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聆听古老的绝唱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2864字

聆听古老的绝唱

走进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的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图画,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保存着一门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安顺唱书。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詹家屯村“三国”地戏队詹学彦老师为我们演唱的“关羽辞曹”就是安顺唱书的代表唱本之一。

安顺唱书历史悠远,它源自于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屯堡地戏,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安顺唱书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悲调、喜调。唱词有五字文、七字文、十字文等。唱书以唱为主,说为辅,在地戏演唱时唱书旋律较强,内容相对丰富完整,以鼓和锣为伴奏,在田间地头演唱则较为随意,多为自娱自乐的清唱方式,想唱哪段就唱哪段。唱书内容多种多样,一般在农闲时唱,特别是正月闹元宵、七月庆丰收、米花节等唱得最多。说唱的人们找个较宽敞处集中,一般是晚上唱,集中的人家还要做“宵夜”招待听说唱的人,说唱至精彩处全场喝彩,有时演唱可达三四个小时,内容多包括《水浒》《西游记》《三国》《岳飞》等。

早在明王朝调北征南时,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在阿卜达择地修建安顺城池,致使安顺方圆百里一带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西南边陲,采用了征剿与安抚相间的策略,积极推行屯田制度,颁旨屯军和家属就地立寨安居,洪武二十一年第二次征南后,又有江南诸省大量移民来贵州,这样就由屯军和移民构成了密集型的自成体系的屯堡村寨。屯军和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桑技术,也将中原汉文化逐渐渗入到长期封闭的边远聚居地。

到了清王朝初期推行“改土归流”时,大批汉人又涌入安顺,并将当时广为流传的讲唱文学注入了屯堡村寨。正是受到汉文化和讲唱文学的启发,当时的私塾先生收集了一些民间故事,编写成唱本为学生说唱,唱腔音乐用原生态民间小调搭建框架,经第三人称和“一人多角”的形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在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采取民间方言的曲艺体例说唱故事。

唱词:

这种演唱淳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容易被听众接受和喜爱。这就是安顺唱书的由来,至今大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安顺唱书经过江南水乡文化和贵州安顺山地文化的融合,到清朝光绪年间,趋于完善定型,最终成为屯堡村民在劳作之余自娱消遣、寓教化愚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方式而传承下来。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安顺民间唱书也就流传分布于安顺市所属各县、区,尤其以西秀区各乡镇屯堡村寨最为密集。

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安顺唱书在屯堡村寨广为流传。那些屯兵的军人和当地的老百姓闲暇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听听唱书,打发闲暇的时光。

唱书多在安顺地戏中出现,也可以在田间地头演唱,刚才我们谈到的《关羽辞曹》属田间的演唱方式,唱书像大多民间艺术一样,是中老年人最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上世纪60年代前,在农闲和晚上,由一识字人说唱,大家围坐静听。随着岁月的流逝,90年代后这类文化活动逐渐渐少,除了爱好者,没有多少人参与,特别是很少有年轻人学习唱书。虽说目前在最大的屯堡村寨——九溪村还有上百人能唱,但真正唱得好的却只有十多人。安顺民间唱书已经处于后继乏人的弱势境地,大有失传的危险。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人们对它仍然不离不弃,执著地坚守着。安顺唱书的内容很多,其内容注重宣传忠、孝、礼、义、仁,提倡与人为善,德福一致。它对固化屯堡村民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培养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团结村民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的氛围中参加村内事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实,从民间收藏的安顺唱书的大部分唱本来看,唱书的内容远不只此。

采访中,旧州镇詹家屯村“三国”地戏队的詹学彦老师用地戏表演方式演唱的《徐州失散》,别有一番味道。

安顺民间唱书大部分唱本是把流传较广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作为编写素材,也有一部分唱书是根据古典小说的章节进行编撰和对一些戏曲脚本改编移植而成。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的《蟒蛇记》《三元记》等,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金铃记》《彩楼记》《岳飞》等,取材于古典小说的有《关云长单刀赴会》《刘备过江招亲》《三国》等。

唱本开头有“书帽”作为“引子”,随即转入正本内容。唱本说唱分为“回”、“节”、“段”的故事,都用说白点明时空或情节的转折。唱本说唱是以唱为主,说为辅,说唱者手持唱本,不用任何乐器伴奏说唱,唱腔音乐以原生态民间小调为框架,曲调与方言出现倒字失意时,可随即变化曲调正字达意,唱腔音乐结构都是四句一反复,俗称“四句反头唱法”。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精忠传”地戏队叶守兴老师为我们演唱了《岳飞枪挑小梁王》。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南宋最杰出的将帅,他的一生有许多英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世人所称赞,《岳飞枪挑小梁王》就是他的英雄传奇故事之一。《岳飞枪挑小梁王》说的是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当时,朝廷腐败,国事甚危,人民饱受兵灾人祸之苦。岳飞发奋学习,苦练武艺,立志保国卫民。这一年朝廷举行武考,岳飞想实现自己宏图大志领兵杀敌,为国效力。柴桂是柴世宗的嫡系子孙,人称“小梁王”。“小梁王”不但文武双全,而且有权有势,当时岳飞和他比武,本来应该是点到为止,但小梁王非要立生死状。结果在比武中,小梁王步步杀招,岳飞不得已,将其枪挑。从此,岳飞夺状元、枪挑小梁王的佳话传遍京城。

叶守信老师还为我们演唱了《岳飞观看金禅子》:

前四句唱腔平铺直叙,紧跟着旋律忽然转为高亢嘹亮,不由听者为之一振,古朴的唱腔,韵味悠长,这也许就是安顺唱书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吧。

安顺民间唱书历史久远,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民间产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屯堡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艺术史学、民俗学、伦理学、曲艺学和屯堡文化的研究价值。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屯堡文化研究的深入,安顺唱书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唱书流行的村寨,老年协会唱书爱好者也常开展唱书活动。专家学者、部分学校和文化研究机构的屯堡文化研究课题小组也对此都有一定研究。安顺说唱艺术已经被列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受到一定保护,也渐渐复苏起来。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化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安顺唱书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了一个难忘的故事,让后人慢慢咀嚼回味。

屯堡文化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随着更多的人群走进屯堡,了解屯堡文化的独特形态和深邃内涵,安顺唱书艺术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必将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