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寻觅情人的小喇叭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2764字

寻觅情人的小喇叭

贵州高原的西南角望谟、册亨、安龙、兴义等地,是聪慧的布依人聚居的地方,那里至今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吹管乐器——勒尤。

布依族是一个淳朴、率真的民族,也是一个多情、浪漫的民族,他们把象征民族精神的刺梨花直接就叫做“好花”,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歌曲《好花红》就是布依人的文化名片。婉转悠扬的乐曲,是布依民族的象征。那么,如果要问布依族最特有的乐器是什么?那肯定就是与爱情有关的“勒尤”了。关于勒尤,我们采访到了它的传承人——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团的韦利熙先生:

“勒尤”二字是布依语的音译,“勒”作名词讲就是“喇叭”的意思,作动词讲则为“追”和“寻觅”的意思;“尤”是指“情人”、“恋人”,因而,“勒尤”的实际意思就是“追逐情人的小喇叭”或是“寻觅情人的小喇叭”。有趣的是,按照布依族的旧规矩,勒尤只能是由小伙子来吹奏,而且还不能当着姑娘的面吹,否则就会被视为对姑娘的不礼貌。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在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的布依村寨里,小伙子们从小就开始学吹“勒尤”,一到傍晚,不管是山间还是田野、村寨,悠扬委婉而缠绵的勒尤声便从各处传来,让人沉醉在一片乐声情海之中。特别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小伙子们或在小河边、或在小桥上、或在田野里、或在竹林旁,用“勒尤”呼唤自己的恋人或情人,而姑娘们就会带上自己精心缝制的定情之物“糠包”想方设法去跟对方“浪哨”。布依青年男女“浪哨”就是谈情说爱的意思。于是,木叶声声,竹筒传情,勒尤思念,糠包订情。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关于这件乐器到底创制于什么年代,我们已无从考证,但从它的演奏方法和曲调风格以及与布依人的社会婚姻关系来看,它是伴随着布依民族的发展而成为布依族婚恋当中一件不可或缺的独特道具。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9—1795),册亨州同的秧坝、普安州判(今兴义)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而勒尤据传最早就是被运用于布依戏中,用来表达旦角、小生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潇洒浪漫的性格,由此可见,勒尤的产生距今至少约有300年的历史。

作为布依族特有的乐器,勒尤是用布依人聚居地常见的花椒树、泡桐树或是橄榄树的木材制作管身,而它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吹哨”是用“虫哨”而不是一般所用的“麦哨”,那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布依族村寨里有个孤苦伶仃的后生,名叫勒甲。他从小在土司家帮工,吃不饱、穿不暖。勒甲长大后,受不了土司的欺压,就逃到深山里开荒度日,孤苦的生活寂寞而愁闷。一天,他正在泡桐树下歇息,听到蝉儿孤寂悠长的鸣叫,勾起了他无限的悲伤,待到夕阳西下,回到他家徒四壁的家,坐在火塘旁,用一根削好的空心泡桐木棍拢火做饭,不想,一只蝉儿迎着火光钻进了管状的木棍中,扑闪着翅膀堵在管口,这时,一阵风吹过来,空心桐木棍竟发出了悠悠的鸣响,勒甲看着,听着,想着,忽然他灵机一动:蝉翼堵在空心桐木棍的管口,风一吹动就会鸣叫,如果用嘴去吹它,会不会也鸣叫呢?由于是他试着吹了一下,果然如此!勒甲十分高兴,又在空心桐木棍上多钻了几个孔,结果吹出了更加婉转悦耳的声音。不远处一位美丽姑娘听到这凄婉、忧伤的曲调,不禁产生了同情和共鸣,姑娘便用木叶来应和他,于是,二人乐声对答,彼此心心相印,不久两人便结为夫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以后,人们就如法炮制,用泡桐木、花椒木或是橄榄木作管,用生长于槐树或是黄果树上的昆虫茧,用桐油泡过以后,晾干修剪而做成“虫哨”,模仿着蝉虫的鸣叫,抒发着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我们通常见到的勒尤,管身长40~50厘米,开有六个发音孔,音域为一个八度,呈五声音阶排列。音色圆润浑厚、明亮而缠绵,吹奏起来幽怨悱恻,常用它来表达爱慕、惜别、思念、失恋、猜疑等内心情感,让人听起来回味无穷。在布依族“小打音乐”和“八音”乐曲中常以独特的音色领奏或独奏,时隐时现,在一个八度的羽调式音列当中辗转来去、委婉缠绵地诉说。有趣的是,勒尤吹奏的乐曲往往能表达男女双方都能明白的语意,吹奏者只是首尾相对固定,主题部分根据一个固定的乐句或动机可以即兴发挥,相同的曲调由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吹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勒尤在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娱乐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布依后生们,凭借各自的聪明才能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勒尤,既是抒发情感、传情达意的一种乐器,又常常被作为定情的信物赠给女方。于是,常常在家中、路途或是山野、田间,后生们把自己内心的深情化作无形的曲调,或忧、或喜、或思念、或惆怅、或呼唤……渐渐地,这样的真情倾诉、内心独白慢慢有了具体的内容、固定的含义,后来,简练而寓意深刻的歌词就应运而生了,布依人把它叫做“勒尤调”,其曲调常以“思念调”、“怀念调”和“喊妹调”冠名,对于知心人来说,无不曲曲是爱,声声是情。下面我们要听到的就是勒尤演奏的乐曲“喊妹调”,表现了恋爱中的后生呼唤在路旁、坡边、或是村中的姑娘。乐曲有三个含义:一是问候,二是邀约,三是追求、思念。

“思念调”是用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追求,所以又称“想姑娘”。曲调委婉悠长、如泣如诉……

勒尤作为一件布依族音乐的代表乐器,如今已由从前的乡野田间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作为传承人的韦利熙先生更对它进行了加工改良,将六孔改为八孔,即将五声音阶排列改为七声音阶排列,在保持了原有音色的基础上,加宽了音域,校正了音准。

韦先生说:“这个勒尤,它是我们布依族独特的乐器,它代表我们布依族,为了把勒尤发扬光大,我在它原有的基础上,不影响它民间的音色的情况下,我就再挖几个孔,当时它是羽调式的,后来我把偏音4和7给它加上去了,把它的音域加宽,让它在乐队里面,各种调、各种音域都能展现出来,这样呢,又给勒尤的发展进了一步。”

是的,如今的勒尤,不但走出大山,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参加各种艺术节,在1992年意大利国际民间艺术节期间,荣膺五项大奖,18块奖牌,被列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团乐器的榜首,轰动了整个艺术节,得到了高度的赞赏。

勒尤之所以能成为代表一个民族的乐器,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正如人们听到葫芦丝的声音就会想起傣族的泼水节;听到芦笙的吹响就会想起苗族的芦笙节;那么,“勒尤”声声响起,你是否就会想到晚霞辉映下的布依山寨,姑娘小伙柔情绵绵的“浪哨”呢?动情的勒尤,潺潺的流水,归巢的小鸟,构成了和谐优美的乡间美景,让人流连,令人向往。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