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芦笙舞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2407字

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靡一时了。

过去,芦笙舞除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之外,举行婚礼、丧葬仪式或新屋落成时也跳。后来,每逢年节、欢庆丰收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礼仪性五种。

加勉芦笙舞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这是苗家的一句格言。苗族同胞还说:“苗家人没了芦笙,寨寨闷沉沉,过年冷冰冰。”不难看出,苗家人对芦笙如此的钟爱。

每年农历金秋后,黔东南苗族人民都要过“苗年”,用自制的“年粑”和“年菜”作礼品,迎请芦笙队和舞伴队吹奏清脆悠扬的芦笙曲和跳起优美的舞蹈,以此来庆祝丰收年景和预祝来年的兴旺。

例如,居住在月亮山腹地的加翁、党九、寨坪、加两、羊哈、白棒、别鸠、羊鸠、党港、党枢、别通、加勉等苗族村寨,他们过苗年不是在同一天,而是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日期为过“苗年”的吉祥日子。因各村寨择定的吉祥日子不同,有的取用“子”日,有的取用“寅”日,有的取用“辰”日,有的取用“申”日,有的取用“亥”日……因此,在加勉一带过一次“苗年”往往延续五六十天,直到汉族传统的“春节”。苗族同胞也与汉族人民一起欢庆“春节”。他们把“春节”当成庆“春耕”的吉祥日子,加勉苗语叫“同妞芽”,其意是:预祝谷种饱满,秧苗茂盛,年旺物丰,苗年到来时,组织本村的青、壮年为芦笙队,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组成袈裟舞队,与漂亮善舞的姑娘们结成舞伴。欢度“苗年”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尤其是姑娘们打扮得绚丽多彩,身上穿着彩边衣,下身穿着长短三叠百褶裙,脚上穿着船形的绣花鞋,腿上裹着筒布、飘着雪白的飘带,头插银花、银梳,颈佩银项圈,胸挂吊铃、胸牌,腕戴银手镯。节日里,男青年纵情地吹奏着那优美动听的芦笙曲调,姑娘们踏着轻快的芦笙节拍,扭动着柔情的腰肢,翩翩起舞,全村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歌舞堂围观,共同欢庆丰收的年节。

加勉苗族芦笙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行进的游动形式,二是原地环形跳动式。

进行间的游动形式,是芦笙队伍向离村寨三五里的芦笙堂进发时的长龙队列,所有队员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犹如出征般的威严整肃。作为先行的是精致短小而音量清脆的前导芦笙队,首先吹奏一曲动员的韵律。接着吹奏预备出发旋律后,随即中、大芦笙(苗语叫“嗝”)、莽筒(苗语叫“董”),就齐声合奏起来。吹奏者左右转身摇摆着身躯,并启动脚步随节拍向前游动,接着传统的组合队列一步步地向芦笙堂行进,其次序为:芦笙前导队、莽筒伴奏队、袈裟伴舞队(又名道具伴舞队)、娘子伴舞队等,排成长龙式队列,步着芦笙优美的旋律、节拍,紧跟前面芦笙队的摇摆舞姿和步伐徐徐行进。在出寨门前,鸣放三响铁炮(有的放五、七、九响)后,方能启程出发,路经或穿过客寨时,前导芦笙队立即吹奏一曲“原地踏步”或“暂停前进”的曲调和吹奏一曲“借路通过”恳求芦笙曲调,客村听到恳求曲调后,立即组织村民鸣铁炮三响和鸣火药鸟枪迎送,芦笙队旋即吹奏一曲“告辞鸣谢”的曲调向客村表示感谢,队列又继续前进。当手执五彩缤纷的各色旗帜和芦笙前导队,步入芦笙堂时,先导的小芦笙即换奏转堂环形的曲调,待尾队在堂内转满三圈后,前导芦笙队吹奏起响亮的一声憩息的声调,全队即停休息。

约休息半小时后,全芦笙堂响起震耳欲聋的铁炮声、鸟枪声、鞭炮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交融在一起,犹如一曲壮美的声韵。铁炮声、鸟枪声、鞭炮声一停,娘子伴舞队则另择宽敞场地,跟随(一对或两对)雌雄芦笙的小伙子的中、低音的曲调音拍,开始踩堂舞,其舞步是一步一次向后转一圈,用圆圈的步伐按着雌雄芦笙引导的拍节,似若花枝招展地作环形形式前进。舞女们听到变换动作旋律时,即将双手掌移至胸前,并成半环形围胸部左右摆动,舞步变得轻盈欢快,人人面带笑容,脉脉含情的眼神时左时右、时上时下,向围观人群投送欢快的青春柔情,加上姑娘们头上满插的银钗、项戴银圈、胸挂胸牌、吊铃、腕戴银镯,与华丽的彩边上衣,长短三叠百褶裙,脚上船型的绣花鞋和腿部裹着的筒布及飘着的雪白飘带,在婀娜多姿的舞步颤动下,真是琳琅满目。正如古诗中说的“风动环佩仙子至”的令人神秘的风采。在另一端场地的男子青壮年组合的歌堂中,却是另一番令人陶醉的场面,这里即是原地间踩歌堂的环形形式,小芦笙为主导,大、中芦笙挨次排列围成一个核心圆圈;袈裟伴舞队围绕核心圈围成第二个圆圈;莽筒队围绕第二层围成第三个圆圈,各圈相距一米左右,五色令旗迎风招展。小芦笙发出清脆洪亮的笙歌,引导中、大芦笔吹奏起环形踩歌堂曲调,边吹奏边游动,由左边摆到右边,又由右边摆到左边,袈裟队随着边摆边舞,莽筒队原地不动进行伴舞,周围观众被这如花似锦的笙歌、笙舞场面所陶醉。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