外劳宫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兼能发汗解表,临床上揉法为多。揉外劳宫用于寒证,外感风寒、鼻塞流涕以及脏腑积寒、完谷不化、寒痢腹痛、疝气等症皆宜,多配合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起青筋揉之效。外劳宫止泻用之,拿此穴又可止头痛。脏腑积有风寒热气,皆能和解。

(23)精宁。

[穴位]在手背第4、5掌骨支缝间。

[手法]拇指指甲掐,称作“掐精宁”(图91),掐5~10次。

图91 掐精宁

[临床应用]掐精宁有行气,破结,化痰的作用。治疗痰食积聚、气壅痰喘、干呕、疳积等症。体虚病人慎用。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掐脊等合用,以免元气受损。

(24)外八卦。

[穴位]位于手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应。

[手法]以拇指指端做顺时针方向掐运,称作“运外八卦”(图92),掐运100~300次。

图92 运外八卦

[临床应用]顺运外八卦,能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运之能通一身之气血,开五脏六腑之闭结。与摩腹、推揉膻中配合,有宽胸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胸闷、腹胀、便结。

(25)威灵。

[穴位]在手背第2、3掌骨指缝间。

[手法]多用掐法,称作“掐威灵”(图93),掐3~5次,或掐至醒后停止。

图93 掐威灵

[临床应用]掐威灵,治急惊暴死、惊风、昏迷不醒等症,有开窍醒神的急救作用。

(26)一窝风。

[穴位]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

[手法]用指端揉,称作“揉一窝风”(图94),揉100~300次。

图94 揉一窝风

[临床应用]揉一窝风有温中行气的作用,用于治痹痛、关节不利。对受凉、食积引起的腹痛,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合用。

(27)三关。

[穴位]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指面,从腕推向肘,称作“推三关”(图95);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外侧端向肘推,称作“推大三关”。三关:男左上三关推发汗,退下六腑谓之“凉”;女右六腑推上凉,退下三关谓之“热”。推上气行阳动,故为热为补。

图95 推三关

[临床应用]临床上对一切虚寒病证,用于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但非虚寒证者慎用。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等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等合用。治疗外感风寒、怕冷无汗,与清肺经、推攒竹、掐揉二扇门合用。

(28)天河水。

[穴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指、中指指面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作“推天河水”(图96);用食、中两指蘸葱姜水,自总筋处开始一起一落弹打直至肘横纹,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作“打马过天河水”,弹打100~300次。

图96 推天河水

[临床应用]推天河水性温凉平和,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打马过天河水,清热大于单纯的推天河水,用于实证及高热症。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惊风、痰喘等多用推天河水治疗。

(29)六腑。

[穴位]在前臂尺侧,阳池至肘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从肘推向腕,称作“推六腑”或“退六腑”(图97),推100~300次。

图97 推六腑

[临床应用]推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一切高热、烦渴、惊风、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腮腺炎、鹅口疮、咽痛等均可应用。六腑凡做此法,先掐心经,点劳宫,男退下六腑,退热加凉,属凉;女反此,推上为凉。

5.下肢部穴位

(1)箕门。

[穴位]在大腿内侧,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呈一直线。

[手法]以食指、中指指腹从腹股沟部做直推,称作“推箕门”(图98),推100~300次。

图98 推箕门

[临床应用]箕门性平和,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尿潴留等,常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合用;小便赤涩不利,与清小肠合用。

(2)百虫。

[穴位]又名“血海”“百虫窝”,在膝上内侧、髌骨内上缘肌肉丰厚处。

[手法]以拇指指腹按揉,或以拇指、食指进行拿法,称作“按百虫”或“拿百虫”(图99)。按揉以30次、拿以5次为宜。

图99 拿百虫

[临床应用]拿百虫属四肢,能止惊,治四肢抽搐,以及下肢痿、癖、瘫痪。拿百虫能通经络,止抽搐,配合委中、足三里效果更好。

(3)膝眼。

[穴位]又叫“鬼眼”,在髌骨下缘、髌骨韧带内、外侧凹陷中。

[手法]将患儿腿伸直,以拇指、食指指腹按揉或用拿法,称作“按揉膝眼”或“拿膝眼”(图100)。按揉5~10次,拿3~5次。

图100 拿膝眼

[临床应用]按揉或拿膝眼,有安神,镇惊的作用,用于治疗下肢痿软、惊风抽搐。小儿脸上呈惊恐状,急在此穴掐之,若儿身后仰,即止。

(4)足三里。

[穴位]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行3寸骨胫外臁大筋内。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称作“按揉足三里”(图101)。

图101 按揉足三里

[临床应用]足三里属足阳明经,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是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呕吐、泄泻及下肢痿软的常用穴位。足三里,揉之治麻木顽痹,久揉治肚痛,大人胃气痛者通用。

(5)前承山。

[穴位]位于前腿胫骨旁,与后承山相对处。

[手法]用拇指掐或揉本穴,称作“揉前承山”或“掐前承山”(图102)。掐5次,揉30次。

图102 掐前承山

[临床应用]按揉前承山治疗抽搐。配合拿委中、按百虫、掐解溪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小儿望后跌,将此穴久掐、久揉有效。

(6)三阴交。

[穴位]位于足内踝上3寸处。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端按揉,称作“按揉三阴交”(图103),按揉100~300次。

图103 按揉三阴交

[临床应用]三阴交有疏经络,通血脉,利湿热,通调水道,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是治疗遗尿、癃闭的常用穴位,常与揉丹田、推箕门合用。三阴交经右手大指按之,能通血脉,治惊风。

(7)解溪。

[穴位]位于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间凹陷中。

[手法]以拇指指甲掐或拇指指端揉,称作“揉解溪”或“掐解溪”(图104)。揉30~100次,掐3~5次。

图104 掐解溪

[临床应用]止吐、止泻,掐解溪穴即止惊。小儿惊风吐泻,往后仰,将此穴掐之。踝关节伸屈不利,或掐或揉。

(8)大敦。

[穴位]位于足大趾爪甲甲根外侧与趾关节之间。

[手法]以拇指指甲掐或揉,称作“掐大敦”,以5次为宜。

[临床应用]治鹰爪惊,先掐本穴3~5次,然后再揉50~100次。急、慢惊风也均以此穴治之。

(9)委中。

[穴位]位于腘窝中,居两大筋中间。

[手法]用拇指、食指指端提拿并钩拨腘窝中筋腱,称作“拿委中”(图105)。

图105 拿委中

[临床应用]小儿往前扑者,委中掐治之。亦能止大人腰背痛。若惊时身体前扑,即将脐上鬼眼穴向下掐住,身便即正。

(10)后承山。

[穴位]位于腓肠肌的腹肌陷中。

[手法]用拿法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指端相对用力拿之,称作“拿后承山”,约拿5次。

[临床应用]后承山有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治疗腿痛转筋、下肢痿软、惊风抽搐。小儿手足掣跳、惊风紧急,快用口咬之并持久,令儿大哭,方止。便秘推下承山,若泄泻亦要逆推,使气升而泄泻可止。

(11)仆参。

[穴位]在昆仑穴下,跟骨外侧下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及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拿,称作“拿仆参”;用掐法,则称作“掐仆参”(图106)。以5次为宜。

图106 掐仆参

[临床应用]拿、掐仆参治疗昏厥、惊风、小儿哮喘,将此穴上推下掐,小儿必然苏醒。小儿急死,用口咬之,则回生,曰“老虎吞食”。治脚掣跳,口咬仆参穴。左转揉之补吐,右转揉之补泻。又惊又泻又吐,掐此穴及脚中指有效。

(12)昆仑。

[穴位]在外踝后缘与跟腱中点凹陷处。

[手法]以拇指指端掐,称作“掐昆仑”,以5次为宜。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治疗急、慢惊风危急等症。

(13)涌泉。

[穴位]在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手法]以拇指指腹向足趾推,称作“推涌泉”;用拇指指端揉,称作“揉涌泉”(图107)。

图107 揉涌泉

[临床应用]涌泉引火归元,退虚热,治疗五心烦热。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久揉能治眼病。掐涌泉,治痰壅上,重则灸之。

《草木春秋》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