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铜仁傩堂戏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386字

铜仁傩堂戏

“傩”,是一种古代礼仪,源于原始歌舞,经两三千年的历史蜕变,渐渐形成以驱鬼疫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傩文化由傩堂戏和傩技构成,具有“戏剧活化石”之称。

傩堂戏源于古代傩舞和傩祭,是一种非常古老原始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不化妆,以面具区别人物身份和性格,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其曲牌有九板,共调十三腔,多以模拟动作表演,其内容和表演形式融宗教迷信、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于一体,十分繁杂丰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近几年来,不断有中、外学者来铜考察,喻之为“最生动的民间艺术”。而乌江沿岸的铜仁地区自古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后又经历了几次较大规划的汉族屯军,移民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铜仁地区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而其中的德江、思南等县,至今民间还完整地保留着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

傩堂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那时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认为“灵魂不灭”,祖先死后其魂魄便脱离躯壳而存在,为了使子孙得到祖先保佑,便对祖先“亡灵”进行祭祖。到3000多年前的周代,凤凰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唐宋时,宗教仪式流行,造神活动日增,祭神词曲大发展。至元明之际,“傩愿神戏”开始出现,但没有专门的戏曲艺人参加,主要是由苗巫师扮演,是巫师进行法事时在厅堂于夜间演出,剧目较少,且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国摊堂戏在凤凰达到鼎盛时期,清初,开始有民间艺人参加巫道跳神扮演;清末至民国,民间艺人从巫道跳神中分离出来,进行了艺术和技巧的创造,出现了职业性的傩堂戏班,并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摊堂戏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戏剧。

傩堂戏演出之前要举行复杂的法事祭拜司傩大神——傩公和傩母。法事施行的全过程充满着森严、肃穆的气氛,使人感到已进入一种神秘、恍惚的“神化”境界。

法事完毕,演员便佩戴面具上场表演戏剧。

傩堂戏演出的全过程,演员都要佩戴面具。傩堂戏面具,按其性格和形象,大体可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和动物四种类型,其质料多为杨木和柳木,杨木质轻又不易开裂,至于柳木,民间认为可以避邪。傩堂面具造型偏重写实,也予以夸张,具有凝重实感。着色分为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以赭石或土黄作为底色,用黑色画眉毛、头发、冠帽,然后用熬制的桐油涂刷几遍;重彩常用红、蓝、黄、黑、绿、赭数色,多为土法制作的植物或矿物质颜料,也有用油漆涂绘的。

铜仁市德江县的稳坪镇,因为其傩文化的保存完好与生动表演,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傩堂戏之乡”,在德江的傩堂戏中,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绝活”,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一带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手持铜叉和镂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他双脚不鞋不袜,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那健全的脚,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