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常用经验方
所属图书:《符中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撷英》 出版日期:2016-06-01文章字数:4526字

第三章 常用经验方

1.大肠癌1号方(湿热蕴毒型)

方解:太子参、黄芪补气健脾,共为君药。茯苓、白术、薏苡仁助君药补气健脾,又可利水渗湿,共为臣药。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消痈,共为佐药。山楂、神曲消食化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解毒消痈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能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太子参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够通过线粒体依赖通路的活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半枝莲、败酱草提取物也能通过线粒体依赖通路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并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移动及侵袭。三七可降低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直肠癌需要的剂量。川芎可以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肿瘤组织的乏氧状况、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薏苡仁是常用的健脾渗湿化浊之品,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酯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糖类及内酰胺类等;其中酯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的康莱特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便是提取自薏苡仁中的酯类。康莱特注射液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及大肠癌肝转移。另有研究表明,薏苡仁皮和乙醇提取物有抑制早期结肠癌癌前病变的作用。猫爪草皂苷具有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2.大肠癌2号方(气阴两虚型)

方解:太子参、黄芪补气健脾,共为君药。仙灵脾、鳖甲滋阴清热养血,五味子收敛固涩,共为臣药。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解毒消痈,共为佐药。山楂消食化积,火麻仁润肠通便,三七活血润肠,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扶正、解毒敛阴之功。

3.大肠癌3号方(瘀毒内阻型)

方解:野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共为君药。仙灵脾、菟丝子、当归、桃仁、元胡、仙鹤草滋阴补血、活血化瘀,共为臣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扶助正气故为使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解毒消痈,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滋阴活血、行气化瘀之功。

4.湿疹(湿热下注型)

方解:苦参、蛇床子清热燥湿祛风、健脾杀虫止痒,二者合用共为君药。地肤子、黄柏、五味子、龙胆,可助君药清热燥湿,合用共为臣药。白鲜皮、防风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合用共为佐药。石榴皮、花椒杀虫止痒,二者合用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祛风、健脾杀虫止痒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湿疹方中苦参具有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及较好的抗炎作用,主要成分苦参碱对急性炎症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的炎性渗出、组织水肿以及炎症晚期的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方中中药混合成分具有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组织细胞恢复、止血、镇痛、抗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促进创口愈合等作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收敛生肌、杀虫止痒、凉血止痛、活血化瘀之功。熏洗坐浴法借助升腾之药气熏灼患处,热力作用直接刺激肛门局部的皮肤;同时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调和气血,疏通腠理,促进皮下血管扩张,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改善新陈代谢及营养,促进炎症吸收,清洁分泌物,促进肛周皮肤细胞修复;也可使中药有效成分长时间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通过肌肤、孔窍、经穴渗透、吸收、扩散进入腠理、脏腑,直达全身,发挥消炎止血、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肿止痛、除湿祛风、杀虫止痒等作用以及增强局部组织的抗病能力,使局部功能改善和恢复,同时具有水疗、药疗的双重作用,提高了药物利用度,最终达到“以外调内”的作用。

5.溃结1号方(湿热下注型)

方解:茯苓健脾利水渗湿,白术益气健脾,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合用,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共为君药。苦参、黄柏、紫花地丁、虎杖、藿香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之功,调畅因湿性重浊所阻滞的气机,故合用共为臣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消食和胃,辅助脾胃受纳腐熟水谷,二药合用共为佐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防止泻下太过,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之功。

6.溃结2号方(脾虚肝旺型)

方解:土虚木乘,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故必腹泻,每因情志不舒而发作。太子参、黄芪补气健脾,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三药合用益气健脾、利水渗湿、扶助土虚,共为君药。马齿苋、龙胆草入肝经,舒郁调肝,兼清肝经湿热,共为臣药。陈皮、郁金、元胡、白芷理气行气,合用为佐药,可调畅气机,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山楂、乌梅消食导滞,“通因通用”,杀虫止痒。干姜温中散寒,防止清热之力太过,用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柔肝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7.溃结3号方(气血两虚型)

方解:黄芪、太子参补气健脾,共为君药。银柴胡、白芍、白及养血敛阴退虚热,合君药共补气血,为臣药。苦参、黄芩清热利湿,擅祛阻滞气机之湿邪,共为佐药。陈皮长于理气,调畅气机,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取意“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共奏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渗湿止泻之功。

8.便秘1号方(实热型)

方解: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但大黄仅善泻热推荡,软坚之力不强,故臣以咸寒的鳖甲,既助大黄泻热,又能滋阴软坚。二药相须为用,增强峻下之力。积滞内阻,腑气不通而气机不畅,实热积滞更难下泻,故以厚朴行气散满。枳实消痞破结,既助大黄、鳖甲加速积滞的排泻,又可消除腹部胀满的症状。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黄连苦寒,归脾、胃、大肠经,尤善消中焦脾胃之热,此4味共为佐药。火麻仁、郁李仁质润多脂,既可润燥开结降气,“专治大肠气滞,燥湿,不通”,又兼补虚作用,防止大黄诸药峻下之力太过。诸药合用共奏泻热导滞之功。

9.便秘2号方(气虚型)

方解:太子参、黄芪补气健脾,共为君药。积滞内阻、腑气不通而气机不畅,故以厚朴行气散满,枳实消痞破结,加速积滞的排泻兼消腹部胀满的症状,共为臣药。杏仁、桃仁、柏子仁、芦荟质润多脂,既可燥湿、开结、降气,又可润肠、通便,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润肠通便之功。

10.便秘3号方(老年性便秘)

方解:黄芪、太子参、大枣补气健脾,合用共为君药,专治脾肺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所致便秘。玄参咸寒,滋阴清热,麦冬、生地甘寒养阴生津,三药合用为增液汤,取“增水行舟”之意,有滋阴润燥通便之功,合用共为佐药。大黄泻热,枳实破结,厚朴除满,此3味药共奏清下热结、除胃肠燥热、行气导滞之功,共为臣药,寓意“调气则后重自除”。肉苁蓉、菟丝子、火麻仁、枸杞既可润肠通便,又可滋阴补虚。诸药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具有“寓通于补,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点,共奏益气健脾、平补肾阴肾阳、润肠通便之功。

11.宁痔洗液

方解:“宁痔洗液”是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老中医符中柱教授经40多年临床经验挖掘整理的中医药经验方,具有长期临床验证和显著的疗效。主治肛肠常见疾病,包括痔、肛裂、肛瘘等术后创面愈合。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该方主要由苦参、黄柏、五倍子、蒲公英、车前草、秦艽、虎杖、猪苓、赤芍、川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冰片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可见,湿热湿毒、气滞血瘀均可能造成肛肠疾病术后出现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坠胀等并发症。按中医辨证论治,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燥湿生肌、活血祛瘀为主法。本方主治功能的核心是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组方论治合理,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相一致。符中柱教授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挖掘整理的中医药经验方宁痔洗液,方中以苦参、黄柏,清热燥湿为主;辅以五倍子、蒲公英、车前草,清热解毒、消肿敛湿;秦艽、虎杖、猪苓,清利湿热、活血祛瘀;佐以赤芍、川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冰片清热止痛。本方中寒热并用,于寒凉药物中佐以少量辛温之品,清热而不阻络,温通又促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及镇痛、镇静、抗惊厥、抗菌、解热作用,芍药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还能抑制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川芎活血通络、行气止痛,能“上行头目”“旁通络脉”“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血中气药”,在此应用同样可以促血行、消瘀肿、止痛;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消痈,祛腐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诸证,常与乳香相须为用,效果甚佳。当归尾、桃仁、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活血止痛,药理学研究认为它们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增加纤维蛋白溶解(以下简称纤溶)的作用。当归尾能改善外周循环,秦艽、虎杖清热通经止痹痛,药理学研究认为秦艽通过神经体液系统间接影响脑垂体,使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加快消肿,并有镇静、镇痛作用;黄柏清热燥湿,主下焦湿热诸证;蒲公英、车前草清热解毒,尤善清火毒聚集的外毒;苦参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据现代药理研究,苦参、蒲公英、黄柏等药有良好的消炎、抗菌作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作用显著,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五倍子能促使皮肤和黏膜伤口的组织蛋白凝固,起到明显的收敛效果。冰片具有清热止痛作用。本方中寒热并用,于寒凉药物中佐以少量辛温之品,清热而不阻络,温通又促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可改善肛门微循环,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符中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