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一朝三翰林”,望族是怎样炼成的
所属图书:《舞龙的智慧》 出版日期:2013-09-01文章字数:2108字

“一朝三翰林”,望族是怎样炼成的

清康熙四十五年冬,阴冷的贵阳突然热闹起来。

许多考生纷纷从县里赶来参加乡试,在这些人群当中,有个叫王仕俊的考生,看上去胸有成竹,对考试充满信心。毕竟他是有资本这样认为的,论家庭条件,王仕俊世代书香门第,从祖辈开始就不断有人做官,家学渊博论个人条件,王仕俊自己天资不错,10岁就能诗善文,而且学风好,很谦虚,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喜欢交朋结友,不耻下问。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平时学习好不代表考试就厉害。张榜那天,自我感觉良好的王仕俊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失败,他没考上。伤心、失望、愤懑,王仕俊的心情比贵阳潮湿的天气还要阴冷,可又能怎么样呢,这就是现实。王仕俊是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好学生,他认为这次考试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平时都把精力花费在吟诗作对、舞文弄墨这些虚头八脑的事情上,对国家大事、大政方针的了解还不到位。于是,从失败中回过神的王仕俊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探望他的父亲。

说是探望父亲,其实是想在父亲就职的单位实习。他父亲在河南丰润县做官,平时工作很忙,也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王仕俊从小到大很少与父亲会面。见到父亲后,他再一次做出了深刻的反省,认真检讨考试失利的原因,父亲也没有批评他,而是把他留在身边。从此王仕俊开始了他实习秘书的生涯。

一边实习,一边学习朝廷的律令,了解如何处理政务,如何加强行政管理,王仕俊的进步很快,他学到了很多为官的本领。不过这仅仅是往成功的方向多走了一步而已,他依然要面对那座千军万马都要挤的独木桥,不考试就想做官,门都没有。实习差不多了,知识结构也得到了空前的调整,他便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回到瓮安老家,重拾旧时的课本,他认认真真开始备考复习。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安排的,有了实习生涯的铺垫,考场上的王仕俊下笔厚重了许多,这一次他没有失望,幸运之神来临了,他中了举人。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因为后面还有一场更难考的试等着他。康熙六十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会试,事实再一次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里面出真知,实习生涯真的对他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王仕俊考中进士,后来又被选成庶吉士,直接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去了。

没多久,雍正皇帝即位。他想广泛听取基层的意见,要求全国的官员都给他建言献策。王仕俊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提交了几条意见,不料全被雍正采纳了。雍正认为王仕俊是个难得的人才,放在翰林院起草文件太可惜,安有他到河南许州当知州,从此曾经的实习生王仕俊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他体恤百姓,到了许州后着手发展民生,免去了当地百姓的很多税赋,为这事还经常和巡抚叫板,不到两年许州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广东巡抚杨文乾很赏识他,向雍正请求把王仕俊调到广东琼州(现海南),那时琼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新的官员到任,各部门都要送一笔迎接费给他,这笔钱数量很大,更是增加了琼州百姓的负担。王仕俊一到琼州,就废除了这个替规则,当地人见识了王知府硬朗的作风,送上“清洗十万赃名”的条幅。

耿直、清廉、正派的王知府一路高升,先是任广东按察使,又升为广东布政使,没过多久又被提拔为封疆大吏,管理湖北。湖北衙门里有自己的小金库,以前一直都由官员们私分。他一来上上下下的官员们都没戏了,这笔钱被充公,变成修理长江大堤的工程款。两年后湖北官员们终于解脱了,王巡抚升为王总督,去治理山东、河南两省的黄河河务去了。这下山东、河南的官员们又开始紧张起来,他们不怕自己的顶头上司,倒很怕这位不问地方政事的河督,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有所收敛。

王河督在两省是出了名的不怕强权,死拼到底。他拥有雍正专折奏事的特权,两省官员都知道河督不好惹。可是河南学政俞鸿图却敢顶风作案,科考的时候收取考生的大笔红包,这事让王河督知道了,那还得了,这不是损害广大考生的权利嘛。王河督马上向雍正打报告,参劾俞鸿图。雍正派出调查组进驻河南,经查实确有其事,俞鸿图被正法,此事轰动两省政坛,一时间大家说到王仕俊的名字都不寒而栗。不过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一年后王河督又华丽转身,成为河南巡抚,他继承了前任田文镜的风格,官员们不敢懈怠,纷纷打起精神努力办差。

鉴于王仕俊在河南的表现突出,雍正竟然破例赏给他孔雀花翎。在清朝,孔雀花翎是让无数文武官员向往的赏赐,它太珍贵了,只有王宫贵胄和立过特殊功勋的人,才能得到封赏,而且名额极其有限,不是皇亲国戚还得不到,进士出身的官员无论立过多少功劳,这个殊荣想都别想。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要有人开先河,王仕俊就开了这个先河,从他以后,皇帝封赏孔雀花翎的绿灯就向进士出身的官员打开了。

王仕俊官做得好,学问也是一流的,在当时是有名的学者型官员,他对山东、河南一带的情况很熟悉,创作了《河南山东古吏治行》、《河东从政录》、《困之录》、《清流县志》等学术专著,他的《闲家编》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成为经典。

他的两个叔叔王梦旭、王梦尧在他之前都考中进士,先后去了翰林院工作,这一家在康熙朝出现了三个翰林,这样的家族荣耀恐怕是很难遇到的,“望族”成为当地人对王家的称呼。

“兴利除弊,摧锄奸贪,忠精于济,百折不回。”王仕俊,这个耿介、正直的瓮安人,成为雍正时期与李卫、田文镜齐名的一代名臣!

舞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