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侗族大歌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3398字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侗族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它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首时,唱高声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嘎听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首,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嘎嘛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嘎想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嘎吉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在侗族的所有乐器中,演唱大歌时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琵琶、牛腿琴,两者一起为大歌伴奏时,在齐奏为主的基础上即兴加花或加强节奏而产生和声效果,乐师们在演奏中使乐器发出的这种和声效果给歌手们提供了和声美的直感,促进了歌手们审美意识的形成。在歌手中,有的歌手自弹(牛腿琴)自唱,唱的调子和弹的调子不一样,弹的调子是为唱的作铺垫、打和声,但两种调子却是非常的和谐。

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它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两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可见,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2005年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作为中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

侗歌之乡——小黄侗寨

到黔东南,是不能不听侗族大歌的,而小黄无疑是最好的地方。

小黄是从江县高增乡的一个村子,全村740多户3300多人口,全部是侗族。一条清水潺潺的小河穿寨而过,花桥木楼倒映水中,村子四周青山环抱,斜阳下的小黄人家炊烟袅袅,好似一幅美丽的田园景画。小黄,这个听上去像喊某个熟人姓氏的地方,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不仅在侗乡,甚至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而小黄是以它的大歌名闻天下的。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一位名叫路易斯·当德莱尔的音乐家来到小黄,在1986年10月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他邀请了9位小黄的侗寨姑娘到巴黎演唱侗族大歌,9位姑娘的歌声轰动全场,艺术节执行主席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几十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此后,小黄的侗族大歌曾几度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联欢晚会、北京音乐厅等重大国内外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并受到亿万观众的赞赏。

小黄是一个有着鲜明侗族原生文化特征的典型侗寨。因小黄人擅长演唱一种具有多声部和声的侗族民间歌曲(侗语称“嘎老”,意即“大歌”),自古以来享有“歌乡”之誉。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其“侗歌之乡”称号,1996年,文化部授予其“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从此名声变得更大。

侗族大歌是一种天然的多声部合唱歌曲,有着非常高的艺术品位。侗乡处处有大歌,而小黄的大歌尤为出色。这是因为小黄有传承完好的大歌歌班。小黄的歌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核心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内部传承制度,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歌班。寨子里的人从小便在家族内部接受大歌的训练。每个家族都让自己的小孩加入到这个训练之中,一班接一班从未中断过。在有经验的老歌师的调教下,训练有素的歌班是一个有高度默契的唱歌团体。领唱者一经起调,应和者自然跟入,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旋律自由即兴,和声准确而随意,听起来犹如天籁。

小黄人个个爱唱歌,且个个都是唱歌的好手。“饭养身,歌养心”是小黄人的口头禅。在小黄,事事用歌,处处有歌。有传承历史的古歌,有熏习教化的劝世歌,有迎来送往的礼俗歌,有传递爱心的情歌,有永赞萨岁的圣歌。小黄侗歌被专称为“嘎小黄”。侗语“嘎”即是“唱”的意思。小黄的侗歌文化从歌班到各类侗歌都自成体系,魅力独特。侗乡人把小黄亲切地称之为“侗歌窝”。据说小黄村有歌班26个,歌手共有1000多个。一个村寨便有如此规模的歌班和歌手,可见当地人对侗歌的酷爱是多么的深挚。走进小黄,侗寨鼓楼歌声悠扬,在寂静的山村听到侗族大歌尤其动听,仿佛这声音来自天外。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在大歌中传承。小黄侗寨之所以堪称典型,就在于它不仅具备原生文化基本结构所有的文化要素,而且它还通过歌谣传承的形式,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当我们来到小黄,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木楼村寨,看到了精致的鼓楼和花桥,听到了优雅动人的大歌,而且,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侗族原生文化形态,是如何有机地整合和运转的。

和其他地方的侗族相比,小黄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全民性的音乐生活。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歌声的世界,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如此狂热地迷恋于歌唱,从生到死,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歌喉。在一个拥有数千人的村子,从开始学说话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人人都会唱歌,人人都爱唱歌。他们的生活是歌,小黄是一片歌声的海洋。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