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装在竹筒里的声音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1482字

装在竹筒里的声音

流传在贵州丹寨县的苗族低音芦笙、中音芦笙、高音芦笙分别奏出的声响以及和音,是如此动人心魄。芦笙被苗家人认为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象征苗家人的母亲,它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

母亲的声音简单而干净地存在着,简单是因为他们的组合方式由高音、中音、低音以及倍低音组成,干净是因为这些用竹筒做成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干净而直率。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个漂亮的苗族姑娘被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于是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洞外的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循声找到洞内,并将竹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乐音讨得野鸡精欢心,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

苗族人视祖先为至高无上的神灵,每年都会以吹芦笙祭祖。那时,小巧的高音芦笙、威风霸道的倍低音芦笙和着中音芦笙从早踩到晚,连续几天,隆重祭祀祖先。然而,天有情地有意,沉闷的祭奠仪式到了后来,就像得到了先祖的默许,仿佛模糊了生与死、阴与阳的交点,演绎成了人间生者的娱乐方式,欢快又喜悦。

聆听苗族芦笙你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静下心来真正跟它们肌肤相亲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所释放的气息会给人很多暗示,聆听它们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那些装在竹筒里的声音会让人觉得:慌乱的脚步其实可以放慢,冰凉的手心其实可以变暖,与它们接触是一种缘分。作为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代表者,苗族芦笙亲切而又直率,就像创造并演奏它的苗族人民一样,亲切、直率、热情、好客。采访中,苗族芦笙第八代传人王方许捧着芦笙高兴地说: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有八条水来到家乡,汇成一个大大的池塘。鸡来了,鸭来了,远方的客人来了,我们唱、我们跳,我们吹芦笙欢迎大家。

同大多数其他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乐器一样,苗族芦笙也产生在人们的生活劳作中,因为得益于贵州依山傍水、林木葱茏、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福气,它们大多由原生的植物做成。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一块木头抑或一根竹筒,架上弦就可以弹,凿个洞就可以吹,浑然天成。这些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原始、单调,但在其中所传递的劳动快乐、生活愉悦、爱情甜美、身心平和的生存状态却是那样令人怦然心动。苗族芦笙是一种和声型管乐器,一般只有六个音,只能吹奏五声音阶,而且只能吹奏一个调,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聪明勤劳的苗族同胞并不满足于如此简单地描述他们的生活状态,于是改良并发明了21管芦笙,这是芦笙史上的重大改革和提升,尽管它只能在C调和F调上演奏,但对于这样一种完全产生于民间生活中的乐器来说,已是难能可贵。被誉为芦笙王的丹寨县文工团团长杨长沙演奏的21管芦笙曲《丰收的喜悦》就很有代表性。

芦笙舞曲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与舞曲等。芦笙演奏与芦笙舞的形式可分为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与吹笙自舞,前两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男女群体结队绕圈踏声舞蹈,场面蔚为壮观。因此苗族芦笙的魅力还在于众多演奏者那看似简单的踏步、轻跳,刚毅而矫健。在他们的踩踏中,我们仿佛看到苗族祖先不畏艰难、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创造历史的壮举。而多把芦笙和多把莽筒的组合演奏的芦笙曲《欢庆的日子》又是一种风格。

芦笙音乐,这个在竹筒掌控下的乐音,就像贵州高原上的薄云浓雾一样,飘浮游移,始终抑而不扬、引而不发,携带着岁月深刻的痕迹,紧紧地依附着贵州这片深情的土地。它深深打动人的还有那单调的速度与节奏,他们的声音干涩缺乏泛音,音乐流畅性也过于直白,但是,因为有了自然、脱俗、原始的强大生命力所包围,简单的乐思不可穷尽,从容而淡定。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