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出路:关于蜡染工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所属图书:《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字

出路:关于蜡染工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Way:Protect Process of Productive Way of the Batik

近年来,将传统手工艺视为可以传承,可以重新捡拾,重新认识和发展的文化遗产的观点,导致了“生产性方式保护”概念的产生和广为流行。这个概念的关键是强调了传统技艺传承和生产的关系。以往狭义的生产性保护,指的是手工艺制品进入市场、在生产与流通中,通过投入产出,最后传承发展的过程。而更为广义的生产性保护,则是认识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是与生活同步的。它是在生活中产出,在生活中传承与发展。因此,广义的生产性保护,不仅是市场化的生产,也包括生活化的生产。也就是说,传统技艺必须在生产和生活的流动过程中得以传承和保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样的概念内涵的扩展,导致了手工艺界和学术界对生产性方式保护的认识提升到两个方面:第一,不能片面地认为,市场和生产才是手工艺的唯一出路。手工艺还可以在生活层面上来保护它,不一定只能按市场规律,也可以按生活规律来保护。第二,因手工艺术门类非常庞大、宽泛,所以必须对“生产”概念进行很细致地划分,分门别类地对待,进行有针对性、多样化地开发保护。

由于民间传统手工艺及其滋生的文化土壤中的诸多要素存在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所以还必须有“生态保护”的概念,进行全方位整体保护,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通过生产性保护来引导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苗族传统蜡染工艺的保护其实也是如此。既要通过恢复传统工艺,让蜡染制品进入市场,获取保护和传承的经济保障和动力,同时也要将蜡染保护与其植根的文化环境、生活土壤的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较为综合的保护概念。不是简单地保护蜡染工艺,而是综合地保护蜡染文化和“蜡染生态”。

(注: 过去书里的“蓝花”。)

(注: 蜡花上她们的名字,这在少有标注传统手工艺者名字的当下,弥显珍贵。)

当然,由民间工艺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并不是随意的。什么样的民间手工艺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被附加或者变成什么样的符号,成为什么人的消费对象,等等,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在贵州,蜡染制品并不缺少市场。作为贵州常见的旅游纪念品之一的蜡染工艺品的市场销量并不低。但是,蜡染市场的发育形态并不健康,并不具备合理的高、中、低市场细分。在贵州旅游商品市场上,虽然少部分古蜡染和名家(民间传承人等)作品价格不菲,但大部分蜡染市场则被廉价倾销的低端产品,特别是工业化制品充斥。大部分消费者满足于购买廉价工业制品作为一种简单的猎奇式民俗符号消费。这样的市场形态对传统手工艺只能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破坏作用。

那么蜡染本身是否具备成为高档消费品的可能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越来越侧重于符号意义。欧洲奢侈品消费的兴起就是“符号消费”发展的一个典型例证。在国外奢侈品的符号意义中,依靠学习积累、个性天分和大量劳作时间形成的手工艺特征具有重要地位,“手工制作”几乎就是奢侈的代名词。那么蜡染手工工艺品能不能像欧洲奢侈品那样,形成高品位“符号消费”市场呢?关键在于必须强调其背后传统文化语境的多层次蕴涵,而不是旧民俗象征的简单意义。

说到底,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需要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需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手工劳作的关注与尊崇。如果人们可以通过传媒的文化引导、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各种参与和互动的情境而普遍地熟悉了蜡染的工艺流程,感受、体验和理解了手工蜡染的细微和精妙之处,了解蜡染图案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而社会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化评价体系,就可能构建手工蜡染工艺品的高层次“符号消费”模式乃至奢侈品消费市场。

这种引导机制和市场培育机制应当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功能的一部分,政府、从业者、研究机构和发展机构都应该共同承担起这个任务。传统手工艺市场只有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公共文化建设背景下才可能真正重建起来,传统手工艺才可能得到真正地保护和振兴。

(注: “哥涡”图语)

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