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石旮旯里跳动的音符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3138字

石旮旯里跳动的音符

正安是贵州高原北部的一个山区县份,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正安却是贵州高原上的一个文化强县,不仅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说之乡”的金字招牌,更是东汉大儒、有着“汉三贤之一”称谓的尹真的故乡。也许是因为先贤的功德泽被后世,正安人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文化的社会功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大山里日夜传唱着的民间歌谣更是为正安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正安民间歌谣包括打闹歌、仡佬族高腔山歌、仡佬族开山号子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这些歌谣中,古老淳朴的劳动场面,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有滋有味的心理心态,纷繁离奇的风情习俗被一一讴歌出来,这石旮旯里跳动的音符就是正安人的精神粮食,人们唱着他,辛勤劳作不觉得辛苦,遭遇困难不觉得无助,在生产生活中增强了正安人的信心和勇气,激励着人们顽强地生活。

正安打闹歌是人们在进行农耕劳作时由专人敲击锣鼓演唱的民歌,是由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神的祭奠活动发展而来,也有传说认为是先民们为了驱逐糟蹋庄稼的野兽,在田间地头击木敲鼓吆喝演变而成。根据劳作环境的不同,正安打闹歌又分为薅打闹草和薅打闹秧两种,正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骆科伦副局长介绍说:“农忙时节,人们为了赶农时,生产劳作一般都是集体劳动,少则十来人,多则可达二三十人,为了提高劳作效率,主人家就会请两位歌师在田地里演唱打闹歌,一方面是为了愉悦大家的身心,消除疲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监督和指挥整个劳作过程。”

演唱打闹歌的人被尊称为闹师,由两人组成,一个打鼓,一个敲锣,两人配合着演唱。他们敲着锣鼓边看边唱,指挥着整个劳作过程,歌声一响,大家就必须认真地干,不能懈怠偷懒。要是哪里进度拖后了,锣鼓就到那里紧密地催促,若是有人滥竽充数被歌师发现,歌师就会针对他演唱一些批评、奚落的唱词以为警示,比如唱词“一下土来锣来敲,土头长有野猪草,薅草之人要注意,忌讳莫薅狗刨骚。”,再如“勤二哥来懒三爷,别人来早你来迟,二人为啥耽搁了,脱了裤儿望跳蚤。”,偷懒之人听到闹师演唱这类唱词,就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闹师发现,也就会马上调整状态,积极劳作。

正安打闹歌从演唱内容来说分为古人闹和山歌闹两种,古人闹演唱的内容为经史典籍,唱段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鹦哥记》《清官图》等等。这些书籍,都是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欢、喜闻乐道的经典。如唱词“大成至圣文宣王,诗书礼仪甚高强,教训三千徒众子,内有七十二贤良”。唱的是文宣王的故事,就属于古人闹,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古人闹一般是在劳作强度不大时演唱,演唱的频率一般不高,更多的时候打闹歌是以山歌闹的方式呈现。

这首打闹歌就是山歌闹,歌词大意是:

这首打闹歌带有很强的娱乐性,演唱的是男女情爱的内容,歌词采用比拟的手法,十分贴切,充分体现了正安人的聪明智慧和乐观豁达的性格。

正安打闹歌蕴含的人文信息相当宽泛,在正安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但随着今天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免耕技术的推广,打闹歌已经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在当今的生产活动中已不多见,但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打闹歌这一农耕文明艺术将永远存储在正安人的记忆里。

正安县是我国仡佬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世代居住在境内的仡佬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安仡佬族高腔山歌就是其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奇葩。比如正安仡佬族高腔山歌《天上星星单打单》,其音调高亢嘹亮,映山映水。仡佬人喜好歌唱,自古就有“男女聚而踏歌”的习俗和“好歌而耕”的风尚,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做客下田,无论是打柴问路还是情窦初开,仡佬人都离不开歌唱,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生生不息的歌唱自古以来都是正安仡佬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安仡佬族高腔山歌一般由男声用假声的方式演唱,可独唱,也可二人对唱。仡佬人一般居住在山高坡陡的山区,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他们不得不隔山呼喊,久而久之这种呼喊便衍生出了高腔山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仡佬族高腔山歌《栀子花儿顺墙栽》,歌词大意是:

这是一首仡佬族男女青年之间表情达意的高腔山歌,曲调悠长,情感真挚。歌词以七言为主,富有很强的音韵感和歌唱性,非常委婉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恋。仡佬族是一个崇尚婚姻自由的民族,自古就有踏歌为媒的婚嫁习俗,所以在正安仡佬族高腔山歌中,情歌题材的曲目是最为多见的,这类高腔山歌充分表达了正安仡佬人浪漫的情怀。

如正安流传较广的仡佬族高腔山歌《雁儿飞过九重岩》,是一首歌颂仡佬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歌谣,歌中唱道:

歌词具有浓浓的诗意,出现了较为少见的四言歌词,将恋爱中的男女青年比喻成两只相恋的大雁,暗喻了爱情的忠贞不渝。其最后一句“飞齐半天合一致,不要媒人合天婚”更是说明了正安仡佬族人崇尚婚姻自由的风尚。

仡佬族高腔山歌《郎打哨子映过山》,歌词非常简单,七言四句。歌词大意为:

这首仡佬族高腔山歌是对恋人想约见面前的描写,采用写实和夸张的手法,将初恋的憧憬描写得细腻而生动,通篇都在歌唱爱情,但唱词中却没有一个“爱”字。听见“哨子响”的约会暗号后,满怀春心的仡家情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裤子都来不及在屋里穿好就匆忙去与恋人相见,充分体现了情郎情妹缠绵的恋情。

正安的民间歌谣,除了打闹歌和仡佬族高腔山歌外,仡佬族开山号子也是正安很有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是劳动者在集体劳作时所演唱的,歌曲以一领众合的方式呈现,合唱者主要演唱“嗨呀嗬嘞”的衬词以达到统领劳动节奏的目的,号子一喊,所有劳作的艰辛都被遗忘了,其势头足以震山撼水,力拔千钧。正安仡佬族开山号子这一民间音乐艺术与仡佬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贵州高原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高山苗,水布依,不高不矮是彝家,仡佬住在石旮旯。可见仡佬人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世代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仡佬人为了吃饱穿暖,不得不与天斗、与地斗,正是因为与大自然艰苦的斗争,勤劳的仡佬人才创造了如此令人震撼的开山号子。

正安仡佬族开山号子的曲牌都大同小异,但演唱的内容却不是固定的,一般由领唱者根据劳作环境见山唱山,见水唱水,当地人称为“见子打子”,这充分体现了仡佬人的聪明智慧。多数开山号子的内容为领唱者根据劳作的进度指挥大家该如何发力,但也有一些开山号子所演唱的内容与当时的劳作对象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演唱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小事,甚至是即兴嬉戏逗乐。

正安仡佬族开山号子直接反映了仡佬人的劳动生活,其嬉戏逗乐的演唱方式,起到了活泼气氛,热闹场面,激发干劲,减轻疲劳的积极作用,展现了世代开荒辟草,与大自然抗争的正安仡佬人乐观豁达的性格。

正安民间歌谣,这石旮旯里跳动的音符,是正安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动人的音调,质朴的情感,点点滴滴都是正安人的心声,充满了诱人的艺术魅力。对于居住于大山深处的正安人而言,民间歌谣就是她们的精神粮食,演唱民间歌谣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历史将如何演变,社会将如何发展,让人振奋的正安民间歌谣必将一如既往地为构建和谐的正安山地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