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神圣的歌谣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3479字

神圣的歌谣

贵州高原的东南部,居住着一个爱唱歌的民族——侗族。侗家人喜好歌唱,诸如“饭养身,歌养心”、“多耶暖村,唱歌暖心”这样的语言是侗族儿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侗族的民间音乐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单身歌和多声歌两大类,除了早已蜚声中外的多声歌侗族大歌外,在侗乡还流传着很多风格迥异的单声歌,如:琵琶歌,牛腿琴歌、河边歌、儿歌、木叶歌、多耶歌等民间歌曲。“多耶”是侗族唯一的民间歌舞,在侗族音乐文化领域中拥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演唱的角度来说,侗家人所唱的多耶歌属于侗族宗教祭祀时所演唱的单声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世代滋养着每一个侗家儿女,庄严的演唱形式和舒缓悠扬的旋律时时都在感动着每一位倾听者。如果说,侗族大歌是侗家人长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心灵赞歌的话,那么多耶歌就是净化侗族人民心灵最为神圣的歌谣。

侗家人所说的“多耶”的“多”在侗语里是歌唱的意思,而“耶”是侗族一种民间集体歌舞的专用称谓。“多耶”顾名思义就是“集体跳唱”。据考证,“耶”是侗族文艺最古老的形式,是侗族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源头。其主要内容是赞颂侗族人的祖先——祖母的功德,祈求得到祖母的护佑。祖母在侗语里叫“萨”,因此祭祀祖母侗家人就称之为“祭萨”。在远古时代,侗族地区长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状态,因此自古以来女性在侗族社会里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在侗乡,每个寨子都有专门供奉祖母的萨玛祠,每年侗家人都要举行若干次祭萨活动,而“多耶”也就是整个祭萨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首民间歌曲就是侗家人在祭萨时演唱的歌谣《萨引路》,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歌中描绘了侗家人在祭萨时“多耶”活动热闹的情形。活动进行时,萨玛祠或鼓楼周围就会立即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在空地上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手拉着手边唱边跳。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没有伴奏,合唱者只唱每一句的后三个字,歌词长短不定,讲究韵律,结构严谨。“多耶”活动一般在“萨玛祠”前或鼓楼下进行。

为了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侗家的“多耶”文化,我和贵州广电台“贵州非物质音乐文化赏析”栏目组一行四人,开始了侗族“多耶”文化的探访之旅。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贵州黔东南从江县的小黄村。小黄是一个风景秀丽、纯净古朴的侗族村寨,那里的侗族服饰和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到达的那天,我们很幸运地在小黄观赏到了当地侗家人的“多耶”活动,只见全村的人身着盛装,带着银链圈、配戴着耳环、插着彩花在萨玛祠前和鼓楼下手牵着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男女老少都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作为一个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侗家人,我立即被这久违的场景所感动,曾经多少次在梦里,这古朴的歌声和舞步把我带上了回家的路;也曾经多少回,一想到“多耶”我就好像又闻到了家乡的气息。

“多耶”,侗家人又称之为“踩歌堂”,歌词是这样的:

侗家人喜好唱歌这是不容置疑的,就连唱这么严肃的祭祀歌也不忘祈求祖母保佑村寨出好的歌师。由此看出,歌师在侗族社会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没有歌师,歌就不能传承。没有了歌,侗家人也就失去了精神食粮。要不怎么会有“饭养生,歌养心”的谚语在侗乡流传呢?藏在深闺里的侗家人宽厚、善良、敬畏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幸福快乐的向往,乃至对艺术的追求都有一种宗教般的真诚,“多耶”便是传达这种真诚的最好方式,侗家儿女把心中所想、所愿,都用美妙的歌声唱了出来;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和向往都用优美的舞姿舞了出来。

我们首先听到了小黄村两位年过七旬的侗族老人所演唱的“耶”歌。她们是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歌师,当然也是“多耶”活动的领唱者。听说我们的到来,两位老人十分高兴,冒着绵绵细雨来到我们采录的地点并毫无保留地唱起了“耶”歌。她们安静祥和的歌声,让人倍感亲切,此情此景温暖温馨至极。我是侗家人,也曾到过小黄村很多次,每一次来到这里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次看到两位老人安静祥和地唱着“耶”歌,不知不觉之中,我仿佛看见了我们的祖母——“萨”慈祥的面容,心灵也就顿时浸染在这神圣的歌声里。

在侗寨,“祭萨”是一项非常庄严神圣的活动,仪式繁琐,规矩很多。祭萨时全村人都要参与,寨子不让外人进来,本寨的人也不能出寨门,寨子全天禁烟火。

在小黄的采风,对我们栏目组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天下着小雨,由于主干道施工的原因,我们只能驾车绕着狭窄的山路行进,一路泥泞到达小黄时已是傍晚时分。让我们感动的是民间歌手们却没有因为我们迟到了两个多小时而显得不耐烦,相反,歌却是越唱越多,一直唱到了深夜。外面的雨也随着歌师们的歌声越下越大,直到雨声已经干扰到了录音效果,我们的采录工作才不得不停止。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忙碌了一整天的我们还没有吃晚饭。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思索,是因为我们太贪心,把吃饭的时间都忘了?还是因为过于投入,让我们的身体失去了感受饥饿的功能?又或是因为歌声太感人,谁也不愿意打断这天籁般的声音。

耶歌的旋律把大家的思绪带进了侗家人的精神世界,当工作结束我向大家说抱歉时,乡亲们却很谦逊的说:“没关系,我们只要唱起歌来,就什么都忘了,谢谢你们来听我们唱歌。”听到这么质朴的语言,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这是多么友善的一种美德啊!我想,这或许是来源于“多耶”长期对侗族儿女的教化,每当手拉手“多耶”时,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仇恨;只要歌声响起,心中的烦恼与忧愁便都随风漂去了。可能正是因为侗家人对祖母——“萨”的崇拜,这种亘古不变的信仰才使得“多耶”的内容如此丰富,魅力如此强大。而“多耶”就像是侗族社会里一本鲜活的教材,世代歌唱着历史,歌唱着和谐,感恩祖先,教化子孙。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采录到“多耶”音乐,我极力推荐栏目组前往我的家乡榕江县三宝侗寨进行采录,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从小我就过过大大小小的“萨玛节”,感受过“多耶”的震撼场面,始终对“祭萨”和“多耶”充满着敬畏和神秘感。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榕江县城,迎接我们的文化馆馆长杨远松迫不及待地给我们介绍起了榕江的祭萨和“多耶”。

当我们到达三宝侗寨村口时,远远地就看见奶奶早已经在村口等候,简单的寒暄后奶奶和歌师们便开始给我们讲述起了三宝侗寨“多耶”的过程并唱起了“耶”歌。

通过对比,我发现我们榕江三宝侗寨的“耶”歌不但旋律与小黄村的不一样,就连祭萨的方式也不同。在小黄,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祭萨活动,而我们三宝侗寨却只有已婚妇女才能参加,未婚女性是没有资格参加祭萨的。这样的差异充分说明了我们侗族萨玛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但不管是哪个侗族聚居的区域,“萨玛”文化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侗家人认为妇女能安定村寨,促进和谐,会唱耶歌的女性更是具有至善的美德,因此侗民族对女性自古以来都十分敬重,因此可以说,侗族的“萨玛节”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妇女节。

奶奶和歌师们为我们演唱的“耶”歌《祭祖母》,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从歌词内容可以看出,侗族的“耶”歌对于侗族社会建立健康的伦理观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它不仅教化人们要尊老爱幼、崇敬自然,而且还起到了侗族社会里团结族群的纽带作用。再如下面这一首“耶”歌《祖母有把好伞》。

歌中唱道:

侗家人通过歌唱“耶”歌赋予了祖先“萨玛”多重象征意义,她不仅是侗族村寨的护佑之神,能驱邪禳灾,保一方平安;而且还是侗家人道德的标杆,拥有着至善的美德,谁要是违背了传统的伦理观就会受到祖母的责备。

“唱累了,跳累了,还有丰盛的宴席等着你。在榕树下摆上长长的千人宴,“耶”歌唱不停,酒歌唱不尽。”侗家人就是用这样的形式,既是在祭祀祖母萨玛的英灵,祈求赋予子孙无穷的力量;同时也是在营造欢乐,增添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就让我们手拉着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一起来“多耶”;就让这神圣的歌谣,美好的形式,在侗乡世世代代代传承下去。侗家人只要“多耶”,人民就一定会安康,村寨就一定会安定,生活就一定会安心。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