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骨伤
所属图书:《《草木春秋》考释》 出版日期:2015-02-01文章字数:字

第一节 骨伤

(1)主治:关节疼痛。

处方一:荆芥草(侗药名“老荆草”)30克,桃仁、红花、当归、木瓜、白芷、千年健、制乳香各10克,防风、川芎各8克。

制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3次。

处方二:赤芍、钻地风、淡竹叶、土牛膝各8克,制附子5克,三角枫、路路通各15克。

制用法:上药加井水、米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3次。

(2)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疼痛或风湿肿痛。

处方一:透骨香30克,白龙须10克,小血藤、土牛膝各15克。

制用法:上药1剂泡酒服;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服3次。

处方二:透骨香30克,红牛膝、木瓜、排风藤、大风藤各15克,白龙须10克,米酒1500毫升。

制用法:上药与米酒浸泡7日后,每日中午、晚上服用15~50毫升。

处方三:透骨香30克,红牛膝、玉枇杷、矮坨坨、铁筷子各15克,米酒1500毫升。

制用法:上药与米酒浸泡7日后开始服用,每次50毫升,每日服2次。

处方四:追风伞、红升麻、泽兰(侗药名“地凤笋”)各15克,大风藤30克,散血草20克,米酒1500毫升。

制用法:上药与米酒浸泡7日后开始服用,每次50毫升,每日服2次。

(3)主治:骨折。

处方:母猪藤根、九龙袋、九龙盘、葛棒、云南叶尖根、野麻根(鲜品)各200~300克,杉木皮(鲜品)适量。

制用法:上药同捶烂,包敷骨折处,每2日换药1次,用杉木皮包扎固定好。

(4)主治:跌打损伤引起的骨折、肿痛,关节(脱位)复位接骨。

处方:刘寄奴、接骨木、接骨茶、云南树根各12克,夏枯草25克,九层皮、家麻根各30克。

制用法:上药水煎服,以米酒为引,每日1剂,每日服3次。

(5)主治:各种骨折。

处方一:辣柳、九龙带、赶山鞭、玉竹、行杆各10克。

制用法:上药水煎服,以米酒为引,每日1剂,每日服3次。

处方二:青藤香、大血藤、小血藤、四大天王、大救驾、红花各10克。

制用法:上药水煎服,以米酒为引,每日1剂,每日服3次。

处方三:岩浮瓢500克,烧酒1000毫升。

制用法:上药共煎煮,每次50毫升,每日服2次;同时用药渣外敷骨折处。

处方四:梧桐树(侗药名“九层皮树”)根、皮(鲜品)各500克,小鸡1只,千年耗子屎(鲜品)100克。

制用法:上药共捶烂,先把骨折处复好位,再敷药,用夹板包好固定,每2日换药1次。

处方五:玉竹、红木香各10克,见血飞、三七、大救驾、泽兰、姜黄、百家姓、大伤药、阶前草各15克。

制用法:上药水煎服,服用时可加米酒30~50毫升冲服,每日1剂,每日服2~3次。

处方六:芭蕉嫩芽、肾蕨(侗药名“仙人架桥”)、巴岩姜、母猪藤根、软筋藤、蕨粑根、烧酒糟各等分。

制用法:上药共捶烂,敷骨折处,每2日换药1次。

(6)主治:巴骨癀病。

处方一:野青菜、地乌龟(鲜品)、酒糟各适量。

制用法:上药共捶烂,包敷患处,中间留1个小口排脓。

处方二:雷公菜、雷公藤、透骨香根、大乌泡根、过江龙各15克。

制用法:上药既可共捶烂包敷患处,又可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3次。

处方三:土狗崽5~10条,酒适量。

制用法:将土狗崽焙干,研成细粉,加酒调成药膏敷患处,每2日换药1次,死骨自行排出。

处方四:松树二(层)皮(鲜品)、老酸汤沉淀渣(侗药名“酸汤角”)各适量。

制用法:上药共捶烂包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处方五:滚屎虫、地牯牛各30克,麝香1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成细粉,撒于患处,每日1次。

处方六:腊肉骨头1000克,凤仙花(含株鲜品)500克,老酸汤角。

制用法:腊肉骨头研成细粉,与后2味药共捶烂,包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7)主治:巴骨癀病肿痛,久不收口流脓血。

处方:巴地黄(鲜品)、巴岩姜(鲜品)各100克,食盐50克,酒糟适量。

制用法:上药共捶烂,加入酒糟调匀,包敷患处。

《草木春秋》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