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马头墙,斑驳的岁月肌理
所属图书:《舞龙的智慧》 出版日期:2013-09-01文章字数:1475字

马头墙,斑驳的岁月肌理

明朝弘治年间,黄河水灾泛滥,令孝宗皇帝十分苦恼,饮食难安。这一夜,宗皇躺在床上,想着黄河水灾,难以入睡。而与此同时,在徽州城内,还有一个人和孝宗一样唉声叹气、辗转难眠。这个人就是徽州知府何歆。有趣的是,孝宗为水灾苦恼,而何歆却为火灾发愁。不过何歆的这一愁,倒是愁出些名堂来,为古代的消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徽州火灾频繁,因为当地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一烧就是一大片,每次都损失惨重,把知府何歆的心都烧焦了。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抵抗不住火势烈焰熊熊,这样烧下去,徽州城早晚得成一片废墟,到时别说何歆头上这顶乌纱帽了,可能连他自己都葬身火海,性命不保。百姓的安全重要,乌纱帽重要,性命更重要,三座大山压下来,不得不逼着何歆寻求解决之法。他每天足不出户,闷在家里冥思苦想,却想不出方法来,急得眉毛胡子都竖起来了。他整天拉着个马脸,跟谁欠了他钱似的,把家里气氛弄得很不和谐,下人们做事战战兢兢,孩子们也不敢大声嬉笑。何夫人看不下去了,便委婉地劝何歆,外面空气多么清新,氧气多么充足,夫君不如出去走走,说不定就想出办法来了。何歆一听,也对啊,于是换上徽,走出家门,成为徽州城内暴走一族。

何歆暴走之余,眼睛、嘴巴、大脑却没有闲着,他一边观察着城里民居的建筑结构,一边采访城里居民有何消防建议,一边在脑海里琢磨着这些建议是否可行。半个月之后,走坏了两双鞋子的何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最后决定:由每五户人家组成一伍,共同出资,用砖砌成‘火墙’,阻止火势蔓延。这个方案很快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强制推行,才一个月的时间,徽州就建造了数千道“火墙”,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

何歆发明的“火墙”,因为有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人们便把它称之为“封火墙”。据说何歆因为发明了封火墙,相当有成就感,差点就改行当发明家了。

随着人们对封火墙防火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一伍一墙”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每户一墙”,家家户户都建造起了独立的封火墙。后来,徽州的建筑工匠们在何歆发明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在建造房屋时对封火墙进行了美化装饰,使得封火墙的造型如同高昂的马头,于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很多年以后,“马头墙”随着徽派建筑一起流入草塘,成为草塘民居的一种标志性建筑物。可惜何歆此时已经作古,不然他若知道自己当初发明创造的“封火墙”遍及大江南北,连偏安西南一隅的草塘小镇都随处可见,只怕真要得意得改行做发明家了。

草塘的马头墙下面,是一间连着一间的铺面:织布、染靛、洋纱、土纱、盐行、药号、酒业、油蜡……草塘人就在里面运筹经营,通过他们的勤奋和努力,过着殷实富足的生活。

两百多年前,温文尔雅、气质不凡的儒商丁松龄身着长袍,沉静坐在丁家马头墙下面的药号里,每天行医治病,施药救贫。他医术高超,人品高洁,无论贫富一视同仁,亲切以待。不仅当地百姓爱找他看病,县内许多官员、富商、阔佬及远近乡绅也慕名前来就诊。丁家药号,每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丁家的马头墙,成为一种仁爱的象征。

现在的丁松龄药号,已是人去楼空,早没有当初的热闹景象,唯有那高高的马头墙,两百多年来一直静静地守护着这栋古老的建筑,见证着它的繁华与落寞。

如今漫步在草塘的老街,徘徊在古镇的深巷,偶尔还能看到那些隐匿在角落里的老房子,看到它们那翻卷向上的翘角飞檐,那陈旧斑驳的斗拱瓦脊,那残破古雅的木、石、砖三雕,以及那奔腾耸立的马头高墙。它们经历着时光荏苒,默默延续着草塘古邑的历史与文脉,在它们的身上,刻画着斑驳的岁月肌理,传递着人世间的烟火沧桑。

舞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