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桑圣医妇科诸种汤药歌注评
所属图书:《贵州黔南清代中医手抄本注评集萃》 出版日期:2014-07-01文章字数:18309字

桑圣医妇科诸种汤药歌注评

【原文】

【注评】

(1)桑圣医:指传授本书妇科内容的姓桑的医生,圣医是作者对他的尊称,正文中作者有时尊称其为桑公。亦有人认为桑公为雷公传抄之误,若是,应为托名。

月经先期(月经先期方)

【原文】

诸药(各)三钱

歌曰:

眉批:妇科热重经来先期,此虽由于心火之灼,然皆因肝木之燥动,以热引热,迫血妄行耳,此方以抽薪之法和其藏血之府,则肝宁而本固矣。故先清热补血补气安脾健胃,脾胃调和肝木得养,而少阳之火亦自平矣。

【注评】

眉批分析病机及治法,颇有独到之处。

月经后至(月经后至方)

【原文】

歌曰:

眉批:妇人身体虚弱,偶因脏腑感受寒气,诸部之血迟流,故有后期之症。桑圣之法不补火而温肝,肝为藏血之府(脏),肝温而血自行矣。故此方君山药以补虚扶弱,益脾土以助肺金,臣龙眼开胃益脾,补血气以温肝木,佐泽泻以去旧养新,砂仁以调中补气,潞党、漂术以补气健脾,脾土旺而血生,肺金旺而气壮,气催血动,凝寒归盪(3),而血自如期矣。

【注评】

(1)经期后至,即月经后期,又称经水后期、月经愆期、经迟等。指月经周期比正常错后7天以上,且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多因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或寒滞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病机分析和方解如眉批,不再赘言。

(2)西砂仁,即砂仁。

(3)盪,即荡,清除之意。

月经先后无定(月经先后无定方)

【原文】

诸药三钱,三服。

如腹痛,加:

歌曰:

眉批:妇人经脉起于肾,将诸部之血引动,流入血海,按月而流,是为月信。可知肾脏之关于诸部者大矣。桑圣之对于此症,不治诸部之不和,而为补肾之意乎?是方君潞党以补肺金,肾为肺子,母得补而子(壮)。又恐其力不足,臣以茯苓、山药,此强阴之道也,佐以枣皮、枸杞以补肾,漂术、莲米以开胃健脾,而为调和气血之源,复用大枣以和其营卫,则诸部无乖,而无后先杂错之虞矣。

【注评】

(1)经期先后无定,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月经愆期、经乱。指月经周期错乱,提前或错后1~2周。病因在脾肾气虚,冲任失司;或肝郁气逆,致冲任失调,引起血海蓄溢失常,而使月经先后无定期。病机分析及方解如眉批。

(2)枸杞: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和枸杞L.chinense Mill的成熟果实。以产于宁夏、河北、甘肃、青海等地的质量最好。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晾晒干燥。生用。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临床应用:①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证。②阴虚劳嗽。本品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配伍麦冬、知母、贝母等养阴清肺化痰药同用。常用量:5~10克。

《本草经集注》:“补益精气,强盛阴道。”《食疗本草》:“能益人,去虚劳。”《汤液本草》:“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本草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3)郁金,又称郁京、玉金、玉京,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温郁金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广东,蓬莪术产于西南各地及山东、浙江、台湾等地。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功效活血止痛,清心凉血,行气解郁,利胆退黄。临床应用:①胸胁胀痛。②肝经郁热,经行腹痛。③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及妇女倒经等兼有瘀滞者。④黄疸。常用量:6~10克。本品不宜与丁香同用。

(4)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iee Birdw.、鲍达乳香树Boswellia bhawdajiana Birdw.或野乳香树Boswellia neglecta M.Moore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临床应用:①痛经、经闭。②胃脘胀痛。③瘀肿疼痛,或疮口溃破,久不收口。④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现代还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常与没药组成对药应用。常用量:3~10克,可入汤剂,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现代研究本品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作用较强,且可升高白细胞和抗滴虫。

(5)台乌,即乌药。

(6)经期错杂,即指月经先后无定期。

(7)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和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ls Crosse或近江牡蛎O.rivularis Gould等的贝壳。从东北至海南岛沿海内均有分布,宜于冬、春采集。去肉留壳,淘净晒干。捣碎生用,或火煅粉碎用。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临床应用:①阴虚阳亢所致之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耳鸣等证。可与龙骨、龟板、白芍等配伍。②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证,常与浙贝、玄参配伍,即消瘰丸。③本品煅用,长于收敛固涩。用于虚汗、遗精、带下、崩漏等证。④本品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常用量:15~30克,先煎。除收敛固涩系煅用外,均生用。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訾怒气,除拘缓,鼠痿,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别录》:“止汗,气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本草拾遗》:“粉身,止大人小儿盗汗;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本草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此处之经期先后无定,乃气血不和,肾气虚弱,眉批中对病因病机分析独到,方解也十分到位。方歌中,讲清了随证加味,即腹痛加台乌药、香附、木香、郁金,都是行气调经之品,可见乃气滞而血不行。若兼有肝经湿热带下之症,则加除湿清热之薏苡仁、龙藤花根,并平肝潜阳、收涩正气之龙骨、牡蛎。

胎期崩漏(妇科万全汤)

【原文】

歌曰:

眉批:万全汤方药

妇女胞宫为诸血聚会之地,平时要温暖和煦,如有变动,则发生月事愆期,或胎期崩漏。流产动坠等病,此桑圣万全汤之所由拟也。凡经期久治不效,改治胎宫,及诸种带症,均能医治。

是方君抚芎以补血(活血),顺气上行头目,下达血海;即臣阿胶以养之,龙骨以固之;又虑其不足,再用归、党以补其气血,云苓以除湿利水,糯米以补其脾肺之虚寒,浮阳既敛,虚寒已收,而胞宫宁;复用螵蛸以益精,鱼膘以散瘀,蛤粉以收敛,而调经之能事备矣。

【注评】

(1)月事不愆,指月经周期不错乱。愆,错过之意。

(2)崩漏,包括崩中和漏下,故又名崩中漏下。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不断下血者。突然出血,经来热急、血量多的叫崩,称崩中;漏下不止,而热缓、血量少的叫漏;漏下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临床上常崩漏并称。多因阴虚内热或火热内盛,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或瘀血阻滞,血不行经而致。在怀孕期间出现崩漏,为流产先兆,应立即进行保胎处理。

(3)黑糯米,功用效能均同糯米,见该条。

(4)鱼膘:别名鱼白、鳔、鱼胶、白鳔、鱼脬、鱼肚。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icaena crocea(RiCh)、小黄鱼P.polyactis Bleeker或鲟科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蝗鱼Huso dauricus Georgi等的鱼鳔。取得鱼鳔后,剖开,除去血管及黏膜,洗净,压扁,晒干;或洗净鲜用。溶化后冷凝成的冻胶,称为“鳔胶”。味甘,性温,无毒。归肾经。功效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肾虚滑精,产后风痉,破伤风,吐血,血崩,创伤出血,痔疮。常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熬膏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溶化涂敷。

《本草拾遗》:“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刺。”《海药本草》:“主月蚀疮,阴疮,痔疮,并烧火用。”《饮膳正要》:“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本草纲目》:“鳔,即诸鱼之白脬,其中空如泡,故曰鳔。”“鳔,止折伤血出不止;鳔胶,烧存性,治妇人难产,产后风搐,破伤风痉,止呕血,散瘀血,消肿毒。”《本草新编》:“补精益血。”《本草求原》:“养筋脉,定手战(颤),固精。”

(5)蛤粉:即海蛤壳经加工(即水飞)后的产物。海蛤壳为软体动物帘蛤科多种海蛤的贝壳。常用的是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和青蛤Cyclinasinensis Gmelin的贝壳。产沿海地区。春秋两季自海滩泥沙中淘取,去肉,洗净。生用或煅用。捣末,或水飞用(称蛤粉)。味苦、咸,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临床应用:①肺热痰稠,咳嗽气喘等证,与海浮石、白前、桑白皮等配伍;如痰火郁结,胸胁疼痛,可与青黛、栀子、栝楼等同用。②瘿瘤、痰核等证,可与海藻、昆布、瓦楞子等配伍。③本品微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气浮肿、小便不利。④本品煅用兼可制酸止痛,故可用于胃痛泛酸。⑤本品研末外敷,又可敛疮收口。常用量:10~15克。蛤粉宜包煎;又可入丸散。外用适量。

《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胁痛寒热。”《药性论》:“治水气浮肿,利小便,治咳嗽上气,项下瘿瘤。”《日华子本草》:“疗呕逆,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

眉批中进行了较详细的方解,全方补益气血,阴阳双补,又有除湿利水,收敛浮阳,调理经血之功,可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胎期崩漏等证。

产前呕吐(止呕汤)

【原文】

治胎(产)前诸病,第一:是宽其胞气,以免呕吐。

方药如下:

歌曰:

眉批:妇科胎前多致呕吐者,此胞气不宽之故也,但胞气不宽乃多由于脾肺虚弱。故桑圣此方君淮山以补虚扶弱,脾土得补而饮食化,肺金得补而气血行,臣以滋阴助阳之枣皮,佐以开胃健脾之陈术,益以补肾益精之菟丝,水升火降诸脏安和,更使以开胸理膈之建曲,行气和中之砂仁,而胞气宽矣,尚何呕吐之患哉?

【注评】

(1)建曲:即神曲,又名范志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本品原主产于福建,故名建曲。现各地均能生产,而制法规格稍有出入:大致以大量面粉、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以上称六神曲)。本品是在六神曲的基础上增加了紫苏、荆芥、防风、羌活、厚朴、白术、木香、枳实、青皮等40多种药品混合拌匀。使不干不湿,做成小块,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菌丝(生黄衣)后,取出晒干即成。生用或炒至略具焦香气入药。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化滞,发散风寒。临床应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及肠鸣泄泻等证。本品能消食健胃和中。用治上述证候,常与山楂、麦芽等品配伍同用。此外,对丸剂中有金石药品,难于消化吸收者,可用神曲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常用量:6~15克。

《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癥瘕积滞,健脾暖胃。”《珍珠囊》:“养胃气,治赤白痢。”《本草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疾,其功与曲同。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即止,甚验。”

本方用于预防和治疗孕妇妊娠期呕逆之症,眉批中有较详的病机分析和方解,全方共凑健脾益气、补肾益精,开胸理膈、安和诸脏之功效。

胎漏(保胎方)

【原文】

第二,保胎方,药如下:

诸药三钱。

不安,再捡服。

如诸种跌挫,将胎闪动,腰胀流红,即加:

三服即愈。

歌曰:

眉批:保胎方,妇体虚弱,此经胎孕,气血不足,发生流产动坠之患,故胎之宜保也。保胎之法,当补其气血为原则,健其脾胃以开血气之来源,抑热祛寒去其妨害之蟊贼,而胎自固矣。

桑圣此方,首潞党以补其气,术、苓以健胃补脾,脾胃和而中调矣;佐熟地以补血,杭芍以安脾,抚芎以行血,菟丝以补肾,黄芩以清热,厚朴以祛寒,枳壳以利水,自无流产动坠之患矣。

【注评】

(1)胎漏,又称漏胎、胞漏。指妇女妊娠期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而无腰痛腹痛等早产征兆者。多因肾虚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气虚血失统摄或血热迫血妄行所致。

眉批中已对主要病机、治法及选药进行了恰当分析。方歌中还特别指出,若流血较多、时间较长,应加大党参用量,并加入黄芪以增强补气提举之力。

胎坠(胎坠方)

【原文】

药如下:

熬烂去渣服,即可挽救。

歌曰:

眉批:胎坠方,胎何以坠,盖因气不能提,血不能养之故也。是方补气之党、芪四倍于(补血)之阿胶,可知以气为重也,加大枣以升发之,其量尤宏。

【注评】

(1)胎坠,又称坠胎,指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坠。或因肾气虚弱,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或因气血不足,不能载养胎儿;或因邪热干扰冲任之脉,损伤胎元;或因跌仆闪挫,损伤冲任,或直接损伤胎元,均可致胎坠,即坠胎。此处之胎坠,应是有胎坠的征兆,并未真正发生,眉批中分析病机为“气不能提,血不能养之故”,所以需急补气血,所谓“逆流挽舟大法”是也。

(2)荆芥:原名假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全草或花穗。我国南北分布甚广,主产于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阴干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用。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止血。临床应用:①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本品能祛风解表而性较平和。②风疹瘙痒或麻疹透发不畅。能祛风止痒,宣散透疹。常与薄荷、蝉蜕、牛蒡子等配合应用。③疮痒初起有表证者,有消疮之效,常与防风、银花、连翘等同用。④荆芥炭有止血作用,可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证,常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常用量:3~10克。不宜久煎。用于止血,须炒炭用。

《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下瘀血,除湿痹。”《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上方为妊娠中有少量阴道流血,而无流产征兆。本方为胎已大动,流血不止,即有早产征兆,故须大补气血。本方的特点是药味虽少,但用量很大,补气之党参、黄芪及补益气血的大枣均用至二两(约合60克),是补血之阿胶五钱(约合15克)的四倍,去风止血的荆芥只用二钱(约合6克),且烧炭存性而用。因病情危急,用量须大,故称“逆流挽舟大法”,冀望能转危为安。

产后伤寒(产后伤寒方)

【原文】

产后伤寒

方药如下:

如大汗不止,可加:

如渴不休,可加:

如腹痛,可加:

歌曰:

眉批:产后伤寒方

妇人产后诸部空虚,风寒易入,发为头痛、鼻塞、身痛等症,是方用归、芎、枣皮、熟地、淮山以大补其气血,苏、防、荆芥、炮姜、独活以发散其风寒,然后照症加药而产妇宁。

【注评】

(1)防风:又名关防风、东防风、旁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关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及辽宁等地。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上之棕毛,晒干,润透切片。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临床应用:①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等证,常与荆芥、羌活、前胡等同用。②本品微温,甘缓不峻,故亦可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目赤等证,常与荆芥、黄芩、薄荷、连翘等同用。③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证。常与羌活、当归等同用。④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证,常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常用量:3~10克,入煎剂、酒剂或丸散用。

《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别录》:“主胁痛,胁风……四肢挛急。”《千金方》:“解乌头、芫花、野菌毒。”《本草汇言》:“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痹痫痉等证。又伤寒初病太阳经,头痛发热,身痛无汗,火伤风咳嗽,鼻塞咽干……用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能发邪从毛窍出,故外科疮痈肿毒,疮痿风癞诸证亦必需也。”

(2)独活:又名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质丘独活、大活、独滑、独摇草、长生草。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番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根。主产于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春初苗刚发芽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待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片生用。味辛、苦,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临床应用:①风湿痹痛。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无问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证为适宜。故腰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行走,属于寒湿所致者,本品每持为要药。②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③少阴头痛、皮肤湿痒。常用量:3~10克。

《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新久者。”《药性论》:“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汤液本草》:“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3)粉葛,即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功效解肌发汗,升阳透疹,解热生津祛湿止痢。临床应用:①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证。②麻疹初起,发热、恶寒、疹出不畅之证,可助其透发。常与升麻同用,如升麻葛根汤。③湿热泄痢及脾虚腹泻等证。④热病烦渴及消渴证口渴多饮。此外,现代用葛根治疗高血压脑病,对改善头痛、眩晕、项强、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效。多与其他降压药配合应用。常用量:9~15克,煎服或入丸散。止泻宜煨用。

《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大寒,疗消渴、伤寒壮热。”《日华子本草》:“止血痢。”

此方针对产后伤寒而设,因产后普遍有气血亏虚,故正如眉批所言,是在大补气血的基础上,采用祛风解表之法,再根据产妇的兼证随症加味。如汗出不止为营卫气虚,用芪、参补气或麻黄根敛汗,渴为阴液不足,加麦冬、葛根养阴生津止渴,周身疼痛加羌活除湿止痛;腹痛多因气血瘀滞,加桃仁、郁金行气逐瘀,通经止痛。

妇科郁冒法(产后郁冒方)

【原文】

妇科郁冒(1)

即妇人产后诸部空虚,忽然面色变紫,气喘不休,诸部虚象冒于上是也,治不得法即可殒命。方药如下:

诸药煎水兑童便服。

歌曰:

眉批:妇人产后郁冒方

此系产后气血亏损,诸部空虚而生内热,浮阳上泛,热极变紫,气喘不休也。

桑圣此方君阿胶以补血、养阴、润燥,臣嫩芪以补气清火,佐龙骨以固正气,纳浮阳,独活以祛风,洋参以降火,归、党以补气血,童便兑服,引火下行,从膀胱旧路而出,此制方之妙而神也。

【注评】

(1)产后郁冒为产后三病(产后痉病、产后郁冒、产后大便难)之一,此病名出自《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以头昏眼花、郁闷不舒为主要症状,病机为产后血虚外感所致。《金匮要略》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张仲景治此病用小柴胡汤,此处见“忽然面色变紫、气喘不休”,乃危重之象,故针对其“血虚而厥”的病机,大补气血,在诸药基础上加龙骨潜纳浮阳,并以童便兑服,引虚火下行,其方解如眉批之条分缕析,甚为得当。

妇科产后损伤法(产后损伤方)

【原文】

妇科产后损伤法

诸药三钱,三服。

歌曰:

眉批:妇科产后损伤方

产后损伤,面容黄瘦,血不停止,诸部不适,此诸种亏象之显露也。是方重于补气补血,滋阴降火,开健脾胃以为气血之源,培补肝肾以助筋骨之力,并使心君得养,诸部泰然而病宁。

【注评】

(1)淮牛膝,即牛膝,常用的有怀牛膝和川牛膝。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根;川牛膝包括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序杯苋(麻牛膝)Cyathula capitata(Wall.)Moq.及川牛膝(甜牛膝)C.officinalis Kuan的根。怀牛膝大量栽培于河南的武涉、温县、博爱、沁阳、辉县;河北、山西、山东、辽宁等地也有引种。麻牛膝主产于四川西部,贵州、云南、福建亦产;甜牛膝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冬季苗枯时挖根,干燥,经硫黄熏后保存。切片生用或酒炒用。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效活血去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临床应用: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肿腹痛,以及跌打伤痛等证。②腰膝酸痛,下肢无力等证。③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等证。④吐血、衄血、齿痛、口舌生疮,以及头痛眩晕等证。此外,本品又可用于难产,常与当归、川芎、龟板等配伍,亦是引血下行之功。常用量:6~15克。

《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死胎,壮阳。”《本草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本草经疏》:“走而能补,性善下行。”

(2)陈苍术,即苍术。

(3)陈仓米:别名陈廪米、陈米、火米、老米、红粟。就是储存年久的粳米,所以称为廪米。用它来酝酿,胜过用新粳米。味甘、淡,性温,无毒。归胃、心、脾经。功效养胃,渗湿,除烦,通气,除烦躁口渴,养胃,止下泄。滋五脏,但不易消化。可暖脾,除疲劳,宜煮汤。烧饭吃,可治痢疾,补中益气,壮骨,通血脉,壮阳。用饭和醋,捣碎敷可治毒疮。饭放入瓦缸,水浸泡,令发酸,可暖五脏六腑之气。研碎廪米服,宽中消食。可治心绞痛。

《本草纲目》:“用陈廪米煮米汤不浑,开始时没有气味,清淡可以滋养胃。古人多用来煮水煎药,也由于它能调养肠胃,利于小便,去湿热之功也。”《千金方》:“治洞注下利,炒此米研末饮服之,亦取此意。”《日华子本草》:“谓其涩肠胃,寇氏谓其冷利,皆非中论。”《本草述》:“五谷为养,而更取其陈者,谓其气味俱尽,还归于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养胃气,且淡能渗湿,即化滞热,是又可以益脾阴。故方书中疗滞下噤口有仓廪汤,因胃气虚而热乘之,故用参、苓,乃以羌、独、柴胡升达其胃气,并散其毒气,必入陈米养脾阴,使不为热毒所并。又吐利后大渴不止,独以陈仓米汤疗之。是二者足征其于脾胃之阴气大有裨也,止言其养胃者,殊为亲切,诚思下多则亡阴,而滋味之主治,在泻痢居多,犹得泛然以养胃为其功乎哉?”《本草求真》:“陈仓米,即米多年沉积于仓而未用者也。凡米存积未久,则性仍旧未革,煮汁则胶黏不爽,食亦壅滞不消。至于热病将愈,胃气未复,尤忌食物恋膈,热与食郁,而烦以生,必得冲淡甘平,以为调剂,则胃乃适。陈米津液即枯,气味亦变,服此正能养胃,除热去烦,是以古人载此,既有煮汁养胃之功,复有祛湿除烦之力。一切恶疮,百药不效者,用此作饭成团,火煅存性,麻油、腻粉调敷,可知冲淡和平,力虽稍逊,而功则大,未可忽也。”

此方用于产后长时间生恶露不足,流血不止,以致身体虚弱,仍是气血亏损,故各种虚象毕现。眉批分析言简意赅。

产后子宫落出(产后子宫落出方)

【原文】

产后子宫落出

方药如下:(子宫俗名茄包)

歌曰:

眉批:产后子宫落出方

子宫落出亦为血亏气损之故也。是方君归首以补血,即用党芪以补气行血,阿胶以润肺益气,滋阴化痰,升麻以升阳散瘀,加以散热、除风、凉血等药内服,并施以外治诸手续自尔还原。

【注评】

(1)没药:又名末药、明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其他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采集有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炒至焦黑色应用。味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临床应用于经闭、痛经、胃腹疼痛、跌打伤痛、痈疽肿痛及肠痈等证。本品功用与乳香相似,故对上述瘀痛之证,常与乳香相须为用,可增强活血止痛之功。前人认为乳香功善活血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故治疗痹证选用乳香而不用没药;而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选用没药而不用乳香,以之配合五灵脂、延胡索、香附同用。此外,本品外用,亦有消肿生肌之功,每与乳香伍用。常用量:3~10克。用法与乳香相同。

《开宝本草》:“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海药本草》:“堕胎,及产后心腹血气痛,并入丸、散服。”《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2)绿升麻即升麻,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或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和升麻C.foetida L.的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润透切片。生用或炙用。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临床应用:①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以及麻疹初期,疹发不畅诸证。②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③中气虚弱或气虚下陷的短气、倦乏、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以及气虚不能摄血的崩漏不止等。常用量:3~10克。

《本经》:“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晕,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

(3)鲜芙蓉叶:别名木芙蓉、芙蓉花、木莲、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转观花。为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或乔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夏秋开花,花大而美丽、单生枝端叶腋,早晨初开时白色或浅粉红色,至下午变为深红色,花梗粗长,披黄褐色毛,花瓣五或重瓣,宽倒卵圆形。蒴果近球形,密生淡黄色刚毛及绵毛。种子肾形,有长毛。木芙蓉原产中国,古今栽培都极为普遍。以花和叶入药,叶多作消肿解毒外敷药。花可制菜肴食用,入药,有凉血解毒,消肿排脓作用。治疔疮、乳痈、肺痈、血热崩漏等证。花:味微辛,性平。归肺、肝经。叶:味苦、微辛,性平,归肝经。功能:花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适用于痈疽肿毒、丹毒、烫伤、跌打损伤等证。常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以鲜叶、花捣烂敷患处;或干花、叶研末调油敷。

《本草图经》:“敷贴肿毒。”《本草纲目》:“清肺凉血,散血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此处之子宫落出,即子宫脱垂,治法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子宫脱垂之病因病机主要是因怀孕生产而气血大亏,故内服方乃大补气血,当归、阿胶补血,党参、芪补气,升麻散血行瘀,助升提,没药补肝血,去瘀滞,再加鲜品四味散热、凉血、祛瘀,共凑补气血,升提阳气,散热凉血之功效。外治:服药后仰卧,温水洗净全身或局部,手法缓慢还纳落出之胞宫,绢包固定后尚需卧床三日,忌行动。此法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之良法,即今在偏远地区,也可试用。

产后膀胱坠(产后膀胱坠方)

【原文】

坠有两种,一为子宫坠,不遗尿。一为膀胱坠,则滴尿。子宫坠,照上方。膀胱坠,照上方加:

圣医张长沙(3)注,歌曰:

【注评】

(1)鲜金樱子:为蔷薇科常绿攀缘灌木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jara Michx.的成熟的果肉(金樱子肉)。产于广东、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地。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擦去刺,剥去核,洗净晒干。味酸、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应用:①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本品酸涩收敛,故适用于体虚下焦不固引起的上述诸证。②久泻久痢。③脱肛、子宫下垂、崩漏等证,皆取其收涩作用。常用量:6~18克,煎汤、熬膏或为丸服。

《别录》:“止遗泄。”《蜀本草》:“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本草备要》:“酸涩,入脾肺肾三经,固精秘气,治梦泄遗精,泄痢便数。”《本草求真》:“生者酸涩,熟者甘涩,用当用其将熟之际,得微酸甘涩之妙,取其涩可止脱,甘可补中,酸可收阴,故能善理梦遗崩带遗尿。”

(2)鲜白果汁:白果别名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的外种皮,洗净,晒干。用时去壳,捣烂。生用或蒸熟以后用。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归肺经。功效敛肺平喘,收涩止带。临床应用:①喘咳、气逆、痰多之证。②白浊带下。常用量:6~10克。

《本草纲目》:“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涂面鼻手足,去……疥癣阴虱。”

(3)圣医张长沙,是另一位医生,此处显然是假托之名。汉代《伤寒杂病论》著者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故时人尊称他为张长沙。

此处称坠有两种,子宫坠及膀胱坠,二者病因病机相同,区别在滴尿与否。两个器官相邻,其与外界相通分别为阴道和尿道,理论上讲,都可能脱出,但膀胱从尿道下移脱出的病例极其少见,因尿道仅为尿液排除,尿道受到的张力不大。阴道则是胎儿娩出的产道,生产时受到很大的扩张,造成脱垂的机会就大得多。

本方是治子宫脱垂的前方加龙骨、牡蛎、金樱子、白果而成,四味药均有收敛之功效,可内服、外用结合,照前法治疗,专治膀胱脱出。

产后子门发肿(产后子门发肿方)

【原文】

产后子宫发热,子门发肿

方药如下:

诸药三钱。三服。

歌曰:

眉批:妇人产后血虚,子宫发热,子门发肿方。

产后血海空虚而发热,遗热子门而发肿,故是方君熟地以补血,滋肾水而益真阴,臣淮山、枣皮以温补之,血海得填而虚热退,佐云、泽以渗利之,复用丹皮、黄柏、知母辈以清其热,天星、虎掌辈以解其毒,而诸病自平。

【注评】

此证乃产后外阴肿胀,乃生产时受胎儿压迫所致,有可能感热毒外邪而局部发热红肿疼痛。因产后必有阴血亏损,本方乃滋阴降火之知柏地黄汤加满天星、虎掌两味清热解毒之品(用鲜品药力更强)。后两味还可煎汤熏洗,效果更佳。

产后发肿(产后发肿方)

【原文】

产后发肿

此系血虚湿窜也。

方药如下:

诸药三钱。三服。

歌曰:

眉批:桑圣妇科产后发肿方。

此系产后血虚,湿气乘虚窜皮而发肿,治之之法仍不外于补血,但血要气行,故(补血)兼补气,佐以陈皮之调中快膈,温化其湿,诸皮之泄热行水,湿去而肿自消矣。

【注评】

(1)腹毛,又称腹皮。处方名多用大腹皮或大腹毛、大腹绒、槟榔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临床应用:①食积气滞,脘腹痞胀,大便秘结,泻而不爽,常配山楂、麦芽、枳实等。②水肿,小便不利,常配茯苓皮、五加皮等。③脚气、肿满,常配桑白皮等。④湿阻气滞,常配藿香、陈皮、厚朴等。常用量:5~9克,水煎服。

(2)葫芦皮:原名壶卢(《日华子本草》),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瓢瓜Lagenari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 depressa Ser.的干燥果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瓜瓤及种子,晒干。生用。味甘,性平。归肺、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临床应用于水肿、腹水。其利水消肿作用与冬瓜皮相似,以热性水肿为宜。大多入利水复方应用。常用量:15~30克。

《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

此处产后发肿,病机为血虚湿窜,湿气乘虚窜,孕妇产后,多有气血亏虚,此乃产后诸病的基本病机,故治法当在补气血基础上祛湿消肿。本方乃四物汤加党参、陈皮补气行气,腹毛、葫芦皮、车前子、云苓皮、桑皮五味,均为渗利下水消肿之品。诸药共凑补益气血,利湿消肿之效。

产后痢疾(产后痢疾方)

【原文】

产后痢疾

诸药三钱。三服。

歌曰:

眉批:产后痢疾方

产后痢疾由损伤所致,则与寻常痢疾不同,故是方首重补血,而清热湿诸(药)次之。

【注评】

(1)槐花:别名槐米,为豆科落叶乔木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南北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6~7月采花蕾,晒干。生用或炒用。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临床应用于各种出血之证。本品性凉苦降,能清泄血分之热,故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症,尤善治下部出血。多炒炭用,并常与地榆配伍,用于便血、痔血;若与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亦可治咯血、衄血等证。此外,本品生用能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故近年又常用于高血压病。常用量:10~15克。

《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珍珠囊》:“凉大肠。”《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此处产后痢疾,是在产后血亏的基础上感染湿热痢疾,故在补血第一方四物汤基础上,加清湿热、止泻痢的地榆、槐花、榴枝。凡产后病,必注意补血。

产后体痛(产后体痛方)

【原文】

体痛

方药如下:

诸药三钱。好猪腰炖服。

歌曰:

方后注:治妇科产后诸病,圣贤之道以补血为先,将利湿为次。产后血亏要补,风湿停于经络要利。体寒要温,所以将诸药配治,更用猪腰引入膀胱,俾从小便而出。

【注评】

(1)汉防己,即防己。

此条为产后体痛,又叫产后身痛,指妇女产褥期内出现肢体与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可因多种原因造成:如阴血亏虚,四肢百骸、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或因外感风寒湿邪,客于经络、关节、肌肉,经脉痹阻,则导致产后身痛;也可因瘀血留滞于经络、筋骨之间,使气血运行受阻而致。以上几种因素可同时发生。以上方后注分析甚为精当。此方治法正是治以“以补血为先,将利湿为次”的原则,当归补血为君,羌、独活祛风湿为臣,佐以防己、柏叶、榴枝清邪火湿热,以桂皮温肾益阳,宣导百药为使。再以猪腰炖服,引诸药入肾,俾使湿从小便而出。共凑养血宁心、补肾除湿、温寒止痛之效。

桑圣妇科脉法歌

【原文】

(歌曰):

【注评】

(1)此处指出桑姓医生的针对妇科的诊脉方法和平常的医生不一样。脉象的形成原理和脉诊的临床意义较为复杂,现在较为流行的是寸口脉诊法。寸口位于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分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而对应于不同的脏器而候其病证,一般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膻中)、肝(胆、膈)、肾(小腹),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胸中)、脾(胃)、肾(小腹)。寸口脉分候之脏腑历史上有多种学说,至今也争论不一,以上只是目前一般通行的观点。此处指出桑姓医生的脉诊寸口对应显然不一样。

(2)相法,应指望诊。

(3)妇人右手脉为阳,指妇人以右手寸口脉为主进行脉诊,取古人所谓“男左女右”之说,以右手寸口脉为阳脉。

(4)配备心、肝与肾当,即寸、关、尺对应候心、肝、肾之疾病。

(5)诸种病状肝为准,即强调肝之脉象对候病的重要性,强过心、肾。

(6)浮为伤寒沉湿寒,即浮主外感风寒,沉主寒、主湿。

(7)脉张张,即脉象明显。

(8)迟为阴病是冷极,即迟主阴寒,冷极。

(9)数为阳极则生热,即数主阳热、热极。

(10)如是浮数寒兼热,即浮数主外感兼有热象。

(11)沉迟寒极切勿忘,即沉迟主寒、主里。

(12)里病伏热沉而数,即沉数主里、主热。

(13)里病有寒沉迟当,即沉迟主里、主寒。

本条之歌括为作者为桑姓老师传授的脉诊方法所编的歌括,利于记忆和传诵。此脉诊方法和寸口脉对应脏腑候病,与现在流行的观点有异,为一家之言,可作参考。中医诊病,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强调整体观念,不是仅靠脉诊,关键是要获取较全面的诊断信息,细致地分析病因病机,方能切中病候,正确辨证,恰当立法、处方、遣药。

贵州黔南清代中医手抄本注评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