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行动:价值链的哪些环节最需要介入干预?谁来干预?
所属图书:《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字

行动:价值链的哪些环节最需要介入干预?谁来干预?

Action:the Danzhai Batik of Value Chain Which link Needed Intervention and Intervention?Who will Intervene?

(注: “蜡花”上笨拙的鸟儿站在花枝鸣唱。)

丹寨蜡染何去何从,已经引起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丹寨蜡染其实也是民间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的一个范例,一个缩影。过去几年,政府、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如乐施会)、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丹寨蜡染加以关注。不同的干预方式、干预目的和干预力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在丹寨蜡染产业的整个价值链中,到底哪个环节最需要这样的外来干预呢?丹寨蜡染的发展潜力,在现阶段最需要什么样的干预才可以很好地激发出来呢?这需要认真分析各个环节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如果借助价值链的概念进行分析,丹寨蜡染从其获取原料、加工为成品到消费终端,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商品供应链,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贡献。从发展潜力上说,丹寨蜡染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原料容易获取,当地苗族妇女普遍擅长蜡染制作。而且已经有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到蜡染价值链发展的各个环节里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回报。政府重视程度高,部分蜡染企业得到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技艺高超的蜡染艺人还能得到政府的各种鼓励,她们对丹寨蜡染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但是,在进入市场过程中,丹寨蜡染还面临诸多问题和限制。例如,丹寨蜡染的市场面比较狭窄,企业或小作坊都缺乏和外界沟通的机会和信息;受工厂化蜡染制品的冲击,市场对手工蜡染产品的价值认知不足,导致廉价产品充斥市场,因此妇女缺乏进入市场的激励和动力;与此同时,农户应对市场的知识和技能缺失,蜡染制作者几乎是不会汉语的苗族妇女,难以与市场相适应。

花旗项目的一期,将干预重点放到了能力建设和机构制度建设方面。这是两项最为急迫也相对容易的干预方式,又是其他干预活动的基础和开始。通过项目一期的能力建设培训,让农户了解蜡染的价值,文化附加值的意义,提高了农户的商品意识和进入市场的准备。通过制度建设,可以整合民间力量,发动更多群众,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社区组织的竞争力等。

价值链干预行动中最难的,是市场规范化的建设和多级市场的培养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合作机制的建设。这样的干预往往需要的时间较长,干预的力度要求较高。单凭资助机构的单方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政府在其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来自社会的整体动员也很重要,各种利益相关群体都需要积极介入,才能为丹寨蜡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1.政府:建设支持的政策环境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地方政府,要想促进其发展,必须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比如,贵州和丹寨地方政府应该整合各方资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法规、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平台。政府应该从各个层面对蜡染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给予蜡染艺人们多种名誉上或经济上的奖励,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丹寨蜡染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培养传承人,提高产品知名度,进而促进蜡染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大发展。

(注: 丹寨宁航蜡染厂为日本和服订制的花样。)

政府还可以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划拨专项资金、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丹寨手工蜡染技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应该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2.政府+企业+传承人:共同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

政府在加强网络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方面是有优势的。同时,政府也有能力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和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学培训基地。丹寨蜡染虽然在地方上已经有一定名气,但如果要推广出去,还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产品,增强丹寨蜡染创新力和辐射力。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充分利用专利这个重要推手打开国际市场。

3.全社会:市场的培育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培育市场需要时间和相应的经济基础。同时,民间工艺品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现在购买蜡染的消费者,很多仅仅是由于个人猎奇,谈不上真正的欣赏。蜡染民间工艺品要让更多人认同,还需要抓好民族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相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水准的广告宣传、开办艺术培训班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让全社会通过对蜡染艺术文化的认知,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4.政府+企业:全方位的宣传

广东东莞地方政府为了使年轻一代认识、喜爱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开展了一些参与性的活动,让市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乡土技艺,因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为传承播下了种子。同时,东莞地方政府还提出构想,把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送进广州亚运会,通过亚运会这一纽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丹寨可以效仿此种推广战略,比如政府每年都会制作大量的宣传画,可以挑选合适的题材,用蜡染形式进行包装,这样既新颖独特,又别具地方气息,定能增强宣传的效果。政府达到了宣传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得以发展,形成了双赢的局面。此外,还可以举办丹寨优秀蜡染民间工艺作品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本地蜡染民间工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动员社会各界一起珍惜、传承蜡染优秀文化传统。地方政府还可以和当地的旅游产业和民俗活动结合起来,让游客了解甚至亲自体验蜡染制作过程。同时,积极对蜡染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和推广,让其走进大众的视野,彰显其价值。

(注: 蜡染技艺培训标注苗族妇女的名字、故事等。)

贵州蜡染从一开始,就是以地方旅游商品的身份进入市场的,所以蜡染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业密不可分。来贵州旅游的游客,很少不对蜡染产生印象。只不过后来由于工厂化的蜡染制品大量涌入市场,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贵州手工蜡染的市场,也让大众对蜡染的价值了产生不准确的定位和认识。所以,丹寨蜡染应该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不仅只看到蜡染的最终产品,最好能让游客有机会接触、参与和认识蜡染的创作和制造工艺流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游客对手工蜡染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附加值来促进传统工艺的保护。除了和旅游业的结合,蜡染产业还可以和其他一些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相结合,比如传统土法造纸、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5.蜡染手工艺人+研究机构+发展支持机构:能力、知识和态度的准备

对长期生活在乡间的大多数丹寨苗族妇女们来说,虽然她们拥有娴熟的画蜡技巧,但从能力上、认识上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做好主动进入市场的准备。这种突然被暴露到市场下所产生的压力和诱惑,往往会让她们感到不知所措。一些固有的观念和价值观被挑战,社区文化价值系统可能要重新调整。如何帮助她们从各种方面做好进入市场的准备,也是外来干预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重要的是,一些传统文化机制应该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在社区建立起公平互助的机制,让农户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真正受益。

对丹寨蜡染来说,在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系统而科学的丹寨手工蜡染复兴规划应该是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在政府、专家、当地画蜡从业者、蜡染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制定出一套系统的丹寨蜡染复兴规划,内容应该包括诸如后继者的培养以及从业者的研修、技术或技法的继承与改善、原材料对策、需要创新和开拓的领域、品质表现、老龄从业者和技术熟练的从业者以及其他从业者的福利保障等方面,并从国家、贵州省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他渠道获得必要的经费资助。

同时,应该尽快在丹寨地区成立以蜡染艺人为主体的蜡染合作社和蜡染产业振兴协会。这些合作社和协会可以发挥以下一些职能:通过调查、研究,为手工蜡染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不断开拓需求市场;通过建立蜡染传承中心和蜡染工艺品信息网等,连接沟通产地与消费者;通过认证、奖励等方式,提升蜡染从业者的素质和地位,确保产业发展后继有人;通过宣传活动,推进蜡染工艺文化不断渗透于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需求。

总之,丹寨的手工蜡染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巨大而不规范的市场力量前面,民族手工艺文化极有可能面临同化、改变、消失的危险。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主动地适应。既然改变已是无法避免,不如更早地采取行动,从政策、能力、制度、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丹寨的蜡染艺人和产业开始准备,走出一条既能保持自己特色,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