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小儿推拿常用十大手法
所属图书:《《草木春秋》考释》 出版日期:2015-02-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小儿推拿常用十大手法

1.推法

推法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推法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理气活血之功能,操作时一般都需要特定药水或其他润滑剂。推时要有节律,频率不宜太快,以100~150次/分为好,用力适当,揉和均匀,始终如一。具体方法如下。

(1)直接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两指面,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推动方向与补法、泻法有关,应根据病势、部位、穴位而定(图1~图4)。

图1 拇指直推

图2 分推肩胛骨

图3 食指、中指直推

图4 掌直推法

(2)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图5)。

图5 旋推法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两指指面,在穴位上向两旁相反方向推动,称为“分推法”。如从穴位两端向中间推动,则称为“合推法”,又称作“合法”。分者,即医以两手之指,由小儿经穴划向两边。

凡推法必似线行,不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春、夏用热水,秋、冬用葱姜水,以手指蘸水推之,过于干则伤皮肤,过于湿则难于着实,以干湿得宜为妙。推法中分补(由指尖向指根推)、泻(由指根向指尖推)及平补平泻(来回推,又称为“清法”)3种,因其方向不同,故作用也不同(图6)。

图6 分推法

2.揉法

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大鱼际,或掌根,在穴位上旋转揉动,称作“揉法”。揉法以手腕转回环,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揉法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矣(图7~图11)。

图7 揉耳后高骨

图8 拇指揉

图9 中推揉

图10 揉大椎穴

图11 揉鱼际交

揉法操作时要轻揉,用力均匀;按儿经穴,不离其处,而旋转之。

3.按法

用拇指或掌根在穴位上向下用力按压,称作“按法”。按法具有通经活络,开通闭塞,祛寒止痛和帮助消化等作用。使用按法时常配合揉法。按而留之者,经按之不动也,以言手法,则以右手大指面直按之,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以两指对过合按之;其于胸腹则又以掌心按之。宜轻宜重,以当时病情相机行之(图12~图13)。

图12 掌按法

图13 拇指按法

4.掐法

用右手拇指指甲重刺穴位的方法叫“掐法”。操作时以不掐破皮肤为准,临床常配合揉法同用。掐由甲入,用以代针;掐之则生痛,而气血一止;随以揉继之,气血行肤,经络舒也。注意掐时要逐渐用力,不要掐破皮肤(图14)。

图14 掐法

5.捏法

用双手拇、食两指将皮肤捏起,随捏、随提、随放,随着向前推进的方法叫“捏法”。操作时捏皮肤多少,提拿用力大小,都要适当,切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易向前推进,捏少了不易提起皮肤。捏捻时需做直线推进,不可歪斜。方法有捏脊法、挤捏法(图15)。

图15 捏法

(1)捏脊法。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做捏物状手形,从患儿腰骶开始,把皮肤捏起后,双手拇指交替向前捏捻,每向前捏捻3下,用力向上提1下,至大椎穴处,随后再以食、中、无名指端沿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1遍后梳抹1遍,此法称作“捏三提一法”,对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有良好效果,对成人闪腰岔气、神经衰弱、肠胃功能紊乱、腹胀等亦有效,具有理气止痛,化积消食,助消化之功能(图16)。

图16 捏脊法

(2)挤捏法。以双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从穴位或部位周围向穴中央用力挤捏,直至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捏3~5遍。有时先用三棱针刺,后再行挤捏。此法主要施术于大椎、新建、天突、太阳、眉心等穴,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作用(图17~图18)。

图17 挤捏法(正位)

图18 挤捏法(侧位)

6.摩法

摩法是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手法,分为指摩法、掌摩法、旋摩法、运法4种。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摩法不宜急,不宜慢,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图19)。

图19 摩腹

(1)指摩法。以食、中、无名3指指腹在穴位上做不间断的回旋抚摩,称作“指摩法”(图20)。

图20 指摩法

(2)掌摩法。以右手掌心在穴位上做回旋抚摩,称作“掌摩法”。该法多用于腹部(图21)。

图21 掌摩法

(3)旋摩法。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脐区、上腹部的部位,两手一前一后做交替旋转运摩,称作“旋摩法”。该法对小儿隔食积滞蛔虫性肠梗阻较为有效,可缓解病情(图22)。

图22 旋摩法

(4)运法。以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指面,在一定穴位上做弧形或环行运转,称作“运法”。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旋转摩擦推动,以不能带动深层软组织为宜。一般每分钟80~120次(图23)。此法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左转止吐,右转止泻。临床常用运太阳、运八卦、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等(顺时针方向称“顺运”,逆时针方向称“逆运”)。

图23 运法

7.滚法

用手背小指侧面附着于穴位上,使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配合而作连续滚动的方法称作“滚法”(图24~图25)。

图24 腕部屈曲外旋

图25 掌背小鱼际着力

8.搓法

以双手掌心相对用力,紧贴患处或穴位上,然后两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的方法叫称作“搓法”。搓时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搓法对四肢、腰背、胁肋最为常用。在推拿之后,以搓法结束治疗,具有调和气血,舒通筋络的作用(图26)。

图26 搓法

9.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以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在穴位或一定部位进行有节律提捏的方法叫“拿法”。拿法有消肿解痉,缓解疼痛的作用。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猛力,动作缓慢而有连贯性(图27)。

图27 拿法

10.摇法

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活动的方法,称作“摇法”。摇法具有疏经活络,通筋骨,和血脉之功能。摇法的动作要平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必须在生理容许范围内,由小到大,不可粗暴行事。颈部、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常使用摇法。摇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肘关节抖摇法。一手握住患者手背,一手托住肘关节下部,做环转摇动,并轻微抖动。本法常用于治疗肘关节脱位的整复、风湿性疾病及急性扭伤所致的疼痛症(图28)。

图28 肘关节抖摇法

(2)颈项部摇法。一手扶住病人头颈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颌,做左右环转摇动。动作宜缓慢、轻微,不可过猛,用力不可过重。本法常用于治疗颈项强痛酸楚、落枕等病症(图29)。

图29 颈项部摇法

(3)肩关节摇法。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该法对肩关节脱位整复、肩周炎、风湿性疾病及扭伤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较好(图30)。

图30 肩关节摇法

(4)髋关节摇法。患儿仰卧,髋膝屈曲,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做髋关节环转摇动。该法常用于治疗髋关节脱位整复,急、慢性腰腿扭伤疼痛,以及风湿麻木疼痛等病症(图31)。

图31 髋关节摇法

(5)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握住脚掌,做踝关节环转摇动。该法常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图32)。

图32 踝关节摇法

《草木春秋》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