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黔东南苗族服饰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6266字

黔东南苗族服饰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最早描述苗族先民服饰的典籍当推《淮南子》,在《齐俗篇》中有“三苗首”的记载。这条记载描述的是“三苗”时代苗族先民用麻掺头发盘于头顶的风俗。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烂”。《隋书·地理志》载“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饰状况。《旧唐书·南蛮传》载唐代五溪地区妇人穿“横布两幅,穿中而贯首”的服装及众所周知的唐太宗会见的那位穿百鸟衣的“南蛮”尊长的故事。我们在后来的文献甚至今天的苗族生活中仍能找到“贯首衣”和“百鸟衣”的物证。

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穿着的古裙,其款式、色彩及破绉均与唐代张萱《出辇图》上的宫女着裙无二致,足见苗装的唐代遗风犹存。黎平尚重、剑河南哨一带苗族青年着清代男装,丹寨杨武一带的古衣、从江高求地区的男装、剑河久仰、台江反排一带的古衣,雷公山月亮山地区的祭祀衣,其款式、纹饰风格、织品材料等均与现存的服饰和纺织技术相去甚远,可以说它们是明清时代甚至更远这些地区苗族服饰的本来面目。

从内容上看,黔东南苗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从用色上看,苗女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了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的原因之一。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苗家服饰最美不胜收的还有那环佩叮当、摇曳风姿的银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20厘米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米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得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83种。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褶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较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苗族蜡染

古时候,人们把蜡染称为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在苗族地区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不满足于衣服上的单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衣裙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发愣,不知不觉睡着了,朦胧中有一个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花园中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花丛中的蜜蜂刚飞走,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色的花纹,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缸中去染色,最后用滚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出现了白色的漂亮花纹,哇,染缸中居然出现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述百花园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图案,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便流传开来了。

蜡染的工艺流程包括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是用黄蜡(即蜂蜡)把花纹点在麻、织、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浸染,除去蜡便会现出美丽花纹。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

贵州苗族蜡染最主要的饰纹严谨而规矩、恒久不变的常用几何图案,这些几何图案,很多是经过对物象的加工处理而成,代表着苗族历史的某些特征,除此外,更多运用的有铜鼓纹(铜鼓是一些少数民族极为崇敬的重器,对铜鼓的尊重意味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蝴蝶纹(在苗族神话中,蝴蝶妈妈就是世界万物的始祖,是生殖和美的化身,最受尊崇)、鸟纹(除来自自然的各种鸟之外,最主要的鸟纹是苗族古歌中的鹡宇鸟,传说蝴蝶妈妈生出的12个蛋是鹡宇鸟孵化的)、鱼纹、螺旋纹、龙纹、花草植物纹等。不管是什么纹,经过苗族妇女们的加工,图样都十分丰富大胆,她们善于变形夸张,最具原始天趣,充满了稚拙浪漫的情调。

苗族刺绣

刺绣是指用针穿引彩线,编织图画于织物之上的传统手工艺。刺绣工艺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从10多岁的少女到霜染两鬓的老妇,几乎人人都是刺绣的能手。她们盛装的衣、裤、裙、鞋、帽、袜、头巾、手帕、腰带,甚至常服和生活用品上大都绣织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织品中,使用最多的刺绣技法锁绣(或辫绣)、云草纹样和起毛锦及组带,我们均可以从世传的黔东南苗族服饰中找到。两相比较,如“信期锈”中的茱萸纹与现黔东南雷山和台江的锁绣技法、起毛锦与现还普遍流行的黔东南花椒布和组带花带纺织等,技法、纹样使用都极其相似。

苗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朝以后的历代史籍均有不少记述。它是苗族妇女长期以来共同创造,世代相传而形成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苗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苗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刺绣的针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挑绣、绷绣、卷绣、劈丝绣、贴绣等。平绣是运用最广的一种绣法。它是用丝线针并针绣制,绣法简单灵巧,光洁平滑,适于绣制细碎的花鸟鱼虫;辫绣是先将8或12根彩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将其回旋满缀于底布成花;结绣是插针后,以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花结;挑绣是按底布的经纬纹有规则地挑制成各种几何图案和变形花鸟、蝴蝶等。要求构图平衡、对称;贴绣是用绸缎等材料剪成各种形状的小块,然后拼缀贴于布底,组成花纹图案,并用丝线锁边而成。粗犷大方,常用于面积较大的花纹图案;绉绣比较复杂,它是像辫绣一样先将各色丝线编成辫,然后按构图的需要有机绉缩构成花纹图案;劈丝绣是先将本已细微的丝线再劈分成若干股,然后再穿针引线绣制各种图案,使之更加精巧、细腻。苗绣一般以剪纸作底样,也有信手绣出的。图案的造型、色彩、构图事先精心设计,一般多采用麒麟、龙、凤及生活中熟悉的鱼、青蛙、鸟雀、蝴蝶、几何纹、植物纹等。

苗绣的特点,一是色彩鲜艳明快,使人有爽朗炽热之感。苗绣中多以红、绿色为主,辅以其他颜色,而且花纹稠密,色彩更显艳丽浓烈、富丽堂皇;二是纹样造型夸张生动。苗绣图案源于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它是苗族妇女在对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等物象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抽象,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来表现创造者的审美感受和理想。如鱼,头圆、身肥、嘴小、眼大,形象生动可爱;三是构图对称和谐,形态自然。无论龙凤、花草、虫鱼都要求对称排列,挑绣尤其如此;四是不同形态的物象自由组合,情趣盎然。苗绣不受自然形态和时空的约束,而颇注重情趣的表现。每一个画面完全凭创作者的想象和情感自由倾泻,能让桃花、梅花、菊花共存,让天地中的动物同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表达的。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十分丰富,以服饰再现历史,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它们包括缅怀祖先的创世图案、祭祀图案和记载先民悲壮历史的战争迁徙图案。在黔东南苗族服饰里,大量使用着“蝴蝶妈妈”“姜央射日月”“天地”“黄河”“长江”“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平原”“城池”“洞庭湖”等母题图案,这些图案均显示着苗族迁徙的轨迹。

苗族刺绣的价值在于苗族妇女独特的历史创造,其作用在于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文化,教育苗族后代永远不忘祖先故土。显示出苗家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乡思,被视为本民族凝固的历史。

雷山苗族银饰

雷山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在云贵高原的密林深处,他们世代传袭着一种习俗,将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入熔炉,锻造成丝,编制成花,錾刻成衣。苗女的装扮是真正的银装素裹,银花、银铃、银项圈、银帽,全身的银装重达二三十斤。为什么白银会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苗族人又为何要用白银来装扮自己?走进雷山,或许雷山苗族银饰在中国苗族文化中的“中国之最”会帮助你解开这些谜团。

从古至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村,该村是中国唯一的银匠村,现有202户人家,银匠达263名。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承袭了若干代人。在苗乡从事银饰制作的艺人一般分为坐地银匠和流动银匠两种。坐地银匠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从艺。流动银匠往往一担在肩,走村串寨,获得人们款待。还有的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从该村走出的银匠足迹遍及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在省内外乃至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均设点制作银饰。

在雷山控拜村,手艺精湛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雷山控拜的银匠打制的银饰工艺成色好、錾工精细。錾刻的图案没有任何范本,木槌和砧板就是匠人所有的工具,工艺的精细靠的是心中有图,手中有数。例如一副银角上需要200多片银花镶接而成,而每一片都是要经过手工编制和焊接一点点完成。用银丝编制好的银花粘有焊液,再用吹管焊接,火力温和,这样焊接的制品没有很明显的焊点,银饰浑然天成。

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丰富多彩,天成一韵的苗族银饰,就像一首用白银写就的美丽诗篇,那么纯净,那么隽永,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苗族服饰之最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