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肛周脓肿的治疗经验
所属图书:《符中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撷英》 出版日期:2016-06-01文章字数:字

第十一节 肛周脓肿的治疗经验

肛周脓肿属于祖国医学“痈疽”的范畴,《灵枢·痈疽》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本病因其发生在肛周不同部位,历代的命名也颇复杂,如生于肛门内外的称为脏毒,生于会阴穴的称为悬痈,生于尾骨上的称为坐马痈,其他还有穿裆痈、上马痈、下马痈、臂痈等名称。明清以来多称为肛门痈。中医认为肛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易聚膀胱经,因湿邪重浊,易侵下部,肛门位于下部,故此处生痈,多由湿热下注,经络阻隔,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但其中有虚实之别,实证多因过食醇酒厚味,湿浊不化而生,血液厚浊,津液亏虚;虚证多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从现代医学看,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产生过程大致为感染物质首先进入肛窦,产生肛窦炎性反应,即肛窦炎。肛窦炎继续扩散,使肛腺管水肿阻塞,引起肛腺体炎,若再向外扩散,形成肛管直肠周围炎,这一阶段为脓肿的前期,如继续发展,感染化脓,脓液可沿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或筋膜下蔓延,形成肛周脓肿。主要症状为肛门直肠周围疼痛、肿胀、有结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等全身中毒症状。

符老认为,本病以症状急、变化快、后果严重为特点,延误治疗往往可使病情加重,病变复杂,甚或不治,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且强调治疗从整体着手,注重维护正气,辨清寒热虚实。同时,符老认为,肛周脓肿一病,先辨虚实,后辨病位,是治疗的两大要素。辨传变是施治的首要,辨部位是手术入路及方法选择的前提,故要先做好这两件事。常用方药内服与外用结合,疗效较佳,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

1.实证

症状:肛门局部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色深或不利,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治则:益气活血,散结透脓。

内服方:初期处方为黄苗12g、天花粉12g、穿山甲9g、当归12g、白芍9g、银花20g、皂角刺9g、乳香9g、没药9g、陈皮9g、大黄6g、白芷12g、生甘草6g;成脓期加入桔梗12g,开宣肺气排脓;溃后期加白及12g、三七粉9g,活血生肌。

外用方:天花粉12g、黄柏20g、大黄9g、姜黄9g、厚朴12g、陈皮12g、白芷12g,将上述药物研粉以水调成糊状,外敷肿块。

2.虚证

症状:肛门部肿块不红不热,坚硬不痛、隐痛或肛内坠痛,小便淋漓,大便虚秘,寒热往来,遇夜尤甚,舌淡、苔白滑或薄黄少津,脉虚细数无力。

治则:益气活血,温阳散结。

内服方:初期方为党参12g、太子参12g、沙参12g、黄芪30g、白芍12g、肉桂9g、川芍9g、当归9g、白术12g、茯苓12g、薏苡仁20g、甘草6g。成脓期加皂角刺12g,以助透脓;溃后期加五味子20g,敛肺滋肾、收涩生肌。

外用方:制草乌9g、独活12g、赤芍12g、白芷12g、肉桂9g、石菖蒲12g、当归9g、玄参9g,将上述药物研粉以香油调之,外敷肿块。

成脓期予切开引流术,溃后用纱条引流,脓尽后改用生肌药物促进伤口愈合。

二、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42岁,因肛门肿物肿痛反复发作2个月来院就诊。自诉2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子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脉滴注(以下简称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便日行1次,小便黄清,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专科检查:取膝胸位,10~12点方向肛缘旁见一肿块约5cm×5cm,皮色不变,质硬无应指感,触痛(+)。证属阳虚湿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治拟益气活血,温阳托毒,消肿散结。内服方药:党参12g、太子参12g、沙参12g、鳖甲9g、黄芪30g、皂角刺9g、白芍12g、肉桂9g、川芍9g、当归9g、白术12g、茯苓12g、薏苡仁20g。服14剂,水煎服。外敷药:制草乌9g、独活12g、赤芍12g、白芷12g、石菖蒲12g、当归9g、玄参9g,将上述药物研粉以香油调之,外敷肿块。

服药2周后肛旁肿块逐渐缩小,肿痛已止,2天前自行破溃出脓,大便日行1次,质不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专科检查:取膝胸位,11点方向肛缘旁见一肿块约2cm×2cm,中有一溃口,按之有少许脓液流出,触痛轻。治同前法加强益气养阴之力。方药:上方去肉桂,加五味子20g、菟丝子20g。又治疗2周后,肛周肿块已消,脓出已尽。

分析:此患者在脓肿初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致使脓液无法排出,局部包裹,逐渐形成一个质硬肿块,消之不散,亦不作脓,这是实证转为阴证的表现,因此病程较长,迁延不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此病证属阳虚湿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故治宜益气活血、温阳托毒、消肿散结。内服方中用党参、太子参、黄芪补气;沙参、鳖甲滋阴;肉桂温阳;当归、川芍、白芍活血散结;皂角刺透脓;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外用方中草乌、独活温经通阳止痛;赤芍、当归活血散结定痛;白芷、石菖蒲化湿止痛;玄参滋阴,以制诸药之燥。

根据符老的临床经验,肛周脓肿辨清寒热虚实后,一旦脓肿成熟,则需切开引流,遵循“有脓必切”的原则,否则若因害怕刀刃之苦,而不行手术治疗,则会导致脓肿进一步蔓延扩大,加重病情,产生严重后果,到时悔之晚矣。

符中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