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高原上绽放的奇葩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2966字

高原上绽放的奇葩

黔剧——是代表我们贵州音乐文化特色的地方剧种,她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等地区。

贵州省黔剧院演出的传统剧目《珍珠塔》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贵州文琴,是一种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表现形式。清光绪九年,在贵州扬琴界出现了一位叫王青石的艺人,他不仅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好嗓子,还玩得一手好琴,不仅懂音律,还精通贵州话,是个多才多艺“全褂子”的贵州扬琴高手,他和蒋发三、丁小瑞在贵州建立扬琴“三友社”,并在“文音茶社”公开演出,之后,黔西的“文音俱乐社”、织金“飞庭院乐府”、安顺的“相悦茶社”、“毕节的同乡娱乐会”等演唱贵州文琴的组织相继出现,使得贵州扬琴从多渠道、多方位、多形态集在一起,先是形成文人墨客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雅聚后,逐渐过渡到了有女性参加的妇孺老幼在一起弹唱的“家玩”,由此看来,黔剧音乐的源头——贵州扬琴在当时就深受贵州人的喜爱,到了1921年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扬琴演唱班社,使得扬琴之声唱响了整个贵州,形成了孕育黔剧产生的广泛群众基础和文化条件。

1950年,贵州大定县也就是现在的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开创了黔剧的先声。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之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支持,为以后黔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了促进文琴戏的发展,贵州省文化局于1959年10月和1960年1月,先后举行了两次全省文琴戏会演,并于1959年秋,派黔西县文琴剧团代表贵州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受到普遍欢迎。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受到中共贵州省委和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2日,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这是贵州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个职业文琴剧团。省内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也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1960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并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5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毅及贵州省委领导周林、苗春亭、汪小川等接见了全体演员,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了黔剧《卓文君·闺怨》《西厢记·佳期·拷红》后,欣然提笔,为黔剧演出团题词“发扬黔剧自己的风格,吸收其它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以示鼓励。1960年8月31号,在贵州省黔剧演出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贵州省黔剧院。也为黔剧这一地方剧种提供了更有利于成长的土壤。

《秦娘美》根据优美的侗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是一出有着深刻思想内容的优美好戏,剧中讲述了秦娘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杀死了恶霸地主,为夫报仇的故事。这部戏故事情节动人,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音乐、语言和舞台形象都独具一格,她民歌式的唱词,清新朴素,唱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倍感亲切,不加丝毫雕琢而又可以充分表达感情,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黔剧的特点。

从文琴戏的诞生到1960年剧种命名为黔剧的历史进程中,黔剧音乐在将贵州扬琴的说唱音乐嬗变为戏剧音乐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首先确立了贵州扬琴的主要腔调如“扬调”、“二板”、“三板”、“清板”等为文琴的主要唱腔,并通过艺术上的不断实践,使主要唱腔的表现力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现了新的板式唱腔,如“扬调慢板”、“二黄倒板”、“二黄散板”等新板式。在黔剧的众多曲目中,合唱与伴唱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在板式运用和板式连接上,黔剧遵循“有板腔不为板腔所限”这一原则,完全以人物与戏剧节奏的变化为准则进行唱腔连接,从而改变以往板式连接较为单一的局面,即板式连接限于在一个基本唱腔内各板式唱腔的连接,形成了现代黔剧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音乐体制。

黔剧的音乐清丽淡雅、优美委婉,不但善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戏,更擅长于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和新编历史剧。如新黔剧《大学生村官》就是例子。

《大学生村官》讲述的是应届毕业大学生、苗族青年阿冬甘放弃受聘企业的优厚待遇回乡当村官的故事,反映了大学生到农村去,不仅仅是择业的问题,而是农村需要文化,需要科学知识,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一代知识青年在那里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大有作为的。该剧在第三届全国地方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剧目奖”,并获得贵州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奖、贵州省第四届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黔剧的器乐曲,由传统曲牌音乐和创新曲牌音乐两部分构成,传统曲牌音乐包括贵州扬琴传统曲牌“八谱”、贵州棒子的管弦乐曲牌30余首,新创曲牌则是从黔剧传统音乐中根据戏剧情节和气氛的需要进行创新。黔剧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由民族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随着艺术实践的需要,黔剧乐队的编制人数及乐器也在逐渐增加,从过去的几个人几件乐器发展成20余人较为完备的民族管弦乐队。黔剧表演艺术风格能得以形成,离不开我国戏曲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丰富乳汁的哺育,早期贵州扬琴的演出,即以分角色坐唱形式出现,为黔剧表演及行当的划分展现了雏形,扬琴由坐唱形式发展为黔剧的初期,其舞台艺术形式表现并不完善,因此贵州省委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论证会后,做出了“学南昆、打基础、远交近攻”的重要指示,1962年贵州省黔剧团到上海市戏曲学校、浙江昆苏剧团、江苏昆苏剧团,南京戏曲学校学习,各个行当对口拜南昆“传”字辈著名艺术家为师,另外结合贵州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特点动作如侗族姑娘走路、纺纱,彝族妇女进门、上马等动作提炼成舞台表演形式。这些表演动作和过程在艺术的舞台逻辑中再现了生活的逻辑,这些以生活为基础的动作和特殊技巧,以及风格化了的表演程式,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黔剧有着自己的行当设置,其母体贵州扬琴就是以分角演唱的形式传承下来的,黔剧在生、旦、净、丑等行当的设置中,生行含有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有花旦、青衣、老旦等,净行含有正净、副净,丑行含有方巾丑、武丑等,黔剧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结出的硕果,黔剧表演艺术风格的创建过程,离不开昆曲表演艺术的哺育,也离不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滋养。他们的艺术精神已在黔剧艺术中生根发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璀璨的花朵。

历尽百年沧桑、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黔剧逐渐从流传于市井茶肆间的说唱艺术,蜕变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演出风格的戏曲剧种,她立足于扬琴音乐的基础,吸收贵州棒子的唱腔音乐,撷取民间曲调和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形成自己清丽婉转、长于抒情的戏剧音乐风格。在表演艺术上博采众家所长,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创造出风格化的舞台动作和技巧,深受贵州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愿黔剧这朵饱含贵州本土文化音乐基因、有着丰富特质的高原奇葩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成为贵州高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